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8061 帖子
人工智能浪潮 深圳两会见「AI同步口译」反应时间快达0.5秒
人工智能(AI)浪潮来袭,中国深圳地方两会期间,当地政府安排设置AI同步口译,为外国人员提供翻译服务。
据中国媒体证券时报网等报导,深圳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开幕式25日举行。会上有不少外国领事官员受邀参加,他们在现场佩戴耳机旁听。
然而,现场没有同步口译员,只有领事官员座位前的4个屏幕,将会议内容同步转化为英文即时显示。这是AI同步口译首次应用在深圳两会。
该AI大模型由深圳科企「来画科技」研发,名为InnAIO AI翻译大模型。据悉,该翻译软件的政策术语翻译准确率高达98.6%,反应时间快达0.5秒。
来画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魏博观察使用状况。他说,当时有一名外国人本来戴着耳机,但看到AI同步口译的屏幕后,便把耳机给放下,对着屏幕记笔记」。他认为,「这说明AI同声传译的准确率很高」。
除了AI同步口译外,深圳这次的地方两会还出现「机器人记者」。机器人名为「夸父」,深圳卫视还推出「夸父逐会」专题,报导两会消息和观察。
众院预算案交付表决…大逆转 共和党反对派妥协过关
联邦众院26日针对预算案交付表决,由于有共和党人坚持反对,外界原以为无法过关,不料拖延数小时后,在总统川普与议长强生(Mike Johnson)强力运作下,共和党反对派临阵变卦投下赞成票,堪称是川普上任后一大胜利。
根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共和党最终只少掉一票,就是党内鹰派马西(Thomas Massie,肯塔基州);至于民主党人全面动员出席投反对票,包括彼得森(Brittany Pettersen,科罗拉多州)带着出生四周的小婴儿搭机参加投票;还有刚接受膝盖手术尚未痊愈的马林(Kevin Mullin)也打着点滴远从加州前来华府投票。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众院刚通过的预算案要求全面减税、大幅削减开支、两年内提高债务上限,并为边境安全与能源生产编列新预算;然而参院版本的预算案仅有国安与能源预算并决定将争议性内容留待日后研议。
报导指出,参众两院共和党人对于川普政府提出的预算案,采取不同策略,尤其众院版本历经数日协商未能达成共识,暴露党内部严重分歧,外界原以为预算案难以在参众两院成功闯关,不料川普与强生全力运作下,共和党反对派最终选择妥协,上演表决大逆转。
而且这项胜利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共和党面临最后期限,否则难以避免下个月政府关门以及今年春季稍后的财政违约等危机。
传Meta拟建「超大AI数据中心」 将斥资逾2000亿美元
科技新闻网站 The Information 引述消息人士报导,Meta 正洽谈建设一座全新的数据中心园区,不仅规模远超Meta至今所建的任何设施,在同业中也算数一数二。以园区所需的芯片数量和用电来看,斥资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
据报导,Meta高层讨论,新园区最终可能需要5至7GW(百万瓩)电力。相较之下,OpenAI计划到2030年为名为「Stargate」的数据中心聚落取得8 GW的电力。
这座全新数据中心园区规模之一,是Meta首席执行官祖克柏上月所提路易斯安那州新AI数据中心的数倍。Meta表示此案成本为100亿美元,祖克柏当时暗示这座数据中心横亘6.4公里。
从 The Information 所披露的消息来看,Meta正为数十亿用户可能对生成式AI的需求激增,展开多年准备,并计划在所有应用程序推出AI聊天机器人。同时,也可看出祖克柏为赶上竞争对手OpenAI所付出的努力。OpenAI已和软银(SoftBank)展开合作,计划四年内斥资5000亿美元建设新的AI数据中心。
Meta已表示,今年资本支出提高至600亿至65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近70%。目前并不清楚这项新建案是否会动用到今年的资本支出。
尽管像DeepSeek这类超低成本的AI技术已经问世,引发开发此类技术无需庞大资本的质疑,但OpenAI和Meta显然仍然义无反顾地继续推动大规模扩展计划。此外,其他公司如Google和Elon Musk的xAI所推出的AI模型,也正和Meta争夺消费者的目光。
报导指出,Meta和OpenAI经营层对于xAI去年在田纳西州孟斐斯加速建设数据中心感到忧心,促使他们加快推动自己的项目。
