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8014 帖子
多伦多TTC街车被挡道 市民联手挪车!延误数百起 邹至蕙呼吁审查
随着多伦多继续从最近的雪暴中恢复过来,一段视频显示,几位市民将一辆车推开,因为挡住了TTC有轨电车的去路。
图源:Instagram
据Toronto Star报道,上周末在Reddit和Instagram上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小群人似乎正试图将一辆车推开,因为它挡住了College Street和Ossington Avenue附近的506号线Carlton有轨电车。
当这些人开始沿着停放的汽车的驾驶座聚集时,可以多次听到旁观者大喊“这不是一个好主意”。
画面显示,他们弯下腰,这群人开始用力推和摇晃没有乘客的汽车,似乎是想把它移开,让出空间让有轨电车通过。
“是的,它移动了,它移动了,” 另一个声音喊道,鼓励同步推车的人继续前进。
图源:Instagram
接下来,一名戴着红帽子、身穿安全背心的男子(看起来像是TTC售票员的人)来到有轨电车前门,检查这群人腾出的空间是否足以继续行驶。视频结尾处,这辆有轨电车从车旁驶过,人群爆发出欢呼和笑声。
图源:Instagram
虽然视频没有说明拍摄时间,但这一事件似乎是多伦多居民最近几天面临的另一个挫折。TTC报告称,2月20日,23辆汽车堵塞了有轨电车超过10个小时。“我们已经看到了,” TTC发言人Stuart Green在谈到视频时说。
“我们不会容忍这种行为,但它确实反映了我们的客户在发生这种情况时感到的沮丧,” Green说。
“自上次暴风雪以来,我们已经看到数百起此类延误,影响了数千名客户,延误时间长达一个半小时,”他表示。
“这次发生的事件显示,在拖车到达之前,堵塞物已经被移开,” Green说,“没什么需要补充说明的。”
多伦多警方发言人Cindy Chung表示,当TTC有轨电车被停放的汽车堵塞时,有轨电车司机应该打电话给警察或停车执法部门寻求帮助。
“自2月20日起,我们的停车执法部门一直与TTC主管合作,协助处理这些电话,” Chung说。
“多伦多警方不建议旁观者擅自移动停放的车辆,因为他们的安全是第一位的,” Chung表示,“我们不希望他们冒受伤的风险。”
据CP24报道,多伦多市长邹至蕙(Olivia Chow)呼吁市政经理对多伦多的冬季维护工作进行全面审查,因为她认为本月初多伦多对接连发生的暴风雪的响应工作进展“缓慢”。
图源:CP24
“像许多多伦多人一样,我对多伦多市对最近暴风雪的响应感到失望。所有多伦多居民,包括老年人、行动不便的人和推着婴儿车的父母,都不得不面对不充分和缓慢的市政府响应,” 邹至蕙在致执行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说道。
邹至蕙要求市政经理“确定私人冬季维护承包商是否履行了合同规定的义务”,作为审查的一部分,并评估所有改善冬季维护工作的选项,“包括重新谈判或解除现有合同”。
市长还呼吁多伦多审计长调查该市对本月初发生的重大冬季风暴的处理情况。
特朗普坚持实施25%关税!加拿大回击!福特威胁提高输美电价!
安省进步保守党(PC)党领福特今天表示,如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加拿大商品和服务加征关税,安省将考虑提高向美国出口的电力价格。
图源:youtube@cpac
福特周二在渥太华竞选活动中表示:“我们正在审查出口到美国的电力成本。如果他对加拿大或安省的任何产品加征关税,我们也会对美国电力加征关税。”
“然后我们将视情况采取下一步行动。”
可能断供安省能源出口?
