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6023 帖子

    TikTok在美「不卖就禁」大限逼近 川普称可能再延宽限期

    短影音平台TikTok在美国「不卖就禁」的宽限期将于6月19日到期,美国总统川普在今天公布的专访中表示,如果届时未达成协议,他可能再度延长对TikTok的宽限期。 路透报导,川普2日在佛州棕榈滩海湖俱乐部(Mar-a-Lago)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 News)「会晤新闻界」(Meet the Press)主持人维尔克(Kristen Welker)专访,访问内容定于今天在全美播出。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川普受访时指出:「我希望这件事(TikTok分割出售)能够办成。」他还说,TikTok帮助他在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中赢得年轻人支持,他对这款应用程序(app)有所偏爱,TikTok非常有趣,而它将受到保护。 美国国会去年4月跨党派压倒性通过「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之应用程序侵害法」(PAFACA,即俗称不卖就禁),时任总统拜登同月签署,规定中国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若不脱手,TikTok将于今年1月19日起在美被禁。 但川普1月20日上任后随即签署行政命令,延缓实施TikTok禁令75天,之后又于4月再给TikTok宽限75天寻找非中国买主,否则在美业务将面临被禁命运。

    中国航空首席专家:研发新型战机 已引进DeepSeek大模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沈阳所)首席专家兼科技委主任王永庆,日前接受中国官媒中新社访问时表示,「歼-35A」是系列战机,目前正按规划有序发展之中。在沈阳所工作近40年的的他也在专访中表示,他的团队已引入DeepSeek大模型,并结合实际需求,深入研究大模型在复杂问题分析与解决中的应用前景。 中新网2日报导称,60岁的王永庆在沈阳所工作近40年,曾参与多个型号飞机的总体设计与研究,培养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中航工业简介提到,沈阳所成立于1961年,是中共建政后组建的第1个飞机设计研究所,主要从事战斗机总体设计、研究工作。先后承担「歼-8」、「歼-11」、「歼-15」、「歼-35」和无人机等五大系列、共40余个航空武器装备重点型号的研制任务,被称「中国战斗机设计研究的基地」。 至于新一代的「歼-35A」,去年11月12日在珠海航展开幕时亮相。中航工业表示,其具备强大隐身性能和飞行能力,还拥有高度智能化的资讯融合与处理能力。王永庆将其喻为空战中的「组织后卫」,能像在篮球场上组织战术一样,联合、协同战场上的各种装备,构建高效杀伤网,实现体系作战。 王永庆对中新网表示,自2000年以来,中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号飞机「井喷式」面世并非偶然,是得益于以徐舜寿、黄志千、叶正大、顾诵芬等人做为代表的老一辈航空人奋斗,从预先研究到技术突破、从系统思维到体系建设,不断探索勇于创新,为航空工业探索出自立自强的发展道路。 他提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广泛应用,沈阳所创新推出了首个「数智标审系统」、打造了数字员工,实现了技术文档与设计数模的标准化审查自动化。 王永庆解释,该系统能够自主完成大量繁琐的审查工作,让科研人员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更重要的科研工作。「这是我们在智能化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也是未来航空科研工作的发展方向。」

