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去认为成人才会罹患脂肪肝,但随儿童肥胖问题日益严重,儿少脂肪肝问题备受医界重视,台湾肝脏研究学会与台湾小儿消化医学会近期发表「儿少与青少年代谢异常相关脂肪肝病」共识声明,儿童肝胆疾病防治基金会19日举办25周年公益记者会,台北荣总儿童肠胃科主任林裕诚表示,台湾每4位肥胖儿童,就有1人罹患中度以上脂肪肝,且多数病人无明显症状,且病患目前无药可用。
医界过去使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用词,林裕诚说,儿童脂肪肝多半与饮酒无关,且背后真正原因是代谢异常,因此国际医学界已在2023年正式将前述名称变更为「代谢异常相关脂肪性肝炎」,本次国内共识声明中,也正式更名。全球儿童代谢脂肪肝盛行率为7.4%,肥胖儿童代谢脂肪肝盛行率则高达52.%%,国内数据则是每4位肥胖儿童,就有1人中重度脂肪肝。
林裕诚表示,根据现有研究,儿童代谢脂肪肝不至于引发肝硬化、肝癌,但若不积极介入,儿童成年后肝脏持续恶化,最终仍会导致肝功能衰竭,需要肝脏移植。台湾一项肥胖儿童追踪研究显示,约半数脂肪肝患者,控制体重后可恢复健康,显示儿童代谢脂肪肝具可逆性,但仍有4分之1病人疾病恶化。
卫福部国健署副署长魏玺伦表示,台湾可望在2025消除C型肝炎,通过疫苗政策、治疗衔接,未来也很有机会消除B型肝炎,除了这两大类病毒性肝炎外,「非B非C」的代谢性肝病,将是肝病另一大挑战,若孩童早期未创建良好健康观念,长大成人后,衍生代谢性肝病问题几率高。
林裕诚说,目前唯一对儿童脂肪肝有效治疗方式为改善生活习惯,国外虽有药物核准,可用于成人脂肪肝,但尚无任何药物获准用于儿童,虽有少数研究显示,维生素E可能对降低儿童脂肪肝有帮助,但长期服用的安全性,目前仍不明。呼吁家长协助孩童控制体重、增加运动量、减少摄取含糖饮料与高热量食物,才能从根本改善儿童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