知情人士透露,Meta高层已告知数据中心开发商,愿意考虑在路易斯安那州、怀俄明州或德州等地建设更大规模的园区。本月,Meta的高层主管还亲自前往这些候选地点考察。
号称「家用显卡都能跑AI」超越Sora的阿里万相大模型开源
阿里云旗下影片和图像生成模型「通义万相2.1」(Wan)开源,号称「家用显卡都能跑AI」,代表顶级前沿模型的开源浪潮,涌向由AI驱动的影片创作领域,也代表本周全球AI大混战升温。
权威评测榜单VBench显示,万相2.1以总分86.22%的成绩大幅超越Sora、Luma、Pika等国内外模型,稳居榜首位置。
财联社报导,美国Anthropic公司24日发布首个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3.7 Sonnet。与此同时,DeepSeek也在持续开源5个代码库,赶忙上架「最强大模型」的xAI,将推出一系列应用层面的优化;美国科技巨头亚马逊也已经定档26日,将给语音助手Alexa带来「AI升级」。坊间也有传言称,OpenAI可能会在本周推出GPT-4.5。
根据通义介绍,此次开源的是2个版本的模型:14B版本适用于专业创作者迅速上手部署,而1.3B参数量的版本在家用显卡,例如辉达4090上用单卡8.2G显存,就能生成480P高品质影片。性能甚至能与某些5B参数量的闭源大模型相媲美。
受消息影响,阿里巴巴美股盘中异动拉升,带动中概股集体走强。
分析认为,万相2.1主动开源,而且是全部推理代码和权重全部开源,代表影片生成模型赛道将更加活跃,竞争和反复运算也会变得更加激烈;对消费者以及内容产业的从业者而言,生产力跃升的速度也会变得更快、成本和使用门槛将快速降低。
例如,OpenAI终于在去年底发布Sora产品,面向每月缴纳20/200美元的订阅用户。同时由于算力不足,暂时没有推出API(应用程序开发接口)的计划;谷歌Veo 2模型则在近期披露定价,每生成1秒影片需要付费0.5美元,相当于生成1个小时的影片,需要花费1800美元。
万相2.1的技术突破主要体现在2点,首先是能够展现复杂稳定的人物肢体动作,以及精准还原碰撞、反弹等复杂物理场景。这决定了AI生成的影片是否有足够真实性。
另一个巨大的优势,是万相2.1能够直接通过提示,可以在影片中生成中英文本及特殊艺术效果。随着这个模型的开源,中文AI应用市场又将迎来一波新玩法的升级。
通义万相于2023年7月7日上线,去年9月19日的阿里云栖大会上,发布通义万相影片生成大模型。
广东发债42.3亿美元 首度大规模落实回收闲置土地
广东本月底将发行人民币307亿元(约42.3亿美元)专项债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为中国首个大规模落实的案例。收储的地皮主要是企业无力或无意愿继续开发的住宅用地与商用地。
综合中媒证券日报、中国经营报报导,为配合房地产市场「去库存」,收保存量土地的行动正大规模展开。广东省财政厅24日发布通知显示,2月28日将为专项债券进行竞争性招标,发行总额人民币307亿元,覆盖广东19个城市,86个项目,其中广州发行最多达人民币60.5亿元,珠海、惠州发行超过人民币50亿元。
这也是自去年11月中国自然资源部发布「关于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通知」以来,中国首个大规模落实的案例。
此前,广东省多地发布关于运用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的公示。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截至2月22日,广州、惠州、珠海、江门等城市公示的2025年度第一批拟使用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超过220宗,拟收储价格合计超过人民币430亿元(约59.3亿美元)。
据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方面透露,收储的地块主要包括企业无力或无意愿继续开发的住宅用地和商服用地,旨在进一步盘活存量闲置土地,促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从土地类型看,此轮广东拟收储土地涉及住宅、商业、旅馆、工业用地等。其中过半是住宅地,商业服务用地占比超过30%,工业用地只有10%。
报导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纳入此轮土地收储名单的项目多来自地方国企。以珠海为例,该市拟收储14宗用地全部来自本地国企,其中6宗为华发集团所有,6宗来自珠海大横琴集团。
