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5187 帖子

    3月4日起,万锦市的所有回收站将不再接收灯泡回收

    自2025年3月4日起万锦市的所有本地回收站将不再接收灯泡回收。 为什么市府不再在回收站接收灯泡?因为一旦消费者用完灯泡,灯泡生产商就要对其产品和包装负责回收,为了支持这项省级的法规,万锦市府所有回收站将从2025年3月4日起不再接收灯泡回收。 那我可以把灯泡带到哪里回收?用完的灯泡是家庭危险废品,为了您的安全、请正确地回收和处置,万锦市居民目前可以将灯泡带往在以下地方回收: Markham Household Hazardous Waste Depot: 403 Rodick Rd, Markham, ON L6G 1B2Rona Lansing: 8651 McCowan Rd, Markham, ON, L3P 4H1Nedco (Markham): 560 Denison St.,...

    美国夫妻在加拿大餐馆为全场买单!只为说“对不起”(图)

    img { height: 151.89873417722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13.7931034482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59.75609756098px;width:377px;}近日,在加拿大温莎(Windsor)的一家餐厅里,上演了一幕让食客们惊喜又感动的温暖瞬间——一对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夫妇,自掏腰包为餐厅里所有顾客买单,并公开表达对加拿大的支持以及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这家餐厅名为Toast,老板May Hermiz透露,这一幕发生在周末午餐高峰期间。这对美国夫妇突然告诉她,他们希望为餐厅里所有食客买单,让她感到十分震惊。“我们经营餐厅九年了,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 Hermiz说道。图源:Google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餐厅向所有顾客宣布了这对美国夫妇的善举,并邀请他们发言。坐在餐厅后方的一位女士站起身来,向所有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声。“她说她讨厌美国政府对加拿大的做法,她不支持特朗普。她很高兴加拿大赢了冰球比赛,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表达她对加拿大的热爱,以及对当地商家的支持。” Hermiz回忆道。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食客们纷纷向这对夫妇表达感谢。“特朗普关税打击加拿大,他们却送来了温暖”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下周起将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理由是“加拿大长期以来占美国的便宜”。特朗普在白宫对媒体表示:“这种不公平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关税必须按计划执行,我们要弥补损失。”然而,这对美国夫妇的举动,却在寒冬中给了加拿大人一丝温暖。“我们当时真的被感动到了!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做这样的事情,亲身经历真的让人非常难忘。” 当天在餐厅庆祝朋友生日的Irene Chyz说道。图源:GoogleChyz说,餐厅里的人纷纷起身,走到这对夫妇面前,表达他们的感谢。她和朋友也走上前,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他们真的太友善了,充满了爱。” 她补充道。这对夫妇来自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Ann Arbor),距离温莎大约一个小时车程。Chyz说,“他们专门开车过来支持加拿大,这太让人感动了!”“这种慷慨的举动,真的让人心生温暖。他们不想让美国政府的政策影响他们对加拿大的爱。”当天在餐厅的另一位食客Aileen Ganley-Mutter也目睹了这一幕。当时她正准备结账,就听到了餐厅宣布这一消息。“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餐厅里大概有50到60个人。” 她说。接着,整个餐厅都沸腾了,人们欢呼、鼓掌,现场气氛异常温馨。Ganley-Mutter说,她坚持要给服务员留小费,并试图把小费送到这对夫妇手中,但对方却拒绝了,并表示:“这只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一点小事,我们不会停止支持加拿大,也不会停止爱加拿大。”Ganley-Mutter觉得,这样的善举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于是把这件事发到了社交媒体上,希望能传播正能量,平衡一下自己每天看到的各种负面新闻。尽管目前美加关系因关税政策紧张,但这对美国夫妇用行动表明,加拿大和美国的民众之间,依然有深厚的情谊。面对强硬的关税政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加拿大表达善意。这件事也让许多加拿大网友深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真正的友谊不会被政治分裂,这才是加拿大和美国应有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爱邻如己’!谢谢这对美国夫妇!”“特朗普的政策是他的,但普通人之间的善意是真实存在的。” Advertisements

    贵州64岁孕妇成功分娩创纪录,医生这里有话说(组图)

