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29503 帖子

    英国2027年起增「防卫支出」至GDP2.5% 砍外援预算

    英国首相施凯尔25日临时在国会发表声明,宣布自2027年起,提高防卫支出至英国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5%,且目标为最早自2029年起,提升至GDP的3%。 增加的防卫支出将由削减对外援助预算支应。施凯尔(Keir Starmer)指出,若计入情报安全机关业务,则英国的防卫支出至2027年即可达GDP的2.6%。目前英国防卫支出约为GDP的2.3%。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施凯尔提到,这将是自冷战结束以来,英国最大规模的国防支出持续增长,相关措施25日就展开。他说,数十年仅见的变局须以数十年仅见的方法应对。 去年7月赢得国会大选上台执政的英国工党曾承诺在财政条件允许下,提升防卫支出至GDP的2.5%,但迟未订出时间表。前任保守党政府曾规划至2030年达成防卫支出占GDP 2.5%的目标,现任党魁巴登诺克(Kemi Badenoch)则主张,「防卫支出在GDP占比2.5%」已不足以应对当前国际安全挑战。 施凯尔27日将在华府与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会晤。川普主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欧洲成员国应大幅提高防卫支出,且北约各国防卫支出的最低标准应由现行「GDP 2%」提升至「GDP 5%」。美国自身防卫支出则占GDP的3%至3.5%。 英国方面,至少自俄罗斯2022年2月全面侵略乌克兰、打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陆最大规模战争以来,已有许多安全事务专家和军事将领呼吁政府尽速提高国防预算、达到趋近GDP的3%。施凯尔25日提到,「自2027年起增加防卫支出」事实上已较他原订时程提前。 不过,考量英国已表态愿向乌克兰派兵协助稳定局势,以及美国拟减少对欧洲安全的投资、英国被期待在北约欧洲防务扮演更吃重的领导角色,25日宣布的防卫支出增加幅度是否足够,已引发专家质疑。 施凯尔向国会表示,为因应防卫投资增加,政府拟削减援外支出;援外支出将由现行占国民所得毛额(GNI)的0.5%,在2027年下修至0.3%。 工党曾承诺在国家财政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提高英国的援外支出至GNI的0.7%。联合国(UN)曾通过决议,成员国的政府开发援助(ODA)支出应以达GNI的0.7%为目标。工党传统上较保守党重视援外计划;施凯尔25日宣布削减相关预算,在国会引发部分议员批评,提到中国、俄罗斯恐趁虚而入。 施凯尔表示,政府将竭尽所能,让世界回到允许援外支出达到应有水准的状态,但当前局势显示,国防及国家安全必须永远占第一顺位,而像俄罗斯总统蒲亭(Vladimir Putin)这样的暴君只会对强劲的力量展示有反应。 与川普政府向莫斯科当局释出合作善意不同,施凯尔重申,俄罗斯对英国安全构成威胁。 不过,尽管大西洋两岸的对俄立场分歧日益鲜明,施凯尔强调,英国必须拒绝在欧洲和美国之间选边站、这是违背英国国家利益的「假选择题」。 施凯尔25日并预告,在北约海牙峰会6月登场前,英国政府将发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 Security...

    跟随连战18年 台总统府前发言人丁远超68岁辞世

    总统府前发言人丁远超因病逝世,享寿68岁,后续相关治丧事宜,仍待家属进一步说明。丁远超跟随前副总统连战18年,连战卸任党公职后,仍由丁担任其办公室主任一职。 国民党稍早表示,感谢丁远超对国家与党的贡献,期望逝者安息,后事圆满,家属节哀保重。 丁远超1957年生,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职媒体记者、总统府发言人室新闻官、总统府公共事务室副主任等,在连战担任副总统与国民党主席期间担任其办公室主任,直至连战卸任党公职,仍留任办公室主任,追随连战长达18年。 2018年传出丁远超离开主任职务,当时丁远超回应,是因动了小手术,连战劝他回家养病,更告诉他好好照顾身体。 媒体报导指,丁远超十多年前罹癌,远赴日本治疗后又复发,近年病况愈趋严重。据传是因上周滑倒发生意外,住院后身体转趋恶化,25日不幸离世。

    人工智能浪潮 深圳两会见「AI同步口译」反应时间快达0.5秒

    人工智能(AI)浪潮来袭,中国深圳地方两会期间,当地政府安排设置AI同步口译,为外国人员提供翻译服务。 据中国媒体证券时报网等报导,深圳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开幕式25日举行。会上有不少外国领事官员受邀参加,他们在现场佩戴耳机旁听。 然而,现场没有同步口译员,只有领事官员座位前的4个屏幕,将会议内容同步转化为英文即时显示。这是AI同步口译首次应用在深圳两会。 该AI大模型由深圳科企「来画科技」研发,名为InnAIO AI翻译大模型。据悉,该翻译软件的政策术语翻译准确率高达98.6%,反应时间快达0.5秒。 来画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魏博观察使用状况。他说,当时有一名外国人本来戴着耳机,但看到AI同步口译的屏幕后,便把耳机给放下,对着屏幕记笔记」。他认为,「这说明AI同声传译的准确率很高」。 除了AI同步口译外,深圳这次的地方两会还出现「机器人记者」。机器人名为「夸父」,深圳卫视还推出「夸父逐会」专题,报导两会消息和观察。

