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发起一场前所未有的罢免运动,针对31名立法委员,指控他们亲中、危及台湾的国家安全。
照片:afp via getty images / I-HWA CHENG
RCI
台湾民众将于周六投票,决定是否罢免31名被认为亲北京的立法委员。
这场大罢免运动
由志愿者和活动人士发起,规模前所未有。他们指控31名立委亲中,危及台湾国家安全。
中国一直认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两轮投票
投票将分为两轮进行,24个选区将于本周六举行投票,另7个选区则于8月进行投票。
从收集签名提交要求罢免立委的请愿书,到在酷热天气下组织大型示威活动为投票做准备,大罢免运动历经多月蕴酿。
数千名支持弹劾国民党立委的示威者,周四晚在台北总统府前的凯达格兰大道(亦称凯道)集会。在大雨下,集会人士身穿雨衣、手持标语牌,上面写着大罢免、大成功
等口号。

2025年7月24日,台湾示威者在台北总统府前集会。
照片:afp via getty images / I-HWA CHENG
一位医院行政人员说:国民党立委强行削减预算,影响到我的工作,因此我认为应该支持罢免。
粗暴立法引起示威
一切始于去年总统大选,民进党虽然罕有获得第三任执政,由赖清德接棒蔡英文的总统职位,但立法院却出现三党不过半、朝小野大的局面。
在113名台湾立委中,国民党占54席,执政民进党只有51席。這令赖清德自去年上任以来,在推进政策上一直举步为艰。
台湾总统赖清德及副总统萧美琴。
照片:Reuters / Carlos Garcia Rawlins
去年5月,国民党在与民众党蓝白联盟
及其他无党籍立委的支持下,通过一系列有争议的法案和预算,包括削减国防开支。
法案在缩短辩论时间、封锁立法院并强行进行举手表决等获通过,而且并未精确计票或正式记录投票结果,被反对者指责粗暴立法。事件引发民众强烈反应,进行持续数周、名为青鸟行动
的大规模示威活动。
“危急亡存之秋”
这场公民运动,于是启动弹劾程序,并将问题演绎为针对中国吞并台湾的存亡之战。
支持罢免者称,31名立委与中国关系过于密切,危及台湾国家安全。他们指出,这些立委去年曾访问北京,并在提交受争议法案前,与中国高官会面。
其中一名立委高虹安,同时是新竹市市长,目前因涉嫌贪污而停职。其市长职位亦在罢免投票之中。
政治学家、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鲍彤(Nathan Batto)表示,对部分人来说,罢免关乎中国影响力与日俱增。对另一些人来说,罢免在于绕过民主程序或预算通过方式草率。这裡面并非单一因素,当中混合著担忧和挫折。
斥民进党输打赢要
国民党否认指控,表示反对中国吞并,但表示相信维护和平必需与北京建立更好关系。
国民党支持者反指,罢免程序只是民进党意图夺回去年选举中输掉的立法权力。他们指责民进党滥用台湾民主程序,压制反对派的声音。
这场分选区独立进行的罢免运动令台湾社会分裂。国民党一度发起逆向罢免,但以失败告终,有组织者甚至被指伪冒签名而被捕。
两岸反应
虽然北京一向少有对台湾选举发言,但今次大罢免却是例外。
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朱凤莲上月表示,赖清德刻意曲解历史,妄图制造仇恨与不满,加剧岛内社会撕裂,营造'反中抗中'社会氛围,为其打压在野力量、推动'大罢免'进行政治造势。
台湾副总统萧美琴上周在与驻台外国记者的会面中,则为弹劾程序辩护。
罢免权,就像选举一样,是宪法保障的公民权利,属于我们蓬勃发展的民主制度中的一部分。也就是人民可以依据宪法行使这些公民权与义务。我认为,捍卫这些基本权利非常重要,而拥有强健的民主制度,也有助于我们社会内部建立起更大的团结与凝聚力。
三个月內补选
要成功罢免立委,选区内支持者除了必须多于反对者外,支持票亦必须达到该区25%选民的门槛。
假如成功罢免,选区必须在三个月内举行补选。而国民党也有机会在补选中再次赢回议席。
看似动辄将民选立委罢免的机制,令人质疑日后罢免会成为被利用的危险局面。
但政治学家鲍彤解释说,罢免虽然变成大家都认识的方式,但这并不代表很容易就能实现罢免。要动员这么多人,当中需要一个火头、一件重要的政治事件,并非政党可以随意复制。
Philippe Leblanc de Radio-Canada, 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Donna Chan.
文章来源于RCI:台湾大罢免投票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