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8651 帖子

    惊人的数据:中国家庭赴美留学的信心,崩了(图)

    5月27日,特朗普政府又丢出一记重磅炸弹:下令全球美使馆暂停处理所有留学生的签证申请。据悉这是为了配合即将实施的「社交媒体审查制度」,主要是应对「反/犹调查」,绝大多数人是被误伤了。但毋庸置疑,至少在这几年里,这场博弈还将继续下去,影响亦然。对于大洋彼岸的准留学生家庭来说,这些反反复复的文突发新闻,消耗的是我们对于美国的政治、社会和学术信任。我们之前分析过,这次的文化之战背后,是老特的MAGA保守主义理念和哈佛所代表精英大学的矛盾——前者诉求是美国优先的MAGA(让美国再次伟大),契合大多数认为是其他国家抢走了自己机会的大众利益;后者是吸纳全球英才的进步主义,坚信开放多元和智力流动才是动力,两者自然就产生了张力。老特一直在移民议题上采取强硬的限制措施并以此赢得支持,这次将目光投向留学生,也就不难理解了。一直用数据试探时代水温的「谷雨星球」,在这几个月做了几次家长问卷调查发现—去年11月份仅有18%的人重新考虑美国留学计划,4月上升到了49%,到5月份,这个数字涨到了51.9%,担忧情绪飙升2.89倍。51.9%家庭重新考虑对于仍然想要进入美国名校的中国家庭来说,今年或许是近些年来最容易的一年——我们对比统计了今年美国多所大学在中国的录取数据发现,录取率暴涨,有的公立学校暴涨120%,比任何时候都要欢迎留学生,一为钱,而二也是「对着干」。所以以往常常说的「最难最冷申请季」的言论,几乎也销声匿迹了。但是,这也是留学预备家庭最纠结的一年:反反复复变化的政策,让人心神不宁,今年许多美国留学生都不敢回国,生怕出现幺蛾子。早在去年11月的时候,当时老特还没上台,我们就做了一次问卷调查,超过2000多名读者填写了互动问题——你未来还会打算去美国留学吗?——当时的心态仍然很乐观:超过46%的家庭选择「是」,一共有1161票,仍然相信美国留学的价值;只有18%的人放弃;而20%的人在犹豫。今年3月底,我们又做了一次小调查:美国大学风波不断,是否会影响你们的留学计划:49%的人选择会影响;28%的人仍然很坚定,23%的人选择观望。今年5月初,我们又继续做了一次小范围的调查,结果也印证了我们的体感:仅有38.1%的人仍然优先考虑美国,相比以前意愿降低的人共有51.9%,完全不再考虑的家长有10%。而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持续在动态变化中,目前你家还会考虑美国留学吗?来做个互动,看看即时结果🔽那些仍在考虑美国留学的家庭,有人认为不确定是常态,相信孩子可以适应。也有人仍然相信美国学术资源的价值:「尤其是这次跟老特的联合对抗,让人看到了知识分子的风骨和独立。」那么,去美国留学的家庭,到底看的是什么呢?数据显示,「名校教育资源」以35%的占比显著领先其他选项,结合「科研创新能力」(21%)和「国际认可度」(16%)两项与教育质量直接相关的选项,三者累计占比达72%,说明学术因素构成决策主导。而「文化吸引力」(5%)、「移民可能性」(3%)等非学术因素合计不足10%。「已做好准备」(12%)没办法放弃的学生也有超过十分之一。不过吸引力已经不如担心来得迫切了。5月初的调查中,留学生最担忧的前三位因素是中/美关系、治安问题和签证政策。我们通过计算各选项的加权得分(非常担心×4 + 比较担心×3 + 一般×2 + 不太担心×1)进行优先级排序:中/美关系居首,其「非常担心」占比高达51.9%;治安问题「非常+比较担心」合计72.5%,凸显安全问题的核心地位;签证政策「非常担心」占比38.8%。交叉分析结果还显示:对中/美关系预期越悲观,留学意愿越弱。不过当下,多变的签证政策或将成为首位。另外,美国变得越来越贵,招收留学生也是为了赚钱,所以学费暴涨,不少大学突破了10万美金大关,经济成本也是考量因素。不过「比较担心」(46.3%)多于「非常担心」(27.5%)的特征,反映打算去美国留学的家庭大多已经做好了准备。而就业前景担忧程度相对分散,或许也能看出来在当下仍然考虑赴美留学家庭的人,大多没有把短期性价比当作第一位。目前一大变化是,哪怕是打算去美国留学的家庭,也会进行多手准备。数据也证实了这一点: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和加拿大是除美国外最受欢迎的留学目的地,显著高于其他选项,如澳大利亚和新西兰(35.0%)或日本(28.0%)。我们刚写过👉🏻暴涨200%,香港正从美国捡漏留学生和英国又对留学生下手了,这次直接「抢钱」了?!也就是说,亚洲地区(中国香港、新加坡)和英语国家(英国、加拿大)因其教育质量、文化接近性或移民政策优势,成为优先考虑的目标。而欧洲国家(如德国、荷兰)和中东的选择率较低,可能与语言门槛或知名度有关。但热度也正在兴起,市场的需求也会及时跟上。不难推断,当下仍然要坚定去往美国人的,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高收入,一类是高认知,还有一类是美国身份持有者。历史重演,车头调转全球最大的留学地美国,正在将大门关上。最新的《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23-24学年,来自210多个国家的112万名国际学生在美国大学求学,同比增长7%,继续创下历史新高。这样的势头或将被按下急刹车。我们可以从仍在白热化的哈佛和老特的文化之战引起的全球震动来一窥究竟。