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9613 帖子
浙江惊现“双头蛇” 村民吓懵:还会倒着爬(图)
“这种蛇看起来有两个头,之前从来没见过。”近日,金华永康的徐梁栋在村里发现了一条“大蚯蚓”。他细看才发现“大蚯蚓”原来是蛇,蛇身两端都有头,其中一个头还不时吐出芯子,把他吓了一跳。徐梁栋是永康市舟山镇方山口村人,当天傍晚,他带着女儿去野外摘桑叶,偶然间在路上发现了这条奇怪的蛇。这条蛇长度大概有40厘米,比筷子稍粗一些,蛇背部有鳞,呈黑褐色,腹部呈红色,乍看首尾竟有两个头,“其中一个蛇头正朝我们吐芯子,我不知道是毒蛇还是无毒蛇,只感到头皮一阵发麻。更奇特的是,它还会倒着爬行”。徐梁栋拍照将其发到朋友圈之后,不少网友表示,这种蛇长得奇奇怪怪的,还是第一次见,还有人疑惑,它是不是稀有动物。这种蛇到底有什么神奇之处?记者采访了浙师大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王宇,据他介绍,徐梁栋发现的这种蛇是钝尾两头蛇。记者在网上查阅资料后发现,很多地方发现钝尾两头蛇都用了“首次”“稀有”“新记录”等词。钝尾两头蛇稀有吗?它是否真有两个头呢?王宇告诉记者,这种蛇其实只有一个头,之所以叫钝尾两头蛇,是因为其尾部的斑纹、形状、粗细与头部相似,且有相似的黄色斑,看上去两端都像头的样子,如果仔细看的话,还是比较容易分清楚的,尾部没有嘴巴,也没有眼睛。在被其他捕食者捕捉的时候,这种蛇的尾部就派上大用场了,因为可以模仿蛇头部分动作,让捕食者分不清头和尾,并且还经常倒着爬行,这样它便可断尾脱险,所以人们才称这种蛇为两头蛇,它属无毒蛇类。王宇说,在金华,赤链蛇、乌梢蛇、竹叶青、菜花蛇都是比较常见的。农田里最易见的是菜花蛇,赤链蛇喜欢在水边,乌梢蛇在农田、草丛中出现较多,蝮蛇通常生活在农村或山林中。相较于这些蛇类,钝尾两头蛇被发现的确实很少。因为它通常在泥土下活动,平时主要以蚯蚓和昆虫为食,行动十分隐秘,且因其体积小,所以平常少见。据金华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的谢纯刚介绍,钝尾两头蛇属于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即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钝尾两头蛇比较稀有,不过之前在金华其他县市有发现过,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保护它们。
小伙用计算机炼出“神药” 斩获全球大奖(组图)
19岁少年,用玉米壳炼出「抗病毒神药」!他的新合成方法,有望将抗RNA病毒药物Galidesivir成本暴降6倍,一举夺得全球最高青少年科研大奖!从小村庄走向世界舞台,他正在改写医药未来。「少年药神」来了!来自斯洛伐克的19岁少年Adam Kovalčík,凭借计算机模拟设计的新分子,一举夺得全球顶级大奖!这些分子有望像广谱抗病毒药物Galidesivir一样有效阻止病毒复制。他特别关注其中一种名为ADK-98的分子,认为效果可能更好。更具突破性的是,Adam提出的新方法将每克药物的整体生产成本锐减625%。这一新合成方法,有望为全球抗击RNA病毒带来实质性突破。凭此发现, 他斩获2025年Regeneron ISEF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一等奖,并获得10万美元George D. Yancopoulos创新奖。