福特未提供具体细节,也未解释此举如何与他此前威胁“切断对美能源出口”相关。此前,福特曾表示,如果特朗普推进3月4日生效的关税,安省可能会停止向美国出口能源。
福特周二表示,他不愿意与美国陷入“关税战”,但如果加拿大受到攻击,他将毫不犹豫地反击。“如果有人攻击我们的家庭、企业,以及加拿大所做的一切,我会毫不犹豫地加入战斗,确保我们打回去,让他们感受到我们所承受的痛苦。”
特朗普:25%关税下月生效
数周以来,加拿大努力加强边境安全,试图阻止美方施压关税,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仍表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25%进口关税将于下周正式生效。
图源:Youtube
第一轮关税将于3月4日实施,特朗普最初声称,这些关税是为了阻止非法芬太尼(Fentanyl)和非法移民从美加及美墨边境涌入。
周一,加拿大外交部长乔利(Mélanie Joly)驳斥特朗普的说法,指出美国才是非法芬太尼、枪支和移民的“净出口国”。
乔利在伦敦举行的线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她尚未听到特朗普当天的具体言论,但她强调:“关税威胁是真实存在的,并可能持续一段时间。”
她补充说,加拿大已经准备好应对“所有可能的情况”,虽然加拿大并非唯一受到特朗普经济威胁的国家,但加拿大是“全球唯一”公开提出1550亿元报复性关税的国家,以反制美方措施。
乔利透露,特朗普与加拿大总理杜鲁多在上周六进行了一次“建设性”的电话会谈,主要讨论乌克兰战争。两人还在周一的G7领袖会议上再度交谈,但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继续称杜鲁多为“加拿大州长”。
乔利强调,加拿大政府已向美方解释,加拿大正在加强边境安全措施,包括实施15亿元的边境安全计划,以阻止毒品、枪支和非法移民从南方涌入加拿大。但不能担保这些措施足以避免下周的关税。
图源:youtube@cpac
她表示:“我们将继续向美方强调,加美贸易关系对美国本身‘极其有利’。但与此同时,我们会坚定捍卫加拿大就业和经济,绝不会屈服。”
周一在与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联合新闻发布会上,特朗普被直接问及3月4日的关税生效日期。
记者问道,加拿大和墨西哥是否已经采取足够措施来避免关税。特朗普直接回应:“关税将按计划实施,一切进展顺利。”
特朗普补充说:“我们长期以来遭受各国的严重不公对待,不只是加拿大和墨西哥。”
多重关税威胁
3月4日生效的关税措施是对大多数加拿大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对加拿大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产品征收10%关税,显示美方对加拿大能源依赖较大。
此外,特朗普还威胁对加拿大及其他国家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额外25%关税,以迫使制造业回流美国。
过去两周,特朗普还额外威胁对以下加拿大商品加征关税:
汽车及零部件木材半导体芯片药品科技企业数字服务税(针对加拿大和法国对美国科技公司的征税)
特朗普将关税政策归咎于前任政府,指责美国在贸易问题上长期被其他国家占便宜,特别是在制造业和税收政策方面。
特朗普周一重申:“不,关税不会被推迟,一切按计划推进。”
他再次宣称“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将使贸易关系更加公平,并能为美国财政部创造更多收入。他表示:“我们的国家将变得极度富有,再次强大。”
加拿大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协会(APMA)主席Flavio Volpe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并不令人意外。
“关税生效还剩8天,特朗普不会突然改口。” 沃尔佩认为特朗普此举意在向加拿大和墨西哥施压,迫使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议(CUSMA/USMCA)。
特朗普周一未直接提及CUSMA,但他批评了一系列贸易协议,称:“有些协议,我晚上读了都会觉得‘谁会签这种东西?’”
Volpe表示,特朗普的言论加剧了市场不确定性。“他的策略是制造市场焦虑,让企业和投资者选择美国。”
一些企业已暂停投资决策,例如Stellantis调整生产计划,而其他企业则选择暂缓未来发展方向,等待形势明朗。
Volpe认为,特朗普此举意在逼迫加拿大政府、各省省长、商界和工会采取行动,试图在下周的最后时刻促成新一轮谈判,加拿大政府将在未来几天努力寻找对策,以避免这一轮关税打击。
“有人患病”! 加拿大网红湿巾遭召回+赔钱! Costco等超市很常见!
