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8027 帖子

    冒充16读高中一年半 还获驾照、社安号等证件 委内瑞拉无证客被捕

    一名现年24岁的委内瑞拉非法移民使用伪造文档假冒16岁无人陪伴来美的未成年人,进入俄亥俄州一所公立高中就读一年半后,被识破真实身分,20日遭警方逮捕。此案已被认定为诈欺案件,订29日开庭审理。 法庭纪录显示,佩里斯堡学区(Perrysburg Local Schools)官员19日联系警方,称一名高中学生可能有诈欺行为。警方与美国海关边境保护局(CBP)及移民海关执法局(ICE)合作调查发现,来自委内瑞拉的24岁男子拉布拉多塞拉(Anthony Emmanuel Labrador Sierra)涉嫌伪造文书进入高中就读。他不但读了一年半,还取得更多文档和身分证明。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学区官员表示,拉布拉多塞拉2024年1月11日以16岁无人陪伴的未成年人名义进入佩里斯堡高中就读;此身分符合联邦和州接受无家可归或无法定监护人的学生入学要求。从去年1月11日到今年5月14日,拉布拉多塞拉取得许多政府文档和相关支持,包括取得州政府核发驾驶执照、社会安全号码和美国移民局核发临时保护身分(Temporary Protective Status,TPS),使情况更加复杂。 拉布拉多塞拉还获得免费法律援助组织「倡导机会」(Advocating Opportunities)协助,完成签证申请。伍德郡少年法庭后来将拉布拉多塞拉的监护权交给当地一个家庭。 学区官员表示,拉布拉多塞拉的监护人5月14日联系校方,称他们收到消息显示拉布拉多塞拉已24岁,并非未成年人。地区行政人员15日与拉布拉多塞拉会面,但他否认指控。学区当局认为事态严重,立即指示监护人将拉布拉多塞拉带离学校,进一步调查。 拉布拉多塞拉20日在遭警方拘留,被控伪造罪,收押在伍德郡监狱(Wood County Jail),保释金5万元。 国土安全部(DHS)向福斯新闻表示,据他们查到的资讯,拉布拉多塞拉是在2019年首次来美,签证已逾期;后来他确实取得TPS。

    菲国公务船赴南海科学研究 再遭中国海警船喷水擦撞

    菲律宾农业部渔业暨水资源局(BFAR)今天谴责中国海警船在南海铁线礁一带,针对菲律宾正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公务船进行「挑衅式的干涉」。 菲律宾渔业局下午发布声明指出,渔业局船只桑代拿督号(BRP Datu Sanday)和巴格布阿亚拿督号(BRP Datu Pagbuaya)21日载着菲律宾科学研究人员,在希望礁(Pag-asa Cay)一带采集海砂样本。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当天上午9时13分左右,桑代拿督号遭中国海警21559号船两度用强力水柱射击及擦撞,导致左舷船头和烟囱受损,危及船上平民的生命安全。 虽然中国海警船之前就曾多次在南海其他地点向菲律宾船舶喷射强力水柱,但菲律宾渔业局说,这是中方首次在希望诸礁一带采取这样的行为。 希望礁即铁线礁,位于南沙群岛北部、中业群礁西北部,退潮时露出,距菲律宾实控的中业岛约2.5海里。 菲律宾渔业局强调,即使面临中国的恫吓及骚扰,仍会继续进行科学研究、永续渔业管理,并依国际法和国内法捍卫菲律宾在南海的利益。 铁线礁最近成为继黄岩岛、仁爱礁和仙宾暗沙之后,菲中在南海的另一个冲突热点,中方多次在铁线礁海域强硬驱离菲国公务船,双方人员也多次互相登礁宣示主权,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4月。

