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28713 帖子
媒体:打口水仗,上谈判桌 泽连斯基强压怒火去白宫?(图)
img { height: 392.1568627451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41.17647058824px;width:600px;}回归理性沟通,转变殊为不易欧洲首脑云集基辅,集体献花哀悼战争死难者。俄罗斯外交部长在土耳其开出“乌克兰军队投降”等停火条件。英国首相在访问华盛顿前宣布全面升级对俄制裁。美国总统则再次自信地表示,战争可以在“数周内”结束。这一切,都发生在2025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三周年之际。和前两个“周年”不同的是,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直接通话、美俄开启停火谈判进程,这场导致超1000万人背井离乡的战争,似乎有望在第四年结束。但另一方面,特朗普绕开乌克兰和欧洲盟友,单方面开启和平进程的做法,也遭到了强烈反弹。对战争立场的骤然转变,让美国政府在2月24日迎来了西方盟友的“集体示威”。在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一份乌方提出、美方反对的涉战争决议时,虽然美国代表四处游说,但最终,在美国的主要盟友中,只有以色列追随特朗普投下反对票。相较于各方势力在外交舞台上的乱斗,对战争中的平民来说,今年2月24日倒不完全是糟糕的一天。据乌克兰《基辅独立报》消息,俄乌双方在这天达成协议,滞留在库尔斯克州乌军控制区的俄罗斯平民,将通过白俄罗斯回到俄罗斯本土。这意味着,数千人将有机会远离战场。此外,当地时间2月24日夜,联合国安理会以10票赞成、0票反对、5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有关结束俄乌冲突的决议草案。决议呼吁迅速结束冲突,并敦促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达成持久和平。这是联合国安理会今年通过的第7份决议,也是2022年2月以来,安理会罕见成功通过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决议。2月24日,乌克兰基辅的独立广场,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右八)出席俄乌冲突三周年纪念活动。欧盟委员会主席、加拿大总理、西班牙首相、冰岛首相、丹麦首相等多国领导人或代表参加。打口水仗,上谈判桌2025年2月24日,在七国集团(G7)线上会议期间,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终于对上了话。这是美俄外长举行三年来首次线下会晤、开启美俄关系正常化谈判进程以来,泽连斯基和特朗普的第一次对话。泽连斯基将对话结果形容为“非常好”。此前一天,他在基辅出席记者会时表示,他相信特朗普“真的可以帮助结束战争”。特朗普当场并未对和泽连斯基的对话发表评论,但他在24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预告,泽连斯基将于“本周或下周”访问华盛顿。看起来,经过最初阶段的相互攻击,美乌领导人都在回归理性沟通。这种转变殊为不易:特朗普是极具个性的领导人,泽连斯基亦被欧洲外交官评价为有“情绪化”的特点,在国际谈判中会专注于“特别反感的单一问题”。第二次就任美国总统后,特朗普一边绕开泽连斯基及欧洲盟友,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展开直接接触;一边试图压迫泽连斯基吞下价值5000亿美元的自然资源合作协议,以“偿还”拜登政府的对乌援助开支。泽连斯基对此做出了应激反应。据乌克兰官员对媒体披露,除了公开和特朗普互呛外,泽连斯基在同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讨资源合作问题时当场出离愤怒,甚至在会议室中发出“沙哑的叫喊声”。泽连斯基的发怒,迫使贝森特带着那份“原计划在当天就签署”的协议草案铩羽而归。但从特朗普随后的发声看,他要求乌克兰签署该协议的立场并无变化。曾在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担任乌克兰问题谈判特使的美国外交官库尔特·沃尔克,建议泽连斯基转变方式。