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特朗普与普京即将举行的峰会,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俄领导人首次面对面会谈,但这场会晤恐怕并不能结束俄乌冲突。
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话说,在会晤举行前,特朗普政府内部就已经出现了分歧:
先是有白宫官员否认了特朗普关于美俄总统即将举行会晤的表态,声称美方尚未确定任何事项,包括会谈的形式、举行日期和地点,普京见特朗普之前应先与泽连斯基会面。
西方媒体已经先给会谈结果泼冷水
尽管之后特朗普立刻出来辟谣,说他不会以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面作为他与普京会谈的先决条件,但同时他也威胁普京,俄罗斯是否会遭到美国二级制裁,仍取决于普京的表现。
特朗普政府这种前后矛盾的说辞,被美国媒体认为是会晤不可能谈出实质性成果的先兆,因为这很明显就是美国人的“老毛病”又犯了,即在正式的谈判或会谈开始前,虚空造牌试探另一方的底线是否还能继续退让。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还列举了美俄总统会谈可能出现的5个结果:普京无条件接受停火;达成有条件的冻结冲突协议,以便让俄罗斯巩固眼前战果,但冲突可能会在2026年再次爆发;美西方加大对乌援助力度,并派遣部队进入乌克兰,以迫使俄方接受维持前线现状;美国放弃乌克兰,让基辅自生自灭;以及重演苏联在阿富汗的旧事。
说不定又是普京与特朗普“唱双簧”
应该说,美国媒体列举的这5种设想很“有意思”,完全是建立在一种虚无空洞的臆想之上。
比如,第二条“达成让俄罗斯巩固战果的冻结冲突协议”,看起来有利于俄罗斯,但实际上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方的谈判条件从不包括任何的冻结冲突或临时停火,而是要求彻底解决冲突的根源。
又比如说,第三条“美西方加大援乌力度并出兵乌克兰迫使普京停战”——关注国际新闻的人应该都知道,自今年年初欧洲就在喊“出兵到乌克兰维和”、“普京不接受也没用”,但如今大半年都已经过去了,欧洲的部队在哪呢?
美国媒体罗列的这5种会谈结果,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此次特朗普与普京的会晤,与其说要解决冲突,倒不如说是双方各取所需的政治表演:
还是那句话:除非特朗普把乌克兰卖了,否则普京不会接受停战
尽管白宫反复强调此次美俄总统会谈是由俄方提议举行的,但会谈的举行时间却暴露出一股浓烈的特朗普急功近利风格,即完全不考虑谈判本身就是一个漫长过程等客观因素,非要在短时间内寻求结果。
要知道,此前普京曾明确表示尚未到举行美俄或俄乌峰会的时机,他一直坚持举行此类会谈的前提应该是由双方官员先敲定协议或达成共识,随后再由两国领导人在媒体面前公布结果。
所以,普京这次罕见同意立刻见特朗普一面,只能解释为他又想打“拖”字诀——随着特朗普对停火问题的越来越不耐烦,此前只走形式的俄乌谈判已经无法糊弄他,普京只能亲自下场敷衍特朗普,为俄军在战场上扩大战果争取时间。
特朗普:拜登全责!
至于特朗普,他需要为那句“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给国内外一个交代。
如果与普京的会谈仍未能谈出结果,到时候特朗普就能把谈判破裂的黑锅甩给拜登——用他的话说就是,“看吧,即使这是‘拜登的战争’,但他特朗普已经努力想办法调停,现在战争仍无法结束,拜登全责!如果不是他,俄乌根本不可能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