    中国表态评估与美谈判后 驻美大使谢锋吁中美理性沟通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3日在华盛顿使馆开放日活动呼吁中美两国应理性沟通,而此刻正逢中方表态评估是否针对关税与美国进行谈判。态度貌似放软。 凤凰卫视报导,中国驻美大使馆3日响应华盛顿的使馆开放日活动,打开使馆大门,开放民众进场参观,现场还举办甘肃省文化介绍活动,帮助美国民众增加对中华文化理解。谢锋在致辞时以当天主题甘肃文化活动为喻,他称甘肃位于古丝绸之路内核,展现开放与包容,当今中美关系也理当往此迈进。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谢峰说,美国长期受益于全球贸易,享受来自世界各地的优质平价商品。「贸易不是零和游戏,设置壁垒只会阻碍物流和成长。」他提到,仅2022年,美国企业在中国的营收,就比中国企业在美营收多出4,000亿美元。「加征关税对谁都没有好处,只会扰乱商业,推高成本,冲击金融市场并拖慢全球成长。」 谢峰强调,发起关税战的并非中国,「我们不想打仗,也不会被吓倒」。他认为,美国发起的关税战无法增进理解,呼吁应该朝向兼容并蓄的方向迈进。 上一次谢锋公开发言落在4月19日,据驻美大使馆官网披露,谢锋在中医药文化开放日活动上以中医学比喻中美贸易战,批评美国高筑关税壁垒将导致「国际经贸气滞血瘀」,不能「自己生病让别人吃药」,称中国反对贸易战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若被强加贸易战将坚决反制。态度显得强硬。 中国商务部2日以不具名发言人名义表示,美国高层多次表态愿与中国就关税问题进行谈判,也通过相关方面多次主动向中国传递信息,希望与中国谈起来。对此,中国正在进行评估。被外界视为中方松口信号。 华尔街日报近期引述消息人士报导称,中国政府考虑应对美国总统川普对打击芬太尼转运的关注,作为两国打开关税谈判的重点。但中美双方并未对此有正式回应。

    沙特阿拉伯威胁:将进一步增产石油

    沙特阿拉伯警告石油输出国组织与伙伴国(OPEC+)的超产国,除非这些国家遵守产量目标,否则沙国将进一步增产石油。 OPEC+周六(3日)同意从6月起,每日增产41.1万桶石油,是连续第二个月增产,以惩罚哈萨克斯坦及伊拉克等超产国家。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OPEC+代表表示,沙国正在考虑完全取消每天220万桶的减产量。沙国这项威胁显示,沙国可能打破多年来支持油价的政策,以强化OPEC+的纪律。 美国关税措施打击需求,加上OPEC+增产,已使伦敦布兰特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直逼每桶60美元,接近4年来低点。

    受这条款影响…美向中国借用月壤研究 但NASA不会资助

    中国国家航天局日前对外发布「嫦娥五号任务月球样品国际借用申请结果」,包含6个国家的7家机构获准借用月球样品。其中有2所是接受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资助的机构,为美国布朗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但受美国「沃尔夫条款」(Wolf Amendment)影响,该校研究者不会获得NASA资助。 中国国家航天局4月24日公布获准借用月球样品的机构,分别为法国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国科隆大学、日本大阪大学、巴基斯坦空间和外大气层研究委员会、英国开放大学、美国布朗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南华早报2日称,本月初,石溪大学行星科学家格洛奇(Timothy Glotch)表示,与美国大多数涉及月球样本研究不同,他的研究项目不会得到NASA的支持,原因在于「沃尔夫条款」。 2011年4月,美国国会批准「沃尔夫条款」,以国安为由要求NASA和白宫科学和技术政策办公室(OSTP)未经授权,不得使用法案拨付的资金与中国技术交流,也不能使用该资金与中国政府开展任何科学活动。 格洛奇表示,非常感谢他的机构为他提供赴中资金,也感谢研究合作伙伴的机构合作工作。虽然尚处早期阶段,但他将与香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科学家合作分析样本。但石溪大学的官员须与中国国家航天局签署借阅协议,样本才能运出中国。 嫦娥五号于2020年12月返回地球,降落在内蒙,带回自1976年以来搜集到的首批月球物质,包含1,731克岩石和土壤,来自吕姆克山(Mons Rümker),是月球正面的风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的火山构造。 中国的研究人员从这些样本有了令人惊讶的发现,其主要的玄武岩物质,比阿波罗或苏联月球任务带回的样本都年轻,意味月球火山的活跃时间,比以前认为的要长得多。 格洛奇告诉《南华早报》,希望将土壤和岩石样本的性质,与美国阿波罗计划时期的样本比较,对比其样本在仿真月球环境中的散热情况。他们还将研究月壤的磁性,以更能了解土壤暴露在太空中的时间,以及它如何随着时间变化。 格洛奇称将以高倍显微镜查看这些超薄岩石切片,以寻找不寻常的碎片,可能能为岩石起源和组成提供线索,增加理解月球地质的复杂性。他的目标是帮助回答长期存在的问题,包括月球的火山历史、不同的表面物质以及它们是如何在数十亿年的太空中发生变化。 格洛奇的合作伙伴之一、港大行星地质学家钱煜奇表示,他很高兴能参与这个项目。多年来,他一直想对嫦娥五号与阿波罗号取得的样本比较研究,且只有在同一实验室、相同条件下对2组样本进行分析才有意义。 钱煜奇也提到「沃尔夫条款」对于科学研究造成阻碍。他指由于该条款,中国、包含香港科学家都被阻止获取阿波罗计划的样本,之前他尝试联系NASA,但他们答复绝对不行。 钱煜奇表示,现在中国向美国研究人员开放了自己的「金库」,希望NASA也能考虑这样做。钱指,冷战期间美、苏尚能在国际太空站合作,如今中、美没有理由不能在太空领域合作。