Regeneron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是由美国Society for Science主办,制药公司Regeneron冠名赞助,是全球大规模、高等级、极具全球影响力的青少年科学创新竞赛之一。最终,3人获最高奖;图中为Adam Kovalčík。他研发出一种全新的合成方法,用于制造抗病毒候选药物——Galidesivir。动物实验显示,它对埃博拉、马尔堡、黄热病、寨卡和裂谷热病毒均有效。论文链接: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483777/欧洲小镇青年,斩获美国大奖来自斯洛伐克的Adam Kovalčík,原本只是去美国参加一场国际科学比赛,没想到最终带着10万美元大奖凯旋!Kovalčík用玉米废料作为原料,大幅简化了合成流程,将每克药物的成本从75美元降到12.5美元左右,为大规模研究与未来药物上市扫清了障碍。这项突破意味着:药物具有商业可行性副作用较小有望挽救无数RNA病毒感染者的生命Kovalčík的秘诀在于——他用玉米废料作原料,将传统合成流程从15步缩减为仅10步,不仅节省时间,还产量翻倍!更令人惊喜的是,他还进一步研发出一种全新的抗RNA病毒药物,同样基于这套高效合成路径。本月中旬,Kovalčík在瑞再生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Regeneron ISEF )上展示了这一突破性研究。评审委员会主席Chris RoDee亲自见证了这一创新。尽管这项研究不像学术论文那样经过严格同行评审,但Chris RoDee依旧盛赞Adam Kovalčík的化学设计「极其优雅」,展示环节更是「无懈可击」。Chris RoDee:美国专利商标局资深化学专利审查员,Regeneron ISEF志愿者他将大赛最高奖George D. Yancopoulos创新奖(奖金10万美元),授予了这位来自斯洛伐克的少年。Adam Kovalčík荣获Regeneron ISEF的最高奖项领奖后,Kovalčík激动地对媒体表示:这感觉难以言表。我真的没想到,一个来自欧洲小村庄的学生,竟然能在这样全球级别的比赛中夺冠,太震撼了!他的突破性研究,不只是科学的胜利,更是小地方青年对世界发出的响亮回声。从玉米壳到抗病毒药Galidesivir抑制病毒RNA依赖性RNA聚合酶(RdRp)最有效,但由于其生产成本极高(大约每克5000欧元),在实际应用中,几乎无人承担的起。因此,Adam决定寻找一种更创新、更经济、更高效的方法来合成Galidesivir以及其他类似的「氮杂胞苷核苷」(aza-C-nucleosides)分子。通过文献检索和逆合成分析后,他设计出一套全新的Galidesivir合成路线。他反应从糠醇(furfuryl alcohol)开始。糠醇来源于玉米壳中提取的一种化学物质。他像搭积木一样,一步步在实验室中往烧瓶中加入反应物,最终在仅7步反应后合成出关键中间体氮代糖(aza-saccharide)。Aza-saccharide(中文:氮代糖)是一类糖类结构的模拟物,其特征是在糖环中用氮原子取代了氧原子。这类化合物也被称为iminosugars或iminosaccharides接下来再用3步反应,就能完成Galidesivir的合成。相比传统方法需15步、耗时9天,Kovalčík的工艺只需10步、5天就能完成——效率翻倍,成本锐减!最关键、最复杂的一步是通过与(+)-苄基乙胺进行立体选择性的还原胺化反应,形成「氮代糖环」(aza-saccharide...