    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20.85561497326px;width:600px;}医生遇到危重孕产妇后会竭尽全力救治,但为了健康,不鼓励女性冒着生育风险,成为高龄甚至极高龄孕产妇。2月25日,“医学界”从贵州省遵义市妇幼保健院获悉,64岁产妇胡某早前在该院成功诞下一名男婴。这是贵州有分娩记录以来,年龄最大的一位产妇。遵义市妇幼保健院创办于1953年,是当地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成功抢救过许多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危重产妇。此前,该院接诊过的高龄产妇纪录是55岁。面对这位风险倍增的64岁极高龄产妇,遵义市妇幼保健院组建多学科团队全力救治,目前产妇、婴儿已顺利出院。接诊医生、产科主任马玲玲告诉“医学界”,医院、医生遇到危重孕产妇后一定会竭尽全力救治,但为了母子健康,她建议高龄妊娠者要非常慎重,“临床不鼓励这么做。”产妇一家给医院送锦旗致谢。图源/受访者极高龄产妇分娩风险高、难度大国际妇产科联盟将预产期时年龄≥35岁的孕妇,称为“高龄产妇”。一旦到了40岁后孕产,更易发生各种病理改变,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死胎、新生儿死亡率、胎儿畸形率等也都较高。按照国家卫健委文件,≥40岁的孕产妇属于“严重高危”案例,通常是橙色(较高风险)标签。若发生并发症,则要贴红色(高风险)标签。40多岁尚且如此,64岁的胡某堪称风险更大的极高龄产妇。“医学界”了解到,她曾做过甲状腺癌手术,早期产检提示有妊娠期糖尿病。孕35周时,她被检出下肢静脉血栓,一旦脱落,可能导致致命的肺栓塞。她的心功能从二级降至三级,无法平卧睡觉,且心力衰竭风险在增加,这可能造成胎儿缺氧、营养供应不足等后果。征得产妇及家属同意后,马玲玲等人决定在孕35周时为胡某施行剖宫产。“手术排期在意料之中。”马玲玲告诉“医学界”,极高龄产妇的整体身体状况不足以支撑到怀胎足月,多在孕34、35周时做剖宫产。此时,胎儿器官显著生长、趋于成熟,分娩后存活几率极大。2月11日,胡某被推进手术室。产科、麻醉科、妇科、新生儿科、ICU、内科等多科室医护参与手术。大家经过前期会诊,制定出详细方案。马玲玲告诉“医学界”,比如针对下肢静脉血栓,多学科团队重点讨论血栓脱落致肺栓塞的抢救计划,提前布置了机械通气。针对心功能下降,团队确认手术前后的补液速度、利尿剂使用等策略。此外,极高龄产妇的子宫往往收缩乏力,术中、术后易大出血。手术团队考虑到这一点,格外强调手术要快,避免出血多、手术时间延长,增加心肺等器官负担。如果无法有效控制出血,鉴于胡女士的心功能状况,很可能因大量出血导致心衰,甚至心脏骤停。手术团队为此提前准备了休克抢救等药械。根据马玲玲介绍,有些“未雨绸缪”在术中的确起了作用。“胎盘娩出后,产妇的子宫收缩差,血窦开放、出血多。我们按摩子宫,注射促子宫收缩药物,快速缝合止血。”整台手术约持续50分钟,出血量控制在500毫升-600毫升,仅一瓶矿泉水的容量,略多于常规手术。“为超高龄产妇手术的原则是尽可能快,尽可能止血,我们都平安、顺利地做到了。”马玲玲说。胡某的宝宝出生体重达4斤8两,健康评分为9分。剖宫产术后第9天,母子二人顺利出院。遵义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马玲玲等人在ICU内,了解64岁产妇产后情况。图源/受访者生育极限如何不断突破?在胡女士之前,纵观全国,浙江、山东、广西、安徽等多地曾发布同类高龄产子消息。其中,山东一名67岁女性自然受孕并诞下一名女婴的消息曾引起广泛关注。“现代医学明显进步,能帮助很多女性达成二三十年前无法想象的生育极限。”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医师张琳告诉“医学界”,一个直观表现就是女性生育年龄的上限不断提高。张琳介绍,过往认为,绝经年龄就是女性的生育极值。