    挺巴哥大生烧毕业证抗议 2人被逮捕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21日在睽违一年后再度举行全校毕业典礼,雨中,挺巴抗议者在校园外示威抗议,部分毕业生更现场焚烧毕业证以示态度;骚乱之下,警方与示威者爆发肢体冲突,至少两人被逮捕。 21日早晨,学生社团「哥大种族隔离撤资运动(CUAD)」在Substack发文,号召抗议者在当日早10时「全体出动」,谴责校方在以哈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CUAD在文章中写道,加萨地区目前正面临持续轰炸与人道危机,「在种族灭绝之下,不能有如常的毕业典礼」。 去年,因校园内持续数周的挺巴扎营抗议,哥大校方以安全考量为由取消毕业典礼。而今年的毕业典礼共有约1万2000名毕业生参与,以及约2万5000名亲友到场观礼,校方也为维安特别加强措施。校方发言人表示,典礼大致顺利进行,场外逮捕事件仅属「小插曲」,并未影响万余毕业生与亲友的庆祝气氛。 根据社媒视频,大量挺巴抗议者聚集在百老汇大道(Broadway)一侧的校门外,齐声高喊抗议口号;此外,也有部分毕业生当场焚烧毕业证、举牌抗议。纽约市警(NYPD)随即赶到以维持秩序,但未说明是谁报警;据纽约邮报报导,至少两人在此次抗议中被逮捕。 一名不愿具名的哥大本科毕业生表示,她虽未看到毕业典礼时的示威运动,但明确感受到学校安保严正以待的态度;这名毕业生透露,她甚至不被允许进入教学楼,「安保说听到风声说会有抗议示威,担心毕业生会在袍子下藏东西,所以不让任何人进教学楼」。 而这名毕业生也直言,自一年半前挺巴学运爆发以来,哥大的大小抗议活动以成常态,她也毫不意外本次毕业典礼上会有大规模抗议发声;「以校方开除抗议学生、向川普政府妥协的铁腕态度,根本不可能因此浇灭抗议行为,只会让学生觉得有更强烈的抗议理由」。 川普政府因指控哥大未能有效遏止校园反犹事件,而撤销其4亿元联邦资金补助;尽管校方已实施包括强化校安、限制蒙面与加强纪律处分等新政策,资金尚未能恢复,抗议也仍不断进行。

    加拿大华裔硕士成Jeopardy参赛者:首场比赛赢万元奖金

    来自大温哥华列治文的Brendan Liaw从小起 就梦想成为《危险边缘》(Jeopardy!)的参赛者。现在他终于梦想成真,并且首战告捷,赢得了首场比赛13,599美元奖金。 图源:CTV Liaw 说,“我很早就意识到,自己能答对不少问题,于是很快,这就成了我的终身目标。” 他高中时是知识竞赛队的一员,记忆力出众。经过两轮各50题的在线测试、模拟比赛和面试后,这位来自列治文、现年27岁的年轻人终于被选中登上 Jeopardy! 的舞台。他飞往洛杉矶,并于3月17日录制了首集节目。 Liaw 拥有UBC的硕士学位,但他觉得这个身份描述听起来太无聊了。所以在和主持人 Ken Jennings 对话时,他选择了一个更轻松的自我介绍头衔:“家里蹲儿子”(stay-at-home son)。 图源:CTV Liaw 说,“我想啊,如果我输了,至少也能逗大家笑一笑,我觉得有趣点总比当个死板的知识男强。这就是我选择这个头衔的理由。” 虽然一开始比分落后,这位“家里蹲儿子”最终在周二晚播出的节目中赢得了首场比赛,奖金为13,599美元。 Liaw 说,“比赛时你根本没时间紧张,也没时间仔细思考。只能猛按抢答器,尽可能多地抢题,希望能拿到足够的分数赢下比赛”。 至于他的父母对这个“家里蹲儿子”称号有何感受? Liaw 笑说,“我想他们现在更倾向叫我‘职业闲逛者’了”。“这‘蹲’的时间有点太久了,他们大概希望我尽快晋升为‘离家儿子’。但这得看比赛结果如何了。” 虽然他不能透露自己在 Jeopardy! 上赢了多少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现在仍然是家里蹲儿子。 图源:CTV “自从录完节目后,我还没找到工作。所以如果有谁愿意雇个有点幽默、知识面还挺广的人,请联系我。我正在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他说着笑了,顺手插播一个广告。 虽然暂时还没有接到工作邀约,但Liaw 已收获了不少粉丝。 Liaw 说,“大家的支持让我很感动。我没想到 Jeopardy! 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网上很多陌生人都向我表达了祝贺,让我感觉特别好,希望我能让这座城市感到骄傲。”