广东省2025年预算草案报告显示,财政部提前下达广东省2025年添加债务限额3213亿人民币,其中专项债务3035亿人民币(约418.7亿美元),主要用于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报导引述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随着专项债资金到位,土地收储工作推进,将有利于降低土地库存,稳定地价,引导预期,从而稳定商品房销售量和价格。」收回地块后不管是调整规划再出让、用于建设好房子,还是用作保障性住房用地或公共用地,都有利于改善房地产市场供给结构。
Breaking
中国军人需要“误入歧途”的普京来训练吗?(图)
乌克兰基辅邮报(Kyiv Post)日前引述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消息人士表示,俄罗斯计划于今年安排约600名中国军事人员,赴俄军事设施与基地接受训练,内容是关于如何应对西方武器的训练,训练内容涵盖战车操作、炮兵、工兵与防空等领域。报导未说明受训人员是否将加入俄军作战,或仅属交流性质。6月24日的这一报道还显示:乌克兰情报总局消息人士说,克里姆林宫此举意在让中国军事人员学习并借鉴俄方的俄乌战争作战经验,反映俄罗斯意图与中国站在同一阵线,共同抗衡西方。针对媒体要求证实是否有此事,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26日未作正面回应,在例行记者会上他只是回答说:“我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郭嘉昆声称:在乌克兰议题上,中国始终坚持劝和促谈,严格管控军商两用货品出口,从不向交战方提供武器。今年4月,乌军曾俘虏了2名为俄军作战的中国公民,两人声称参战纯属自愿,跟解放军没有关系。乌克兰外交部指曾就此与北京交涉,但中方一直没有正面回应。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4月17日表示,中国正在供应武器和火药给俄罗斯,这是他首度公开指控北京向莫斯科提供直接军事援助。他还说:乌方情报显示,中方在俄国境内生产火药与炮弹等物资,乌方为此对3家中国注册企业祭出制裁。泽连斯基还说:“我们认为中方代表正在俄罗斯境内参与某些武器的生产。” “我们终于掌握到情报,显示中国正在向俄罗斯联邦提供武器。”他特别提到“火炮”,但并未说明他指的是炮弹、火炮系统或是两者都有。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今年5月又表示:中国虽暂停向基辅及其他欧洲国家供应无人机,却仍持续向俄罗斯提供相关装备。俄罗斯全面入侵乌克兰已长达3年多,在俄乌战争期间,中国与俄罗斯保持密切的经济关系,但对于这场冲突,中国一直试图形塑中立形象。但对基辅来说,中国直接提供武器给俄国,将象征中方大大背离其立场。乌克兰公布俘虏2名为俄军作战的中国公民后,中、乌关系已趋于紧张。北约组织(NATO)秘书长吕特(Mark Rutte)日前在北约峰会期间说,有鉴于俄罗斯构成的长期威胁、中国大规模军力增长,以及朝鲜、中国和伊朗支持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战争,北约增加军事开支非常重要。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北约峰会停留时间不到24小时,但他充分利用这次短暂的外交访问将自己塑造成全球和平缔造者。不过,认为自己的和平功绩配的上诺贝尔和平奖的特朗普却无法掩饰在俄乌战争议题上的尴尬。因此,当特朗普在周三的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未兑现的俄乌战争政策承诺时,他大为光火。在竞选总统时曾多次承诺在24小时内结束俄乌战争,为何还没有做到?特朗普表示,这场冲突比任何人所理解的“更棘手”,他同时指责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然后迅速转移了话题。不过,当特朗普被记者问及俄罗斯总统普京,是否有针对乌克兰以外的领土野心时,这位美国总统回答道:“有可能。” 他还补充道:“我认为弗拉基米尔·普京是一个误入歧途的人。”特朗普终于看到俄总统普京“误入了歧途”,就在几天前的6月20日,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体会议上的发言中表示:俄罗斯没有拿下乌克兰苏梅市的目标,但原则上不排除这种可能。普京接着说:“我认为俄罗斯人民和乌克兰人民是同一个民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整个乌克兰都是我们的”。普京告诉大会:“我们有这么一条古老的……不是谚语,也不是寓言,是一条古老的规则:俄罗斯士兵的踏足之处便是属于我们的”。持有如此观念的普京也被一直偏袒普京的特朗普看出是“误入了歧途”,中国军事人员要被派到俄罗斯学习并借鉴俄方的俄乌战争作战经验,难道不令人担忧吗?