在被老特下达驱逐令后,美国之外的大学对可能失学的哈佛精英学子们也「虎视眈眈」。除了第一个抢人的香港科大(无条件接受所有的哈佛留学生)外,香港城市大学提出为博士生保留原导师的共同指导机制,确保研究连续性。香港理工大学设立专责团队提供奖学金和快速转学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浸会大学和岭南大学,则开设「专属申请通道」或直接录取通道,简化流程。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赵汝恒直言,「这是吸纳美国科研人才的战略窗口,需与新加坡等竞争对手‘分秒必争’」。这次香港高校的反应速度真的很快。面临本地人才的流逝,香港高校正在铆足了劲从全世界抢人。哈佛被驱逐的学生中,大量集中在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这些人才带着未完成的研究转投中国,相当于直接把美国实验室的「半成品」搬到香港。当年美国靠接收二战欧洲科学家崛起,如今历史正在重演,只是方向调转。「美国吸引全球精英」,如今中国高校以「救世主」姿态出现,直接冲击西方教育霸权。当港科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影响力排名》碾压一众欧美名校时,这种形象反转更具杀伤力。就在这几天,抢人大战愈发白热化。澳门亦加入了「捡漏」行列,教青局表示已联系在哈佛的澳门学生并提供转学协助。日本东京大学目前已经敲定了一项最新方针,将临时接收不能继续在哈佛大学学习的国际学生,为他们提供学习机会。今后如果在哈佛大学复学或者转到其他大学就读,东京大学将出具证明材料对所修学分进行认定。另外,还有一个早就开始出现的趋势是,西方国家也开始分流美国的人才。欧洲、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纷纷加大激励力度,招募来自美国的优秀人才。法国近日宣布将拨款1.13亿美元,主要用于吸引美国科研人员赴法工作。欧盟也表示,将投入5.66亿美元,将欧洲打造成全球科研人才聚集地。德国总理府文化和媒体国务部长魏默表示,「我想对哈佛和美国其他大学的学生们说,德国非常欢迎你们」。而美媒已经开始讨论,把留学学生拒之门外,老特是不是想坚决毁掉。得出的结论比较悲观——不死也要扒层皮。■美国大学的国际生很多「我们是人,不是棋子」明天,就是哈佛一年一度的毕业典礼。往年都是盛事的庆典,这次或将变成一场可预见的混乱。就在刚刚结束的纽约哥大的毕业典礼上,就是如此。希普曼校长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对我,以及对大学行政部门都感到很失望。」随之也有巴纳德和哥大的校友在现场撕毁毕业证书,表示对学校的抗/议。这样的博弈会将美国带向何方,所有的预测都已经失灵了。目前哈佛与老特的矛盾依然处在白热化状态——哈佛律师团连夜肝出72页诉讼状,将老特再次告上了法庭,一位联邦法官也及时发出临时限制令,给了一段缓冲时间。老特还给出了羞辱性的回击:「如果哈佛不提交国际生名单,就继续取消对其的30亿美元的拨款,分配给职业学校,这可比哈佛有价值多了!」老特发了好几条X来怒怼哈佛:一所位于美国的学校哈佛竟然有一半学生来自国外,这根本不合理!在其创办的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他提到为什么要把30亿美金给职业学校:「我们的大学理应优先服务美国本土的学生,而不是把宝贵的教育资源和机会拱手让给外国人。这些钱应该用来培养我们的工人,让美国再次强大!」这场分裂的文化战争背后,站着一个个具体的人。上周四,在哈佛收到一纸禁令后,在哈佛的国际学生中的确引发了广泛的恐慌。据《深红报》报道,哈佛国际办公室的电话被打爆了。一名叫做Frank S. Zhou的校刊作者直指此次事件的核心,「哈佛的国际学生是人,而不是你们的棋子」。他本人作为亚裔,在23日撤销令发布后敏锐地观察到了一丝变化:「超过四分之一的哈佛学生感受到了观念的转变。他们紧张地给亲朋好友打电话,由于该决定的时间框架模糊不清,加上当天早些时候哈佛还没有立即回应,学生的担忧只会成倍增加」。哈佛也在危机时刻送上了定心丸:「你们对我们学院至关重要,你们把世界带进了我们的课堂,我们将继续大力维护你们在这里的权利」。■国际学生占哈佛学生总人数的四分之一,目前有6800名之多,而中国学生又是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占国际生五分之一而在哈佛的「杀鸡儆猴」的背后,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各大高校的法律团队正在私下里争先恐后地审核合规程序,担心自己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人。「很显然,那些拥有高声学生活动和大量国际学生的精英大学已经受到警告」。几所顶尖院校的内部邮件和紧急会议已经表明,焦虑情绪正在加剧。一些大学正在审查签证赞助记录、外国资金披露以及学生组织监督,以防出现任何违规指控。对于老特来说,哈佛为代表的精英大学不屈服,他有得是办法「整」大学:暂停全球留学生面签就是其中之一。目前,这只是内部文件,我们试了下,留学生签证还能预约,还没约上的赶紧去办。影响更深远的,不少人对美国留学的信任,已经在一次次深夜清晨的重磅消息中,被消磨殆尽。正如政治学家们常常提醒我们的那样,「每一次世界秩序的瓦解,都伴随着权力与机遇的重新分配,这正是新时代孕育的时刻。」

