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总统27日宣布,已与欧盟达成协议,多数欧盟输美产品将课征15%关税。以下是本周开盘前,最值得留意的五件国际和两岸要闻:
美欧达成关税协议 美股期指上涨
美国已和欧盟达成协议,欧陆大多数出口产品将面临15%关税。协议涵盖汽车,但不包括药品与金属。
截至纽约时间周日晚上6时07分,史坦普500指数期指上涨0.3%,那斯达克100指数期指上涨0.4%。
同时,欧盟同意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并且在目前的投资水准之上,额外再投资美国6000亿美元,还将「采购数千亿美元的军备」
美欧协议框架和上周的美日框架类似,汽车关税也从25%降到15%,也不包含50%的钢铝关税。值得注意的是,欧盟执委会主席范德赖恩表示,这15%关税为包含各种关税,而非叠加于产业关税之上,也涵盖药品与芯片,金属关税则会规划配额机制,在配额机制下的金属关税税率调降,「我们的药品关税是15%,不管美国总统(川普)后续决定要怎么处理全球药品,为另外处理」。
这是美国首度有贸易协议,涉及还没宣布的半导体与药品关税,再度开创先例。
美中瑞典谈判 南华早报:关税休兵将再延长3个月
香港南华早报报导,根据两方的知情人士指出,北京和华府2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展开贸易谈判,可望将关税停火期再延长3个月。
南华早报报导,中国和美国5月同意于继续贸易谈判同时,相互停止大部分高额关税90天。这项暂停措施将于8月12日到期。
这些消息人士指出,这两大经济体进行第3轮贸易谈判期间,双方将阐明各自针对主要症结点的看法,例如美国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忧心,但是不会达成任何具体突破。
美商务部长:两周内公布半导体232调查报告
美国4月以国安名义发起232芯片产业调查,关税细节尚未出炉,台湾等半导体高度发展国家无不绷紧神经。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27日宣布,将在两周内公开调查结果。
这项调查涉及范围广泛,例如硅晶圆等芯片零组件、芯片制造设备及「含有半导体的下游产品」。商务部着眼「提高国内半导体生产能力的可行性」,以降低对进口产品的依赖,还有为了保护国安,是否「有必要」实施关税等额外贸易措施。
史坦普500、那指连袂再创历史新高 本周美股行情面临三考验
史坦普500指数上周五(25日)连五日上涨,和那斯达克综合指数连袂再创历史新高,主要受到企业财报稳健以及美国可望和各国达成贸易协议所提振。美股行情本周将面临三重考验,包括「科技七雄」财报、联准会(Fed)决策动向、以及美国和各国敲定贸易协议的最后期限。
在工业和原物料类股带动下,史坦普500指数上周五上涨0.4%,那斯达克上涨0.2%,道琼工业指数也上涨0.5%。史坦普500指数7月以来已九度创下新高,创下2021年8月以来单月纪录;那斯达克本月13度收在新高,也写下近五年来最多单月创新高纪录。
史坦普500指数周在线涨1.5%,那斯达克和道琼指数分别上涨1%和1.3%。
英特尔(Intel)因暗示放弃开发14A制程,上周五崩跌8.5%,台积电ADR则上涨1.7%,费城半导体指数接近平盘。一周下来,台积电ADR涨2.2%,费半跌1.5%。
台湾首波罢免投票落幕 媒体:赖清德施政难度升高
台湾「大罢免」投票落幕,国民党保住掌握立法院多数席次地位。彭博资讯报导,这场投票结果对总统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是一大打击,选民压倒性拒绝罢免24名立委。
美联社则指出,开票结果冲淡民进党翻转权力平衡的希望,赖总统施政难度将进一步上升。
纽时指出,对支持者而言,大罢免行动反映台湾民主充满活力,反对阵营则认为这场行动滥用罢免权。
路透也报导,罢免支持者原本希望通过这场投票向中国发出消息,大罢免投票结果让民进党受挫。英国金融时报(FT)则指出,投票结果可能加剧台湾政局瘫痪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