日内瓦安全政策中心主任、欧洲安全组织前秘书长格雷明格亦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只有在真正的谈判开始后,我们才能真正了解美国的立场。在目前这个阶段,应当对所有发言都保持谨慎和冷静。”美俄谈判的实质性进展,也让泽连斯基不得不转变立场。根据特朗普2月24日透露的信息,就在他和泽连斯基隔空“打口水仗”之际,美俄双方已经私下讨论了由欧洲国家派出维和部队监督停火的方案,与此前俄方一再强调的拒绝立场不同,特朗普称普京“或将接受”这一方案。普京在2月24日也接受了媒体采访。他并未提及“欧洲维和部队”,但证实了特朗普披露的“美俄重大经济交易”谈判进展。普京说,俄罗斯和美国公司正在讨论在乌克兰问题解决框架内进行重大经济项目合作,俄罗斯的稀土金属储量远超乌克兰,愿意与外国伙伴共同开发包括“新控制地区”在内的境内资源。乌克兰的大部分自然资源集中于东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矿业和工业区,而该地区的大部分目前被俄罗斯占领,乌方预估被占地区资源总价值超过3500亿美元。显然,如果泽连斯基不能尽快与特朗普“和好”,美方可能“另辟蹊径”以夺取乌克兰的稀有资源,乌方将资源开发与安全保障协议挂钩的方案,也将失效。为了让乌克兰尽快坐上谈判桌,泽连斯基一方面缓和与特朗普的关系,一方面也联合西方盟友向美国集体施压。2月24日,从纽约到基辅,从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到七国集团(G7)线上会议,美乌双方首次完全站在两个阵营,展开外交博弈。在G7会议上,双方打了一个“平手”:特朗普显然没有成功让其他G7成员重新接纳俄罗斯成为G8,但本次会议也因为美方的反对,而未能就战争三周年发表联合声明。但在联合国大会的表决投票中,乌克兰成功让美国站到了除匈牙利外的所有欧盟成员国的对立面。《华盛顿邮报》 援引专家评论称,这是自2003年法国等国反对美军入侵伊拉克以来,西方主要国家在联合国出现的“最大分歧”。2月2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右)在华盛顿白宫欢迎到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本文图/视觉中国有分析认为,在美俄直接接触之初,欧洲国家仍寄希望于通过与特朗普进行政策和经济交易,换取乌克兰和欧洲主要国家“上谈判桌”。但在遭到美方无视后,欧洲领导人逐渐意识到,他们需要采取更实际的措施,让特朗普意识到和谈需要欧洲的配合。2月2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及西班牙、加拿大、芬兰、丹麦、挪威、冰岛、瑞典、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国首脑齐聚基辅。多国领导人在发言中提议,应将2030年1月1日定为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正式日期。换言之,乌克兰可能在欧盟的支持下,在未来4年内快速完成关涉加入欧盟的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程序。而这也将为乌克兰加入北约扫清一部分制度上的障碍。正在准备访美而未亲临基辅的英国首相斯塔默,则在2月24日宣布对俄罗斯实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制裁,目标是俄罗斯的“影子舰队”油轮和向俄罗斯提供军事零部件的外国公司,新制裁名单上的企业多达107家。斯塔默还表示,英国准备在2025年向乌克兰提供45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10亿元)的军事援助,创下历年之最。值得注意的是,普京2月24日公开表示,俄罗斯尊重并欢迎欧洲国家参与解决乌克兰问题。俄罗斯常驻维也纳国际组织代表乌里扬诺夫当天还表示,乌克兰“将在适当的时候被邀请到谈判桌上”。虽然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同日重申了乌克兰投降、非军事化、政权变更、让出五分之一领土等“停火条件”,但一些分析认为,随着欧洲、乌克兰对于美俄单方面谈判表现出“绝不配合”的立场,俄方对于让欧洲、乌克兰直接参与谈判的态度正在软化。“俄方目前提出的,其实是正常在谈判开始时会出现的‘最高要价’。”格雷明格指出。对此,俄罗斯国际事务委员会学术主任科尔图诺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俄罗斯始终主张停火谈判最终要有乌克兰参与,俄罗斯同样也希望同欧洲就欧洲整体安全秩序进行磋商。