全球富豪的钱 都往哪里去了?调查显示(图)
瑞银的调查显示,2025年,家办投资组合中超过一半(53%)的投资在北美,超四分之一(26%)的投资在西欧。对亚太地区(不包括大中华区)和大中华区的配置则在7%左右文|《财经》记者 康恺编辑 | 张威“重估中国资产”,这一风潮不仅席卷全球,更成为亚洲富豪的共识。瑞银最新发布的《2025年全球家族办公室报告》称,未来五年,30%的亚太区家族办公室(下称“家办”)计划增加对大中华区的投资,39%计划增加对中国内地的投资。受访家办的平均净资产为27亿美元,平均管理资产为11亿美元。“今年年初,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投资者都在大规模低配中国资产,在过去几个月中,低配(中国资产)的情况正在减少。” 5月27日,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亚太区资产配置策略师滕瑶在2025年瑞银亚洲投资论坛(AIC)的一场小型大中华记者会上表示。她称,中国科技股票最受市场热捧。在滕瑶看来,这背后的原因在于,其一,科技行业是中国股票盈利最高的板块之一;其二,中国人工智能股票相对于美国等其他国家的估值折价增加;其三,中国政府正加大对人工智能等科技行业的支持力度。瑞银预计,2025年,中国科技股的盈利增长将达到30%。据上述机构测算,尽管股价有所回升,但MSCI中国指数的估值仍比历史平均水平低7%—8%,比历史MSCI世界指数市盈率低15%。瑞银认为,受政策支持,中国已在不少行业基本做到自立自强。目前,中国是许多关键电力和资源相关组件,及其他工业设备的全球制造枢纽。在高带宽内存(HBM)方面,尽管中国仍依赖海外供应商,但国内公司正在加快投资。相对于在岸市场,离岸市场同样受投资者关注。“中国香港IPO回暖,以及港股在二级市场走势强劲,正驱动家办投资中国香港市场。从根本上说,投资者最关注的就是如何让财富持续增长。”瑞银环球家族及机构财富亚太区主管辜良雄在同一场记者会上说道。2025年,中国香港IPO市场迎来复苏,年初至今募资总额达到90亿美元,同比增长320%。据瑞银测算,年初至今,港股IPO的回报率达18%。除高盈利增长,家办增加对中国投资的另一原因在于,当前其在大中华地区的配置较低。瑞银的调查显示,2025年,家办投资组合中超过一半(53%)的投资在北美,超四分之一(26%)的投资在西欧。对亚太地区(不包括大中华区)和大中华区的配置则在7%左右。对于哪些家办资金将成为投资中国的资金,瑞银称,中东(45%)和亚太地区(30%)的家办最有可能增加对中国大陆的投资。家办的投资注重全球多元化配置,这使其将目光投向中国香港。香港投资推广署家族办公室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部门已引进160家全球家办落户中国香港。2022年10月,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目标,在2025年底前协助不少于200间家办在港设立或扩展业务。近日,中国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表示,正计划优化基金及单一家办享有税务宽减的合资格交易种类,包括碳信用和虚拟资产等,以及优化私募基金分发附带权益的税务宽减安排。3月,中国香港“新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开展了资产及投资规定优化。该政策升级的一大特点是,在港注册的家办资产可计入投资总额。5月25日,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官网对外披露,该计划在政策调整后两个月实现申请量上升440%。此前,对于上述优化措施,中国香港民建联财经事务发言人陈仲尼认为,此举将大幅提高投资者在港设立家办的动机,预计将进一步吸引亚洲乃至欧美地区的资金来港。瑞银财富管理中国区主管吕子杰认为,之所以近些年不少家办落户中国香港,从根本上来说也和该地的国际地位相关。中国香港是一个国际化的地方,其法制与国际接轨。不仅如此,港元也是国际流通的货币。“中国企业走出去、外资入华,大多都会通过中国香港,这是一个联通中外的地方。”她对《财经》表示。中国香港背靠大陆,联通世界,这使其既能感受到中国资产的顺风,也能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逆风。瑞银的调查显示,全球贸易争端是家办投资最大的风险,70%的受访者强调了这一风险。此外,超过一半的受访者强调了地缘政治的风险。为应对潜在风险,分散化投资是不少家办的对冲策略。瑞银的调查显示,在中东和亚太地区,33%的家办计划增加黄金/贵金属投资,其比例为全球最高(21%)。