    缺乏这项维生素 罹心脏病风险增10%

    心血管疾病仍是美国、乃至全球早逝的头号原因;一般来说,女性早年罹患心脏病的几率低于男性,但停经后患病风险增加,变成与男性不相上下。血液中的「维生素D」含量与心血管疾病息息相关。 证据显示,血液中的维生素D量与心血管疾病有关,动脉粥状硬化疾病(atherosclerotic variety)与这种维生素的关联性更明显。德国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最近在「临床营养学」(Clinical Nutrition)期刊上发表成果。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有50多万名参与者的健康数据,研究人员提取其中近41万名符合标准的参与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开始时,参与者平均年龄57岁,约55%为女性。追踪时间平均16年。 研究人员所收集的资讯包括医疗纪录和死亡证明、基线血液的维生素D含量以及参与者是否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 研究人员发现,维生素 D严重不足(deficiency)可能导致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10% ;若将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血管疾病进一步细分,维生素D不足与各类细项疾病特定发生几率有关,分别是可能导致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10%、脑血管疾病增加7%、动脉粥状硬化疾病增加17%、周边动脉疾病增加13%。 如果维生素D只是稍微不足(insufficient),将导致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脏病整体风险增加5%,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增加 4%。 维生素D严重不足的患者死于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脏病风险增加35%,导致非致命性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增加8%。 研究人员建议在补充维生素D之前先检测血液维生素D含量。如果低于60 nmol/L,应补充维生素D,有助于降低动脉粥状硬化性心脏病风险。 另有证据显示,全美约25%的人维生素D严重不足、41%的人略微不足,亦即,高达三分之二可能因缺乏维生素D而面临更高的心脏病风险。 增加到户外晒太阳或许是补充维生素D的最佳方式。亲近大自然还能改善情绪和血压;此外,应摄取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营养强化奶(fortified milk,动物性或植物奶皆可)、全蛋(蛋黄有维生素D)、鳟鱼、鲑鱼、沙丁鱼和紫外线照射培育的蘑菇。 补充维生素D只是一小部分;其他营养素如ω-3脂肪酸、膳食纤维、抗氧化剂、维生素和矿物质也至关重要。另外也要考虑运动、压力管理以及充足的优质睡眠。

    Breaking

    加拿大华裔工程师中6000万乐透 接电话以为是诈骗

    加拿大多伦多26岁的华裔工程师梅博程(Bocheng Mei,音译)中了Lotto 6/49金球头奖,奖金高达6000万加元(约4368万美元)。 CBC报导,梅博程说,他接到一通未知电话,对方自称是安大略省彩票暨博奕公司(OLG)的代表。原来他错过了一封通知他中奖的电子邮件,电话中的工作人员请他登录OLG帐户查看。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传美拒绝赖清德过境 AIT称台湾未宣布出访:美国政策不变

    英国金融时报(FT)报导美国总统川普拒绝让赖清德总统过境纽约,一名美国在台协会(AIT)发言人指出,台湾并未宣布赖总统出访计划,他重申美国政策不变,接待包含总统在内的台湾高层官员过境美国,完全符合美国长期的政策与做法。 这名发言人表示,台湾并未宣布赖总统出访计划,所以无从评论假设性问题。 台湾外交部发言人萧光伟在例行记者会重申,赖清德总统近期暂无海外访问的安排,更没有所谓延期、取消,或者美方不同意过境的情形。

