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美媒说航母是漂浮的铁棺材,为何中国仍追捧(图)

    在军事装备的宏大体系中,航空母舰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素有 “海上霸主” 的称号。然而,深入剖析就会发现,航母并非如想象中那般完美无缺,在某些方面甚至存在明显短板。



    在性能日益增长的高超音速武器面前,航母的生存力越来越堪忧。美国军事网站《1945》刊文表示,每一项新分析都证实,在现代化作战体系下,航母会被卫星发现,并且被导弹击沉。

    从综合作战效率来看,陆地机场显然更胜一筹。陆地机场拥有广袤的空间,可供大量飞机停放、维护和补给,跑道长度也足以让各类战机以最佳状态起飞,充分发挥其性能。相比之下,航母尽管体型巨大,但在茫茫大海上不过是一座 “浮动的小岛”,甲板空间有限,舰载机的停放、调度和起飞流程都受到诸多限制。

    航母舰载机的作战性能通常也逊色于同型的陆基战机。由于要适应航母上有限的空间和特殊的起降条件,舰载机在设计时往往需要做出一些妥协,如为了增强结构强度以承受弹射和阻拦时的巨大冲击力,机身重量会有所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航程、载弹量和机动性等性能指标。​



    谈及飞行员,海军舰载机飞行员与空军飞行员相比,空战水平也普遍稍低。这并非是舰载机飞行员能力不足,而是训练重点有所不同。舰载机飞行员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掌握在航母上起降这一高难度技能。航母在海上不断移动,受风浪影响,甲板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且航母跑道长度仅有陆地机场的几分之一,这要求舰载机飞行员必须具备极其精准的操控技术和强大的心理素质,每一次起降都堪称 “在刀尖上跳舞”。如此一来,舰载机飞行员用于空战战术训练的时间相对较少,在空战水平的提升上自然会受到一定制约。​

    不过,航母有一个巨大的优势谁也没法比,那就是一昼夜 500 海里的机动性。这一机动性赋予了航母无与伦比的战略意义。它能让航母战斗群迅速抵达全球各个关键海域,在短时间内对地区局势产生重大影响。



    过去的几次敏感时刻,一到两艘美国核航母的靠近动作,就能调动小半个中国的海空军手忙脚乱,紧张应对。航母战斗群凭借其强大的机动性,可在海上进行灵活部署,实施威慑、封锁、打击等多种作战任务,令对手防不胜防,疲于应对。这种强大的威慑力,是其他军事装备难以企及的。​

    这也正是中国近些年坚持搞航母路线不动摇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海外利益的不断拓展,对蓝水海军的需求日益迫切。航母作为远洋作战的核心力量,对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保障海上贸易通道安全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拥有航母战斗群,我国海军能够在更广阔的海域展示力量,有效地应对各种潜在威胁,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保驾护航。



    航空母舰虽然存在一些短板,但凭借独特的机动性优势所带来的巨大威慑力,使其在现代海战和国际战略格局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关键地位。中国坚定不移地发展航母事业,是基于对国家安全和发展需求的深刻洞察,也是迈向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未来,随着我国航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航母战斗群作战能力的逐步提升,相信我国海军将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征程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热点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