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报导,印度、欧盟、台湾与日本仍可能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避免部分税项;但各国即使有协议,美国关税仍可能显著提高,半导体与医药等重要产业,可能在月底面临个别关税。
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美国财政年度关税收入已达1000亿美元,6月单月关税收入首次达到272亿美元。各界预期多国关税若依照白宫公布的税率征收,年度收入可达3000亿美元。
美国岁入因开征高关税增加,过去两周,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已向逾20国寄出8月1日将依新税率课征进口关税信函,主要贸易对象如日本、韩国、欧盟、加拿大与墨西哥面临新税率,仍希望完成贸易协商。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报导,印度、欧盟、台湾与日本仍可能达成协议,以避免部分税项。
报导指出,由美国与英国、越南的贸易框架可看出,即使有协议,美国对贸易伙伴的关税仍可能显著升高。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Budget Lab)统计,川普1月20日上任后,美国有效关税税率由2.5%剧烈升至16.6%;第一任期因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平均仅由1.5%升至2.5%。
如果8月1日起课征对等关税,有效税率将提高至20.6%,将是1910年后的最高纪录,也高于造成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史慕特-霍利关税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
各国政府与企业仍期待协商后出现较低税率,但纽时指出,川普政府看来没有时间、空间与多个面临高关税威胁的贸易伙伴继续洽谈;华府弥漫一种气氛:川普打算通过高关税封杀外国商品销美,而非达成协议促进经济及开放市场。
此外,除了对等关税,川普政府似乎将在7月底对重要产业,如半导体、医药、飞机、原木与其他项目征收特别进口关税。
贸易代表署(USTR)前官员、保守派智库美国罗盘(American Compass)学者迪普拉希多(Mark Diplacido)指出,川普政府对施行关税、寄出贸易信函的态势感觉适当,这暗指现在是提出建议的最后时刻,美方如果不满意,高关税即将上路。
不具名的白宫官员表示,川普政府不认为高关税与贸易协议无法同时存在,协议是有目的的打造,例如美英两国仍然有高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