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5940 帖子

    飞机将降落时有旅客大打出手?四川警方通报(图)

    22日晚,四川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7月21日22时许,该局接报警称:某进港航班上有旅客发生纠纷。航班落地后,警方立即到场处置。经查,航班飞行过程中,乘客卢某因乘客蒙某、张某 、白某某、雷某某一行人聊天声音的问题发生口角,进而引发肢体冲突,卢某、蒙某身体被不同程度抓伤。目前,警方已依法对卢某、蒙某、张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对白某某、雷某某作出行政罚款处罚。 据封面新闻此前报道,7月21日18点,亚航D7326航班从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起飞,于当天22点14分降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飞机落地不久,航班上乘客起冲突的视频迅速在社交平台传播,并引起热议。据该航班乘客分享的一段视频显示,在昏暗的飞机机舱灯光下,有乘客在座位间发生了争执,周围有人劝阻无果。机舱灯光打开后,可以明显看到,两名前后排乘客正发生激烈争吵,期间还发生了肢体冲突,场面一度混乱。 网传视频截图。 封面新闻 “第一次见飞机上打架,先吵架后动手,万米高空,心惊肉跳。”另一位同航班乘客发文表示,涉事乘客下飞机后都被警察带走了。

    演唱会“出轨”视频疯传后,CEO老婆首发声(组图)

    美国数据软件新创公司Astronomer近日爆出高层婚外情丑闻,引发广泛关注。该公司执行长安迪·拜伦(Andy Byron)与人力资源总监克里斯汀·卡博特(Kristin Cabot)被拍到在英国摇滚乐团Coldplay(酷玩乐队)于波士顿举行的演唱会上,在“亲吻镜头”(Kiss Cam)环节上演亲密举动。相关影片随后在网络疯传,事件迅速发酵,拜伦已宣布辞职。事件发生在麻萨诸塞州波士顿的演唱会现场,当时大屏幕随机拍摄到观众席上的一对男女热吻,原本被视为一般情侣互动,却被网友认出,男方是已婚的Astronomer公司执行长拜伦,女方是同公司人力主管卡博特。这段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引发热议。事发后,Astronomer公司在 LinkedIn 发布声明证实,董事会已接受拜伦辞呈,由公司联合创始人兼产品总监彼得·迪乔伊(Pete DeJoy)暂代CEO职务。公司在声明中表示,虽然对事件引发的关注感到遗憾,但强调企业使命与价值观不会因此动摇,并重申管理层必须展现高度责任感与职业操守。丑闻也波及拜伦的家庭。其妻子梅根·基里根(Megan Kerrigan)随后在社交媒体发声,宣布将结束婚姻关系并寻求法律贍养。她在 Facebook 帖文中写道:“当我看到他在公众场合亲吻别人时,一切都改变了。”她同时表示将放弃使用“Byron”这个姓氏,这一决定并非出于仇恨,而是为了追寻内心的平静。梅根坦言,离婚过程将充满挑战,并预计拜伦可能采取反击措施,相关法律程序将耗费大量资源。她也借此呼吁亲友提供精神与实际支持。在另一篇贴文中,她描述这段背叛造成的冲击:“那些耳语、私信、留言、同情的眼神……一切都太沉重。”她强调,自己有权说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拒绝让事实被掩盖。截至目前,拜伦本人尚未对此事件发表公开回应。Astronomer公司亦未说明后续对内部人事关系的处理方式。

    川普:将在不久将来访中 菲律宾先前倾向北京非好事

    美国总统川普今天表示,他可能会在「不太久的将来」访问中国,美中关系很好,中国正在释出磁铁。另外,他也说,先前菲律宾也许有点倾中,这并非好事,但他们已「回到我们这边」,他不介意菲国和中国打交道。 川普(Donald Trump)今天在白宫接待来访的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两人举行双边会并接受媒体提问。小马可仕是川普重返白宫以来,首位会晤他的东南亚国家领导人。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对于媒体问及预计访问中国的时间点及是否可能在访中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亭会面,川普回应表示,「我们有很多可能举行的会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做出邀请。 川普说,他可能会在「不太久的将来」前往中国访问,「我们很快会做出决定」。 外媒报导,克里姆林宫昨天表示,若普亭(Vladimir Putin)与川普9月同时现身北京,不排除两人可能会面。 另外,被问及菲律宾如何平衡对美、对中关系,小马可仕表示,菲律宾的外交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没有必要在美中之间取得平衡,「我们最关心的是保卫自身领土及行使主权权利」。 小马可仕指出,要做到这些,菲律宾需要和伙伴合作,「我们最坚强的伙伴向来都是美国」。菲律宾也努力创建各种联盟和多边关系,和理念相近的国家携手合作。 川普随即接着表示,他不介意菲律宾和中国打交道,小马可仕必须为国家做正确的事。他还说,美国也和中国处得很好,「有很好的关系」,中国正在释出磁铁。 川普表示,菲律宾先前也许有点倾向中国,他认为这对菲律宾并非好事,在他上台后,情况已有所改变,「他们回到我们这边」。但他也强调,菲律宾可以和中国打交道,也应该和中国打交道。 菲律宾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主张可独享向南海延伸200海里专属经济海域的资源,与中国以10段线声索的南海海域重叠,两国长年以来在争议海域冲突不断。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Pete Hegseth)21日在五角大厦会见小马可仕,承诺加强军事资源以吓阻中国,包括部署尖端飞弹与无人机系统。

