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美对台关税20%「叠加」原税率 台产业人心惶惶

    行政院经贸谈判办公室指出,美国的「对等关税」必须再加上原有最惠国(MFN)税率,以及任何反倾销、反补贴税,实际课税可能高于20%。图为停靠在高雄港区货柜船进行装卸作业。(中央社)

    正当日本向美国据理力争其15%的对等关税不应是叠加关税时,行政院经贸办昨夜证实台湾实际的关税是20%再加上原关税。纵使经贸办称许多国家都采叠加方式,但台美谈判过程,美国总统川普态度难以捉摸,赖政府又不愿向民众说清楚,早已导致产业人心惶惶。

    日本这两天因为15%的对等关税是否为「叠加」,导致舆论炸锅,日方谈判代表、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紧急飞往美国谈判后称,美国已确认将停止对日本叠加对等关税。

    有了日本的「前车之鉴」,台湾目前的20%关税是否也是「叠加」,民众与产业界高度关注。行政院经贸办昨晚证实,暂时性关税还要叠加原关税,但若非媒体询问,相关单位不知何时才要开诚布公。

    经贸办举了其他国家的例子,旨在凸显采取叠加方式是「常态」,或许这对于政府来说并不觉得「意外」,但对许多基层的传产业者以及黎民百姓,听闻此消息却可能是「震撼弹」,让原本就被关税大刀砍得忧心忡忡的他们,处境更是雪上加霜。

    自从美方宣布台湾关税税率20%以来,府院不断强调这只是暂时性税率、政府会再调整、提出特别预算;另一方面,政府已谈判签署保密协定为由什么都不肯说,但如今20%关税来袭,甚至进入政府口中最后谈判阶段,民众才知原来是「叠加」,也难怪被在野党立委批评「没有最黑箱、只有更黑箱」。

    台湾20%关税,冲击范围广泛,产业早叫苦连天,再加上资讯不透明,都让业者不知如何是好。而对等税率已经生效,工具机业者发现自己被课征的远高于20%,找上立委陈情,政府才被动说明,简直扯爆。

    至于最重要的政府的实际作为、应对政策,过去几个月来,政府却都是以口号式的应对方式,看在焦急的产业与民众眼里,完全无济于事。

    美台谈判尚在进行,朝野、产业界与民众当然希望做政府后盾,争取更好的税率。然而,相关单位若持续「盖牌」,不仅无助于内部团结,更将让社会不信任政府的负面效应扩大。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