    Breaking

    知名车企彻底退出中国,曾在车市呼风唤雨(组图)

    7 月 22 日,中国汽车江湖传来一声叹息——三菱汽车正式斩断与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的合资纽带,同时按下该合资公司发动机业务的暂停键。这记利落的 “转身”,宣告着这家在华深耕四十载的日系车企,彻底退出了中国汽车生产的舞台。面对中国汽车产业向电动化疾驰的滚滚车轮,三菱汽车坦言,在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中,经过对在华战略的深度审视,最终选择了终止合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的迭代速度如同闪电,我们必须重新找准自己的位置。” 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中,难掩无奈。这场告别早已埋下伏笔。7月2日,原沈阳航天三菱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悄然换上 “沈阳国擎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的新招牌。工商信息显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等老股东已悄然离场,北京赛苜科技有限公司则全新入局,股权的新旧交替,为这场终章写下前奏。从整车生产到核心发动机业务,三菱汽车在华的生产版图彻底清零,一个时代就此画上句点。回望三菱在华的四十年,宛如一部跌宕起伏的外资车企奋斗史。上世纪 80...

    CNN披露多张照片:艾普斯坦曾参加川普二婚婚礼 双方交互多

    川普总统全力撇清与「淫魔」富豪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的关系,不过仍难逃媒体穷追猛打,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独家掌握一批从未曝光的照片与影像,发现艾普斯坦不但出席川普婚礼,两人还多次在时尚派对同场亮相,显示双方绝非泛泛点头之交。 CNN报导指出,1993年川普与女星玛拉‧梅波斯(Marla Maples)于纽约广场饭店(Plaza Hotel)举行婚礼,负责拍照的摄影师琼斯(Dafydd Jones)表示:「当时我在媒体区帮艾普斯坦拍照,如今回想起来,真希望多拍一些他和川普的合照。」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中国夫妻游澳洲,在市中心无端遇袭被打伤(组图)

