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肥胖已成为文明病,台湾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示警,十大死因中有八项跟肥胖有关,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台大医院开减肥班已经有30年经验,25日首曝秘笈,通过饮食管理、燃脂增肌、心理调适等三大策略,让减肥班学员2个月时间平均减重近5公斤,约为原体重6%,腰围平均缩小5公分,相当于裤子尺寸少了一号。
台大医院副院长娄培人呼吁,脂胖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因为它始终不离不弃,坊间有各种减肥方法,很多甚至泯灭人性,反而让减肥不能够持久。虽然进来减肥针、药物等也很热门,「瘦瘦笔」已是全世界药品销售前五名,但仍应该回归天然方法才能持久,不只减肥,而是打造健康生活的起点。
台大医院自1994年起开办减肥班,除因SARS跟新冠停办,每年皆招收30位学员,学员主要集中在40至60岁之间。减肥班结合医师、营养师、运动教练、物理治疗师、精神医学专家等17位专业人员,导入饮食管理、个别化运动、心理调适三大内核策略,帮助学员创建「易瘦体质」,进一步改善代谢指针与慢性病状况,迈向身心健康。
根据2017至2024年完成课程的112名学员,平均46岁,女性占8成,课程结束后平均减重4.9公斤、下降近6%、腰围平均缩小5公分、BMI从30.9降至29.1,体脂率也下降2.61%。
台大减肥班学员小美分享,「我以前总以为自己是『壮』,直到开始吃高血压药才警觉脂肪过多不是好事」,自己多次减重失败,靠着台大团队引导,总算减重8公斤,血压药也减半,现在更是爱上运动。
台大医院健康教育中心减重班导师萧静如指出,减肥班收到不少好评,为了让更多不能参加减肥般的民众可以获得正确知识,推出《台大医院减肥班8周燃脂瘦身全书》,并以三大策略作为主轴。
1.饮食管理:
台大营养团队以「每日饮食指南」、「我的餐盘」为基础,设计28道多元化减重食谱,教导学员健康饮食,强调每周减重0.5至1公斤为合理目标,避免肌肉流失与代谢下降。蛋白质则是依据运动强度而定,每公斤1.2至2.5克。
不同颜色的蔬果也有不同效果,台大医院营养师叶宜玲指出,「红色蔬果」如番茄、红椒、西瓜、草莓、红石榴等,是燃烧脂肪小帮手能抗氧化,减少运动后的发炎反应、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基础代谢率,并让皮肤更透亮,减重不显老。
其余如「紫蓝色蔬果」超强抗氧化,能保护肌肉,减少分解,减重不掉肌,代表蔬果有:蓝莓、紫地瓜、葡萄、茄子。「黄橙色蔬果」则是有助于抑制脂肪合成作用,加速脂肪燃烧。「绿色蔬果」帮助肠道健康、改善便秘、让小腹平坦。
- 个别化运动策略:
运动不仅燃烧热量,更能维持肌肉量、提升基础代谢率与心理健康。台大运动与物理治疗团队设计分龄运动菜单,并提供12种居家运动图文示范,如徒手肌力训练、弹力带与瑜珈伸展,帮助学员培养日常运动习惯。
书中也强调「减肥运动123原则」:要动、均衡、多元,将运动融入生活。除了定期运动,也鼓励学员利用日常通勤或居家机会进行推拉撑等上肢训练,提升整体活动量。
- 心理调适与行为转变:从内在出发的持久瘦身力
减重不只是体重的变化,更是一场「人生设计」。台大精神医学团队指出,情绪与饮食有着双向影响,「情绪性进食」常导致减重受阻,例如心情低落时会吃高糖高脂的「疗愈食品」等。
饮食与睡眠之间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饮食习惯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也能帮助我们睡得更好。研究显示,多摄取蔬果、全谷类和健康脂肪的健康饮食与较佳的睡眠品质有关。睡眠不足也会影响体内调节食欲的荷尔蒙,如瘦素(leptin)和饥饿素(ghrelin),让我们更容易感到饥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