华人注意!
加拿大法院已经正式批准对一款热销湿巾的集体诉讼,购买过这款产品的顾客,快去提交索赔申请!
图源:BlogTO@Anatoliy Tesouro/Shutterstock.com
近日,加拿大BC省最高法院正式批准了一项针对Kimberly-Clark公司的集体诉讼,涉及该公司因污染风险而被召回的Cottonelle可冲洗湿巾。符合条件的加拿大消费者现可提交索赔申请。
要知道,这款Cottonelle湿纸巾可是“老网红”了,在Costco、Shoppers和沃尔玛都相当常见!
图源:Hip2Save
召回湿巾涉嫌健康风险
温哥华律所Slater Vecchio LLP在一份新闻稿中宣布,BC省最高法院已对 Kimberly-Clark Corporation、Kimberly-Clark Inc. 及 Kimberly-Clark Canada Inc.(统称 Kimberly-Clark)批准了集体诉讼。
这起诉讼涉及2020年因污染问题被全国召回的Cottonelle Flushable Wipes 和Cottonelle Gentle Plus Flushable Wipes。
官方通知已于 2025年2月21日正式发布。律所代表在邮件中表示:“该集体诉讼已于2023年8月获得认证,但根据《集体诉讼法》(Class Proceedings Act, RSBC 1996,...
怒炸!谷歌将加拿大省立公园改标为”州立公园”!政府介入:必须修正!
近日,不少加拿大网友发现,谷歌地图(Google Maps)正在悄悄更改对加拿大省立公园的标注,将其从“省立公园(Provincial Park)”变成了“州立公园(State Park)”。
这件事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纷纷截图记录,质疑谷歌地图是否在“刻意误导”。
据英文媒体Global News报道,TikTok网友Samantha Gietema最先注意到了这一问题。
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位朋友在Facebook上分享了这个情况后,她立刻去查看,果然发现多个省立公园的标注都被改成了“州立公园”,甚至连“省立公园”这一类别都在谷歌的选项中彻底消失了!
图源:Global News
“我一开始以为是个系统错误,但后来发现很多人在谷歌地图的帮助中心(Help Centre)提问,大家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Gietema说。
除了BC省外,阿尔伯塔省的多个省立公园也被错误标注为“州立公园”。比如,埃德蒙顿附近的Miquelon Lake省立公园和Lois Hole Centennial省立公园都变成了“State Park(州立公园)”。
加拿大网友炸锅:“是Bug还是故意的?”
面对网友的广泛质疑,加拿大环境与公园部长Tamara Davidson表示,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一现象,并向谷歌正式提出更正要求,要求恢复“省立公园”的标注。
谷歌随后发布声明,表示他们最近没有更改加拿大公园的标签,并强调大部分公园几年前就已经这样标注。
然而,这一说法并未平息争议,不少网友仍表示:“明明几天前还是‘省立公园’,怎么突然变了?”
图源:Google Map
Gietema质疑道:“几天前这些公园还是正确的标注。一些网友还录屏记录了标签变化的全过程,短短几个小时内,‘省立公园’就被改成了‘州立公园’。”
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近期多次发表“吞并加拿大”的言论,许多网友怀疑,谷歌地图的这一变化并非巧合。
特朗普此前曾在接受福克斯新闻(Fox News)采访时直言:“加拿大本来就不该有边界,它应该是美国的一部分。”
图源:拍摄
政府正式介入,要求修正!