    撒哈拉沙尘暴周末抵佛州 能见度、空气品质变差

    来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尘暴正跨越大西洋,预计周末抵达佛州和美国东南部方,停留数天,届时不但能见度降低,天色灰蒙,还可能对健康构成风险。 专家说,沙尘所含的微粒子侵扰肺部,可能导致呼吸困难,尤其对有气喘病、过敏或呼吸道毛病的人,有健康之虞。 佛州气象学者德维特(Matt Devitt)在脸书上发布这阵沙哈拉沙尘移动路线图,说28日已抵加勒比海的沙尘,30日之前可能飘浮到Key West附近,扩散到墨西哥湾,再绕回南佛州。 他说,「沙哈拉空气层的湿度不到一般气团的一半,可能会弱化热带气旋,延缓所经之地的气流。」好处是可能创造令人惊艳的朝阳和夕阳美景,为天空增添温暖亮丽的色彩。 每年夏天,这类的撒哈拉沙尘可远扬5000哩,来到墨西哥湾沿岸和佛州。 撒哈拉沙漠是世上最大、最热的沙漠,在它上空形成的干燥沙尘气团在西非季风和高压气团吹拂下,先吹遍沙漠,然后远飘异域。随风飘起的微细沙尘进入大气层,在大西洋上空百慕达-亚速里高压系统(Bermuda-Azores High)东西风向的助阵下,飘洋过海,抵达北美东南部。另一股动力是非洲东风喷射气流(African Easterly Jet),它会把沙尘卷得更高,飞到更西边。 飘浮5000哩,直抵加勒比海、佛州、墨西哥湾沿岸,就是这两大气候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6到8月中是沙尘量的高峰期,不过每年情况不同。 沙哈拉沙尘虽会降低空气品质和能见度,影响气喘病人等,随它而来的干燥空气和强风却不无好处:让热带风暴更难以形成、壮大,从而压制龙卷风。 周末它抵达佛州时,居民可见灰蒙蒙的天空,更美丽的夕阳,也要注意空气品质的降低,老人、儿童和心肺有问题的人,要特别注意。