    川普又盘算去缅甸找稀土,被批“完全疯了”(图)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久就紧盯全球矿产资源,“稀土”二字更被总统特朗普在诸多场合频繁提及。现在,美国又将算盘打到了缅甸身上。四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近期正在内部讨论数项可能显著改变美国对缅长期政策的建议。转变的核心目的是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将缅甸丰富的重稀土资源“截胡”出中国供应链,转而为美国战略服务。不过,这些建议仍处于内部评估与探讨阶段,尚未正式形成政策。专家指出,如果特朗普真的考虑在中国眼皮底下从缅甸运输稀土出口,那他们“完全是疯了”。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政府讨论的方案包括两种相互竞争的路线:一种是与缅甸军政府谈判,促成其与克钦独立军之间达成和平协议;其二是绕开军政府,直接与克钦独立军开展合作。这些建议由一名美国商业游说人士、一名昂山素季前顾问提出,相关对话亦涉及克钦独立军代表和部分国际专家。知情人士还表示,上述提议者还希望美国政府放宽对缅甸征收的40%关税,逐步解除对军政府及其盟友的制裁,与印度合作加工这些稀土,并由美国任命一名特使来执行这些任务。据悉,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一组包含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包括镧、铈、镨、钕等,具有极为丰富的磁、光、电、热等特性。从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制造到战机隐身涂层,许多尖端技术都强烈依赖稀土材料的特殊性能。全球近九成的稀土加工能力都掌握在中国手中,而美国稀土产量有限、主要依赖进口,这使得确保其供应成为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重点。近年来,缅甸稀土产量一路飙升,从2014年稀土产量200吨上涨至2020年的3.1万吨,跻身全球前三。中国近几年也从缅甸进口了大量的稀土。根据国泰君安研报,2024年中国全口径进口稀土总量约7.73万吨,其中自缅甸进口量为4.4万吨,占比57%。 近年来,中国从缅甸进口稀土增多。 这使得美国也盯上了缅甸稀土这个“香饽饽”。一位接近美国副总统办公室的人士称,17日在万斯办公室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讨论了游说人士提出的一些建议。美国商会前驻缅代表、现在在缅甸经营一家安保公司的亚当·卡斯蒂略(Adam Castillo)和万斯的亚洲事务和贸易顾问出席,但万斯本人并不在场。卡斯蒂略证实了这一消息,称他向美国官员建议效仿中国,先斡旋军政府与克钦独立军达成双边自治协议,美国则作为和平调停者介入。为了游说特朗普政府,卡斯蒂略还称,缅甸方面对向美国出口稀土一事也态度积极,渴望与美国建立合作关系。卡斯蒂略还提议美国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合作,共同精炼、处理缅甸重稀土以最终向美国出口,特别是与印度合作。印度矿业部未回应相关询问。一位不愿具名的印度政府官员表示,他并不知晓美方是否已就此与印度沟通,但指出稀土处理设施的建设将耗费多年,推进难度极高。昂山素季前经济顾问、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肖恩·特内尔(Sean Turnell)在17日的会议中又惯常拿中国炒作企图来说服特朗普,称美国与克钦独立军的合作不仅可以获得稀土,还可以让他们“远离中国”。一名知情人透露,近几个月,美国官员已通过中间人多次与克钦独立军接触,就稀土问题进行了多轮讨论。另一边,若特朗普政府决定与缅甸军政府接触来获取稀土,这将标志着美国对缅政策的重大转变。在2021年缅甸军方推翻民选文官政府后,美国始终避免与军政府进行直接接触,还对与军政府关系密切人士实施了制裁。上周,特朗普政府解除了对几个缅甸军政府盟友的制裁,引发外界对政策转向的猜测。但美国官员表示,此举不代表整体政策立场发生变化。白宫拒绝对有关消息置评,但消息人士透露,自特朗普今年1月再度上任以来,白宫已着手重新审视对缅政策,并评估是否应与缅甸军政府进行直接的贸易谈判。知情人士将讨论描述为“探索性的”,仍处于早期阶段,未必意味着战略转向。他们补充说,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对干预外国冲突和缅甸复杂危机持谨慎态度,在万斯办公室举行的会议可能不足以让特朗普完全转变战略。“官员们认为这场会议更多是出于礼节性地接待在缅的美国商界代表,也意在支持特朗普总统缩减美国对缅甸5.79亿美元贸易逆差的努力。”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在被问及17日的会议时说。目前,特朗普政府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专家指出这类构想面临诸多挑战。自政变以来,缅甸内战持续,军政府及其盟友已在边境地区失势,克钦独立军控制着北部大量稀土矿区。一名稀土行业人士表示,大约3个月前,美国曾与克钦独立军联系过,想要对当地稀土状况进行初步摸底。但该人士认为,任何新的大型稀土供应链都可能不可行,因为将矿石从克钦邦高原运输至印度再出口的可行性极低。缅甸问题专家博蒂尔·林特纳(Bertil Lintner)也分析称,考虑到克钦地势险峻、基础设施落后,美国想要在中国眼皮底下从该地区运输稀土“完全是疯了”。

    全民发钱!国家级“催生”,连锁反应开始了(图)

