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这6种流传千年的传统运动,其实能「护心」(图)

    近年来,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健身项目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也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上海体育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交叉科学》期刊上发表的新研究显示,这些看似“轻柔缓慢”的传统运动,其实能保护心血管。



    《生命时报》结合新研究与专家观点,告诉你怎么运动更能护心。

    传统运动各有护心特长

    这项研究通过对36项随机对照试验、涉及2875名受试者的系统性分析,全面评估了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舒心平血功、气功和导引养生术等六种传统心身运动疗法的健康效益。



    结果显示,它们对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和血管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

    太极拳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最有效;

    导引养生术在降低空腹血糖和内皮素-1(能减少血管收缩反应)、增加一氧化氮水平(能促进血管舒张)方面的效果最佳;

    八段锦则最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

    六字诀对改善甘油三酯最有效;

    舒心平血功对改善总胆固醇最有效;

    气功也能有效改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研究人员表示,这些运动疗法可通过促进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以及提高脂肪酸氧化效率,帮助降低空腹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

    同时,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和减少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的分泌,间接改善糖脂代谢。此外,呼吸调节和放松训练有助减轻血管收缩反应。

    这些都有助于改善血管健康、稳定血压,并增强血管弹性和舒张功能。

    这些运动也对心血管友好

    心脏和身体各部位的肌群一样,需要经常锻炼来保持足够的弹性和健康。西安体育学院运动与健康科学学院教授苟波介绍,以下运动均有护心效果。

    挥拍运动

    《柳叶刀》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保护心血管、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方面,乒乓球、羽毛球等挥拍运动名列第一。


    挥拍运动不仅有助提高心肌供氧能力和心脏功能,改善机体代谢,而且兼具了力量、平衡、灵活和柔韧性的锻炼性质,属于强度适中型运动。

    隔网性运动属于无身体接触、技能主导的团体性活动,趣味性强,兼具社交属性,对于促进身心健康均有显著作用。

    建议:每次运动的最佳时长为45~60分钟,少于45分钟,保健效果会降低,超过60分钟也并不会获得更大收益。在运动频率方面,每周锻炼3~5天,每天1次效果最佳。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指运动中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的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和脂代谢,降低血压,控制体重。

    建议: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每次30~60分钟,每周3~5天,可选择慢跑、走路、跳绳、跳广场舞、游泳或骑车等。

    力量锻炼

    力量锻炼有助增肌,改善骨密度,提高基础代谢率,配合有氧运动能提升减脂效率。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两天中高强度力量锻炼,最好能调动全身大肌肉群和多关节。可以采用器械训练(哑铃、杠铃、壶铃、组合器械、弹力带等),或自体重量锻炼(深蹲、开合跳、俯卧撑、引体向上、平板支撑等)。

    不同人群的护心运动原则

    运动对健康的益处不言而喻,但有时也会让人犯难——如果身体出现不适,还要不要继续运动?

    欧洲心脏病学会曾发布针对心脏病患者的运动和体育活动指南,从安全角度给出全方位建议。


    健康人群

    可根据上文中的运动建议进行。如果想获得更多的健身益处,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循序渐进增加运动时间,达到每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300分钟,或高强度有氧运动150分钟。

    三高患者

    高血压患者保证每周5~7天、每天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每周还应进行3天的力量训练,如举哑铃,其降压作用不亚于有氧运动。若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应先治疗,待医生评估后再考虑运动。

    糖尿病患者建议将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混搭”,例如每天快走至少30分钟,再做15分钟力量训练,或者将瑜伽、普拉提、太极拳等柔韧性和平衡力锻炼作为补充。

    血脂异常患者建议每天进行30~6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高甘油三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应在此基础上适当加大运动强度。


    其他特殊人群

    65岁以上的老年人,若身体健康且活动能力不受限,可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存在跌倒风险的老年人,例如有视听觉障碍、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肉退化等,建议每周进行至少2天的力量训练,以改善肌力、平衡力和协调能力。

    孕妇若没有禁忌证,推荐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不要选择有跌落或腹部受伤风险的运动;如出现严重呼吸急促、胸痛、头晕或晕厥,且伴有疼痛、规律的宫缩、阴道出血或羊水渗漏,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及时就医。

    心脏病患者,要根据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等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估,设计适宜的运动康复方案。

    此外,运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不逞强。不主张“力竭式”运动,建议的运动强度是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仍然可以对话,心率加快但没有不适感,第二天没有疲乏感。

    重营养。若在营养不足的情况下运动,会造成动脉营养不良型硬化,心脏衰老得更快。

    常留意。运动期间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出现异常反应,应立即停止运动,必要时求助医生。▲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