    32队争10亿!世俱杯赔率:皇马领跑+曼城第2(组图)

    6月15日,新世俱杯将会在美国打响。届时,32支球队将为最后的冠军进行搏杀。今日,相关机构给出了夺冠赔率,皇马领跑,曼城排在第2位。今年的世俱杯是第一届改制后的世俱杯。按照赛程安排,本次世俱杯的举办时间是6月15日-7月13日。新世俱杯每4年举办一次。32支队伍被分成8个小组,小组内采取单循环赛制,每个小组的前2名进入16强。从16强到决赛,全部是单场决胜。另外,32支参赛队伍中,12支来自欧洲,6支来自南美洲,4支来自亚洲,4支来自非洲、4支来自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1支来自大洋洲、1支来自主办国。这32家俱乐部基本上涵盖了当今足坛最强的队伍。不过,巴萨未能晋级,这主要是因为巴萨前几个赛季的欧战表现不理想。目前,32支球队正在为即将开幕的世俱杯做准备。在最新的夺冠赔率榜上,皇马排在第一位。客观地说,这个结果让人意外,因为皇马本赛季的表现并不理想。欧冠,皇马遭到阿森纳淘汰。国内赛场,皇马则遭到巴萨4杀。第二名的球队是曼城。瓜迪奥拉的球队这赛季的战绩也不理想,球队士气并不高。不过,博彩公司还是认为瓜帅可以在杯赛中制造神奇。此前,因伤缺席了一个赛季的罗德里已经复出。德甲冠军拜仁、法甲冠军巴黎、意甲亚军国米分别排在第3-5位。话题性比较强的利雅得新月和迈阿密国际夺冠赔率都是67,并列第18。本次世俱杯的总奖金高达10亿美元。附世俱杯夺冠赔率前10名:1.皇马:4.52.曼城:5.53.拜仁:74.巴黎:95.国米:106.切尔西:117.马竞:158.多特:269.尤文:2610.本菲卡:34

    美国上诉法院暂时恢复实施川普政府关税政策(图)

    当地时间5月29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批准特朗普政府的请求,暂时搁置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此前做出的禁止执行特朗普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多国加征关税措施的行政令的裁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裁决书中说,美国政府的请求已获批准,在本法院审议相关动议文件期间,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在这些案件中作出的判决和永久性禁令将暂时中止,直至另行通知。特朗普政府早些时候向该上诉法院表示,如果禁止关税执行的裁决不能被迅速暂停,政府将最早于30日向最高法院寻求紧急帮助。美国国际贸易法院此前裁定禁止执行政府多个关税行政令28日,位于纽约的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定,美国政府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发布对多国加征关税的行政令属越权行为,是非法的,禁止执行相关行政令。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裁决认为,美国总统无权对几乎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全面关税;美国国会将“不受限制的关税权力”授予总统违反宪法。国会在《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中设定了权限,限制总统何时以及如何征收关税。该裁决给予美国政府10天时间来完成停止加征关税的程序。又一家法院延续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裁决 阻止特朗普关税政策29日早些时候,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的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延续美国国际贸易法院先前的裁决,阻止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裁定暂停执行其关税命令14天。据悉,这起诉讼由两家玩具公司提起,法院发布的“初步禁令”目前仅适用于这两家公司。关税官司至少7起彭博社报道认为,美国国际贸易法院的这项裁决是特朗普政府本届任期内遭遇的最大司法挫折之一。美联社认为,这项裁决相当于全盘否定了特朗普第二任期内一些标志性且最具争议行动的法律基础。另据美联社报道,特朗普政府面临的关税政策相关官司目前至少有7起。

    外航飞机疑盲降国内在建跑道 机组认错跑道(图)