    发钱才是硬道理。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过去三年,我国出生人口分别是956万、902万、954万,预计将惠及2800万个家庭,财政每年为此要拿出1000亿真金白银。这是官方首次面向普通居民大规模发钱,也是头一遭用真金白银补贴生育,信号意义不容忽视。无独有偶,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12年免费教育”即将到来。无论是育儿补贴,还是幼儿免费教育,在历史上都是头一遭,用意只有一个——投资于人,刺激生育,促进消费,获得缓冲期。人口之变带动政策之变,影响有多大?01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能否刺激生育?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三年下来合计只有1.08万元,确实不算多。这笔钱在一线城市可谓杯水车薪,但对于广大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未必没有一定的边际激励效应。毕竟,月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仍然存在,大部分县城的平均收入也就三四千元。与之对比,养育成本在不同人群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别。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将一个孩子养大成人(0-17岁),高收入组成本是130万元,低收入组只有12.5万元,平均每年约7000元。可见,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育儿补贴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当然,即使如此,也很少有人会为了区区3600元补贴而选择生孩子。但对于面临生还是不生、生不生二孩三孩选择的人来说,有没有政策显然是不同的。退一步讲,真金白银发钱,且是历史首次,本身就有着十足的信号意义。它至少让“生育友好型社会”不再是简单生硬的文件语言,而有了可触摸的体感。客观而言,这一次政策相当普惠且公平,更不乏现实智慧:不再区分一孩二孩三孩;不分农村还是城市户口;不经第三方转手而直接打到个人账户。过去许多地方的育儿补贴,往往局限于二孩三孩,却忽略了更为关键的一孩。毕竟,如果连一孩都不生,何来二孩三孩?而打破城乡限制,育儿补贴直接打到个人账户,则是一视同仁的体现,且更具可操作性,杜绝层层克扣的可能。当然,靠几千元的生育补贴显然扭转不了生育大局,但路要一步步走,有些事情,做与不做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说放开三孩释放出生育政策全面转向的信号,发放育儿补贴、免费幼儿教育相当于迈出鼓励生育的关键一步。未来,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政策,或将接踵而至。这些政策的组合拳,即使无法刺激生育,至少可以对冲生育下滑的趋势,为人口转型带来缓冲期。换言之,即使无法逆转一阶导,至少可以缓解二阶导。02千亿育儿补贴,钱从哪里来?每年1000亿元以上补贴,不是一次性的,而要常态化,未来或许还要不断扩充。任何一项善政,都要解决钱的问题,否则再好的文件,都有沦为空谈的风险。根据文件,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这意味着,育儿补贴资金主要由中央统筹,类似于“国补”,通过转移支付发放到各地,不同地区比例有所不同。具体分担比例尚未出台。据机构预测,央地整体按照9:1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分别承担85%、90%、95%。之所以需要中央统筹,是因为人口是流动的,没有人愿意为其他地方做嫁衣裳。人口净流出地区的生育人口,最终沦为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蓄水池,从而缺乏补贴激励。一言以蔽之,育儿补贴,相当于全民补贴生娃家庭,东部财政净贡献省份补贴全国。同时,中央的“国补”,给出的只是最低标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完全可附加“省补”、“市补”。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地方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最高的三孩家庭补贴超过10万元,如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实,从人口流动的趋势来看,发达地区补贴欠发达地区、人口净流入地区帮扶净流出地区,不无现实合理性。可以说,未来生娃的主力在三四线,但抢人、拼经济的主场在一二线。正如有论者所说的,小城市负责生娃,大城市负责拼经济。因此,生育层面的转移支付,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双赢之举。03全民发钱,能否彻底逆转生育走势?在国际上,发钱补贴生育的不在少数,人口危机最为严峻的日本、韩国最为积极。在日本,生娃有50万日元(约2.5万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0-3岁儿童,每年享受12-18万日元的持续性育儿补贴。在韩国,1岁以下婴儿每月可获得100万韩元(约合5000元)补贴;抚育1至2岁幼儿的父母,每月可得到50万韩元补贴。但与北欧国家相比,东亚的补贴力度还是不够。数据显示,北欧及法国近10年家庭福利支出占GDP比例约3%以上,东欧及中欧约为2%,东亚地区仅约1%左右。即使如此,日韩两国仍未止住生育率持续下滑的走势,但人口下滑的速度开始放缓,部分年份甚至出现反弹。作为人口危机最先爆发的日本,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1.15的历史新低,但在亚洲国家并非垫底的。韩国出生人口在遭遇致命的“九连跌”之后,终于迎来反弹。2024年韩国出生人口止跌回升,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单月出生人口更实现11连涨,结婚人数也开始反弹。而在欧洲,低生育虽然早已成为常态,但下降速度放缓,总和生育率仍达1.5左右,远高于部分亚洲国家。生育率下滑是全球性现象,既有观念文化进步的因素,也有家庭原子化的症结,但也不乏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高企带来的压力。观念因素一时难以扭转,但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却能对冲。育儿补贴有没有用,发钱多少很重要,但更在于发钱不能停。全民发钱,尤其是坚持发钱,总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