此外,与欧洲的能源合作对俄罗斯依然重要。据欧盟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2月2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过去一年,欧盟为俄罗斯化石燃料进口支付了21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665亿元),比当年欧盟向乌克兰提供的经济援助总额还多出31亿欧元。科尔图诺夫预测,俄乌双方的直接接触或许将从更大规模交换俘虏、互相承诺军事降级措施等开始。泽连斯基也在2月24日表示,交换被扣押人员可以成为俄乌恢复互信的第一步,乌克兰愿意在“全部交换”的基础上与俄罗斯交换被扣押人员。不过,在直接的停火谈判真正开始前,俄乌双方仍试图通过改变战场局势获取筹码。俄国防部通报称,俄军伞兵部队在“特别军事行动”三周年来临前,控制了苏贾西北方向的前线据点斯维尔德利科沃村。这意味着,俄军已经全面接近库尔斯克乌军控制的唯一重镇苏贾。此前,俄军810旅已越过库尔斯克,向边境另一侧的乌克兰苏梅地区发动小规模攻击,据乌军称已被击退。但考虑到俄国防部2月24日强调“苏梅地区正在成为军事行动的战场”,俄军似乎希望通过控制苏梅地区部分领土,以避免乌方用库尔斯克占领区交换已“公投”并入俄罗斯的乌克兰顿涅茨克、卢甘斯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州的一部分。因此,在库尔斯克—苏梅一线,近期一场恶战或难以避免。“欧洲维和部队”有用吗?2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来到白宫,成为特朗普开启第二个任期后首位访美的欧洲主要领导人。共同会见记者时,两人的发言充满张力。马克龙明确表示,他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与特朗普意见相左。不过,双方至少达成了一项共识:派遣“欧洲维和部队”。“他们(维和部队)不会出现在前线。他们不会参与任何冲突。他们将在那里确保和平得到尊重。”马克龙说。特朗普表示,他接受这个概念,普京也接受。“欧洲维和部队”的想法最初由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24年2月战争两周年时提出。当时,舆论普遍认为马克龙是在虚张声势。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 (ECFR) 高级政策研究员乌尔里克·弗兰克指出,马克龙是为了震慑莫斯科“欧洲没有自设红线”。被舆论“揭穿”后,法国政府官员迅速澄清称,这个说法并不包括作战部队,也不会在和平到来前考虑。然而,在2024年12月7日的美法乌峰会之后,马克龙最初“随口一说”的“欧洲维和”设想得到了特朗普的认可,并成为除“加入北约”之外,唯一被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认为“值得讨论”的安全保障方案。泽连斯基同时又要求,必须在停火谈判正式开始前基本敲定安全保障问题。一时间,维和部队的具体方案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如今,随着各方披露的信息增多,“欧洲维和部队”的面貌已经清晰。首先,如马克龙所强调的,这支部队只会在俄乌完全停火后进场,不会参与目前的战争。爱沙尼亚国防部长佩夫克鲁尔说得更加保守:维和部队最好是在俄乌双方的军事力量撤出接触线之后再驻扎,这意味着接触线上的俄乌军队可能要减少到“几千人”的规模。其次,维和部队只会以“欧洲”的名义驻扎,避免欧盟、北约直接下场。欧洲政策中心高级客座研究员保罗·泰勒指出,在重大事项上采取“成员国协商一致”原则的欧盟和北约,都不可能就维和问题达成共识,讨论只会浪费时间。所以,“欧洲维和部队”在现实中将以英法等国和乌克兰签署单独协议的方式进行。在英法的设想中,北约及驻欧美军也必须为维和部队提供一定的支持。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已经明确排除了美军直接参与维和的可能性,但在2月17日欧洲内部召开的峰会上,有与会人士对媒体透露,欧洲领导人们普遍意识到,如果没有美国参与,欧盟无法提供足够的资源来保障维和任务落地。一个细节是,德国《明镜周刊》2月21日引用内部文件称,目前北约在东欧前线的部队已经面临燃料供应保障的重大挑战。很难想象在向乌克兰增兵数万之后,欧盟和北约如何保障部队的基本供应。