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暴增40倍 俄国为何突然大量进口中国土豆?(组图)

    这事很奇怪。俄罗斯突然大量进口中国土豆了!

    今年1到5月份,俄罗斯阿穆尔州进口了3.2万吨的中国土豆。可去年同期,才进口了823吨,足足翻了40倍!按理说,俄罗斯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土地比澳大利亚还要肥沃,每年光粮食对外出口,就超过5000万吨。埃及1.17亿人,一半的粮食都靠俄罗斯供应。它怎么会缺土豆呢?

    可现实却是,俄罗斯不但缺土豆,还缺蔬菜。去年,俄罗斯找中国买了3.4亿美元的蔬菜。俄罗斯作为一个全球前三的农业出口大国,怎么沦落到要进口中国土豆、蔬菜了呢?要知道,哪怕乌克兰,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缺过蔬菜,水产品,还在加大对华农产品出口,与中国签署了《乌克兰豌豆、野生水产品输华协定书》。

    为什么乌克兰还保留了强大的农业出口能力,而俄罗斯却反而需要进口农产品了呢?根源就在于,乌克兰人口减少了一半,而耕地却只被俄军占领了20%,除了乌东以外,乌克兰的中西部地区,维持了良好的农业生产秩序。再加上西方的财政援助,让乌克兰经济总体运营平稳。

    此外,乌克兰还打通了黑海贸易运输线。即便处于战时状态,通过黑海外贸,乌克兰每年还能赚取208亿美元。更离谱的是,乌克兰外贸已经快恢复到战前水平了。

    2021年,乌克兰外贸总额是420亿美元,而2024年,它的外贸总额已经达到了410亿美元,只差10亿美元了。为什么乌克兰出口会恢复得这么快?主要就在于,人口减少了。乌克兰跑了2000万人,但它的黑土地还在,贸易体系还在。这就让乌克兰有了更多的农产品,可以出口海外。

    那俄罗斯怎么会缺土豆,缺蔬菜呢?第一大因素就是,美元制裁,让俄罗斯农产品卖不出去了。俄罗斯的农业企业、金融结算机构等,都被踢出美元结算体系了。这导致它的农产品,只能卖给土耳其,再由土耳其转手卖到其他地方去。

    可土耳其从中间薅走一笔,俄罗斯农业公司就只能降价出售。农业本来就是一个利润极低的行业,没了价格优势,很容易亏钱。一旦利润缩小,俄罗斯的农业投资就会减少。大农场主就不种那么多地了,反正不赚钱,不如荒着。对农民来说也是如此,既然没钱赚,就种一点自己吃好了,没必要种太多,累死累活,也挣不到几个钱。

    二是,俄罗斯大量资金被投入军费了,没钱补贴农业了。全世界的农业,都离不开政府补贴。为什么?因为农业具有天然的脆弱性。它经不起天灾,扛不住风险,一场暴风雪,一场洪水,一场干旱,都可能导致颗粒无收。

    因为,凡是农业大国,必是补贴大国。比如美国农业,一半的收入来自于政府补贴。中国2025年的农业综合补贴,也逼近3000亿了。没有补贴的农业,是不可能壮大的。

    三是,俄罗斯劳动力短缺。种地是一个辛苦活,是需要钱,也需要人的。买农机、农药、化肥,种子等,都要钱。但更重要的是,土地是要用心去伺候的。

    俄罗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空有肥沃的黑土地,却没有足够的年轻人去种地。俄罗斯一缺男人,二缺年轻的男人。大量青壮年被送上战场,就更没人种地了。

    在远东地区,普京搞了一个“一公顷”政策,只要一个俄罗斯人愿意去远东,直接赠送1公顷的土地,搞了好几年,却几乎没人愿意去。为什么不去?因为拿到土地以后,你还得盖房子,得有医院,有学校,还要买农机,买化肥,买农药,才能真正地安居下来。

    若是换做中国,直接成立一个“远东生产建设兵团”,早就开发起来了。但俄罗斯不行,它既缺人,又缺钱,更缺乏长远的战略耐心。它宁愿打仗去抢,也不愿意花费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去建设一个地方。中国就不同了,哪怕100年,200年,只要能干成,也愿意一代代人去干,把新疆都能打造成“天下粮仓,塞上江南”。

    俄罗斯人缺土豆,缺蔬菜,不是没有土地去种,而是缺乏建设一个地方的决心,也没有足够的人口。陷入俄乌战争以后,俄罗斯就更没钱,也没人去搞农业生产了。这场战打得越久,对俄罗斯的后遗症越大。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