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纽约时报报导,俄乌战争爆发以来,中俄贸易持续升温,位于中国边境的满洲里成为「俄罗斯供应,中国加工」的重要枢纽,既呈现两国经济紧密交织,也凸显俄罗斯经济地位下降。而中国帮助俄国挺过国际制裁,助长战争经济,也使中欧关系紧张。
纽约时报中文网24日报导,在中俄边境的满洲里,来自俄罗斯的火车和卡车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将用于制造家具的西伯利亚木材、可压成菜籽油的油菜籽,送到满洲里进行加工。
满洲里的官方经济战略为「俄罗斯供应,中国加工」,这种贸易流向凸显了俄罗斯经济地位的下降,俄罗斯实际上已成为中国的经济卫星国,向中国出售原物料,依赖北京提供制成品,中国制造业的规模远超俄罗斯。并且,这些原物料,只要中国愿意也可以从其他地方买到。
报导指出,如今,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占其整个经济的近6%。这一比例与同样受到国际制裁的伊朗相当。俄罗斯在服装、电子产品甚至汽车方面都依赖中国,甚至俄乌战争中许多无人机及零件都由中国供应。
自2022年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对俄出口增长了71%。
而中国对俄罗斯经济的坚定支持,也帮助莫斯科挺过了国际制裁。中国是俄罗斯石油、木材和煤炭的最大买家,即将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最大买家。去年,两国贸易额突破2400亿美元,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增长了2/3。中国也从中获益,使部分进口商品不必再受制于美国及其盟友。
如今,在满洲里的商店货架上,可看到史达林牌伏特加和研磨咖啡,有一家商店甚至专门出售前苏联领导人的半身像和酷似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的俄罗斯娃娃。
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本月表示,中国对俄罗斯的坚定支持,给欧洲带来越来越多的不稳定和不安全,「中国实际上在助长俄罗斯的战争经济。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
不过中俄贸易在汽车领域有些许摩擦,数据公司GlobalData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夏末,中国汽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比已达60%,引起俄罗斯本土车商不满,并说服官方对进口汽车征收7500美元的费用,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征收。今年前5个月,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较去年同期暴跌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