为了解决问题,北约正计划在德国与波兰、捷克之间建设一条军用输油管网,该项目预计耗资210亿欧元,计划在2035年完工。考虑到指挥、补给和支援上的实际限制,虽然泽连斯基最初曾提出“十万大军”的设想,但由马克龙提出,得到特朗普初步认可的部队规模为3万人左右。多数分析认为,越小的数目,实现部署的可能性越高。考虑到马克龙也强调维和部队的陆军部署必须“远离冲突地区”以避免和俄军发生摩擦,这也意味着大规模的陆军并无必要,只会加重乌克兰后方的负担。然而,虽然美俄都表现出接受的意向,但考虑到现有“欧洲维和部队”的规模及非战斗性,乌克兰方面是否愿意接受这支缺乏威慑力的部队,作为安全保障的关键条件?“我认为‘欧洲维和部队’不是安全保障方案之一,而是监督停火的措施之一。”格雷明格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我们并不缺乏监督停火的措施,而监督停火与安全保障的区别在于,后者要对另一方具有战略威慑力。”事实上,按照前北约副助理秘书长斯蒂芬妮·巴布斯特的说法,“欧洲维和部队”的任务可能是为乌克兰提供军事训练、维修支持、排雷、网络防御等辅助工作,以在尽可能管控风险的同时,帮助乌克兰军队将目标聚焦在提升战斗力上。各国政府也透露出类似的信息。法国国防部长勒科尔尼表示,马克龙谈及的“出兵”主要是指军事教官和排雷专家。爱沙尼亚政府官员对《欧洲真理报》表示,该国政府正在讨论向乌克兰西部派遣军队“执行支援任务”的可能性。预计这可能包括在西部后方地带执行非致命性任务,比如保护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前线则参与一些“远程监控”的活动。只有英国政府提出希望这支部队拥有战略威慑能力。因此,英国政府考虑组织多军种的维和力量,包括派遣台风战斗机前往乌克兰执行空中巡逻任务,以形成足够的“战略威慑”。这些飞机将驻扎在乌克兰境外的基地。美联社称,英国首相斯塔默可能还将争取美国驻欧空军也作为后备力量。问题在于,这样的方案,难以获得俄罗斯方面的同意。“坦率说,如果我是乌克兰领导人,我会对(目前的)所有安全保障方案都持怀疑态度。”美国外交政策委员会杰出研究员、华盛顿凯南研究所创始主任弗雷德里克·斯塔尔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作为美国最资深的俄罗斯问题专家和多届美国总统的苏联/俄罗斯事务顾问,斯塔尔亲身参与了苏联解体后关于乌克兰“去核”的安全保障谈判。他回忆道,这种全球范围的外交对话,谈判的成果“总是非常复杂,缺乏清晰度”,在实践中几乎不会有可操作性。斯塔尔因而认为,相比谋划安全保障方案,进一步投资乌克兰军队或许是欧洲更合理的选择。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原主任丹妮拉·施瓦泽也指出,乌克兰有“久经沙场的军队和创新高效的防务部门”,欧洲国家没必要派遣军队去增加和俄罗斯发生冲突的风险,而是应当加强对自己“前线”成员国的防御力量。据欧盟官员透露,目前欧盟正准备向乌克兰追加提供总额约20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计划,包括防空系统、炮弹、远程导弹和无人机,这几乎包括乌克兰军队维持地面战场的所有关键装备。讨论援助细节的欧盟紧急峰会将于3月6日召开。不过,此前多次“放行”此类援助的匈牙利政府2月24日表示,不会再同意新的军援计划。斯塔尔指出,目前对未来做出判断为时尚早,各方都需要做好两手准备,以应对特朗普主导下的美俄谈判可能带来的惊喜成功或巨大失败。对欧洲来说,任何“将本国公民置于危险之中”的选项都是最后的方案。
Advertisements
列治文山男子涉用电子邮件“套换”现金 达数万元:已两人举报
近日,列治文山一名男子因涉嫌犯有电子邮件诈骗罪被警方逮捕。调查人员认为可能还有其他受害者。
图源:约克区警方
据约克区警方在周二发布的通报,2025年1月29日(周三)时,警方接到两名受害者的报告,于是展开调查。受害人均表示,他们收到了未经请求的电子邮件,声称他们欠一些企业钱。
通过这些电子邮件,嫌疑人能够访问受害者的计算机,并让受害人的银行账户看起来好像被意外地记入了45,000加元。随后,嫌疑人会告诉受害者,他们需要以现金方式偿还这笔钱,才能避免被征税。
嫌犯接着会前往受害者的住所领取这些现金。
2025年2月20日,调查人员逮捕了一名与这些事件有关的嫌疑人。
这名来自列治文山的31岁男子Xiao SU被控两项欺诈超过5000元、持有犯罪所得超过5000元罪名。
图源:约克区警方
警方还在列治文山的一处住宅执行了搜查令,并搜出了大笔现金。