44岁孙菲菲被质疑整容失败 本人最新回应(组图)
5月28日晚间,知名女演员孙菲菲发视频回应自己被说“整容失败”。她表示,自己的容貌变化其实不是因为打玻尿酸打多了,主要是一直被浮肿困扰。孙菲菲称拍《宫锁珠帘》的时候就肿到假睫毛扎眼皮,每个手指肿得像水萝卜。查了各个方面都说没问题,退圈后朋友提醒自己可能是库欣式综合征,因为长期压力导致激素分泌紊乱,人就会有“满月脸”、“水牛背”。去医院检查后发现果然是这样,但不严重,现在已经不肿了,退圈前那阵子症状比较严重。视频发布后,有网友质疑她是对着镜头念稿子,孙菲菲否认:“我演那么多戏,背那么多台词,从不需要看稿子,更何况是我的亲身经历,不带这么看不起人的哈。”公开资料显示,孙菲菲,1981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2003年,孙菲菲在电视剧《萍踪侠影》中扮演静公主;《李卫当官2》中扮演岳思盈;2004年因主演中韩合拍片《北京,我的爱》而被观众熟知,并在韩国走红;2005年出演张纪中版《碧血剑》,饰演女主角阿九。2008年担纲女一号,主演电视剧《孔雀东南飞》。2009年1月荣获第五届南方盛典“年度最具人气女演员”大奖。后来,孙菲菲又在《麻姑献寿》里饰演麻姑和《内线》里饰演楚香雪。2013年参演《抗倭奇侠传》《内线前传》。此前,孙菲菲发长文称曾遭娱乐圈霸凌事件,自曝2010年在《血色恋情》剧组遇暴力事件,遭剧组人员唾面暴打,引发热议。2023年8月29日深夜,许久未露面的演员孙菲菲发文称:“娱乐圈的霸凌事件,我是亲历者。”随后,她在长文中曝光自己2010年在电视剧《血色恋情》剧组,疑似遭受导演张某杰策划的“暴力事件”。长文中称张某杰是策划者,姚某和杨某华是打人者。2023年11月14日,孙菲菲晒出自己遭遇的《血色恋情》剧组暴力事件最新进展:辽宁丹东凤城市公安局开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该局对姚某作出行政拘留十日并罚款五百元的决定。不少网友在最新微博下面留言:“公道自在人心,正义终究会到来。”
美国率先醒来:中国用十年做到了 怎么整?(组图)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2024年年底,德国车企奥迪新建的中国首家电动汽车工厂,在吉林长春顺利落成投产。让长春工厂制造工程负责人利贝克(Tobias Liebeck)尤为震撼的,是生产线上让人眼花缭乱的中国工业机器人的规模化应用:从将金属板冲压成门板的自动化压力机,到800多台将零件焊接成车架的机器人,再到另一家中企完成的车轮自动化安装流程……在每个班次中,机器人运用的数量都已经超过了工人。“我们没想到在中国能实现如此多的流程自动化。”利贝克感慨道。“这座新建电车工厂,同时是丈量‘中国制造2025’核心产业政策成功与否的鲜活样本。”据英国《金融时报》28日报道,最近,两份分别来自中国欧盟商会和美国经济研究公司荣鼎集团的最新报告均显示,中国已实现该计划的核心目标,完成制造业从廉价劳动力依赖到现代化的转变。英媒指出,“中国制造2025”不仅是中国制造业的历史转折点,更重塑了全球经济格局。如今,世界各国正密切关注这项计划的成效,试图了解北京的资源投入规模,探寻应对中国制造业竞争的策略,甚至是学习“中国经验”、复制“中国方案”的可能。尤其当中国正以相同的逻辑,布局包括先进半导体、人工智能,以及智能装备与仿生人形机器人的未来技术时,这种审视愈发迫切。美国智库兰德中国研究中心的代理副主任迪皮波(Gerard DiPippo)坦言,“世界正清醒意识到与中国竞争力上的差距。美国或许是第一个意识到这一点的国家。去年,中国制造商占据了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金融时报》制图2015年,中国出台了一项雄心勃勃的十年计划,即“中国制造2025”,旨在用十年时间实现制造业自主创新、实力增强。目标产业涵盖机器人、先进轨道交通设备、高技术海洋船舶制造、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金融时报》报道称,凭借国家政策支持与私营部门创业活力的深度融合,叠加中国庞大市场催生的激烈竞争,中国在多个领域显著提升了本土企业的国内外市场占有率,部分技术实力已与国际顶尖水平比肩,甚至实现超越。