    “美国要是给印度开口子,欧日就不好谈了”(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布关税政策后,印度是最早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的国家之一,但如今谈判截止日期临近,双方依然没有取得进展。据路透社7月22日报道,两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由于在农产品和乳制品进口方面的谈判陷入僵局,印度和美国很难在8月1日的截止期限之前达成协议。《印度教徒报》认为,美国坚持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是因为特朗普政府不想为未来与欧盟和日本的谈判树立不利于美国的先例。特朗普还没有向印度发布新的关税信函,但他此前威胁要对印度征收26%的关税。报道称,印度首席谈判代表拉杰什·阿格拉瓦尔率领的贸易代表团已于上周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与美国官员进行第五轮谈判,但没有取得突破。一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尽管在线讨论正在进行中,但想在8月1日前达成一项临时协议看起来很困难。”这名官员补充说,预计美国代表团将在近期访问印度,继续进行谈判。另一名印度政府官员称,谈判人员正在探讨是否可以推迟有关农业和乳制品问题的讨论,等到达成临时协议后再处理这些问题。美国彭博社此前报道称,近期的谈判中,印度政府在农业等问题上采取了更加谨慎的立场,美国希望让转基因作物进入印度市场,印度则不愿意达成可能削弱本国农民利益的交易。 6月9日,印度维津贾姆港 视觉中国 印度财政部长尼尔马拉·西塔拉曼6月30日接受印度《金融快报》采访时曾表示,印度希望与美国达成“大、好、美”的贸易协议,但农业和乳制品是谈判中的两条“红线”,“我们不可能做任何会削弱我们的农业和农民地位的事情。”路透社分析称,农业及其相关领域在印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中的占比约为16%,但这一行业支撑着印度近一半的人口。由于农民群体在印度选民中极具影响力,印度总理莫迪无法忽视他们的诉求,这使得印度政府更加谨慎地对待农产品进口问题。乳制品在印度是一个敏感议题,印度的文化和饮食习惯深刻影响着印度民众对食物的选择。路透社指出,许多印度消费者担心,美国使用动物副产品喂养牛,这种做法与印度的饮食习惯相冲突。《印度教徒报》认为,美国坚持要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是因为特朗普政府不想为未来与欧盟和日本的谈判树立不利于美国的先例。该报援引一名知情官员的话称:“印度是少数几个极力推动达成协议的国家。因此,在美国与欧盟或日本达成协议前,有可能先与印度达成协议。如果农业问题被排除在印美协议之外,那么这可能为欧盟和日本的协议开创先例,美国不想冒这个风险。”对于印美之间陷入僵局的谈判,印度出口组织联合会总干事阿贾伊·萨哈伊(Ajay Sahai)警告说,如果美国对印度征收26%的关税,印度宝石和珠宝等行业可能遭到沉重打击,“然而,这可能是暂时的,因为两国都有意在未来逐步签订协议。”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21日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采访时则表示,特朗普政府更关注协议的质量,而不是达成的时间。当被问及是否可以延长与部分国家的谈判期限时,贝森特回应称,这取决于特朗普。路透社称,印度官员希望在今年9月或10月之前达成更广泛的协议,莫迪和特朗普今年2月也曾同意在2025年秋季前签订第一阶段的双边贸易协定。一名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称:“鉴于双方已经进行了五轮谈判,预计还会有美国代表团来访。我们仍然对敲定贸易协定持乐观态度。”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数据,2024年印度和美国的双边贸易额约为1290亿美元,美国对印度的商品出口总额为418亿美元,进口额为874亿美元,贸易逆差为457亿美元。印度《经济时报》称,印度商务部数据显示,印度6月对美国商品出口增长23.53%至83亿美元,进口下降10.61%至约40亿美元。