警方公布了嫌疑人独特服装的图像,因为调查人员认为,嫌疑人还应对尚未报告的其他欺诈行为负责。任何认为自己可能是受害者的人都应与警方联系。
调查仍在进行中。
有线索者可致电1-866-876-5423,ext. 6612或1-800-222-8477报案。
85岁杀人犯从监狱逃脱 在多伦多被捕
据加通社报道,一名因谋杀罪服刑的联邦囚犯周一从蒙特利尔北部的一所监狱逃脱,几个小时后在多伦多被捕。
图源:Correctional Service Canada
加拿大惩教局表示,85岁的杀人犯Ricardo Vilches在周一中午清点人数时,没有出现。
他被关押在魁北克省Ste-Anne-des-Plaines的Archambault Institution监狱的最低安全级别牢房,该监狱位于蒙特利尔以北35公里处。
Vilches因二级谋杀罪被判处终身监禁,目前他正在服刑,警方已发出逮捕令。
多伦多警方于周一下午5点45分左右逮捕了这名囚犯。
惩教官员表示,他们将调查Vilches越狱的情况。
加拿大65岁及以上长者养老金本周到账!最高每月2000刀
2月26日周三,符合资格的加拿大长者将收到联邦政府发放的最新一笔养老金,包括老年保障金(OAS)和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
这两项养老金是每月发放的应税福利,金额在过去五年已经上涨了多达20%,以应对生活成本上升。
现在我们来看看最新一期的金额有多少?
老年保障金(OAS)
OAS适用于65岁及以上的加拿大居民,无论是否就业。
金额取决于年龄、成年后在加拿大居住的时间以及个人收入。
OAS金额每年1月、4月、7月和10月调整,以反映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变动。
据加拿大就业和社会发展部的数字,2025年1月至3月的OAS支付金额与上季度持平,因为CPI在过去三个月未上涨。不过,相比去年,OAS金额仍上涨2%。
2月OAS发放金额为:
65至74岁:最高可领取$727.67/月。要符合资格,个人2023年净全球收入低于$142,609。
图源:Global News
75岁及以上:最高可领取 $800.44/月。要符合资格,个人2023年净全球收入低于$148,17。
图源:Global News
如果2023年收入超过$86,912,部分或全部OAS金额需退还。
此外,老年人及其配偶可能还可获得额外福利,包括收入保障补助(GIS)、配偶津贴(Allowance)、遗属津贴(Allowance for the Survivor)。这三项福利为非应税收入。
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
CPP适用于60岁及以上,并至少缴纳过一次CPP的加拿大居民。
CPP是一项终身应税福利,可在退休后部分替代个人收入,直至去世。
CPP金额取决于: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个人CPP缴费情况和个人平均收入。
2025年CPP发放金额为:65岁领取者最高可领取$1,433/月。
图源:Global News
下一次OAS和CPP付款时间是3月27日。
加国开启报税季!这些是必知的关键信息
(加西网综合)随着加拿大的报税季正式启动,新的税务变动可能会对加拿大人的钱包产生影响。
自本周一(2月24号)起,加拿大人可在线提交所得税和福利申报表,开始报税工作。
(加拿大政府网站)
根据《全球新闻》的报道,加拿大财务专家克莱·贾维斯(Clay Jarvis)提醒道:“考虑到当前加拿大人面临的财务压力,今年特别需要仔细检查税收,确保已申请到所有可以享受的税收抵免。”
根据加拿大税务局(CRA)的数据,去年共有超过3300万份申报表递交,且发放了超过1900万笔退款,平均退款额为2294元。
重要截止日期
对于大多数个人报税者,申报和缴纳税款的截止日期为4月30日,逾期未缴纳可能会面临罚款和利息。对于自营职业者,申报截止日期延后至6月16日,但任何欠款仍需在4月30日之前支付,以免产生利息。
贾维斯建议尽早提交报税文件,“尽早报税,不仅能更快收到退款,还能让你有更多时间向CRA寻求帮助,或追踪所需的收据。”
最新税级
考虑到通货膨胀,联邦所得税级数将增加 2.7%。2024 年将增长 4.7%。
2025 年,收入不超过 57,375 元的联邦税为 15%;57,375.01 元至 114,750 元之间 20.5%;114,750.01 元至 177,882 元之间占 26%。
收入在 177,882.01 元至 253,414 元之间的税率为 29%,超过此范围的税率为 33%。
此外,各省和地区使用自己的个人收入水平来计算税率。
RRSP、CPP 和...