    一对来澳洲游玩的年轻中国夫妇,本周遍体鳞伤离开了著名的旅游城市霍巴特。始料不及的意外遇袭,让满心期待的旅行蒙上阴影。妻子被当街拽头发倒地拖行,丈夫阻拦也被打伤,所幸有路人热血出手相助。“我和老公都懵了,真的吓到了”7月16日,Xi先生和Yan女士从深圳出发,开启为期13天的澳洲之旅,20日抵达霍巴特。Yan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次日晚约7点50分,夫妻俩在市中心一间中餐馆用餐后,步行返回旅馆。途经市政邮局附近时,被马路对面两名本地少女“锁定”。涉事少女(图片来源:供图)据其回忆,两人身高约为1.7米,其中一人正在吸着烟卷。“她们试探性吼叫,我们没有搭理。红色头发的女孩子突然冲过来,说了一些话,大概问要不要尝试她的大麻,我们拒绝了。”她讲述道,另一名少女拿出手机开始拍摄。“她骂F**k,不断挑衅我们,我和老公都懵了,真的吓到了。”就在二人准备离开时,“红发女”二度发难,冲到Yan女士面前,试图用烟头烫她的脸,并纠缠不断。“她对着我脸故意吐烟,然后问我为什么不愿意尝试,这个吸了会让人怎么怎么样,神态很疯癫。”“猛地揪住头发将我拖倒,我感到头皮剧痛”原以为无视对方可以让滋扰尽快结束。令两人未料到的是,事件居然进一步升级了。在反复要求Yan女士尝试大麻无果后,红发女突然暴起动手。“她从后方猛地揪住我头发,将我拖倒,从台阶拖到马路上,僵持了有10秒。”Yan告诉记者,“她的力气很大,我感到头皮剧痛。”据其回忆,即便倒地后,红发女已然没有住手,继续挥拳袭击其头部。Xi先生夫妇(图片来源:ABC)混乱时刻,旁边的Xi先生急忙上前援手。“我老公冲上去阻拦还击,拉开她,让她停下来,但她就是不撒手。”Yan说,在推搡中,Xi被另一名女子一拳击中眼部,导致眼镜掉落,视线模糊。“我只能大喊‘Help’,希望有人来救。”就在她高声求救时,路过的一对老年夫妇试图驱赶两名施暴少女,但也未能成功。遇袭的中国夫妇(图片来源:ABC)正在这危急时刻,一名驾车经过的路人停车搭救。据澳媒早先报道,他是附近一家餐厅的老板Avi Singh,与妻子下班回家途中目睹了这一幕。“这个小哥帮助我们驱赶了那两个人,还报了警。他说以前也被青少年袭击过,还被打掉了一颗牙。”Singh对媒体称:“他们受到很大惊吓,我觉得他们当时几乎无法做出反应,完全懵了。他们只是来拍照的游客,什么都没做。”“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完全不可接受”接报后,警方迅速赶抵现场,后续锁定了两名分别为15岁和16岁的少女,她们此前已有盗窃等案底。她们目前已获保释,预计下月出庭受审。遇袭的中国夫妇均在事件中受伤,包括手部擦伤和腿部淤青等,给此次旅行留下遗憾和失望。多处淤青(图片来源:供图)这对夫妇告诉今日澳洲App记者,“原以为这会是一次宁静而美丽的假期,这是我们第一次来塔斯马尼亚,真的非常兴奋。”“事件发生得突然,又令人恐惧。没法理解为什么在这样一个以和平著称的地方,会发生这样的事,令人深感震惊和困惑。”“这起袭击是随机发生的,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害者,完全不可接受。”他们对澳洲治安感到失望,“游客不仅应被美景所震撼,还应感到安全和舒适。”他们说,“不过,无论发生过什么,我们依然热爱这个地方。这里的自然美景、宁静的街道,以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值得珍惜。”两人伤势(图片来源:供图)塔州多元文化委员会主席Aimen Jafri指出,无论是否出于种族因素,此类事件都会影响塔州在海外游客眼中的形象。“他们回国后,一定会向亲友讲述这次经历,这种负面新闻肯定会影响游客对塔州的印象。”近年来,塔州青少年犯罪数量极速增多,从2022年的略高于3800起,增长至2024年的5782宗,一年内暴涨近2000例,增幅高达约50%。

    特朗普要掐死俄罗斯大动脉,会殃及中国吗?(图)