    猖狂!多伦多又爆致命枪击!地点就在警察局旁(图)

    多伦多西区今早发生发生一宗“胆大妄为”的致命枪击案,地点就在警察局附近。图源:CTV News枪声发生在清晨5点刚过,地点位于Osler Street,这里是靠近Old Weston Road和Davenport Road的住宅区。警方表示,案发地离第11分局不远,警员和急救人员在接报后数分钟内抵达现场。警方在街道上发现一名男子身中数枪,急救人员立即展开抢救。值勤高级警官Phil Sinclair在周二早上的通报中表示:“现场人员尽全力抢救,但该男子被当场宣布死亡。”他说,案件已由凶案组接手,目前尚无确切的嫌疑人信息,之后将由侦查人员发布相关情况。警方相信枪击发生在户外,初步迹象表明这可能是一次有目标的袭击。Sinclair说:“我们清楚,这类枪击事件对社区来说极具震撼,我们对此极为重视。”他指出,现场范围较大,周二上午街道上可见多个证据标记。Sinclair未能提供受害者的具体年龄,表示“可能在30多岁”,同时也无法确认其是否为本地居民。他补充说:“我们已调派多组人员全力调查此次枪击事件。”目前,警方正逐户走访,寻找目击者和可能拍到案发时画面的行车记录仪或监控视频。“这起案件非常猖狂,”Sinclair说,“距离警察局非常近。”他表示,警方将全天在该区域加强部署,维持治安。

    Breaking

    解放军训练有死亡指标,伤亡越多越贴近实战?(图)

