No menu items!

    人物/98岁好莱坞摘「星」卢燕不轻言退休

    98岁高龄的老牌华裔影星卢燕好莱坞摘「星」。(卢威摄影)

    今年5月5日,98岁高龄的华裔影星卢燕(Lisa Lu)一头银发,身着有精致刺绣长袍,搭配黑色嵌金边披肩,戴着翡翠首饰,精神矍铄,心情愉悦地坐在轮椅车上,参加摘「星」仪式,她开心地频频向观礼台影迷招手致意。

    刷新男星吴汉章 最年长纪录

    1958年,她在好莱坞拍摄「处女作」电影《飞虎娇娃》,至今她巳在好莱坞走过整整67个年头,成为活跃在好莱坞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世界华人电影圈」的「长青树」。如今,她又在好莱坞星光大道摘「星」,成为第2811颗星的获得者,并刷新了由华裔演员吴汉章保持的最年长授星者纪录(当年93岁)。

    她说:「再过两年,我将挤入百岁行列了,但我并没有退休的计划。我觉得如果能够一辈子从事艺术,一辈子献身艺术,就是我最美好的人生。只要片方愿意邀请我,有让我出演的角色,不要片酬我都愿意演。一个人活着就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而表演就是我最喜欢的事,我在期待自己的下一个角色」。

    电影梦 从《飞虎娇娃》说起

    卢燕真正在好莱坞露出银幕,是她出演的首部电影《飞虎娇娃》,直接冲上好莱坞银幕大舞台,她的「东方面孔」惊艳了不知多少美国观众。这部电影上映,让她在好莱坞有了立足之地,开始编织自己的「电影梦」。

    1960年,她的「戏运」不错,拍片单接踵而来。她在美国电影《山路》一片中挑大梁,担当女主角。

    70年代,卢燕拍电影的「黄金时代」从天而降,她以好莱坞为轴心,向台湾、香港、大陆电影圈拓展。1971年,她在香港导演唐书旋自编、自导和监制的电影《董夫人》主演年轻寡妇董夫人,她将古典韵味与现代风格相融合,把「董夫人」演活了,获得好评,票房也超出预期地好。该片还参加旧金山(San Francisc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SFFILM)、法国坎城(Festival de Cannes)、瑞士罗加诺(Locarno Film Festival)等影展,引起国际影坛关注。

    1971年10月,在第九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电影《董夫人》成了大赢家,一举夺下金马奖「最富创意特别奖」、「最佳摄影奖」和「最佳美术设计」等五项大奖,主演「董夫人」卢燕一路过关斩将,荣膺「金马影后」。自此,她的演艺生涯走入新进程。

    卢燕演艺生涯中,创造了在银幕上三次扮演「慈禧太后」的纪录。(卢威摄影)

    奥斯卡终身评委 华裔第一人

    1975年,卢燕在邵氏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出品、李翰祥执导的电影《倾国倾城》饰演慈禧太后,与香港当红明星狄龙、姜大卫、苗天、萧瑶、凌波配戏,她演的慈禧活灵活现,收放自如,坐在龙椅上气场十足,入戏三分,赢得观众认可。

    1975年10月,卢燕主演电影《倾国倾城》在第1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大放异采,她再次抱回「金马影后」奖杯,进而印证她饰演慈禧太后的「银幕功夫」已炉火纯青。

    再说,她与「电影金马奖」似乎很有缘。1973年10月,她在第1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以参演电影《十四女英豪》而赢得「最佳女配角奖」。她饰佘太君,与邵氏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大牌女明星凌波、李菁、何莉莉、丁珮、金霏、舒佩佩等搭档,拍制这部大戏,斩获第11届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最佳录音」等大奖,卢燕洗练演技,一举荣膺「最佳女配角奖」。

    好莱坞是世界电影之都,而「奥斯卡金像奖」则是象征世界电影最高奖项。1988年,卢燕担任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评审运行委员,成了当年的一则热门新闻。1994年,好莱坞又爆出一条引人注目的新闻,卢燕再次成为奥斯卡金像奖终身评委,她是拥有这个头衔的华裔第一人。

    卢燕获如此殊荣当之无愧,她一生奉献给银幕与舞台,无怨无悔。近半世纪以来,她一直活跃在好莱坞、温哥华、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拍电影、演话剧,忙得不亦乐乎。她拍电影、电视剧不计其数,有《末代皇帝》、《最后的贵族》、《喜福会》、《色戒》、《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团圆》、《疯狂亚洲富豪》等,她饰演的角色,常常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获得好评。其中,她主演电影《团圆》还获得第三届英国万像国际华语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

    卢燕的自传《燕归来》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卢威摄影)

    三扮慈禧 身段挺拔气场十足

    卢燕演艺生涯中,创造了在银幕上三次扮演「慈禧太后」的纪录。她在李翰祥执导的电影《倾国倾城》、《瀛台泣血》中演「慈禧」,把慈禧演得活灵活现,颇获好评。1967年,亚洲电影节特向卢燕颁发「杰出成就奖」,肯定她在电影《瀛台泣血》中的表演。