此时,功能正常的卵泡耗竭,女性失去排卵功能。子宫体积缩小、内膜极薄,受精卵无法着床、胚胎难以发育。而随着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不断发展,一部分已绝经女性重获生育希望。此时的卵子来源有几种可能,包括使用该名女性在年轻时冷冻的卵子,或使用其他女性捐献的卵子。同时,女性要接受大剂量的雌孕激素刺激、补充,尽可能改善子宫内膜状态。这可能导致内膜厚度不均匀,影响胚胎植入、着床,有时会引起内膜炎症。据了解,胡某就是因家庭原因,在外地通过试管成功怀孕后,回到遵义备产。通常,辅助生殖成功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美国疾控中心2020年数据显示,在该国首次做试管婴儿的女性中,35岁以下人群的活产率达55%,40岁以上人群仅为8.2%。也就是说,40岁以上人群每做100次胚胎移植,只有8次机会能成功生下孩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沈浣教授还曾告诉媒体,46岁后试管婴儿的成功率趋向于零。高龄能生,但不建议近年来,马玲玲没有感觉到贵州高龄产子的数量发生明显改变。从现实、安全角度考虑,即使存在像胡某这样的“奇迹”,她仍建议大家尽量别做高龄产妇。贵州省卫健委早前消息显示,在产科,35岁之后生子就算“高龄”。这指的是“生殖年龄”,意味着生孩子的各种风险会增加。2023年的一个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指出,相较于<35岁的适龄产妇,≥40岁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剖宫产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增加。即使能怀到生产,高龄产妇的剖宫产手术难度也会更大,术中宫缩乏力致产后出血、手术并发症等风险更高。如果高龄伴瘢痕子宫,术中易出现脏器损伤、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易继发感染、盆腹腔粘连,不得不接受再次或多次手术。马玲玲告诉“医学界”,考虑到一些极特殊情况,如果不得不高龄生产,夫妻双方都要提前评估自身条件,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孕前、孕期管理。“此外,高龄产妇的产检频次和项目会增加,格外关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糖、甲状腺功能等指标。”马玲玲说。综合各种现实和难点,在国内法律和伦理环境中,女性要通过医疗技术达成生育梦,是有“条件限定”的,主要局限于卵巢早衰、卵子成熟障碍性疾病、癌症等导致非自然早绝经者。在我国,赠卵也局限于这部分女性。原则上,针对自然绝经后仍希望生育者,辅助生殖技术实施单位倾向于尽量劝退。这既是一种限定,也是一种保护。参考文献:1.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 高龄妇女孕期管理专家共识.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DOI:10.3760/cma.j.cn113903-20240204-00060.2.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 高龄妇女妊娠前、妊娠期及分娩期管理专家共识(2019). 中华妇产科杂志,2019,54(1):24-26.DOI:10.3760/cma.j.issn.0529-567x.2019.01.0063.李颖慧,等. 超高龄孕妇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中国现代医生.DOI:10.3969/j.issn.1673-9701.2023.34.007 Advertisements