面对舆论压力,加拿大政府已向谷歌提出正式请求,要求谷歌立即恢复“省立公园”标签,并提供明确解释。
“我们必须明确捍卫加拿大的主权,我们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部长Davidson在声明中强调。
与此同时,谷歌也表示,他们正在积极调整标注,以避免进一步混淆。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宾顿男子涉拖车和货物盗窃 价值超过150万加元
皮尔区警方近日逮捕并指控一名宾顿男子涉嫌拖车和货物盗窃。迄今为止,被盗货物总额已超过150万加元。
图源:皮尔区警方
据CityNews报道,皮尔区警方从2024年12月初到2025年1月下旬收到多起报告,称All Days Trucking运输公司偷走了装载货物的拖车。
警方表示,All Days Trucking公司在萨省的萨斯卡通注册,但其证书已过期。嫌疑人据称使用第三方在线平台识别贵重货物并直接联系受害者,以折扣价提供运输服务。
进一步指控称,受害者雇用All Days Trucking公司运输他们的货物,嫌疑人随后派遣不同的运输公司从受害者那里取走拖车和货物,调查人员认为其中一些公司参与了这些盗窃案。
经过广泛的调查,警方找到了Bura Limited Inc.公司,该公司由宾顿市41岁的Manjinder Singh Bura拥有和经营。警方发现该公司参与了盗窃,并发现其持有多辆被盗拖车和货物。
被盗货物总价值估计超过150万加元
警方指出,嫌疑人通过电子邮件地址和多个电话号码与受害者联系。据称,联系一直保持到预定的交货时间,之后所有通信突然中断。
2月19日,警方对6个卡车场和一个与被告及其公司Bura Limited Inc.有关的住宅地址进行了7次搜查。警方表示,这导致发现和扣押了多辆被盗拖车和货物。
这名41岁的男子面临多项指控,包括5项超过5,000加元的盗窃罪、5项超过5,000加元的欺诈罪和持有犯罪所得财产。
警方表示,迄今为止,被盗货物的总价值估计超过150万加元。
调查正在进行中。
警方呼吁任何知情人士来提供线索。
Breaking
再批以色列总理涉贪遭起诉 川普护航:美国不会忍受
美国总统川普28日表示,美国将「不会忍受」以色列总理内唐亚胡因贪腐指控继续受到起诉。
川普在自家社群媒体平台「真实社群」(Truth Social)发文写道:「美国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用于保护和支持以色列,数额远远超过对其他任何国家,我们不会容忍(内唐亚胡继续被控)这种事。」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耗资17亿的好莱坞大片,在中国票房卖不动?(图)
近期最爽的好莱坞商业大片,风驰电掣地来了。不啰嗦,《F1:狂飙飞车》。对于很多观众来说,都已经好久没有这种坐在IMAX厅里156分钟顾不上看手机的观影体验。
但这部公认的视听震撼顶级大片,却在中美市场感受到了不同的票房时速。北美,超预期大爆。北美周五首日票房达2500万美元(约1.7亿人民币),大大超出预期。仅用一天就创造苹果公司影片最高首周末票房纪录。同时创皮特主演电影第二高首日票房,仅次于《僵尸世界大战》首日的2519.7万美元。原本业内预测北美首周末票房为3500万-4000万美元,现在看能达到5500万-6500万美元。但要说收回影片2.5亿美元(约17亿人民币)的高额制作成本,还需全球市场一起给力。可在曾经的好莱坞第二大票仓,内地市场,票房走势却远没有北美那么极速。首日票房1220万,周六暴涨9成,可也只是2309万,目前影片票房刚破5000万,猫眼预测内地总票房1.43亿。还不到北美首日单日票房。