    ▲《我是特种兵》中称特种部队每年都有死亡指标最近台湾搞得“汉光”军演可以说是事故频出,几乎每天都有一起,造成不少士兵受伤,我上周专门写了文章报道。于是就有粉丝在文章下面留言说:这才叫贴近实战,死伤几个人很正常,解放军演习的时候也有死亡指标,而且高达3%-5%▲受伤的台军士兵所谓的“死亡指标”确实一直都有这个传说,这个说法不仅存在于军事题材小说和特种兵系列电视剧中,而且不少当过兵的人在聊天时也提到过,所以才有人说:“我认识的老兵聊天时,他亲口说的只要死亡不超过3%就没事。”大致意思为:在一些部队尤其是特种部队在训练中,每年有若干个被上级允许的“死亡指标”,只要死亡人数不超过“死亡指标”,这个部队就不会被追责。的确,军人,特别是特种作战专业的,承受着严酷的训练,这些训练很多都是带有危险性的,很容易出现伤亡。关于这个传说,我以前也辟谣过,为了严谨,我又专门咨询了几名转业军官,有当过连长的,有当过军校教员的,还有上校军官,他们的回答是“没听说过”。当过兵的应该都对这句话深有体会:老兵的嘴,大海的水,所以大家要记住一件事,有些说法不要太当真,也不要太不当回事,图个乐子就好,如果你要是问这个3%的数据到底出自哪份文件?恐怕谁也拿不出来实锤证据的。▲部队里像李梦这样的人并不少见因为这个“死亡指标”压根就是不存在的,任何部队在训练中都避免不了发生意外伤亡,但无论什么样的意外伤亡,都属于严重“安全事故”。对此,有一份最权威的规定,那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队安全管理条例》,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这可是部队的法律法规,并不是一个临时性文件。根据条例规定,事故按照其危害程度,通常分为一般事故、严重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只要死亡1个人,那么起步就是严重事故,必须进行调查和追责,根本没有“死亡指标”一说。。与此同时,条例还对事故性质进行了界定,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打个比方来说,部队组织武装泅渡训练,如果训练组织者明知道有些战士的游泳水平达不到,却硬要组织部队上强度,那训练过程中出现了伤人亡人的安全事故,那么就会定性为责任事故,要追究训练组织者的责任。如果组织训练明显不超纲,也在正常组织训练强度的范围内,比如说组织司机在地方马路上进行驾驶训练时,有车辆因为被超速逆行的车辆撞上,导致驾驶员伤亡,那么这个安全事故大概率就不会被定义成责任事故,训练组织者也就不用被追究责任。▲如果以为有“死亡指标”就漫不经心造成事故,军事法庭不是吃素的但如果这次驾驶训练是在冬季夜暗条件下,路面还有结冰,而组织者非要让驾龄只有一个星期的列兵单独驾驶车辆,那么这种就是可以避免的、却因为盲目蛮干而引起的责任事故。对于如何调查和处理安全事故,条例也有明确的规定,比如说,负责事故调查处理的单位,应当在对事故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责任。对发生责任事故的单位的领导,应当追究领导责任。早些年,在某部组织新兵进行倒功训练中,就有一个战士在训练跃起后倒时,本应该后肩部先着地,但是,这名新战士倒地方法错误,头部先着地,导致抢救无效死亡。▲这个动作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后来,部队在处理这起训练事故时,就将责任划定为负责组织训练的干部防护措施不到位,给予其诫勉谈话、警告处分,列入当年退役计划。还有某部队组织5公里跑步训练,一名新兵体力不支落在最后,连长指示两名老兵去拖拽新兵赶上队伍,导致新兵猝死。事后再处理责任人时,相关单位的干部全部被降职处分。2018年的时候,陆军曾梳理了2016、2017年间,陆军部队发生的数十起安全事故,并依此制作了警示教育教材下发基层部队,这些事故案例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训练中发生的。而在每个案例后面的调查中,无论是单人死亡还是群死群伤,都进行了调查和追责,有的只是针对事故性质,划定事故等级,在经过全面调查后,确定事故责任,再做出相应的处理,压根就不存在什么3%的死亡指标。如果你还不相信,那我们就拿3%算一笔账,一个连队就按100人整算,伤亡指标3%,就是一个连可以接受在一年训练中意外伤亡3个人。一个团如果有10个连,那么就是1000人一年伤亡30人。我军每个旅6000人的话,每年要伤亡180人。全军往少了算60多个旅,那就是有1万多人的死亡指标。这是多么令人震惊的数字!哪支部队敢同意一年允许有1万人的训练死亡指标?如果按照截图中所说“千分之三”,那就是全军每年训练死亡1000多人,依旧是不敢想象的数字。其实,所谓的“死亡指标”不光在中国军队里不存在,在国外一样也没有。就拿美军来说吧,都知道他们的训练比较严酷,像2017年美军战场阵亡者达到21人,但是非作战的训练事故却是阵亡者的4倍之多。以海豹突击队的训练为例,他们会将新队员的手捆住然后扔在水中让其自己逃生,用来模拟水下作战手部受伤或被缠住的情况,这种训练难免会出现伤亡。▲正在防溺水训练的海豹突击队,真的快淹死了虽然训练死亡数量较多,但所有事故都会进行严格调查,分清人为事故还是不可抗力事故,然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也并不存在不超过“死亡指标”就可以肆意妄为的情况。像2016年的时候,美国特种部队就曾有一名叫希曼詹姆斯·德里克·洛夫莱斯的新兵在溺水训练中死亡,如果按照特种部队都有“死亡指标”的说法,这名新兵死就死了,反正也没有超标。▲被判定因教官失职而淹死的美国海豹队员洛夫莱斯但相反,美军启动了高规格调查,来回应新兵死于教官蓄意谋杀的指控。虽然最后尸检结果否认了新兵死于教官“谋杀”,但调查报告也承认这是一起因为教官过于粗鲁和其他教官不作为的死亡事故,涉事教官均受到了军纪处罚。再说俄军,他们内卫部队的“栗色贝雷帽”的资格选拔考试中,有两个项目就非常严酷,过一个是参选者会被要求爬过实弹射击的火力网,如果经不住实弹心理考验,很可能会被击中不慎死亡,但只要符合训练规定一般就没事。▲实弹射击只是为了营造战场氛围另一个是“地狱12分钟”,在这12分钟里,4个栗色贝雷帽老兵将轮番上阵与参选者肉搏,士兵们基本毫无还手之力,每个人最后都会被打的满脸是血。▲“地狱12分钟”,新兵被老兵暴打▲训练中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士兵这样充满危险的训练实际上都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的,为的是充分考验士兵们的技战术和心理能力,毕竟残酷的选拨只是为了锻炼,而不是为了“练死,练残”,俄罗斯特种部队对士兵学历和军事素质的要求都很高,最低要求本科,硕士特种兵占了大部。他们也不可能在训练中白白牺牲这样的高素质人才。其实,用脑袋想一想就能知道,“死亡指标”根本就是不合常理的,人的生命是无价的,任何军队都不会为了实战化训练而设置“死亡指标”,也无权决定一个人的死亡是否符合指标,这本质上是反人类的。试想,你告诉死者家属,你儿子属于“死亡指标”内的正常死亡,你觉得死者家属怎么可能会接受?为国捐躯都可以理解,但谁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成为“合理”的“死亡指标”?实战化训练,练的是技术、指挥、协同等作战的能力,所有有风险的训练科目,都有特别严格的操作程序,只要严格、科学、合规进行军事训练,是不大可能出现事故死亡问题的,实战化训练和训练事故死亡没有本质联系。在依法治军越来越严格的今天,事故追责是如此严格,请问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设置个“死亡指标”呢?恐怕也就是一些不注重考据的军事小说影视剧和一些良莠不齐的军事媒体以讹传讹了。

