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以蓝底白字招牌和俄语歌曲吸引眼球的俄罗斯商品馆,正经历一场剧烈的行业洗牌。近期,杭州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已经走向闭店,仍在经营的也在大力促销。 从去年年底遍地开花,到如今大规模闭店,还不到一年时间。
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已闭店
据潮新闻报道,7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杭州武林路,武林凤起城的外墙上仍然悬挂着俄罗斯商品馆的巨型横幅,上面写着鲜明的“正品俄货”标语,但原本开设俄罗斯商品馆的位置,已经换了新的店铺——一家文创杂货铺,售卖着冰箱贴、潮玩公仔、发夹等文创商品。
据记者此前采访,这家店于2024年12月开业。店员告诉记者,文创店是最近新开的,俄罗斯商品馆关门后,紧接着就开了这家店。如今已经换了老板,至于俄罗斯商品馆闭店的原因他们也不清楚。
位于杭州新天地购物中心负一层的俄罗斯商品馆也已经黯然闭店。记者在现场看到,门店大门紧闭,店内货架和商品已经全部清空。
这家店是在2024年8月开业的,记者在今年3月25日走访时,这里有一些临期打折商品和促销商品摆放在入口处,同时店内还有“59元代100元”的优惠活动。不过,打折促销还是没能扭转闭店的结局。
商场工作人员说,这家店大约是6月底关门的,之前的销量还好,今年以来生意下滑,慢慢可能就开不太下去了,因此合同没到期就关了。
目前,杭州仍有数家俄罗斯商品馆在营业,不过几乎都是大力促销清仓的状态。
商品的“含俄量”很低
曾被立案调查
去年年底以来,一个个红白蓝三色为主的“俄罗斯商品馆”突然席卷了中国的各大城市。许多路人受吸引进店,却发现商品的“含俄量”很低,大多是被“包装”成俄罗斯进口货的中国本土商品,轻信了商户宣传的消费者将商品买回家后,才通过查看标签发现了猫腻。当时,12345热线收到的涉及“俄罗斯商品馆”的投诉举报数量增长较快。
目前,由俄罗斯农业部、俄罗斯出口发展中心官方认定授权的俄罗斯国家馆在全国范围内仅有4家,分别位于上海、哈尔滨、成都和深圳。
据悉,有个别店铺宣传为“国家馆”,使消费者误以为具有官方背景;个别店铺俄罗斯进口商品数量占比过低,也自称为“俄罗斯商品馆”,误导性较强。对此,今年1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排查47家“俄罗斯商品馆”,对个别店铺责令停业。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也针对此类现象公开发声:“一些商店打着俄罗斯产品的幌子销售假冒产品或非我国生产的产品”,呼吁消费者多加留意。“挂羊头卖狗肉”的俄罗斯商品馆因此一度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
退潮为何这么快?
新零售行业观察人士鲍跃忠表示,俄罗斯商品赛道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削弱了消费者对其的信任度。
也有消费者说,俄罗斯商品馆一时间开得太多。“刚开始买可能是觉得新鲜,越来越多之后,大家已经不觉得新鲜了,热度就降下来了。”杭州的郭女士说。
还有消费者觉得,俄罗斯商品馆内的商品售价普遍过高,“感觉自己被割韭菜了”。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俄罗斯商品馆疯狂的扩张更像是为挣快钱的短期狂欢,不少门店走的是高利润、赚一波快钱就走的商业模式。随着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等问题频出,市场逐渐回归理性。这类门店要长久经营下去,最终还是要落到品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