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凯莉·梅普(Kelli Maple)温柔的把她的宝贝「娜奥米」(Naomi)放上Nuna汽车安全座椅,开车带她去商场;在商场停车场,23岁的梅普把穿着连身衣(onesie)、头戴蝴蝶结的小娜欧蜜放进一辆高级婴儿车里,旁边还摆着随身音响、绒毛玩具和奶嘴。

梅普和娜欧蜜有说有笑,她帮她添购童装,大多数人以为她们是一对普通的母女;然而,娜奥米并非真人,而是惟妙惟肖的「重生娃娃」。
华尔街日报报导,栩栩如生的「重生娃娃」(reborn dolls)红遍全球,收藏家认为,永不哭闹的拟真婴儿可为失去孩子的女性或失智等疾病患者提供慰藉,且与其他兴趣无异;反对者则认为,重生娃娃让人看得毛骨悚然,部分议员提案禁止这类玩偶出现在公共场合。

重生娃娃具备收藏价值,其单价上看1万元;这种娃娃在21世纪初期出现,近年在全球掀起风潮。
自认为「父母」的收藏家大手笔添购高档婴儿用品,并像宠爱孩子般对待重生娃娃。
但在巴西,重生娃娃逐渐成为众矢之的,议员提案禁止重生娃娃出现在公共场合。

在美国,重生娃娃的世界藏在众人眼线之下。这个劳力密集的家庭手工产业,多由业余工匠以纯手工的方式在地下室进行,为硅胶娃娃手工塑形、植毛并上彩绘。
华尔街记者洛莉‧萨特兰(Rory Satran)采访一名重生娃娃工匠,并告知从未在纽约见过有人抱着重生娃娃;这名工匠会心一笑,说道:「你一定看过,只是没有发现。」
反对重生娃娃的人士认为这种拟人玩偶让人不寒而栗,部分重生娃娃收藏家则遭受家人的冷嘲热讽与网络霸凌。
重生娃娃收藏家表示,反对人士误解重生娃娃的疗愈潜力,曾失去孩子或流产的女性得以通过重生娃娃获得慰藉,曾流产的布兰妮·斯皮尔斯(Britney Spears)就常抱着她的娃娃。
此外,重生娃娃也能抚慰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TSD)、阿兹海默症(Alzheimer’s)、失智症和自闭症患者。
有些疯狂的收藏家会收集数十个、甚至数百个重生娃娃,并通过网络平台分享她们帮重生娃娃换尿布和在公园等场所溜娃的影片,以及青少年与这些娃娃交互的影片。
世界玩偶博览会(Dolls of the World fair)今年6月在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伯勒(Greensboro)会展中心登场,约1500名业者带着他们生产的重生娃娃共襄盛举,另有摊商贩售香水及其他婴儿用品,好让重生娃娃更像真正的婴儿。
21岁维吉尼亚州汉普顿(Hampton)教师汉娜‧哈蒙德(Hannah Hammond)表示,「人们觉得这很疯狂,因为它只是个娃娃,但这与其他爱好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