    时隔12年后,她又在由意大利、英国、中国大陆合作拍摄的历史传记电影《末代皇帝》中,再次出演「慈禧」这一角色,她的「太后丰姿」仍不减当年。这部电影在意大利、美国等地放映后,反响热烈,被列为好莱坞经典电影之一。该片在第6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一举夺得了九项奥斯卡奖,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等奖项。

    自此,卢燕演「慈禧」还没过瘾。2008年,何冀平编剧的话剧《德龄与慈禧》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公演,已81岁高龄的卢燕重披戏袍,演绎慈禧太后。她坐在龙椅上,身段挺拔,举手投足间,气场十足。多年扮演慈禧太后,她早已入戏三分,自然而然便有一种「慈禧情结」。

    知名华裔导演李安谈起卢燕:「雍容、大方、温馨、热情、世故、规矩,一举手一投足的风范气韵,一言一行的善心好意,是古典中国世故人情的写照,是一个活生生的中国女子典范,是我们对古典中国向往的实例。恐怕不及时捕捉这些东西,它将随风而逝」。

    饰《红楼梦》贾母 不怕被比较

    2018年,中国导演胡玫拍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找到那时已91岁的卢燕,请她出演片中的「贾母」。她接下片约,但又觉得要演好这个角色颇具挑战。《红楼梦》影片与舞台剧算得上是「老掉牙」的戏,在观众印象中,其戏的剧本戏码也早已「滚瓜烂熟」。

    最早将《红楼梦》搬上银幕的是卢燕的义父梅兰芳先生。1923年秋,香港民新影片公司将梅兰芳演出的五出京戏片段拍摄剪辑成一部两卷长的戏曲短片,其中有一段是《黛玉葬花》。之后,各个戏种的《红楼梦》纷纷出笼,越剧、京剧、昆曲、黄梅戏、舞剧、电视剧、电影,真可谓百花齐放。

    对于先前银幕上、舞台上已经有那么多「贾母」,再演同一角色,能演好吗?对此,卢燕没太多顾虑。都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她相信「一千个人心中,也有一千个红楼梦,一千个贾母」。她演「贾母」不跟别人比,戏如人生,安守「本分」,千方百计把角色演好。

    今年2月10日,导演胡玫携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首度登上好莱坞大银幕,在中国大剧院(TCL)举办新春展映,现场座无虚席。电影放映前,卢燕与胡玫对话《红》剧,她畅谈扮演「贾母」的心路历程,与观众交流交互,气氛热烈。粉丝们还纷纷拥上舞台前献花,拍照留念。

    卢燕是最早引荐中国电影进人好莱坞的人,也是最早在画刊《环球银幕》用文本将好莱坞电影介绍给中国观众的人,她被誉为「中美电影文化交流使者」。亚美音乐演艺基金会、华鼎奖、金色银幕奖、华人榜颁奖礼、中美电影节、休士顿国际电影节等先后给卢燕颁发「终身成就奖」、「美国亚裔杰出电影人奖」。

    最令卢燕难以忘怀的是「2010年世界华人盛典颁奖礼」,她与潘文石、吴宇森、蔡国强等人获得「影响世界华人大奖」。当她走入北京大学,登上「百周年纪念讲堂」舞台,从剧作家黄宗江手中接过奖杯时,她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黄宗江说:「谁演到最后,谁演得最好,她是世界演艺界的一大奇迹,世界因你而美丽」。

    卢燕1927年1月出生于北京,祖藉广东中山。父亲年轻时有意从军,曾进入保定陆军军校就读。后来下戎装经商。母亲李桂芬是京剧名角,享有「坤伶须生泰斗」美誉。少年时,她随父母南下躲避战乱,寄居在上海「梅府」,有幸在京剧大师梅兰芳府邸度过九个春秋。在日常生活中,与梅家的相处中,耳濡目染,久而久之,便播下唱京剧的「种子」。在机缘巧合下,她还拜梅兰芳为义父。

    抗战胜利那一年,卢燕从上海裨文女子中学毕业,考人上海圣约翰大学。后又转学至交通大学,攻读财务管理专业。1947年,是她人生转折的新起点,她毅然决然离开她熟悉的大上海,跟着母亲、姊姊、姊夫乘坐一艘水兵船,飘洋过海,在太平洋漂泊了半个多月,终于抵达美国檀香山,打开美国新生活。

    卢燕今年已经98岁了,仍活力四射,拍电影、演戏没有停止步伐。去年1月,「福布斯」发布50岁以上50位杰出女性榜(50over 50),「卢燕」的名字也位列其中。去年11月3日,卢燕撰写的自传《燕归来》由她的母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交通大学南加州校友会特地在洛杉矶为她举行新书发布会。这本书记录她60多年银幕生涯走过的足迹和艺坛情缘,十分好读,引起读者广泛兴趣。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