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斥资2.2亿元、历时5年翻修后,纽约市弗里克收藏(Frick Collection)甫于4月重新开幕;除了欣赏维梅尔 (Vermeer)、林布兰 (Rembrandt)、哥雅 (Goya) 与贝利尼 (Bellini) 等大师杰作外,瓷花艺术家弗拉迪米尔·卡尼夫斯基(Vladimir Kanevsky)的作品也为这座小而精致的美术馆增添了不少光彩。
这个以「瓷器花园」(Porcelain Garden)为名的展览,是卡尼夫斯基受弗里克委托,30多件作品散见于馆内与中庭花园,灵感则来自1935年12月弗里克开幕时摆满的花卉。
在有着喷泉的中庭花园,一棵青翠的柠檬树迎接着访客。摆放在贝利尼「沙漠中的圣方济各」(St. Francis in the Desert)画作下方的野洋蓟,就像圣人隐居的荒野一样多刺而干燥,银灰的岩石与植物的叶子相互呼应。半人高的冬青则衬托出Anthony van Dyck的不朽肖像。
74岁的卡尼夫斯基是位犹太裔乌克兰移民,1989年移居纽约时一句英语也不会说。他在新泽西州李堡(Fort Lee)的家中接受艺术新闻网站Artnet访问时,谈到这个展览是向他心爱的美术馆、墙上的所有天才以及维护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方的所有人致敬,「我带了鲜花来祝贺他们重新开幕」。
卡尼夫斯基生于乌克兰卡尔可夫(Kharkiv),原本接受建筑师训练。来到纽约,他立志成为一名雕塑家。瓷花是他叩开画廊大门的谋生方式,但这个副业在画廊之外也获得了时尚与设计界的好评,让他打开了新的职业生涯。
银行家亨利·阿姆霍德(Henry Arnhold)将他大量收藏的「欧洲第一名瓷」德国迈森(Meissen)瓷器捐赠给弗里克,并向卡尼夫斯基提出了在弗里克展出的构想;阿姆霍德问他「为什么不在弗里克展出你的作品?」卡尼夫斯基说,这听起来就像是「为什么不在火星上展出你的作品?」
卡尼夫斯基最后寄了电子邮件给弗里克的副董事兼总策展人泽维尔·萨洛蒙(Xavier F. Salomon),萨洛蒙在40秒内便回复了。卡尼夫斯基说,有些作品一直工作到最后一刻,在预展前一天,他还在重新绘制洋蓟植物的所有叶片。
卡尼夫斯基在弗里克展出的所有瓷花作品均已售出,价格从5000元至50万元不等。「瓷器花园」将展出至10月6日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