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川普关税对通膨的影响 7月开始见真章

    川普关税对美国通膨的影响,7月可能开始见真章。(路透)

    市场原先预期新的关税政策推出后,美国物价将全面上涨,结果却不然,似乎就像关税支持者所言,这些征税举措并未对通膨造成影响。但真实情况可能要复杂得多。

    本周公布的政府数据显示,家具、体育用品、家电等常见进口商品的价格在6月出现多年来最大涨幅。汽车和部分服务类别的价格下跌很大程度上抵消这些涨势,使整体通膨率保持平稳。

    其他因素也抑制了更大幅度的价格上涨:一些企业在关税生效前抢先进口产品令关税影响得以更晚显现。另外,许多公司不愿将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而是选择自行承担。外国供应商也通过降价以维持对美出口,从而缓解了冲击。

    随库存耗尽,以及川普更严厉关税的临近,企业面临着进一步的涨价压力。预测人士仍然预计,未来几个月关税将推动通膨走高。

    EY-Parthenon资深经济学家Lydia Boussour表示「各家公司仍在消化此前集中采购的库存,我们预计关税带来的通膨冲击效应将在夏季继续累积。我认为企业会愈来愈不愿意牺牲利润。」

    但企业在面对已对通膨高度敏感的消费者,究竟还能将价格推高到什么程度?这个问题至今没有答案,关税相关涨价的范围和持续性也不明朗。最新零售销售数据显示。消费支出全面成长,暂时缓解了这方面担忧。

    部分企业已暗示将继续涨价。工业用品供应商Fastenal公司本周在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已尝试通过供应链多元化和库存积累来应对更高的成本,该公司近几个月内三次涨价,可能还会再次调升价格。

    临时财务长Sheryl Lisowski在电话会议中表示,「2025年下半年,我们还需要进行进一步调价,具体幅度可能翻倍,取决于延迟征收的关税最终运行情况,以及我们采取措施的节奏和力度」。

    新关税

    过去一周川普重申其激进的贸易立场,计划从下月开始对来自加拿大、墨西哥、巴西及其他国家的商品征收新关税。

    摩根大通经济学家表示,按照目前公布的关税措施计算,若全部成本被转嫁,将使联准会首选的通膨指针上升约0.4个百分点。但更可能的情况是,企业会吸收部分成本,从而降低影响。

    川普的关税政策反复变动也为企业提供了额外采购备货的空档。美国最繁忙的贸易枢纽洛杉矶港6月货柜吞吐量反弹至创纪录水准。

    Santander US Capital Markets首席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本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由于关税变动频繁,许多企业选择暂缓调价,以避免多次涨价引发客户反感。包括Albertsons和Kroger在内的零售商表示,消费者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而Dollar General公司预计在「别无选择的情况

    下」才会小幅涨价。

    加拿大皇家银行经济学家Michael Reid和Carrie Freestone周二在报告中指出,商品价格上涨「很可能将在未来几个月压制消费者需求,我们预计商品支出将因此有所回落」。

    外国供应商也通过降价吸收了部分关税冲击。根据摩根大通全球制造业数据,从中国到欧元区的工厂产品售价在上月出现下滑,美国以外大部分地区的价格保持低迷。

    日本出口价格已连续三个月下降,该国汽车制造商6月对美出口价格创下2016年以来最大降幅。中国则面临多年的通缩压力,本周数据显示,包括矿产品和纺织品在内多个出口品类5月价格同比下跌。

    彭博经济学家Anna Wong和Chris G. Collins周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国的通缩和价格竞争力是影响美国消费物价的重要因素。」目前尚不清楚这些因素能多大程度继续抑制美国通膨。

    Santander的Stanley写道,「许多企业高管表示,最终摊牌时刻即将到来,许多公司计划今年夏天调整价格。我仍然预期关税相关的通膨加速将在今夏到来,很可能从7月开始。」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