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与越南人民军,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举行了首次联合演习,代号为“携手同行2025”。演习地点,位于广西崇左市江州区某边防训练基地。由于近年来,中越在南海问题上仍然小有摩擦,所以这次边防领域的军事合作,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携手同行2025”
早在今年4月30日,解放军的仪仗队就首次参加了在越南举行的纪念西贡解放50周年阅兵活动。当时,满大街的越南女孩高呼“老公”,场面非常热烈。中越两国关系的热络,是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喜闻乐见的。毕竟两国曾在历史上有着“兄弟之谊”。
通过军队高层之间的互访、举行联合海军巡逻、边防部队交流活动等,可以让两国关系保持一个较为稳定的状态。日后,即使是出现了较小地缘政治冲突或者小范围摩擦时,双方都不至于产生非常严重的误判。根据《央视网》的相关报道,中国国防部对于此次边防演习的定性,是旨在强化边防部队执勤经验的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进一步深化两国之间的合作可能。

▲“携手同行2025”
众所周知,中国和越南之间有着长达1449公里的边境线。对于中国而言,主要涉及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对于越南一侧来说,这里涉及到8个省,包括广宁、谅山、河江、老街、莱州、奠边、山西和高平。两国接壤的边境地区,主要以丘陵、喀斯特地貌的山地为主,丛林密布、交通不便。
如今,发生在中越边境地区的犯罪问题依然十分猖獗。比如非法越境、人口贩卖、物品走私、毒品贩运、甚至是网络诈骗。为了打击这些犯罪,单靠解放军边防力量还不够,也需要越南方面的配合。中越需要经常在陆地和北部湾海上地区进行联合巡逻、巡航,才能有效打击犯罪。2023年,中国建立了一个联合行动中心,负责中国、越南、缅甸、老挝等地的联合打击行动,使得跨境执法力度大幅度增强。“携手同行2025”,就是一次在这样背景下的中越交流活动。从央视给出的画面看,虽说是两军“互相借鉴”,但因为解放军的单兵武器性能已经远超越军,甚至碾压。所以这次“交流”,更像是我们给越南的“单方面科普”。

▲解放军展示CS/LR4
越南陆军装备的步枪,主要为STV-380。这款现代化突击步枪由越南自主研发,由Z111工厂设计制造,用于取代老旧的AK-47系列。它采用的是5.56×45毫米北约标准弹药,装备了皮卡汀尼导轨,可以安装各类战术手电、光学瞄准镜等。该枪常规有效射程500米,射速每分钟600~700发。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可靠,设计初期就考虑到了越南在热带环境中的使用情况。
一般而言,该枪搭配Aimpoint PRO红点瞄准镜使用,它的重量只有3.4公斤,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比较适合边境地区部队使用。在近距离刺杀环节,我们还能看到部分越南士兵使用了K-56突击步枪。这是越南对AK-47的改进版本,使用7.62×39毫米弹药,口径更大一些。但重量达到了4.3公斤,而且现代化程度相较于STV-380略低。越军的标准班用轻机枪为RPK,精确射手武器/狙击步枪通常为KSVK,部分越南指挥官还携带K14-VN手枪。

▲“携手同行2025”
解放军这边的轻武器更加的现代化,包括了QBZ-191步枪、QSZ-92手枪、CS/LR4等枪械,以及大量无人机。与解放军陆军野战部队略有不同的是,陆军边防部队因为更加强调“轻量化”的特点,所以在弹夹携带上通常为6+1,即6个备用弹匣加上枪械内的一个弹匣。QBZ-191步枪的标准弹匣容量为30发,这就意味着一名解放军陆军边防部队的士兵,通常会携带210发左右的弹药,这和越南边防部队的弹药基数是差不多的。
在实际情况下,因为任务的不同,士兵还可能继续减少弹药的携带量。比如在本次演习中,就展示了为轻量化任务而携带4+1弹匣的情况,这在边境任务中也很常见。QBZ-191步枪使用5.8×42毫米规格的子弹,已经考虑到了弹药携带数量的问题,但还是不能更好解决。因为与陆军突击背包5弹匣+战术背心4弹匣+枪械1弹匣的9+1组合相比,边防部队士兵携带的弹药还是太少了。事实上,他们面临的任务复杂程度并不低,有时甚至更加极端和危险。

▲塑料弹壳
这个问题也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因为中国之前就曾公开过聚合物弹壳,也就是俗称的“塑料弹壳”。当然了,它的成分并不完全是塑料,而是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可以承受500度以上的高温而不发生形变和破裂。甚至相比于传统的弹壳来说,它的热性能还要更好,波动还要更低一些。美国海军陆战队之前就曾试用过这种高分子弹壳产品,士兵评价和比较高。因为它可以帮助在弹药重量上减轻20%~40%以上。美军还没有普及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是军工资本家们的拼命阻挠。
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并没有这方面的困扰,所以可以考虑率先在边防部队中测试普及这种弹壳的可能性。它能减重是一个客观事实,毕竟可以让士兵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多携带几个弹匣,关键时候这是很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