美媒彭博社去年的一项追踪调查也发现,即便面临美国多年的恶意打压阻碍,“中国制造2025”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据其统计,在13项关键技术中,中国在无人机、太阳能电池板、石墨烯、高速铁路以及电动汽车与锂电池等5项关键技术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并正在另外7项技术领域迅速追赶领导者。2024年,中国在13项关键技术领域中占据其中5项的全球领导地位。彭博社制图《金融时报》尤其提到,中国产业政策致力于构建自主供应链以抵御西方干预,这一战略目标在本月经受住了考验:在中美激烈的关税拉锯战中,中国始终坚守原则,凭借强大的经济韧性与坚定的立场,最终促使美国总统特朗普做出让步,美方大幅下调了对华关税。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因为美国或许意识到了自己对中国进口的严重依赖,不敢贸然实施效果等同于“贸易禁运”的关税手段。兰德的迪皮波说,“可以这么说,凭借出口主导地位,中国与美国打成了平手。”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Jens Eskelund)也表示,目前中国占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29%,“所以,如果‘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是将中国打造成全球领先制造大国,那么它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论及制造业,如今全球无人能与中国比肩。”他补充说。北京交通大学国家经济安全研究院院长李孟刚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宗旨是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这项计划不仅比早期的产业政策更全面,还为市场份额、国产自给率和技术发展设定了详细目标。受到美国商会委托的荣鼎集团,在报告中根据四项指标对计划目标产业进行成功评级,分别是:降低进口依赖度、减少对外国企业的依赖、成为技术领先者以及实现全球竞争力。在计划囊括的十个产业中,荣鼎认为,中国的高端轨道交通设备和电力设备在四项指标中均表现强劲;机器人、机床、农业设备和电动汽车产业表现为部分强劲;新材料、航空航天设备以及生物医药与高性能医疗设备方面相对较弱。报告还称,单一产业内的具体类别也存在不同发展水平。比如在数控机床方面,中国在中低端数控机床已实现自给自足并超额完成目标,但高端领域占比较低,为15%。荣鼎报告在四个维度对中国十个产业的评估。《金融时报》制图在技术领导力方面,中国欧盟商会报告罗列的排名与荣鼎类似,将先进造船、高端轨道交通设备和新能源汽车列为最高评级,其次是农业机械和电力设备。此外,两份报告也都提到外国企业起到的作用。荣鼎报告称,外国企业在中国被激励本土化生产,进一步帮助北京实现嵌入本土供应链的目标。研究注意到,即便美国对华出口停滞的情况下,在华美资子公司的销售额仍持续攀升。荣鼎报告的合著者卡米耶·布伦努瓦(Camille Boullenois)指出,许多在华外企立足本地运营而非出口,这让“中国在降低进口依赖方面极为成功”。“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外企对中国的成功也做出了贡献”,她表示。也有专家认为,仅以目标完成度来衡量“中国制造2025”的成果,并不足以反映这项计划的核心目标。欧洲最大中国问题研究智库“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的首席经济学家马克斯·曾莱因(Max Zenglein)强调,“这一计划的真正目标是中国成为制造业超级大国,而现有评估完全偏离了这一点。”北京交通大学的李孟刚教授对《金融时报》表示,产业政策对中国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他说,“特定领域的技术领先是中国参与全球竞争的基础,也契合世界发展趋势。