    5月28日,有网友发帖称,一架外国航空公司的飞机在降落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时发生意外状况,疑似盲降正在建设中的跑道,接地后复飞,该事件引发网友关注。29日上午,极目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机场工作人员及多位业内人士得知,该事件系机组人员认错跑道,准备降落时在管制员的提醒下复飞,最终成功降落。网友晒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平面图,红色为在建跑道据跟帖网友所述,该飞机在准备降落时,地面指令让落23L(南一跑道),结果落向24L(正在建的南二跑道),然后指挥复飞了,最后落23R(北一跑道)。29日上午,记者询问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客服,工作人员回应称,机场目前是双跑道(北一和南一),还有在建的跑道(南二)。不过昨天上午机场客服这边并未接到有飞机落错跑道的通知。据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南二跑道建设项目进入最后调试阶段,近日刚刚开始全回路通电亮灯,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第二条智慧跑道。资深机长陈建国向记者表示,新跑道验收包括试飞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开始使用。对于有没有可能出现飞机降错跑道的情况,陈建国表示,这种情况是有可能出现的,滑行道都会经常落错飞机。随后,一位业内人士通过陈建国告诉记者,近日的确有一架飞机在降落时,机组人员认错了跑道,不过没有落地,之后在管制员的提醒下复飞了,最后成功降落。另一位机场工作人员也向记者证实有该事件发生。

    Breaking

    外媒:中国拒绝做这件事 川习会要泡汤了?(图)

    中美瑞典贸易谈判之后短暂微弱的乐观气氛似乎烟消云散。谈判结束后第一时间,美国财长贝森特和贸易代表格里尔均表示美中进行了“建设性的谈判”,不过,贝森特留了一个尾巴:是否延长8月12日到期的贸易休战,只有川普总统才能决定。中国首席贸易谈判代表李成刚也积极评价本次会谈“富有建设性”,他对媒体称:双方均认识到维持稳定贸易关系的重要性。并称双方将保持密切沟通,“继续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随后传出的信息似乎就有点摇摆不定。川普在空军一号上表示,他刚刚与贝森特交谈,“今天与中国的会谈进行得非常顺利”。但是否批准暂停对华关税,周三将与高级顾问讨论局势,“要么批准,要么不批准”。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透露了一点双方谈判的情形,中方继续要求美方放松技术管制,美国则拒绝放宽对华销售高端芯片制造设备的限制,格里尔把中方的这一要求称之为“常规请求,这并非一个激烈讨论的话题”。在稀土问题上,北京确认继续允许出口稀土磁铁,就目前这一阶段中美谈判进展缓慢来看,川普能否在中国购买俄罗斯原油问题上放中方一马是能否暂时休战的关键。这一点,贝森特在中美瑞典谈判结束后表达得一清二楚,他对媒体表示,美国官员已警告中国政府,如果中方继续购买俄罗斯的石油,可能会面临更高的关税。贝森特还警告中方,美国国会正在审议授权总统对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最高达500%的关税法案。如果该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国或整个欧盟很可能会加入进来,实施二级关税。贝森特的这一“警告”得到广泛报道,法新社记者就此询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如何评价美方的这一威胁?中方发言人称,中国将根据自身国家利益采取合理的能源保障措施。“关税战没有赢家,胁迫施压解决不了问题。中方将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此间分析人士普遍解读中方这是明确拒绝了美方的要求。周三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川普在其社交平台“真相”宣布,从8月1号起对印度进口美国产品征收25%的关税,这对印度是一个坏消息,印度从川普4月初宣布对其征收26%关税起就与华盛顿展开谈判,最后只降低到25%,而且,川普还警告印度,如果继续购买俄罗斯原油,将征收附加税,也就是所谓的二级关税。印度与中国一样,都是购买俄罗斯原油的大户,川普之前已宣布,如果俄罗斯不在五十天内停战,将对与俄罗斯有广泛贸易的国家征收二级关税,现在,川普把针对俄罗斯的这一“最后通牒”缩减为十天。川普此举隔山震虎,如果中国拒绝美国要求其停止购买俄罗斯原油的要求,将有可能面临新的制裁,其后果可能是,关税休战8月12日到期后不再延期,或如贝森特所警告的可能征收100%的二级关税等等,而中方再次限制稀土出口以示报复,中美贸易大战再次爆发?习近平的中国似乎已经被牢牢地绑在普京的俄罗斯战车上,欧盟与中国改善关系的一大障碍就是中俄关系,欧盟要求中国放弃支持俄罗斯继续战争的努力,但遭到中国主管外交的王毅明确拒绝,称中国不希望俄罗斯在乌克兰被打败,否则美国将把全部注意力转移到中国,因此,川普要求中国放弃购买俄罗斯原油,中国不放弃,不是因为完全离不开俄罗斯原油,而是如果中方不购买俄罗斯原油,俄罗斯的战争经济将很难支撑下去。如果休战不延期,或者延期到某一个阶段终于破产,川普与习近平的北京会谈岂不泡汤?近几周来,为了实现这一会面,川普下令恢复了对中国的某些芯片出口,而一些倾向于对中国实施技术管制的白宫官员也被边缘化,台湾国防部长6月份访问华盛顿的计划被取消,赖清德总统出访美洲在纽约过境的计划也遭拒绝,这一切似乎都是为了不要激怒北京,让川普的访华计划得以圆满完成?几周来,美方对今年可能举行的川习会持乐观态度,不过,周一晚间,川普反驳了有关他急于与中国领导人会面的报道,强调是习近平邀请了他。他说:“我可能会去中国,但只会是在习近平主席的邀请下,而这一邀请已经发出。”