Breaking
百年来第二位非美籍得主 台师大教授获美国学会终身成就奖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1日表示,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特聘教授、教育学院院长田秀兰,6月荣获美国生涯发展学会(NCDA, 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颁发终身成就奖,成为台湾首位获此殊荣的学者,更是该学会创立百余年来,美国以外的第二位外籍学者获此最高荣誉。
台师大表示,田秀兰长年致力于将台湾及华语世界的实务经验与研究成果推上国际舞台,积极参与NCDA与亚太生涯发展协会(APCDA)等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全球对华语文化背景下职涯议题的理解与重视,提升华人地区在国际职涯教育话语圈的能见度与影响力。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被暂停泰国总理职务 佩通坦发声 中国回应(组图)
新华社曼谷7月1日电(记者陈倩慈 林昊) 泰国总理佩通坦7月1日在总理府就当天被宪法法院暂停职务一事发表讲话,表示接受宪法法院的决定,将在宪法法院规定时间内准备好辩护材料。佩通坦表示,关于通话录音一事,自己的初衷完全是为国家考虑,为了维护国家主权,为了保护士兵生命,也为了国家的和平。这一点自己问心无愧,但采取的方式可能不为一些人所接受。她将努力证明,自己没有一点私心,所做一切只是为了避免混乱与冲突。佩通坦表示,将在宪法法院规定的15天内准备好辩护材料。她再次道歉,表示在停职期间将继续为国家工作。6月中旬,佩通坦同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关于泰柬边境局势的一段通话录音流出,在泰国引发争议。执政联盟第二大党自豪泰党宣布退出执政联盟,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阿努廷等所有自豪泰党内阁成员辞职。中方回应泰国总理佩通坦被停职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泰国宪法法院当日决定即日起暂停佩通坦行使泰国总理职权答记者问。“这是泰国内政,我不作评论。作为友好邻邦,我们希望泰国保持稳定和发展。”毛宁说。执政未满一年,泰国史上最年轻总理缘何被停职? 泰国宪法法院当地时间7月1日决定受理对总理佩通坦的弹劾请愿并暂停其总理一职。随后,佩通坦表示接受这一决定,并向民众“致歉”。执政时间不满一年,这位泰国史上最年轻总理为何突遭停职?根据泰国宪法法院声明,宪法法院的9名法官以9比0的投票结果接受了请愿书,并以7比2的投票结果决定佩通坦暂停行使总理职权,直到作出裁决。△7月1日,佩通坦在总理府表示接受宪法法院裁定随后不久,佩通坦表示接受泰国宪法法院的决定,并“向因此事感到不安的泰国民众致歉”。在佩通坦被停职后,泰国副总理兼交通部长素里亚·庄龙琅集出任看守政府总理。“将继续为国家工作 尽可能全面解释事实真相”佩通坦在总理府对媒体表示,“作为泰国公民,我将继续为国家工作”。此外,佩通坦称她将在15天内将申辩材料提交至宪法法院,澄清此前外泄录音的真实背景与初衷。佩通坦强调,相关言论的出发点是为了国家利益,旨在维护国家主权以及推动国家和平与稳定。她对自己的立场和用心充满信心。佩通坦表示,她将在法定期限内,尽可能全面解释事实真相。她还感谢所有给予她支持和鼓励的民众,并向所有因此事而感到不安或愤怒的泰国人民致以歉意。