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星期一(7月21日)表示,美中之间很快会展开会谈,可以开始讨论中国购买伊朗和俄罗斯被制裁的石油以及中国需要进行的经济再平衡,即向全球输出产能的问题。谈到美国与其贸易伙伴的关税谈判,贝森特说,美国更关心的是高质量的协议,而不是在8月1日前达成这些协议。
贝森特星期一在接受CNBC“财经论坛”的采访时被问到美中之间的贸易谈判有什么最新的发展。
他说:“我们将在不久的将来展开会谈,而目前的会谈处于一个很好的地方。我们在日内瓦和伦敦都举行过会谈。我认为贸易形势不错。”
贝森特:可以开始讨论中国购买被禁运的石油
贝森特接着说,他认为,美中双方现在可以开始谈其他事情了。他特别提到了中国购买被禁运的伊朗和俄罗斯石油以及中国经济的不平衡。
“你知道,不幸的是,中国是受制裁的伊朗石油和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我们可以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他说。
研究显示,尽管美国对伊朗和俄罗斯的石油出口进行制裁,包括今年4月对一家被控购买了价值10多亿美元的伊朗石油的中国炼油厂实施了制裁,但是中国正在通过小型炼油厂、影子运输船队以及非美元支付等方式规避制裁。
美国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和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理查德·布卢门撒尔(Richard Blumenthal)最近提出了《2025年制裁俄罗斯法案》,将对那些继续资助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乌克兰的战争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和制裁。这两位议员警告中国、印度、巴西等国家,如果继续与俄罗斯进行贸易,将对其征收500%关税并采取其他惩罚措施。
贝森特:中国经济的再平衡问题是“房间里的大象”
贝森特财长在接受采访时还表示,中国经济的不平衡是双方需要讨论的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他说:“我们还可以讨论房间里的大象,那就是中国亟需进行的重大再平衡。目前,中国占全球出口制造业的30%,这个比例不仅难以进一步扩大,甚至可能需要有所缩减。”
贝森特所说的中国经济的失衡主要指的是中国的内需与外需失衡,即中国长期依赖出口导向型增长,外需在经济中占比过高,导致中国向海外出口其过剩的产能。
他表示,世界其他国家看到的是,美国在中国周围筑起了关税壁垒,但中国并没有减少它的生产。
“这些商品正流向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流向全球南方国家,像洪水般涌入这些市场,”他说。
贝森特:重要的贸易协议的质量,而不是什么时候达成协议
特朗普总统4月2日发布行政命令,宣布美国因贸易逆差进入国家紧急状态,并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授权对外国进口产品征收全面关税。最近,他开始向一些国家领导人致函,说他将在8月1日开始对这些国家征收关税,除非双方达成了贸易协议。
贝森特在采访中被问到这些贸易谈判的进展时说,“谈判正在推进,但重要的是协议的质量,而不是达成协议的时机。特朗普总统已经创造了最大的筹码,这是只有他才能做到的。我们看到的是,这些不平衡在20、30、40年的时间里不断累积,我们更关心的是高质量的协议,而不是在8月1日前达成这些协议。”
他补充说,美国的贸易伙伴已被告知,关税税率可能会回到4月2日的水平。
“谈判正在稳步推进,”他说。
贝森特提到了美国最近与印度尼西亚达成了一项他所说的“很好的”贸易协议。
美国不仓促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周一表示,特朗普政府更关心贸易协定的质量,而不是时间限制。此前美国政府把8 月1日当成达成贸易协议的最后期限,否则有关各国将面临高额关税。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今天在接受美国CNBC 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会为了达成交易协议而仓促行事。”
当被贝森特被问及与华盛顿进行谈判的国家需要延长最后期限的可能性时,美国财长回答说,美国总统特朗普将做出决定。
他补充说:“把8 月 1 日提高关税的最后期限,将给有关参加谈判的国家带来更大压力,促使它们与美国达成更好的协议”。
关于中国的关税贸易谈判,美国财长贝森特说,”在不久的将来会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日本首相石破茂领导的政党在周日参议院选举大败,失去了多数席位,石破茂首相表示不会辞职,将继续推出与美国的关税贸易谈判。
对此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华盛顿不关注日本国内政治,而是为美国人争取尽可能好的贸易协议努力。
日本与美国关税贸易谈判陷入困难,美国总统特朗普本月7日宣布,如果谈判无理想结果,将从8月1日起对日本的进口商品课征25%关税。日本政府目前正期待通过各层级的接触,与美国进行沟通。
中美关系出现缓和,但矛盾依旧复杂交织
英伟达,芬太尼。。。美国改变对华态度
《回声报》常驻纽约记者发表撰文,披露中美关系出现缓和迹象,同时强调双方依旧复杂交织的矛盾。
文章作者指出: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六个月后,美国正试图对中国采取更为务实与建设性的态度,希望开启一轮涉及贸易、科技与外交多个层面的谈判。特朗普政府逐步释放出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信号。日前批准芯片巨头英伟达(Nvidia)恢复向中国出口H20型人工智能芯片。两国正在酝酿新一轮关税谈判。
中美原定8月12日恢复关税上调的“瑞士协议”可能延至秋季,为更全面的永久性协议争取时间。白宫希望能在今年促成中美首脑会晤,作为改善双边关系的象征性步骤。中国则希望美国取消因芬太尼前体流入墨西哥而加征的20%关税。特朗普在讲话中承认北京“已有合作进展”,但是否做出让步仍不明朗。如果达成妥协,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有望降至35%,略高于日本、韩国和欧盟。
报道认为,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封锁开始出现灵活调整,目的是防止中国打造“数字丝绸之路”独立生态圈,从而削弱美国的长期科技霸权地位。
不过,两国并没有停止博弈:中国控制关键矿产出口,令美国感到焦虑;另外,中国阻止香港财团向美国企业转让巴拿马运河的港口资产,引发美国强烈关注。与此同时,特朗普试图通过与中国协商,保留TikTok在美国的运营资格,以换取国内舆论支持。此外,中美在南海的军事对峙仍在升温,美国对乌克兰的快速“战略撤离”预示着其将更多精力转向印太。种种迹象表明:美中战略竞争仍在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