    遵义舰在澳大利亚附近实弹射击,到底演练了什么?(组图)

    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2.684563758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最奢侈拆迁大爷翻车:一夜暴富是爽,但你接得住吗?(组图)

    img { height: 451.12781954887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40.9090909090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27.86885245902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26.08695652174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15.78947368421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22.5806451612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19.14893617021px;width:600px;}img { height:...

    Breaking

    新闻眼/机场安检变强 不必再脱鞋

    「终于可以不用脱鞋了!」 美国机场不再要求旅客脱鞋接受安检,此项实施20年的规定全面取消。过往美国运输安全局(TSA)规定,所有12岁至75岁的旅客接受安检时必须脱下鞋子,并将其放入输送带上、与随身行李一同扫描——这源自于2001年一起炸弹未遂案。然而许多旅客抱怨美国机场安检程序太过繁琐,不仅鞋子、腰带,外套也要卸下才能通过。国土安全部诺姆(Kristi Noem)7月8日于雷根华盛顿国家机场宣布,因机场安全技术和流程大幅进步,未来旅客不再需要脱鞋才能通过安检。 腰带外套检查 维持不变 世界各国的旅客几乎都熟知美国机场严格的安检规定。过往想要加快安检速度、简化排队等候受检的时间,唯一的替代方是事先申请预先安检计划(PreCheck)。符合资格的旅客在搭乘离美航班时,可由指定信道进入安检程序,接受安全检查时,不需脱下鞋子、腰带、外套,也不需将笔记型电脑及液体类拿出受检,节省排队的时间。若未事先申请,则需要与大排长龙的人群共同通过,长年以来引发许多旅客诟病,认为该程序令人感到不悦,更可能造成延误。 2025年7月8日,运输安全局(TSA)宣布,未来旅客在机场安检时不需要脱鞋,预期未来安检顺畅度将大幅改善,但是腰带、外套等其他安全程序仍维持。此外,如果安检人员有疑虑、需进一步检查,仍有旅客会被要求脱鞋。 此脱鞋受检措施源自2001年一起飞机炸弹未遂案。2001年12月22日,一名英国籍男子理查・瑞德(Richard Reid)于足弓与鞋跟处,藏有10盎司的含季戊四醇四硝酸酯(PETN)及三过氧化三丙酮(TATP)的炸药,并试图在机上引爆。意外的是,他在此前却通过安全检查并顺利登机。这趟从法国巴黎飞往美国迈阿密的美国航空63号班飞机起飞,餐点服务结束后,有客人表示闻到烟味。 飞机炸弹客 引线藏鞋子 空服员启动安全检查寻找源头,由空服员穆塔尔迪耶(Hermis Moutardier)率先发现坐在窗边的瑞德试图点燃火柴。起初以为他想吸烟,因此口头警告飞机禁止吸烟,瑞德也承诺停止点燃火柴的行为。 然而几分钟后,穆塔尔迪耶发现瑞德于座位上的身体姿态不寻常,因此再次向前询问,结果发现瑞德露出一只鞋子,外表可看见一条引线及一根点燃的火柴。穆塔尔迪耶与另一名空服员在与瑞德扭打中都受了伤。最后理查瑞德因流脚汗致使炸药受潮,才引爆失败、没有成功。他遭到机上乘客与机组人员制伏,被用塑料手铐、束带和耳机线绑住。接着班机紧急转降波士顿洛根机场(Logan Airport),理查瑞德在飞机落地后被当场逮补。 瑞德于2002年承认八项恐怖主义罪名、被判无期徒刑。现今他仍在有「洛矶山下恶魔岛」之称的科罗拉多州「ADX弗洛伦斯监狱」服刑。 威胁持续存在 安检从严 事隔五年,授权规定机场安检程序的运输安全局表示「情报显示威胁持续存在」,为防止类似事件再度发生,公布未来实施脱鞋的要求,安检人员也着重检查旅客鞋内是否藏有威胁物;此外,针对行李的「3-1-1」液体规定,也是自此事件后开始实施。 长期以来,进出美国机场的旅客对耗时又繁琐的安检程序感到头痛。虽说大多数旅客皆已经相当熟悉,也有心理准备,但在繁忙时段排队,若脱鞋或卸下腰带、外套速度太慢、或忘记将水瓶拿出而被拉到一边重新检查,都让安检过程变得非常紧张。 对于TSA各种安全措施,诺姆表示,「自从政策实施20年以来,美国机场的安全技术有翻天覆地的发展」,她认为,大多数美国人都会非常欢迎新政策,也表示PreCheck目前还是最能简化程序的选择。 7月8日晚,诺姆宣布新政策上路,此前有部分机场包括辛辛那提/北肯塔基国际机场、费城国际机场及北卡罗来纳州皮埃蒙特三角国际机场——皆已开始实施新政策。 根据各地安全与威胁评估,机场受检规定也有所不同。例如,欧盟有一套统一的安全指南,原则上不需脱鞋受检,但各国、机场和航班可能采取不同措施,例如,许多飞往美国、西班牙巴赛隆纳、英国希斯洛机场、爱尔兰都柏林机场的旅客会被要求脱鞋。安检人员也可能要求那些穿着含有金属、看起来厚重或靴型鞋子的旅客卸下通过扫描。此外,除非前往美国,否则加拿大的旅客无论搭乘国内或国际航班前都可以穿着鞋子通过安检。 在亚洲,各国对机场安检和脱鞋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部分东南亚机场,如菲律宾的马尼拉国际机场、泰国曼谷国际机场要求乘客脱鞋,尤其国际航班旅客;在日本和韩国的机场,除了较为厚重的鞋子,通常不需要脱鞋。许多中东国家机场以先进设施闻名,标榜采用先进技术进行全面扫描,但各地安检措施各有不同的规定。