佩通坦是泰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总理,也是泰国最年轻的总理。佩通坦出生于1986年8月,她是泰国前总理他信的小女儿。佩通坦本科毕业于泰国朱拉隆功大学政治学院,后赴英国萨里大学攻读国际酒店管理硕士学位,回国后负责打理家族酒店产业。在2023年大选中她是为泰党总理候选人之一。2024年8月16日,泰国国会下议院举行特别会议投票选举新总理,为泰党党首佩通坦获得过半数议员支持,当选泰国第31任总理。当年8月18日,泰国国会下议院代表向佩通坦宣读国王谕令,泰国国王哇集拉隆功正式批准佩通坦出任泰国新一任总理。边界争端引国内政局动荡边界争端致泰柬关系紧张5月28日,柬埔寨和泰国军队在边境争议地区发生短暂冲突,交火持续约10分钟,1名柬埔寨士兵在冲突中死亡。边界争端导致泰柬两国关系紧张。6月,泰国与柬埔寨互相限制对方公民入境停留期限,减少停留时间。两国还相继关闭多个边境口岸。柬埔寨禁止泰国农产品入境,禁止从泰国进口燃油和天然气,并建议柬埔寨公民避免前往泰国。泰国则宣布,将加强与柬埔寨边境的管制措施,仅允许医疗等基于人道主义理由的出入境和上学、民生物资采购等必要往来。泰国第二大党退出执政联盟面对日益紧张的两国关系,佩通坦和柬埔寨首相洪玛奈5月29日均表示,不希望冲突升级,将通过对话缓和边境紧张局势。然而,6月中旬,佩通坦同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关于泰柬边境局势的一段通话录音流出,在泰国引发争议。泰国执政联盟第二大党自豪泰党6月18日宣布退出佩通坦领导的执政联盟,并敦促佩通坦为录音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6月20日,泰国国会上议院议长向泰国宪法法院提交弹劾总理佩通坦的请愿,理由是佩通坦与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通话内容涉嫌违宪及违反道德规范。背景报道:佩通坦的“致命通话”:喊洪森叔叔,称泰国军方负责人是“疯子” 据凤凰卫视报道,泰国宪法法院于7月1日决定受理有关调查总理佩通坦是否存在违宪行为的请愿书,并暂停其总理职权。此前,佩通坦与柬埔寨人民党主席、参议院主席洪森,就边境冲突而进行的通话录音遭外泄,在泰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这也是佩通坦此次被停职的导火索。有媒体报道指,佩通坦一边语气柔和地尊称洪森为“叔叔”,自称“侄女”,另一边却称泰国陆军第二军区司令本辛为“疯子”,且将泰国军方将领称为“对方的人”。佩通坦事后辩称言论纯属谈判技巧,并批评柬方泄露录音。洪森则指是因为事后遭泰方反咬一口,泰方向外界宣称柬埔寨撤军,令他深感遭背叛。这段通话内容在泰国国内引发民众不满。6月28日,曼谷爆发反政府示威,要求佩通坦辞职下台。据泰国警方统计,有上万名民众参加了示威。对此,佩通坦表示,欢迎示威者与她和平对话。
日10年债标售买气旺 认购倍数冲3.51倍 市场押注央行暂缓升息
日本周二(1日)标售的10年期公债,需求优于年平均水准,因市场预期央行将暂缓升息,长债殖利率走高的压力缓解。
今天(1日)标售的认购倍数是3.51倍,虽略低于上月前次拍卖的3.66倍,但高于过去12个月均值3.14倍。本次标售的「尾差」(得标均价与最低成交价之间的差距)仅0.03,显示市场接受度良好,给即将在周四举行的30年期公债标售带来乐观预期。
日本5月下旬的一场20年期公债标售,投资人兴趣缺缺,导致超长期债券的殖利率飙出历史新高。此事波及全球债市,投资人愈发担忧各国政府的赤字扩大。
为此,日本财务省上月调整发债计划,而日本央行也宣布将放缓退出债市以稳住市场。
真牛!“疫苗之王”科兴236亿“清仓式”分红(组图)