全国人才缺口过亿 却装不下1222万毕业生(图)
一件怪事,现在很多应届毕业生,都觉得找工作难,吐槽岗位少、竞争大、求职难。数据统计,预计今年有1222万名大学生毕业,同比增长43万人,创历史新高。但你知道吗?现在全国各个行业“缺人”的呼声却一浪高过一浪——光是直播行业,就号称2025年缺口近2000万,制造业、IT、养老、AI等领域也纷纷喊出“千万级缺人”口号。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缺口接近3000万;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缺口超2000万;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服务业超3000万;AI行业缺口超1000万;......这些数字加起来,我惊讶地发现,就业“缺口”的数字已经过亿了。为什么各行各业岗位缺口过亿,毕业生却无路可走?这些高喊“就业难”的大学生们,到底面临着怎样的两难处境?当下的就业市场,似乎正经历一场令人费解的撕裂。1就业“缺口”为何这么大,我们先拿直播行业来解剖麻雀。直播行业,号称缺口2000万,俨然是一个冉冉升起的就业蓄水池。这个数据,是来自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网络表演(直播)分会联合快手平台发布的《网络主播新职业发展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有1508万人把网络主播当成主业,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我国直播行业的人才缺口为1941.5万人。不过,这个数据本身未必完全准确。其测算的逻辑,是基于行业的持续高增长。另一份报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在2023年发布的《直播平台就业价值报告》就指出,直播电商不仅催生出30多种新职业,还带动产业链上下游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给出了一个关键比例:直播电商的在线交易额每增加1亿元,可以带动就业岗位增长约1100人。数据显示,今年直播行业增速已经下滑到8.31%,按5.3万亿规模计算,理论上增量岗位仅为4844730人。按此测算,增加就业的数据不到500万,与所谓的“2000万”差距甚远。可见,行业很容易高估自己的就业容纳能力,通过“吹水”制造出虚假繁荣。此外,还有一个扎心的数据:截至2024年5月,全平台主播账号累计超1.8亿个,仅去年就新增了1240万个账号。而真正以主播为主业的,报告中仅1508万人。账号泛滥如野草,全职主播却似真金——这1.8亿个账号里,多少是僵尸号?多少是玩票试水?又有多少是同一人操作多个马甲?账号的狂欢,吹胀了“2000万缺口”的气球。更隐蔽的水分在于:报告中从未明确“2000万”里全职与兼职的比例。现实中,学生试水、宝妈兼职、白领搞副业撑起了“灵活就业”的半边天。这些流动性极高、收入极不稳定的“弹性岗位”,也被一并计入2000万缺口。说到底,2000万缺口“注水量”惊人——里面有真实的产业链扩张需求,但更多的可能是行业自我造势的浮沫和招聘市场的虚假繁荣。如果把它径直等同于“2000万个职位虚席以待”,高估了直播光环,也低估了千万毕业生的就业难度。2不过,哪怕夸张一点,就算挤掉80%的水分吧,这些行业的人才“缺口”至少也有2000万啊。为什么大学生仍感觉就业难?这依然让人费解。我问了身边不少的大学生,发现可能不是他们太挑剔,而在于当前就业市场存在明显的供需错配——学生要的,行业给不了;行业缺的,学生够不着。