    李在明称韩美贸易协议消除不确定性 美同意免进一步开放牛肉稻米市场

    美国总统川普30日在真实社群宣布,与南韩达成「全面且完整」贸易协议,将对南韩课征15%的关税,韩方则同意提供3500亿美元的投资,采购1000亿美元能源与完全开放市场等。韩联社报导,南韩总统李在明表示,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消除了贸易不确定性。 李在明指出,美国对韩国商品课征的关税与主要贸易对手相当,甚至更低,并表示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将强化韩美在战略产业方面的合作基础。此外,韩方还将呼出1500亿美元,支持南韩造船业进军美国市场。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曾是「台湾4大美人」67岁脸变形 网:完全认不出来

    台湾80年代影坛玉女胡慧中因演出「欢颜」、「霸王花」闻名,曾与林青霞、胡因梦、林凤娇被并列为「台湾4大美人」,婚后逐渐淡出萤光幕,过着富太太生活,丈夫是前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著名眼科医生何志平。近年她转行在抖音上直播带货,不少人惊呼「完全认不出来」,认为她的脸看起来像变了个人。 67岁的胡慧中近年来进军直播平台带货,2024年还因为背上被暱称为「小房子」的200万元爱马仕包而引起热议,一度被质疑真假。近日她上传的新影片再度引发争议,影片中的她容貌变化相当大,网友猜测应该是过度使用过强的美颜或滤镜效果所致,导致脸颊凹陷、五官失真,影片曝光不久即遭下架,外界猜测她可能是因为舆论压力才将影片移除。 胡慧中是台湾70年代文艺片女星,80年代转战香港成为知名女打星与节目主持人,代表作品包括《欢颜》、《皇天后土》和《霸王花》等。她的丈夫何志平是香港首位眼外科教授,前任香港民政事务局局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不过,他在美国因行贿案被联邦调查局起诉,2019年3月被判囚三年并罚款40万美元。2020年刑满出狱,何志平被遣返香港。

    海啸来袭夏威夷 欧普拉被爆冷血拒开私人道路

    电视天后欧普拉(Oprah Winfrey)近日因被指「拒绝开放私人道路」协助居民撤离,引发舆论哗然。这起风波发生于夏威夷茂宜岛(Maui)地区,当地在俄罗斯远东堪察加半岛外海发生8.8级强震后,发布海啸警报,数千名居民连夜开车撤往高地避难。 根据「每日邮报」报导,这场超大规模地震在太平洋引发高达15英尺(约4.5公尺)的巨浪,夏威夷、日本、哥伦比亚、俄罗斯与美国西岸部分地区均发布疏散命令。 而网络上有网友声称,71岁的欧普拉拥有一条连接茂宜岛瓦雷亚(Wailea)海岸区与库拉(Kula)高地的私人道路,该路线正是许多居民试图撤往的地区,但有民众指控欧普拉「拒绝开放通行」,导致交通更加拥挤,逃生困难。甚至有网友在社群平台X上发文表示:「欧普拉不愿开放她的私人路,否则当地居民就能更快撤离低洼地区。」 对此,欧普拉方面迅速回应指控,严正否认拒绝协助。她表示:「我从未禁止任何人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该道路,相关单位若有需要,我愿全力配合支持救灾。」目前夏威夷州政府尚未证实有关道路封闭或开放的具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