在这些领域,我们将坚持产业政策不动摇。”李孟刚同时也指出,产业政策需要优化。他认为,未来政策将不再是单纯扩张规模,而是侧重提升全产业链附加值,重点关注研发投入、专利质量等指标,以“避免盲目扩张,同时引导长期竞争力”。荣鼎报告的布伦诺瓦也表示,过去产业政策资金的空前增长,在未来十年或将难以复制,但中国制造业仍将继续保持活力,并可能从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受益。《金融时报》注意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口号下,中国正寻求加强在尖端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实现建设自主发展“科技强国”目标。李孟刚对此解读称,这本质是“中国制造”计划的深化,但更侧重技术创新。人形机器人正是下一个热点领域。奥迪的利贝克告诉《金融时报》,一支中国团队研发的仿生人形机器人采用了前景可观的技术,正在长春工厂进行测试。这些机器人的设计是两臂的,利贝克觉得还不够。他展望道,“我们还想要四臂或五臂的机器人。”
Breaking
全美超过400国家公园8/4都免费 南湾掀亲山热
为鼓励民众亲近自然、享受公共资源,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NPS)宣布8月4日为全国免费入园日,全国超过400个国家公园单位(National Park Service管辖范围内的保护区)当天全面免收入园费,不少南湾居民规画一日游行程,拥抱壮丽山川与历史遗迹。
对于住在圣塔克拉拉县、圣荷西及周边地区的居民而言,这是一个造访北加州知名自然景点的绝佳时机。尖顶国家公园(Pinnacles National Park)成为热门选项之一,距南湾约1.5至2小时车程,以火山岩奇景与秃鹫保育闻名,适合亲子健行与观察野生动物。
另一受瞩目景点为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 National Park),虽距南湾车程需约4小时,但因其壮丽的瀑布、花岗岩巨岩与高山峡谷,长年被誉为美国最经典的国家公园之一。免费日当天入园是错过订位游客的难得良机,但由于游客量预期爆满,当地交通与住宿势必紧张,需提前准备并妥善规划动线与时间。
金门国家休闲区(Golden Gate National...
为什么拒签?加拿大移民部新规给明确答案(图)
加拿大移民部(IRCC)宣布,自7月29日起,针对部分签证申请的拒签信将附上移民官的详细拒签理由,以提升审批流程的透明度,帮助申请人更清晰地了解被拒原因。图片来源:dailyhive根据新规,移民官的决策笔记(officer’s decision note)将直接附在以下类别的拒签信中:临时居民签证(不包括电子旅行授权eTA和临时居民许可)访客记录(Visitor Record)学签(Study Permit)工签(Work Permit)IRCC表示,未来可能会将这一政策扩展到更多类别的申请。不过,目前通过新版IRCC门户网站提交的申请人暂不会收到决策笔记。这一变化源于加拿大信息专员办公室去年的一份报告。报告显示,在2022至2023年度,78%的联邦信息公开请求都指向移民部,而移民部和加拿大边境服务局(CBSA)的申请积压严重,平均处理时间长达90天,未处理的请求积压高达5.1万份。报告批评称,移民部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机制,导致申请人不得不通过繁琐的“信息获取申请”(ATIP)流程来了解拒签原因,这进一步加剧了行政负担。因此,IRCC决定主动公开拒签理由,减少申请人额外申请调档的需求。尽管新规旨在提高透明度,但移民部指出,出于安全、隐私或其他特殊原因,可能会对部分内容进行删减。过去,许多被拒签的申请人只能通过调档(GCMS Notes)才能了解具体原因,不仅耗时(通常需30天以上),还需支付5加元申请费。如今,移民部主动提供拒签解释,将帮助申请人:更快明确问题所在(如材料不足、资金证明不符等);有针对性地准备申诉或重新申请;减少因信息不透明导致的重复申请或投诉。IRCC表示,这一政策是“服务透明化”承诺的一部分,后续可能扩大适用范围。对于计划申请加拿大签证的人而言,更清晰的拒签反馈无疑是一大利好。来源:https://dailyhive.com/canada/canada-immigration-refusal-explanation