科兴生物!对,就是我们都打过它家新冠疫苗,那个科兴!最近,来了一波很多人这辈子,见过最牛的分红操作。相当于你花100块钱买股票,它能给你850块钱的分红...你看,第一阶段,公司将向股东派发每股55美元(人民币小400块)现金股息。第二阶段,计划在7月8日特别股东大会后,宣布每股19美元的额外分红。第三阶段,公司计划从未来盈余现金中,向股东分配每股20至50美元不等的股息。这个分红有多离谱?!科兴生物停牌前的股价是6.47美元,市值3.89亿美金;第一阶段就分红33亿美元(约合236亿人民币),股息率大概高达850%;嗯,100块买股票,能给你850块分红!这还只是第一阶段!如果三个阶段全部实施,这笔分红的总额最高可达近75亿美元(约人民币534亿),是停牌时3.89亿美元市值的近20倍!是不是有点震撼?!也难怪有网友戏称:“清仓式”分红,这是打算把新冠疫苗上赚到的钱,一次过全分了?!/1 /科兴生物忽然搞“天价分红”,背后其实有一个曲折的故事。故事要从科兴生物的两位创始人说起。尹卫东是疫苗专家,潘爱华是北大教授出身的药企大佬。两人2001年合伙成立北京科兴,后来把核心资产打包到美国上市,也就是科兴生物。但到了2016年,矛盾爆发了。科兴生物想回A股,两人各自拉拢资本,都想当“话事人”。2018年2月,潘爱华找来一个狠角色——美国激进投资基金1Globe,在股东大会上要求罢免尹卫东的董事职位。尹卫东则直接祭出“毒丸”计划:给所有股东疯狂增发新股,唯独不给潘爱华和1Globe。这一招让对手的股权瞬间被稀释,尹卫东保住了控制权。但1Globe转头就把公司告上法庭,官司一打就是7年。期间,双方更是轮番上演了抢公章、换门锁、举报行贿等剧本,刺激程度堪比电视剧…2019年,潘爱华的未名医药拒交北京科兴财报,阻挠审计,纳斯达克以"治理失效"为由强制停牌,科兴生物自此停牌。/ 2/股票停牌了,但股权争斗没停。2020年12月,科兴生物旗下子公司科兴中维,就是生产新冠疫苗的主体,引多个外部投资主体,增资、稀释了上市公司科兴生物SVA持股至非控股地位。然后就是大家熟知的特殊时期,这家公司通过疫苗,把钱赚炸了!有多赚钱呢?简单类比,2015年到2020年6年里,科兴生物的总利润,2.4亿美元;但2021年,科兴生物将新冠疫苗卖到100多个国家,净利润直接飙升到145亿美元。一年赚的顶100年!但国外疫情一过,科兴生物又回到了老样子:2022年营收暴跌92%,净利润只剩1.14亿美元;2023年,直接亏损790万美元;2024年,财报直接发不出来了…这期间,科兴中维给少数股东分红27亿美元(2021-2024年间),但科兴生物的有效股东却一无所获。更狗血的是创始人潘爱华的结局。2024年2月,他因挪用资金、职务侵占罪被判13年。讽刺的是,举报他的竟是自家公司未名医药。而法院追缴的厦门未名34%股权,则进一步影响到了北京科兴的控制权争夺。故事到这,还没完。今年1月,英国伦敦枢密院(相当于最高法院)突然改判:7年前的股东大会程序违规,“毒丸计划”无效。1Globe提名的李嘉强等四人接管董事会,潘爱华一方看似翻盘。但反转来得更快。4月22日,科兴生物管理层发声明:“现在董事会的人根本不符合英国法院的名单! ”股东维梧资本紧跟着起诉,指控新董事会要撤销他们16%的股份,还把审计机构吓跑了——公司连财报都交不出来,退市进入倒计时。眼下,1Globe一方急吼吼地要赶在7月8号股东大会之前实施“天价分红”,估计也是怕后面再起变数。毕竟,有律师就直言,科兴生物注册在开曼群岛、上市在美国、主要业务在中国,股东还遍布全球。“英国法律看整体利益,美国法律护股东,中国管实际经营,这官司神仙也难断。”这官司,估计一时半会还有得扯。只能说,现实还是比电视剧,来得更精彩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