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史上最大规模罢免投票26日登场。民众可能会出现「选举症候群」、「罢免症候群」甚至出现情绪低落、失眠等状况,桃园疗养院副院长李俊宏表示,政治参与不是只有一场罢免行动,若出现持续症状,建议寻求精神科医师、心理师协助。
「罢免跟选举一样,是台湾民主社会中公民表达意见的重要方式,但对于参与其中的人,往往不只是一场政治活动,也会对心理状态产生影响」,李俊宏说,不论是结果不如愿时的失落、愤怒、无力感,或是对于结果兴奋过度而出现睡眠障碍,或是胜利后的空虚,与「下一步」的不确定与焦虑等都是自然的情绪反应。
李俊宏说,出现这些情绪时,民众应该给自己空间正视并接纳这些情绪,让其自然浮现与消退,而不是急于否定或压抑。参与政治过程中,部分民众可能会将结果与自我价值链接,进而影响情绪稳定;无论立场如何,参与本身即具有民主意义,肯定自己的表达与行动,较不容易陷入对结果的执着。
罢免期间常伴随大量新闻报导与社群讨论,若持续关注相关言论,可能加重心理负担。李俊宏建议,投票结束后可适度减少对社群媒体与新闻的关注,回归日常作息,帮助身心逐步回稳。他也提醒,有情绪困扰时,与信任的亲友或是志同道合的伙伴倾诉,有助于缓解情绪,也可以通过人际链接创建安全感。
若情绪困扰持续存在,例如失眠、注意力难以集中、对日常活动失去兴趣等情况,李俊宏说,这些症状可能是长期压力累积的心理警讯,应及早寻求精神科或心理师协助,避免恶化。他也呼吁,把一时的情绪转化为更长远的行动,持续关心政策、投入社区、理性讨论,有助于民主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