    外媒:加沙人道物资发放点 伪装的死亡陷阱?(图)

    欧洲联盟周二要求以色列军队“必须停止”杀害前往人道物资发放点寻求食物的加沙饥民,欧盟外交事务最高负责人卡拉斯表示:以色列“杀害在加沙寻求援助的平民是不可辩解的 ”,“以军必须停止在人道主义援助分发点杀人”。2025 年 7 月 20 日,在加沙地带中部的努塞拉特,巴勒斯坦人在饥饿危机中聚集在一起,领取食物。 REUTERS -...

    涉赌毒 华人地下夜总会又被突袭 多人将被遣返

    美国缉毒局洛杉矶分局(DEALos Angeles)等联邦执法部门,22日在X平台发文,称19日晚突击搜查艾尔蒙地的一家地下夜总会,被捕者有9人是无证移民,他们将面临遣返程序。警方称,该夜总会涉嫌「中国人组织犯罪」。 视频来源:DEA洛杉矶;记者王若然/制作 根据美国缉毒局洛杉矶分局20日的贴文,联邦执法人员对此处「地下夜总会」进行搜查。配图显示,执法人员在这里缴获大量毒品、赌博用品、信用卡以及礼品卡。有数名穿着热裤、短上衣的华裔女子被戴上手铐。 美国缉毒局洛杉矶分局22日又对此事件发布视频。视频中显示,随着执法人员到来,先是一辆白车快速开出来,差点撞上疾驰而过的消防车。之后有两名身着黑衣的华男仓皇跑出来。接下来的画面显示,联邦执法人员伴随着枪声打开一处仓库大门,大喊「开门!」上面显示门牌号「110」。 视频中,执法人员开着装甲车,高喊「这是DEA,我们有搜查令。」执法人员逮捕身著白衣热裤的年轻女子,进入夜总会的房间后,在里面的桌子上发现摇头丸等毒品以及赌博用具,大量信用卡、礼品卡。 南加州移民律师邓洪介绍,他听说这场逮捕行动,称移民局等联邦执法机构最近在大麻场以及仓库改装的地下夜总会集中执法,其中很多走线人集中在大麻场工作。在地下夜总会,也有很多刑事案件,常有摇头丸、K粉等毒品。 这次大规模逮捕行动,是联邦多个执法部门合作进行,包括美国缉毒局、国土安全部、联邦调查局、边境巡逻队(CBP)。 本次逮捕行动非个案,今年5月30日清晨,国土安全局洛杉矶分局等机构对工业市一家地下夜总会展开突袭,行动中总共逮捕36名华人无证客。根据本报当时的报导,多名人士透露,当地华人经营的类似「夜总会」有二、三十家,这些是非之地充斥着毒品、暴力、性交易,甚至发生过命案、枪击案。也有人表示,流浪在异国他乡的华人特殊群体,来到这里寻找温情与慰藉。

    飞机将降落时有旅客大打出手?四川警方通报(图)

    22日晚,四川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7月21日22时许,该局接报警称:某进港航班上有旅客发生纠纷。航班落地后,警方立即到场处置。经查,航班飞行过程中,乘客卢某因乘客蒙某、张某 、白某某、雷某某一行人聊天声音的问题发生口角,进而引发肢体冲突,卢某、蒙某身体被不同程度抓伤。目前,警方已依法对卢某、蒙某、张某作出行政拘留处罚,对白某某、雷某某作出行政罚款处罚。 据封面新闻此前报道,7月21日18点,亚航D7326航班从马来西亚吉隆坡机场起飞,于当天22点14分降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飞机落地不久,航班上乘客起冲突的视频迅速在社交平台传播,并引起热议。据该航班乘客分享的一段视频显示,在昏暗的飞机机舱灯光下,有乘客在座位间发生了争执,周围有人劝阻无果。机舱灯光打开后,可以明显看到,两名前后排乘客正发生激烈争吵,期间还发生了肢体冲突,场面一度混乱。 网传视频截图。 封面新闻 “第一次见飞机上打架,先吵架后动手,万米高空,心惊肉跳。”另一位同航班乘客发文表示,涉事乘客下飞机后都被警察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