问题并不出在口碑上,影片烂番茄新鲜度86%,MTC 70分,而豆瓣评分高达8.5分,是今年目前为止评分最高的好莱坞电影。几乎所有人都承认,这部《壮志凌云2》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执导,F1七冠王汉密尔顿做联合制片人和技术顾问,汉斯·季默做配乐的赛车大片,代表了当下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最高水准。全程赛道实拍,动态运镜的赛车追逐,极限贴地飞行的镜头切换,真金白银支持的顶级配置,让影片成了一场彻彻底底的视听奇观。
但影片口碑发酵,似乎并未带来内地票房的大规模提速。当赛车引擎在IMAX的大银幕上炸响的时候,所有观众感受到的,是同等的摄人心魄。但内地为什么无法票房狂飙?是电影本身的原因,还是受到客观赛道的影响?今天咱们就一起聊聊这部《F1:狂飙飞车》。一、三个“惊喜”简单总结,影片就是传统又工整的顶级商业大片,真材实料,每分钱投资都让观众听到响。影片第一大惊喜,就是工整的故事。可能有人要吐槽,哪部国产电影做不到?可如今的很多好莱坞大片,确实是做不到。本片采用了一个接近《极速风流》的经典叙事模型,那就是王者归来的逆袭故事。布拉德·皮特饰演的昔日天才车手桑尼,被前队友——F1极速巅峰车队老板鲁本·塞万提斯(哈维尔·巴登 饰)请出山。之所以找到这位因事故退役后几乎被时代遗忘的老将搭配傲气张扬但尚未成熟的新星乔舒亚·皮尔斯(戴姆森·伊德瑞斯 饰),因为车队现在既不极速也不巅峰。车队即将面临出售,只有拿到分站冠军才能缓口气。说实在的,这样的设定,在体育电影里我们实在是见过太多了。韩寒执导的《飞驰人生》,其实也是类似的故事模板。但电影的故事好就好在,一切剧情为呈现赛道上风驰电掣服务,而且确实很燃。尤其是皮特那张沧桑却依然帅气的脸一出,说服力十足。新老两代不得志的天才,从相互看不顺到成为一个真正的团队,接下来,就是争夺冠军。最终战的阿布扎比黄昏,可以说是近年好莱坞最惊心动魄的决战场面。桑尼佯攻前车引开防守,为乔舒亚撕开裂口;而乔舒亚死战到底,最后“不小心”撞了对手赛车,以退赛为代价将桑尼推向终点线。也送给了 桑尼人生最后一个 F1 冠军。结局男主悄然离去,身影没入黄沙,镜头最后定格于他驰骋沙海的剪影。故事主线简单直接,导演也不想讲一个复杂的故事。《壮志凌云2》获得成功之后,导演约瑟夫·科辛斯基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风格的导演之路。那就是:用最动感写实的视觉风格,呈现一个复古的好莱坞经典故事。一个复古的好莱坞英雄故事有了,接下来就将时间留给赛车场面和特效。电影的第二个惊喜,是一场彻彻底底的视听奇观。奇观又分三个层次。首先是那种身临其境的实感。本片拍摄跑了全球8大赛道,90%实拍,IMAX+7摄像头全景捕捉真实F1赛道,赛时同步取景,大量第一视角主观镜头,车内外细节速切,将实拍的沉浸感和紧张感拉满。
观众仿佛坐在赛车里,碰撞、超车,引擎声在胸口狂震。那种超车与撞击的实感,再配合上F1赛车发动机轰鸣的真实音效,带来的那种F1赛车高速驾驶时的紧张感,是无与伦比的。第二层奇观,是导演约瑟夫·科金斯基的镜头和汉斯·季默大神配乐的珠联璧合。光烧钱没用,你得让观众感受到烧钱的效果。
约瑟夫·科金斯基用赛车版《壮志凌云》的座舱内主视角镜头,把观众直接扔进了驾驶舱,驾驶员的视角,让观众的眼睛直接长在了赛道上。主观镜头和其他视点快速切换,剪辑精妙,带来了一种巨大的视听沉浸感十足,实时解说的运用仿佛如虎添翼。但若少了汉斯·季默的煽情配乐,还不会让人如此热血沸腾。当车身在高速行驶下震颤,引擎全速运转后赛车拉起气流,超车缠斗的赛真实细节完全地呈现在眼前。再来几段摇滚金曲,观众直接上天。第三层奇观,则是决战时刻。阿布扎比最后一圈消去噪音的视点镜头,静音效果下,观众仿佛坐在赛车上和独自驰骋的桑尼一同飞翔起来。那一刻我的手心都掐到肉了,观众的激动情绪被带到顶点,那才是真正极速的感觉。电影的第三个惊喜,就四个字:真懂赛车。影片深度还原F1维修站战术、车队协作细节,包括轮胎策略、规则细节、进站换胎速度等,是顶级车迷也挑不出破绽的程度。
