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约曝俄助陆攻台演练? 《新苏黎世报》:普丁不会为习而战
俄国防部近日发布中俄在日本海进行联合海上军演照片。 (资料照/美联社)
德国之声中文网日前引述据德国《画报》报导,名为「黑月」的国际骇客组织获取一份机密文件,该文件显示莫斯科和北京在准备入侵台湾的问题上密切合作。不过,发表在另一欧洲媒体《新苏黎世报》的客座评论「普丁不会为习近平而战」则称,尽管理论上存在中国大陆与俄国军事联手的可能性,但鉴于俄国总统普丁当前在政治、经济与军事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他很难承担多线作战的风险。
《画报》(Bild)指出,「黑月」(Black Moon)骇客组织取得的文件显示,中国大陆与俄国早于2024年4月就达成协议,由俄罗斯国有军火出口商「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Rosoboronexport)为中国大陆空降部队开发并交付一套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相关合约代号为「剑208」,还包括俄国制造商向中方买家交付一批军事装备。涉及的装备和系统包括:伊留申(Ilyushin)-78MK-90A与伊留申-76MD运输与空降飞机等。 《画报》表示,无法验证文件的真实性。不过,德国高层安全部门消息人士向该报证实,这批文件是真实的。
针对普丁(Vladimir Putin)协助北京演练攻台之说,德国之声中文网昨于「媒体看中国」评论中提问,在西方受俄乌战争牵制而无暇他顾之际,北京会武力攻台吗?一旦台海发生战事,普丁又会对习近平提供哪些支持呢?瑞士主要媒体《新苏黎世报》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这篇题为「普丁不会为习近平而战」的评论指出,在台湾问题上,中国大陆的利益诉求非常明确。但一旦中国大陆发出军事支援的请求,普丁会如何回应,却有诸多不确定性。一方面,他在乌克兰战争中高度依赖来自中国大陆的军民两用物资。然而,如果北京对台湾发动战争,中国大陆的这些对俄供应会因自身需求而减少,甚至可能断货,这样的场景显然不符合克里姆林宫的利益。
俄罗斯能源出口受到西方制裁之后,中国大陆已成重要买家。有鉴于此,普丁将很难拒绝北京提出的请求。尽管如此,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层面来说,俄罗斯都无法承认多线作战的负担。
在外交上,普丁现已陷入孤立境地。而且经济前景黯淡。在军事层面上,尽管俄军在规模、装备和后勤方面占据优势,但在乌克兰的推进速度却不如预期。 3年多来,普丁既然不能征服乌克兰,他又怎么胆敢同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挑衅呢?
《新苏黎世报》客座评论作者史济尔特斯(Janos I. Szirtes)认为,尽管欧洲有很多人担心来自俄国的军事威胁,但从经济和军力对比来看,欧洲占据着明显的优势,GDP是俄罗斯的8倍,国防开支是其2倍。有鉴于此,普丁完全没能力去为习近平的攻台计划而牵制西方。
史济尔特斯指出,「对俄罗斯来说,对北约发动军事袭击无异于自杀行为。满足中国希望俄罗斯『牵制』北约欧洲盟友的愿望,超出普丁的实际能力。不过,这并不排除普丁会以灵活的方式满足中方的请求。但他不会冒直接开战的风险。」
德语媒体:中俄会军事联手对抗西方吗?
