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黄岩岛附近海域11日发生中国两艘舰艇相撞事件,菲律宾指一艘中国海警船在驱逐菲方船只的过程中,不慎撞上解放军驱逐舰。由于菲律宾和印度海军近日首次在黄岩岛海域联合演习,并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因此,中国军舰互撞事件,有可能是在执法时为了「下马威」,操之过急而造成意外。

▲▼南海黄岩岛乌龙!为了驱逐菲律宾巡逻艇,中国052D型桂林舰与中国海警3104舰互撞。(图/翻摄自菲律宾官网)
从菲方公布的影片可以看到,「桂林舰」(舷号164)与海警3104舰在黄岩岛东部水域,与菲国海岸防卫队「马格巴努亚号」(BRP Teresa Magbanua)、「苏鲁安号」(BRP Suluan)与民用补给船「帕马马拉卡亚号」(MV Pamamalakaya)对峙,并于驱赶「苏鲁安号」(BRP Suluan)时,一路以以水砲追击的海警3104舰左舷舰艏直接擦撞桂林舰左舷,由于排水量7000吨级的「桂林舰」属于大舰,高速时会有很大惯性,吨位较小的3104舰艏受损严重,舷号只剩104三个数字,进坞之后,有可能得切除整个舰艏。

更值得注意的是,影片还显示,碰船意外发生后,隶属南海舰队的桂林舰并未立即停船,反而继续想冲撞菲方巡逻船,攻击欲望非常强烈。
但是,网路上出现各种讨论,多半认为如果要执行「碰撞」,不应拿如此昂贵的「盾舰」,莫非是「船太多」?因为便宜耐撞的登陆舰多的是,今天的互撞事件,显示中国海军近年「下饺子」,可能导致舰艇水兵多半是新兵,临战应变的心理素质还跟不上最新装备。

不过,从桂林舰今天的「勇猛」冲撞,也显示中方对菲律宾在南海的「搅事」,有不耐的迹象,而主因也与菲律宾近日联手印度,一起在南海进行「首次」联合巡航。
印度德里级(Delhi class)驱逐舰「米梳尔号(INS Mysore D60)」、格莫尔达级(Kamorta-class)护卫舰「基尔丹号(INS Kiltan P30)」及迪帕克级(Deepak class)补给舰「沙克蒂号(INS Shakti A57)」,是在7月30日抵达马尼拉港,随后,双方共同巡航。

解放军南部战区也随即证实,8月3日至4日,在南海海域展开例行巡航行动,就是针对菲律宾与印度在南海「联合巡航」,同时批评菲律宾拉拢域外国家,搅局南海,组织所谓「联合巡航」,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与此同时,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也在4日宣布,对印度展开5天访问,并在6日宣布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伙伴层级,同时还签署多项军事协议。小马可仕接受印度媒体采访表示,若台海发生冲突,菲律宾无法置身事外,并强调需成立联盟应对印太地区的安全威胁。
小马可仕此番言论,随即引发北京强烈反弹,警告「勿玩火」,双方紧张局势随之升温。随著南海风云的紧张,菲律宾今天又组织多艘海警船、公务船,以给渔船运补,进入黄岩岛附近海域。在中方发生互撞事件后,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也再次强调,一旦台海爆发冲突,菲国无法置身事外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