加拿大已拉响警报 GDP竟靠纸上房租硬撑(图)
加拿大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5月实际GDP环比下降0.1%,同比仅增长1.2%。但更值得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结构问题——其中超过12%的增长竟来自"虚拟房租"(imputed rent)这一统计概念,这一"纸上产业"对GDP的贡献已超过许多实体经济部门。图片来源:betterdwelling"虚拟房租"是加拿大统计局设定的一项特殊统计指标,指业主自住房的理论租金——即房主如果租用自己的房子需要支付的租金。尽管这笔钱实际上并不存在,但会计入GDP核算。过去一年,虚拟房租贡献了12.5%的GDP增长,超过油气开采(7%)等实体行业目前虚拟房租占加拿大实际GDP的8.5%,而2009年前这一比例还不到7%自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低利率时代以来,加拿大经济对虚拟房租的依赖度持续攀升为何这一指标具有误导性?当前住房短缺推高实际租金,连带虚拟房租上涨。虽然这会提升GDP数字,但租金上涨意味着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反而抑制经济增长。虚拟房租既被计为"住房消费",又被视为房主的"隐性收入",这使得GDP数据比实际现金经济看起来更强劲——尤其在经济下行期,这种统计特性可能掩盖真实困境。经济学家指出,GDP本应是反映经济健康状况的指标,但过度依赖虚拟房租等非市场活动,使其难以准确衡量真实经济表现。当一国GDP增长越来越依赖统计假设而非实际生产活动时,决策者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这一指标的参考价值。目前加拿大经济正面临增长乏力、高利率和住房危机的多重挑战,而虚拟房租在GDP中占比的持续攀升,或许正是经济结构失衡的一个警示信号。来源:https://betterdwelling.com/canadian-gdp-growth-fictional-rent-fuels-over-1-in-10-more-than-oil/
教皇也逃不过美国税?目前他具有三重国籍(图)
近日,一名美国共和党议员提出一项特殊法案,旨在防止新任罗马教皇利奥十四世因其美国出生身份而面临税务义务,导致其被迫放弃美国国籍。意大利《共和国报》报道,该法案由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联邦众议员杰夫·赫德(Jeff Hurd)发起,名为《神圣主权保护法案》(Holy Sovereignty Protection Act),并获得了6名共和党议员的联合支持。 赫德表示:“利奥十四世的当选不仅是天主教会的重要历史时刻,对美国同样具有特殊意义。我们必须确保,若有美国人被召唤去领导全球逾十亿天主教徒,不应因此面临失去国籍或承受不合理税务负担的风险。”天主教现任罗马教皇利奥十四世本名罗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后因赴秘鲁担任主教而取得秘鲁国籍,并因成为教皇而自动获得梵蒂冈国籍。目前他具有三重国籍。然而,美国税制采用“属人征税”原则,即无论美国公民身处何地,均需履行向美国国税局报税的义务。即便实际收入可能在特定情况下被部分免税,但包括教皇在内的所有海外美国人仍需提交详尽税务申报,除非放弃美国国籍。美国《华盛顿邮报》曾评论称:“作为美国公民,普雷沃斯特必须像其他海外美国人一样,向美国国税局和财政部申报其所有收入。”另有美国媒体指出,美国税务机关甚至可能盯上与教皇办公室有关的官方基金,如“圣伯多禄献金”,或与教皇支出和慈善项目有关的私人账户。面对这场前所未有的税务与外交混乱,美国共和党议员赫德或是在与白宫协调后提出了新法案,旨在化解当前僵局,并特别强调教皇身份的独特性——既是全球天主教信徒的精神领袖,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的元首。赫德指出:“这项立法正是为了承认教皇这一身份的特殊性——他处于信仰、领导力与全球责任的交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