这背后是与知名梅赛德斯车队深度合作,不仅有汉密尔顿作技术顾问,影片的大部分场景,都在F1真实赛道上拍摄,全片赛场设计,也是取材自F1赛场的各种真实战术、案例,把车迷看的热血澎湃。观众能清楚看到,车手和车队如何协作,如何调车,如何在最快时间换软胎。就连桑尼在蒙扎的撞车,都让人想起2019年F3车手Alex Peroni在蒙扎的事故。有了真实F1的各种名场面,再加帅到比肩皮特的维斯塔潘,以及汉密尔顿、赛恩斯、拉塞尔等的客串,再加主角口中的塞纳、舒马赫等车神。对熟悉F1的观众来说,简直是彩蛋一锅烩。这就是顶级的好莱坞传统工业大片,就像一场紧张赛车一样,把所有硬件给到最足,才能让电影飙到最嗨。二、三个“遗憾”以上是影片三大亮点,由此能看出与主创的诚意,17亿投资是看得见的。但光靠这些亮点,只够满足北美和全球其他市场观众,要赢得中国观众,还远远不够。最大的遗憾,就是过于中年励志的主题,跟不上年代一代的步伐。必须承认,年过60岁的皮特依然很帅,演技也一如既往地稳定,角色魅力十足,犹如一个沉默的传火者。可那种桑尼中年直男的感觉,过于明显了。作为三十年前因车祸事故退出F1的天才车手,被人们遗忘了三十年,身上还藏着隐痛,每次看到皮特那被头盔挤得痛苦不堪又变形的脸,我就担心要闪着老腰了。果然最后一站,桑尼的伤病集中爆发,在冲线前就达到了生理极限。但电影要证明的是,哪怕我人到中年,哪怕浑身伤痛,被世界遗忘,被后辈嘲讽,但,世界还是我的。
男主不为钱,不为名,不为拿冠军,为的就是对赛车发自内心的热爱,人车合一的巅峰时刻。但结果他不仅征服了女技术总监,让桀骜后辈顿悟他“直道超车”忠告的深意,带着悔悟的泪水不惜退赛也要送“师父”夺下冠军。还能真的超越身体极限驾驶赛车率先冲破方格旗,让三十年的遗憾在烟尘中轰然弥合,接着在辉煌的香槟雨中,悄然离去,身影没入黄沙。这确实是中年直男最爱的电影,但对于这届年轻观众来说,也确实挺土的。除非是女子瘦身,否则传统励志那一套,年轻观众早就不吃了。其次,是影片群像戏一般,156分钟时长太长。如果说男主还能靠布拉德皮特的巨星魅力过关,那么戴姆森·伊德瑞斯饰演的约书亚就比较一般了,片中虽然花了很大笔墨描述一个年轻车手的傲慢和成长,但情节并没有太亮眼的地方,还进一步拉长了电影的时长。女技术总监角色原本可以很出彩,可是和皮特的感情戏实在太没必要了。而这些多出来的戏份,也让电影的文戏节奏,变得略显冗长。F1车迷可能乐在其中,但对于普通观众,156分钟实在太长了。国内观众对片长忍受的极限,就是《哪吒2》的140分钟,尤其是短视频一代年轻观众,再好看的电影超过两个小时都看不下去。电影第三个遗憾还是剧情的老套。《F1:狂飙飞车》是任何一个方面都极致工整的大片,无论剧本完整度,还是拍摄手法、人物塑造,都是那种非常老派的风格。但老派也带来了剧情老套。平心而论,影片剧情绝算不上糟糕。起承转合,该有的都有,结局乔舒亚牺牲自己撞车退赛换桑尼夺冠也很燃。可问题就是,太好猜了。只要你看过几部好莱坞励志体育片,就大概能预判桑尼和乔舒亚这对叛逆师徒的关系如何转变,结局如何展开。中年观众可能还能接受,但新一代观众是看一秒钟三次转折的短视频长大的,他们受不了一点无功无过的预制菜。结果就是,影片没能拿下年轻观众的心。三、攻不下的内地市场对于希望看到“顶级特效大片和赛车场面”的观众来说,本片的各个方面都能够达到预期;但对于希望看到新故事的新观众来说,本片的故事情节仍然是好莱坞流水作品,精致工整、缺乏新意。影片确实得到了内地影迷的追捧,可光是影迷远远缔造不了爆款。只有引发观影热潮的大片才能。讲到这里,我们又回到了“好莱坞电影卖不动了”这个老话题。