    加拿大新闻业集体控告OpenAI侵权:被告挑战安省法院管辖权

    加拿大几家主要新闻媒体集体控告OpenAI侵权,目前加拿大人工智能事务部长正在密切关注加拿大与美国正在进行的相关诉讼案件,以决定政府在人工智能(AI)监管方面的下一步行动。 图源:marketing4ecommerce 当前,美国部分AI企业已在法院取得初步胜利,而OpenAI正在挑战安省法院审理一宗新闻出版商提起的版权诉讼的管辖权。 加拿大人工智能与数字创新部长Evan Solomon的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计划在加拿大更广泛的AI监管框架内处理版权问题,重点放在“保护文化主权”和“创作者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不过,政府目前没有制定独立版权法案的计划,Solomon办公室称,政府将“密切关注法院案件和市场动态”,以协助制定下一步政策路径。 AI能否使用受版权保护内容,判决时间仍未确定 目前唯一一宗涉及此议题的加拿大诉讼是在去年底由一批新闻出版机构发起的。该案已进入安省高等法院阶段,法院将于9月审理OpenAI提出的管辖权异议。 提起诉讼的出版商包括: The Canadian Press Torstar The Globe and Mail Postmedia CBC/Radio-Canada 这场诉讼指控OpenAI未经授权使用其新闻内容来训练AI生成模型。 原告方在法庭文件中称,OpenAI“持续、蓄意、并非法地盗用其宝贵的新闻作品”。 “OpenAI没有选择合法获取信息的方式,而是公然盗用新闻媒体公司的知识产权并将其转为自身使用,包括商业用途,且未获得同意或作出补偿。” OpenAI否认所有指控,表示其模型训练基于“公开数据”,并依托“合理使用”(fair use)和相关国际版权原则。 OpenAI:加拿大法院无权审理 OpenAI总部位于美国旧金山。其在法庭文件中主张:公司不在安省设立业务;与安省没有“真实或实质联系”;加拿大《版权法》在国际上并不适用。 此外,OpenAI还请求法院对部分案件文件加密封存,封存听证会定于7月30日举行。 OpenAI希望封存的内容包括:公司架构与组织细节、网站抓取与数据收集系统、模型训练、推理流程与成本结构。 OpenAI在一份宣誓书中解释说:“AI行业竞争激烈,发展迅速,竞争对手既包括谷歌、亚马逊等大型科技公司,也包括新兴初创企业。作为该行业的领军者,若这些竞争对手获得我们的机密信息,将受益匪浅。”新闻出版方律师提供了法院审理时间表,但未对案件实质发表评论。 美国法院已有AI与版权相关判例 目前美国正进行多起AI与版权相关诉讼,一些案件可追溯至2023年。6月底,AI企业在两起案件中取得阶段性胜利。 在一宗由Sarah Silverman等作家提起的诉讼中,法官裁定AI系统对公开出版物的使用构成“合理使用”,原告未能证明其作品市场价值受到稀释。 不过法官也指出,该裁决仅适用于特定作者,并不代表Meta使用受版权保护内容是合法的。法官Vince...