    美国财长贝森特周一表示,下一轮美中会谈可能商讨中国购买俄罗斯和伊朗石油的问题。贝森特称,“我认为(中美)贸易处于良好状态……不幸的是,中国是受制裁伊朗和俄罗斯石油的大买家,因此我们可能开始讨论这个问题。”▲贝森特对CNBC称,“任何购买受制裁俄罗斯石油的国家都将面临最高100%的次级关税”,如果美国实施这些次级关税措施,他会鼓励欧洲跟进。上周特朗普向俄罗斯发出“50天最后通牒”:如果俄罗斯在50天内没有达成和平协议,将面临100%的次级关税。它被解释为美国要将关税打造成新的地缘政治工具,也就是说,虽然俄罗斯与美国几无贸易,美国无法直接用关税向俄施压,但通过将俄罗斯100%的关税转嫁到俄的贸易伙伴上,从而达到孤立俄罗斯的目的,使俄失去石油资金的来源,难以继续维持战争。需要指出的是,这是个非常复杂的压力传导游戏,但是首先,这是特朗普对俄罗斯的威胁,绝大部分风险需要俄罗斯自己化解、消除,它不是专门针对中国的威胁,要找个辙给中国再加税。2024年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第一大买家,但是据彭博社,2025年6月印度超过了中国成为第一大买家,中国位于第二位。普京需要评估俄罗斯经济的承受力和特朗普发动最新制裁的真实决心,还要评估战场进展和军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代价等等各种因素,决定是否加速结束战争,还是不惜任何代价把战争打下去,直到实现全部战略目标。▲乌克兰空军21日通报称,自当地时间20日21时起,俄军向乌克兰发射了426架无人机以及包括“匕首”高超音速导弹、巡航导弹在内的24枚导弹。从目前情况看,俄军控制了卢甘斯克的全部领土,顿涅茨克、扎波罗热和赫尔松地区超过70%的土地,以及哈尔科夫、苏梅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的部分地区,而且拿到了美国不让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承诺,它的战略目标大约完成了七八成,普京肯定会评估完成剩余目标的代价与风险相比是否值得的问题。另外,美国在拜登政府时期对俄罗斯实施了大量制裁,如果特朗普实施他所威胁的次级关税,将是制裁的空前提升,俄美关系不仅不能改善,还将进一步严重恶化,这对特朗普来说同样意味着风险。因此真正落实该制裁对特朗普来说比他发出威胁所需要的政治决心将大得多。再看中美之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一直向中国施压,希望中国减少对俄石油购买,以及整体上减少对俄贸易,防止军民两用物资被俄用于战争目的。欧盟也一直向中方提同样要求。美国还真的采取了一些小规模行动,比如制裁向俄提供贸易结算的中国小型银行,以及制裁他们认为“支持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中国公司。但是中美大的关系并没有与中俄关系产生太多关联,因此中美接下来会因为俄罗斯问题彻底闹翻,美方向中国所有商品加征100%的关税,这在今天看来是完全丧失理性的,也是难以思议的。▲自俄乌开战以来,美国以“支持俄罗斯军事工业”为由发动了对实体和个人的多轮制裁,其中超过一半来自印度、中国、瑞士和土耳其。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之一,美国对华关税政策的任何变化都将带来中国的反应并产生全球影响,之前中美互加关税到100%以上,严重扰乱了中美贸易,双方经过谈判,好不容易将临时关税降了下来,并且就长期关税进行谈判。如果因为俄罗斯的事情两国关税重回100%以上,双方谈判的前期成果将归零,而且带动美国整体贸易及谈判形势的恶化。那样的决定可不是特朗普政府不用考虑代价就能够轻易做出来的。所以老胡认为,至少在目前,特朗普团队如果真同中国谈买俄罗斯石油的问题,也应该是希望中国向俄方施压,增加俄乌实现全面停火的可能性。在经过之前激烈对抗并最终通过谈判达成框架协议后,美国目前没有再用关税恐吓中国的资本,华盛顿也清楚中国不吃那一套。老胡前面说了,特朗普发出50天最后通牒后,形成了非常微妙的压力转换,这当中美国自己的风险与它威胁的国家一样大。特朗普之所以留了50天的缓冲期,而不是“立即生效”,就是他希望这个威胁能够发挥杠杆作用,而不是变成一场局势新恶化的开端。所以至少在今天,我认为“最后通牒”仍是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事情。那么到了期限结束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但我有一个大的预测:美俄之间的这场较量不太可能转变成中美之间一场新的决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