自20世纪90年代打开内地市场以来,好莱坞大片在内地培养了固定的观众群,一度使中国成为好莱坞大片的第2大票仓。曾几何时,好莱坞电影特效技术更成熟,编剧和制作水平也更高,只要质量基本达标,就能在内地市场大行其道。但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电影创意的枯竭,好莱坞进入“量产电影”的时代,电影也更加流水线化,最近几年更是每况愈下。不管是漫威泥潭一样的第四阶段,还是票房一垮再垮的DC,最近的好莱坞似乎根本不观众到底想看什么。你不够尊重观众,观众也不会尊重你。《F1:狂飙飞车》最好的地方,就是找回了对观众的尊重,对商业市场的尊重。
更复古的剧情与人物设定,以及更真实、沉浸感的赛车画面,让观众找到一种当年看那些好莱坞热血大片的感觉。这背后是好莱坞当代最强技术型导演之一的科辛斯基,对好莱坞传统审美与手艺的回归。电影够燃、够爽,令人心潮澎湃,如果放到5年前推出,我认为拿下10亿票房都绰绰有余。但问题是,它出现在好莱坞在内地市场全面退潮的2025暑期档。四、燃不动的好莱坞归根到底,还是好莱坞的内地票房颓势,拖了影片的票房后腿。如果我是制作方,看到影片如此成色也会认为,电影足以代表当今F1,起码对赛车迷,以及F1爱好者来说,都该是年度必看了吧。能让体育电影重新回归纯粹的视听效果和激情热血,打动普通影迷没问题了吧。作为中年直男最爱的热血动作大片,中年市场是不是也能激发一下。难道不该看好影片的内地票房吗?可问题是,今日的内地电影市场,是年轻人说了算。他们可以把《哪吒2》票房推到154亿,把《热辣滚烫》推到34亿,也可以对好莱坞复古大片说不。影片中我最爱的一段对话是桑尼和凯特在阳台上,桑尼描述他为什么喜欢赛车,“ 当我坐在车里,我发现我可以看到一切,但没有人可以触碰到我。”那是对赛车真正的热爱,也让影片在观众视网膜上留下了F1竞技体育最本真的浪漫。可惜当好莱坞逐鹿内地市场的轮胎摩擦出的青烟散去,无论电影的质量如何狂飙,今日好莱坞都再也找不回内地市场的极速风流。
歼20雷达获突破,增强探测距离让F35无所遁形(图)
6月11日,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得益于中国山东大学团队所取得的技术进步,中国在歼20隐身战机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上,已经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半导体技术,使其探测距离增加了两倍。歼20战斗机雷达性能的提高将,大大有助于中国空军提升战斗力。▲歼20中国的歼20第5代战斗机使用的是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探测距离原本就在300~400千米左右。而我们都知道,有源相控阵雷达之所以性能强悍,就在于使用了几百甚至几千个小型的发射和接收单元T/R组件。每一个T/R组件都可以独立运转,增强雷达的发射功率的同时,依赖非机械方式转变雷达的探测相位。因此新一代机载雷达,不必像上一代雷达那样靠物理方式转相,但代价是对微电子技术的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理论探测距离取决于基础的雷达方程,但落到实际层面上,和具体算法和材料的使用也不无关系。在基础理论公式无法被突破的情况下,材料、制造工艺等的水平就是影响雷达探测距离的关键。▲《南华早报》标题根据《南华早报》的介绍,目前全世界各国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多采用氮化镓(GaN)材料制造T/R组件,比如F-35战斗机的AN/APG-81雷达、F-22的AN/APG-77雷达皆是如此。