    纽约华埠夺命车祸 报窃车藏毒酒 驾驶曾无照撞人却获释

    曼哈顿华埠19日清晨发生重大车祸,一辆轿车失控冲上人行道,连撞一名骑自行车男子与一名坐在长椅上的63岁华裔妇女郭玛丽(Mary Kwok,音译),两人均当场死亡。最新消息指,肇事车辆不仅报称失窃,车内还藏有大量毒品及酒精;而驾车女子三个月前才在布碌仑(布鲁克林)卷入另一起车祸。 据警方消息,此次事故发生在一向繁忙且事故频发的坚尼路(Canal St.)交包厘街(Bowery)靠近曼哈顿桥(Manhattan Bridge)入口的位置,早晨7时30分前,23岁女子罗梅洛(Autumn Donna Ascencio Romero)驾驶一辆蓝色雪佛兰Malibu轿车失控撞人。该车原为租赁车,因逾期17天未归还,已被报失窃。 案发时,车内堆满酒瓶、药丸与大麻等物品。撞人后,罗梅洛又驾车撞上停在一旁的警车,接着与车上一名22岁女乘客拉克拉夫特(Kennedy LaCraft)逃逸,但不久即被警方逮捕。 每日新闻报导,罗梅洛三个月前才在布碌仑卷入另一起车祸,当时她无照驾驶并肇事逃逸,导致一名22岁行人脸部与颈部受伤。事发次日,罗梅洛遭目击者指认被捕,却依州法保释改革政策当庭获释,未被收押。法院纪录显示,她于4月14日过堂,预计8月5日再次出庭。 与此同时,女乘客拉克拉夫特也遭警方指控非法持有武器、持有赃物及未经授权使用车辆等多项罪名。 车祸中不幸身亡的华裔妇女郭玛丽,其胞兄郭彼得(Peter Kwok,音译)向纽约邮报表示,郭玛丽平时常在事发地点附近的长椅上休息,也会到附近教堂做礼拜;近年来,她饱受精神疾病困扰,常于凌晨离家外出。

    外媒:川普让中国赢了又赢 多国投入中国怀抱(图)

    维也纳出版的奥地利《标准报》以“特朗普的对俄政策反复无常,对华政策则一片混乱”为题,刊发评论指出,特朗普日前威胁要对俄罗斯石油买家加征惩罚性关税,这样的做法很可能重新点燃损人不利己的美中贸易战。而在科技和经济竞争方面,特朗普也在将优势拱手送人。“美国总统对俄罗斯进口产品加征关税几乎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美国目前几乎没有从俄罗斯进口任何东西。特朗普威胁的关键之处在于: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100%的关税;但问题是,俄罗斯石油的最主要买家是印度(特朗普正寻求和印度建立紧密伙伴关系)以及中国。”“中国商品目前已经被征收30%的关税,如果升到100%税率,那么在4月份曾震撼全球经济的美中贸易战就会重新爆发。这对美国的物价、就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特朗普不可能对普京失望到要冒这种风险。”作者注意到,特朗普近期明显在讨好中国,比如TikTok的“不卖就禁”期限一再推迟,英伟达的高性能AI芯片也重新被允许对华出口,美国总统还一再强调对习近平的尊重。“中国是一个重量级对手,特朗普喜欢与之较量以证明自己的实力。对他来说,关税就像一把激光剑,他能像电影里那样挥舞着激光剑和人决斗。与此同时,特朗普的行为正在让中国能赢得真正的战斗----夺取21世纪的科技、经济主导权。北京的中共领导层系统性地推进战略领域的科研、创新以及产业优势,而特朗普政府却在对美国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发动一场歼灭战,并用民粹主义的非理性关税政策伤害美国自己的经济。”文章最后指出,特朗普对俄罗斯日渐失望,普京或许失去了华盛顿的一位朋友,“但是对于习近平而言,特朗普依然是他最得力的干将。”杜塞尔多夫出版的《莱茵邮报》以“赢家是中国”为题,刊发评论指出,关税往往被用来惩罚那些所谓不公平的贸易伙伴或者“不听话”的政府,但是特朗普乱挥的关税大棒,到头来只会加强美国对手中国的实力。“将关税当作政治报复手段,许多人都觉得这样的作法太简单粗暴。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更是愚蠢的。不仅仅是因为关税到头来会损害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让进口商品以及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昂贵,还因为企业正在改变其商品流向。如果美国不再需要巴西的咖啡、大豆或其他原材料,它们就会被运往中国。长期以来,巴西的最主要贸易伙伴都是中国,后者正在成为特朗普政策的赢家。”“加强中国的地位并不符合特朗普的利益,毕竟他视中国为经济、政治、军事方面的最大对手。然而,他却依然在增加中国实力,这恰恰表明特朗普欠缺战略眼光。他的执政全靠一时冲动,最终会给自己国家带来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