学生要的是什么?我截取了平台#大学生毕业找工作#词条下大学生们的共性发言:“有kpi的工作压力是真的大,工作强度真的受不了”“给得太少了要求还巨多,劳动力不好卖但也不能这么贱卖”“我可以接受高压,但不能接受一份低工资打两份工的工作量”“一问到有没有五险一金就打马虎眼,试用期薪资也闭口不谈”......可见,大学生眼中的“好岗位”,核心诉求很简单:一份签字的劳动合同,每月到账的社保公积金,和工作量相匹配的工资,能向上发展的成长前景。并非他们“眼高手低”,他们渴望的是获得感和确定性,是旱涝保收的底线安全感。但,就是如此“简单”的要求,行业能满足吗?以直播行业为例,打开BOSS直聘,搜索“主播”,可发现海量的“好岗位”,其中多数都标榜着高薪、高保、急缺、低门槛,“学历不限”“1天/周”“包吃包住”“接受小白”等诱人标签比比皆是。比起极具诱惑力的招聘宣传,冷冰冰的现实就是,尽管行业宣称缺口巨大,实际岗位质量却参差不齐。跟大学生,真不配。3还是以直播行业为例,不少“过来人”都表示,行业的真实生态与轻松高薪的想象相去甚远,直播奉行的残酷规则是:灵活就业成常态,五险一金是奢侈品,明天是否失业,全看流量脸色。看看收入,《网络主播新职业发展报告》显示,80%以上职业主播月收入低于8000元,36.9%不足1000元,新人主播的底薪则会更低。在入不敷出的压力下,多数新人会选择再打一份或几份工,将主播作为兼职之一补贴家用。再看强度,做主播轻松吗?并不。BOSS直聘研究院曾发布的调查显示,多数主播需承受日均超6小时直播、每周开播4天以上的高强度工作,才能稳固粉丝量。社交媒体上,有很多对大学生的“劝退帖”——“播了三个月,12点前睡觉的日子不超过5天,播到喉咙哑,甲状腺结节都多了三个,给自己折腾得死去活来,到头来账号粉丝还是两位数”,类似的控诉在评论区得到了多数新人主播的共鸣。更严峻的是,直播行业“青春饭”属性显著:18-29岁主播占比64.2%,30岁以上从业者不足21%,其中超60%为灵活就业或非正式岗位,所以我们能看到类似主播的职业在不少招聘网站上常年“急需”。为什么老是缺人?曾经找过这类工作的大学生想必深知其中的套路,HR冲KPI式的虚假招聘已成潜规则:上午刚刷到的职位,下午可能就消失无踪;约好了面试,再找hr就没有动静了;面试通过等待入职,也能突然被鸽……而无论宣传页的条件开得多么诱人,与HR简单交涉就能发现:底薪是缩水的,因为要看经验;出勤天数是无意义的,因为工作地点可能就在家里的手机前;无KPI压力的说法更是唬人,因为长期没流量随时会被公司裁员。这种高强度、低保障的工作环境,显然并不符合大学生对职业稳定性的期待,纷纷表示:“要不起”。再退一步说,假设大学生真的想去直播,也并不见得那么容易。因为直播行业的门槛在提高,对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广州某姐直播间为例,团队细分为30余个专业工种,要求从业者具备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多项技能,而非单纯依赖口才。这种转型使得传统文科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而理工科学生又缺乏相关行业经验。4直播行业只是一个窗口,其他行业也有类似的情况。为什么会有不少本科生“回炉”去读专科?就是为了找到适配自己的那个“坑”。说一千道一万,就业应该是企业和人才的双向奔赴,现在却成了互相嫌弃。行业缺口和就业难题,正在同时存在,说明市场存在显著的结构性问题,亟待改革破题。政府、高校、企业、学生应共同发力,找到破局方向。目前来看,国家已经做出部署,更多调整专业教学和学习的方向,提高就业适配的能力。当社会面临转型焦虑,各行各业都在经历剧烈变化,毕业生应当更重视实践能力,及早融入就业市场潮水之中。最后,终有人站上潮头,也有人被大浪淘沙。