西方受俄乌战争牵制而无暇他顾之际,北京会武力攻台吗?一旦台海发生战事,普丁又会对习近平提供哪些支持呢? 《新苏黎世报》对此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南德意志报》评论称,晶片企业须上缴部分在华利润的新规,是川普向北京的明确讯号:美国才是晶片行业的规则制定者。
德语媒体:中俄会军事联手对抗西方吗?图片来源: Ivan Sekretarev/Host agency RIA Novosti/Handout/REUTERS(德国之声中文网)《新苏黎世报》发表客座评论称,尽管理论上存在俄中军事联手的可能性,但鉴于普丁当前在政治、经济与军事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他已经很难承担多线作战的风险。这篇题为《普丁不会为习近平而战》的评论写道: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的利益诉求非常明确。但一旦中国发出军事支援的请求,普丁会如何回应,却有诸多的不确定性。一方面,他在乌克兰战争中高度依赖来自中国的军民两用物资。俄罗斯使用的无人机和导弹零件中约70%来自中国,而侵乌战争爆发以来,中俄贸易额也已经翻了一倍。然而,如果北京对台湾发动战争,中国的这些对俄供应会因自身需求而减少,甚至可能完全断货,出现这样的场景显然是不符合克里姆林宫利益的。
而另一方面,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受到西方制裁之后,中国已成了重要买家,从而为普丁的侵乌战争提供了大量资金。有鉴于此,普丁将很难拒绝北京提出的请求。尽管如此,无论是从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层面上讲,俄罗斯都无法承认多线作战的负担。
在外交上,普丁现在就已陷入孤立境地。叙利亚、伊朗以及亚美尼亚对俄罗斯极为不利的局势发展,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国民经济前景黯淡,GDP基本不再增长,而通膨正在以两位数的水准不断上升。民用工业陷入停滞,而唯一呈现增长的军工产业也在2025年出现了回落的势头。俄罗斯的财政赤字在不断扩大,同时也没有可能通过借贷来填补空缺。民众可享受的福利也不断下滑,预计可动用的储备也将在今年年底耗尽。
2025年8月1日,中俄海军举行联合军演。图片来源: Russian Pacific Fleet/Sputnik/IMAGO在军事层面上,尽管俄军在规模、装备和后勤方面占据优势,但在乌克兰的推进速度却远远不如预期。有关俄罗斯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宣传早已不攻自破。三年多来,普丁既然不能征服小国乌克兰,他又怎么胆敢同北约的欧洲成员国挑衅呢?」
《新苏黎世报》客座评论作者Janos I. Szirtes认为,尽管欧洲有很多人担心来自俄罗斯的军事威胁,但从经济和军力对比来看,欧洲占据着明显的优势,GDP是俄罗斯的八倍,国防开支是其两倍,可动员兵力和主要装备数量也均占上风。有鉴于此,普丁完全没有能力去为习近平的攻台计划而牵制西方。
「对俄罗斯来说,对北约发动军事袭击无异于自杀行为。满足中国希望俄罗斯『牵制』北约欧洲盟友的愿望,超出了普丁的实际能力。不过,这倒并不排除普丁会以灵活的方式满足中方的请求。
普丁会拒绝参与传统的军事行动,但他可能会在混合战中投入更多的力量,这种混合战现在就已开始,普丁只需扩大其规模即可。在开展混合战方面,普丁可谓优势明显,毕竟作为苏联时期的克格勃特工,普丁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就是说,在这一方面,普丁可以满足习近平的要求,但他不会冒直接开战的风险。
川普出台对华晶片出口新规《南德意志报》写道,通过要求英伟达和AMD等美国晶片巨头上缴部分利润的新规定,川普要向北京发出一个明确的讯号:美国才是全球晶片市场的规则制定者。《南德意志报》的文章写道:
「北京已经听到了这一讯号。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市场,但在关键技术领域仍高度依赖外国,尤其是依赖美国晶片。2024年,中国进口了价值4000亿美元的晶片。几乎所有用于人工智慧的高端晶片均来自英伟达、AMD或英特尔等美国企业。在资料库、汽车控制以及晶片研发软体方面,中国国内几乎没有任何替代品。华为等中国公司也研发成功了AI和智慧型手机处理器,但其性能仍无法同西方高端产品相媲美。北京投入了数以亿计的资金用于本土晶片的研发,但迄今为止,并没有能够有效减少对外国晶片的依赖。
美国总统川普出台对华晶片出口新规图片来源: RS/MPI/Captital Pictures/picture alliance不过在华盛顿,人们越来越担心,如果全面禁止对华出口美国的高端晶片,短期内确实能遏制中国在人工智慧领域的发展,但从长期来看,却可能迫使中国摆脱对美国产品的依赖。北京会不得不加大自主研发晶片的力度,并同美国企业彻底脱钩。于是,美国决定允许某些降级版的晶片重新出口中国。数天前,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接受电视采访时表示:『我们不会给他们最好的晶片,甚至第二好、第三好都不会给。』 其背后的逻辑显然是:朋友要靠近,敌人则需要靠得更近。
现在,英伟达和AMD被允许向中国出售特定的降级版AI晶片,但条件是它们必须将中国市场销售额的15%上缴美国。过去几周流转于华盛顿和北京的传言,现在看来要落在实处了。美国官方给出的解释是,这一新规可以确保美国分享利润,同时也能继续掌控中国获取关键技术的渠道。但这一举措的非官方意义显然早已超越了金钱和影响力的范畴,而北京对这一『特别关税』的解读也正是华盛顿所要传达的讯号:中国对美国晶片高度依赖,而美国及川普政府对全球晶片市场拥有管控权。」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