美国雷神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也在致力于研发新的材料,但是进展一直不顺利。此前美国的部分媒体曾提到,美军曾尝试持续改进GaN模块,以让F-35的雷达探测距离从约250~300公里提升至更高水平,但没有突破性进展。中国专家团队也在做着类似的工作,但除了投入对先进数字信号处理和人工智能算法的研究外,中国并没有局限于氮化镓材料本身,而是试图使用新的材料,这才终于取得了突破。▲AN/APG-81碳化硅(SiC)就是中国科研团队选定的新材料,简单来说它是一种半导体材料,但独特的物理特性非常有助于提高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性能。尤其从提升探测距离的角度上来说,用它制造的T/R组件,具有高输出功率、高热导效率、耐高温等的特性。碳化硅的“击穿电压”非常高,约3MV/cm,相当于氮化镓材料的10倍。理论上来说,它能够承受远超氮化镓材料组建几倍的电压,而电压本身对于探测距离的影响就非常大。根据雷达方程,更高功率的发射信号能传播更远,进而增强对远距离目标的探测能力。除此之外,碳化硅制作的T/R组件高效散热能力更强,这对于现代化战机而言,意味着更持久的工作时间和在更极端的环境下,依然有持续而不衰减的性能。总的来说,碳化硅材料的应用,一是能让雷达探测更远,二是能让雷达更耐久,寿命更长。▲歼20然而,碳化硅材料本身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为什么美国在这种材料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使用方面会落后于中国呢?报道中提到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技术风险。F-35是一款联合战斗机,除了供应于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外还有大量的海外用户。调整技术,使用一款新的雷达,外国用户未必接受,因为其中包含着不可预知的技术风险。第二,加工难度。碳化硅材料虽然具有高击穿电压和高热导效率的优势,但它的制造难度非常大,尤其是高纯度、大尺寸的碳化硅芯片,需要先进的半导体制造工艺支撑。多年来美国的半导体成品都依赖于外部进口,本身并没有掌握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与之相反,中国通过20年的努力,实现了碳化硅芯片从2英寸到12英寸的规模化生产,打破了技术封锁,为其能在军工领域有所应用创造了条件。▲歼20根据《南华早报》的推测,如果应用了新技术下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歼20的探测距离很可能超过1000千米,这将让新版本的歼20,轻松成为全球5代机的“王者”。尽管现代空战中,需求五代机机载雷达开机的场景确实已经不多了,5代机作为信息指挥和作战体系的节点,还需要服从于整体任务规划,但并不代表5代机的记载可以打一点用处也没有。继续强化其探测能力,可以提升歼20在极端战况下的生存能力,绝不是“多此一举”。
参院版「大又美法案」马斯克砲轰:简直疯了
亿万富豪马斯克28日痛批美国联邦参院版「大又美」税收暨支出法案,把矛头指向将导致太阳能、电池、地热、风力与核能计划税率增加的条款,说这「简直疯了」且「具破坏性」。
美国财经媒体CNBC报导,马斯克(Elon Musk)拥有的电动车大厂特斯拉(Tesla),旗下能源部门制造、销售并安装电池储能系统与太阳光电设备。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