外食费用高自己煮饭才香Q 洪泰雄5招煮出健康好米饭
外食费用愈来愈高,许多人改为自己在加烹煮,但用电锅煮饭时,不只是煮熟就好,想让米饭更香、更营养、保存更久。时常专注营养话题的讲师洪泰雄在脸书指出,煮饭时有一些技巧,可以让米饭更营养,将从煮饭技巧、保存方法、营养守护三方面说明,让民众一次看清楚。
洪泰雄表示,用电锅煮饭的技巧,首先洗米不过度,轻轻搓洗1至2次即可,避免把米粒表层的维生素B群洗掉。其次,浸泡时间要刚好,一般白米浸泡20至30分钟,糙米或紫米建议泡1至2小时,让米芯吸水更饱满,煮出来的饭才会Q弹不硬。第三、水量的拿捏,白米为1杯米配1.1至1.2杯水,糙米是1杯米配1.5到1.7杯水,想要软一点就多一点水,硬一点就少一点。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身体被敲断4次 折叠男孩终能直立 要考研(图)
极目新闻记者 谢茂 张奇山东00后“折叠男孩”姜延琛在经历四次手术后,身体终于被打开。6月29日,负责给姜延琛手术的极重度脊柱矫正专家梁益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最后一场手术耗时12个多小时,手术成功后,姜延琛终于能够直立。姜延琛据媒体此前报道,姜延琛是山东德州夏津县人,由于身患罕见的先天性肌肉病,他的身体反向“折叠”,脖子向后仰接近180度,头和臀部曾经只有不到一掌的距离。母亲于梅英说,儿子的头是朝天的,基本上穿袜子穿裤子都看不见,他就指着摸。别的小孩用5分钟穿好衣服,他可能需要15分钟,他从小学三四年级就是跪着上课。尽管困难重重,但姜延琛从未放弃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姜延琛的病此前尚无可借鉴的成功治疗病例,手术风险极高。心疼儿子的于梅英曾劝他放弃读书,少遭些罪。姜延琛的态度却很坚决,“如果我放弃了我自己,将来万一真要是治好了,我是个一无是处的人,还不如不治呢。现在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全面,多方面发展一下。万一将来我治好之后,我还是能够做一个有能力的人,还有可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于梅英全力照顾患病的儿子,丈夫则打工赚钱养家,一家人就这样彼此搀扶,走过了艰难的求医、求学之路。2022年,姜延琛趴在瑜伽垫上完成了高考,以超出山东二本分数线近60分的成绩,被德州学院录取。他说过,自己想站起来考研。2024年8月,姜延琛找到梁益建治疗时的状态据报道,姜延琛在北京接受治疗后,于2024年8月找到了四川成都的极重度脊柱矫正专家梁益建,进行新阶段的治疗。2024年12月5日,姜延琛接受了反向截骨矫形手术。2025年2月19日、4月17日,他又接受了颈椎截骨矫形翻修手术、髋关节松解手术。准备最后一次手术的那段时间,他每天坚持锻炼6小时,墙上的训练计划越贴越满。梁益建在手术中相关视频中,梁益建在给姜延琛手术时一度跪着。6月29日,梁益建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这是因为手术时,姜延琛原本处于俯卧位置,做到一定程度需要回到卧位,中途需要换一次体位,自己是跪姿才好给患者摆体位。梁益建说,最后的一场手术耗时12个多小时,手术成功后,姜延琛终于能够直立。据梁益建透露,姜延琛总共接受了四次手术,每一次手术的难度都极其高,就手术难度来说已经是“天花板”了。姜延琛的身体整体矫正了170度左右,待康复后就能回家。(图片由成都京东方医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