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凯瑟医疗集团」(Kaiser Permanente)一项新研究,体重超重或肥胖的亚裔与太平洋岛民青少年,罹患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的可能性,是白人同侪的两倍。
「旧金山纪事报」报导,本周新发表在「糖尿病照护」(Diabetes Care)期刊的研究显示,有27%亚裔青少年患有糖尿病前期,白人青少年的此一比率仅为12%。所有参与研究的青少年都体重超重或肥胖。
研究发现,亚裔各族群的过胖青少年糖尿病前期比例,也有明显差距:夏威夷原住民或太平洋岛民青少年风险最高为32%、其次是南亚裔31%、菲律宾裔28%、华裔26%、越南裔18%。
研究分析是首次将亚裔不同族群的糖尿病前期比例细分,而非如许多医学研究将所有亚裔归为一类。这些发现相当重要,因为特别指出部分族群比同龄人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前期,血糖水平高于正常水平、但还不足以被认定为糖尿病,可能应更频繁或更早进行检测以预防。
研究共同作者、凯瑟集团旧金山医疗中心儿科内分泌学家葛林斯潘(Dr. Louise Greenspan)指出,考量部分族群的风险更高,可能需以较低门槛接受糖尿病前期筛检。经由检测,也让医生有机会对患者与家人进行糖尿病教育,并与他们讨论有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目前尚无青少年何时应开始接受糖尿病筛检的标准建议。「美国预防服务工作小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是由一群医学专家组成,负责公布关于民众应自什么年龄开始接受乳癌与其他疾病筛检的建议,但尚未针对青少年糖尿病筛检提出建议。「美国糖尿病协会」(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建议对过重的高风险族群进行糖尿病筛检。凯萨儿童医院则对所有超重青少年进行筛检,无论族裔为何。
现仍不清楚,为何亚裔青少年比白人青少年更容易罹患糖尿病前期,或亚裔青少年中的部分亚裔更容易患有糖尿病前期。
部分潜在解释可能是遗传、文化与收入水平及收入水平等社会性决定因素,或结合所有相关因素。葛林斯潘表示,遗传会增加糖尿病前期与第二型糖尿病风险,但成长环境可能将他们推向危险边缘。若生活在缺乏安全运动地点的社区、或学校缺乏足够体育教育,或生活在食物匮乏环境,都会导致他们比生活在可以安全骑自行车去公园与朋友见面、回家享用父母准备蔬食为主环境的同龄人,运动更少、吃更多而加大风险。
这项研究纳入约3万8000名凯瑟医疗集团北加州分部10-17岁青少年,他们在2012-2019期间儿科就诊超重,并在就诊后一年检测血红蛋白(A1c),其衡量过去3个月的平均血糖值,水平在5.7%至6.4%之间被认为是糖尿病前期。
研究进一步证实现有研究,亚裔成年人在BMI较低情况下,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风险、高于白人成年人。具体原因不明,但部分研究人员推测,可能因为亚洲人在腹部器官周围保存更多脂肪、即是内脏脂肪,可能导致胰岛素阻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