    众院预算案交付表决…大逆转 共和党反对派妥协过关

    联邦众院26日针对预算案交付表决,由于有共和党人坚持反对,外界原以为无法过关,不料拖延数小时后,在总统川普与议长强生(Mike Johnson)强力运作下,共和党反对派临阵变卦投下赞成票,堪称是川普上任后一大胜利。 根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共和党最终只少掉一票,就是党内鹰派马西(Thomas Massie,肯塔基州);至于民主党人全面动员出席投反对票,包括彼得森(Brittany Pettersen,科罗拉多州)带着出生四周的小婴儿搭机参加投票;还有刚接受膝盖手术尚未痊愈的马林(Kevin Mullin)也打着点滴远从加州前来华府投票。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众院刚通过的预算案要求全面减税、大幅削减开支、两年内提高债务上限,并为边境安全与能源生产编列新预算;然而参院版本的预算案仅有国安与能源预算并决定将争议性内容留待日后研议。 报导指出,参众两院共和党人对于川普政府提出的预算案,采取不同策略,尤其众院版本历经数日协商未能达成共识,暴露党内部严重分歧,外界原以为预算案难以在参众两院成功闯关,不料川普与强生全力运作下,共和党反对派最终选择妥协,上演表决大逆转。 而且这项胜利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共和党面临最后期限,否则难以避免下个月政府关门以及今年春季稍后的财政违约等危机。

    传Meta拟建「超大AI数据中心」 将斥资逾2000亿美元

    科技新闻网站 The Information 引述消息人士报导,Meta 正洽谈建设一座全新的数据中心园区,不仅规模远超Meta至今所建的任何设施,在同业中也算数一数二。以园区所需的芯片数量和用电来看,斥资可能超过2000亿美元。 据报导,Meta高层讨论,新园区最终可能需要5至7GW(百万瓩)电力。相较之下,OpenAI计划到2030年为名为「Stargate」的数据中心聚落取得8 GW的电力。 这座全新数据中心园区规模之一,是Meta首席执行官祖克柏上月所提路易斯安那州新AI数据中心的数倍。Meta表示此案成本为100亿美元,祖克柏当时暗示这座数据中心横亘6.4公里。 从 The Information 所披露的消息来看,Meta正为数十亿用户可能对生成式AI的需求激增,展开多年准备,并计划在所有应用程序推出AI聊天机器人。同时,也可看出祖克柏为赶上竞争对手OpenAI所付出的努力。OpenAI已和软银(SoftBank)展开合作,计划四年内斥资5000亿美元建设新的AI数据中心。 Meta已表示,今年资本支出提高至600亿至650亿美元,比去年增长近70%。目前并不清楚这项新建案是否会动用到今年的资本支出。 尽管像DeepSeek这类超低成本的AI技术已经问世,引发开发此类技术无需庞大资本的质疑,但OpenAI和Meta显然仍然义无反顾地继续推动大规模扩展计划。此外,其他公司如Google和Elon Musk的xAI所推出的AI模型,也正和Meta争夺消费者的目光。 报导指出,Meta和OpenAI经营层对于xAI去年在田纳西州孟斐斯加速建设数据中心感到忧心,促使他们加快推动自己的项目。 知情人士透露,Meta高层已告知数据中心开发商,愿意考虑在路易斯安那州、怀俄明州或德州等地建设更大规模的园区。本月,Meta的高层主管还亲自前往这些候选地点考察。

    Breaking

    官方最新数据公布:离开加拿大的人越来越多(图)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StatCan)最新发布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离开加拿大的人数创下同期历史第二高纪录,显示出越来越多的人正在选择离境。其中出生地为台湾、美国、法国、香港或黎巴嫩的人尤其多,持工签或学签的人离开加拿大更是猛增了54%。图源:Prostock-studio/Shutterstock2025年第一季度移出人数激增今年1月至3月,共有27,086名加拿大公民及永久居民选择离开加拿大。这是自2017年(当时为27,115人)以来同期第二高的移民流出数字。相较2024年同期(26,293人),增长了3%。虽然也有部分加拿大人选择返国,但增长相对温和:2025年第一季度有9,676人回流加拿大,略高于2024年同期的9,393人。Prostock-studio/Shutterstock临时居民离境人数暴涨2025年第一季度有209,400名临时居民(持工签或学签)离开加拿大,相较2024年第一季度的135,360人,增加了54%,增幅惊人。政府预计这种趋势仍将持续上升。5月,总理卡尼宣布自由党政府计划进一步限制国际留学生和临时外劳的人数,这将可能导致更多人离境。加拿大移民离境:长期趋势实际上,加拿大自1950年代开始统计以来,就一直存在持续的移民流出。2017年曾是移民离境人数最高的年份。虽然疫情期间人数有所下降,但目前离境人数再次持续回升。谁更有可能离开加拿大?统计局一项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登陆加拿大后的3至7年间,移民离开的可能性显著上升,其中以下群体离境倾向更高:更可能离开的群体:从未育有子女的移民;年龄在65岁及以上者;企业家与投资移民类别人群;拥有高等教育学历者;出生地为台湾、美国、法国、香港或黎巴嫩的人。不太可能离开的群体:出生于菲律宾、越南、斯里兰卡或牙买加的移民较少选择离开加拿大。Prostock-studio/Shutterstock离开加拿大后他们都去了哪里?越来越多离开加拿大的人选择迁往生活成本较低、气候宜人或生活节奏缓慢的国家。DailyHive采访了一些移民后再度迁出的加拿大人,他们的目的地包括:意大利;葡萄牙;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墨西哥。

    美国债弹滴答作响?克鲁曼:「大又美」法案升高危机风险

    前美国总统欧巴马执政初期,媒体充斥国债恐失控的耸动言论,当时经济学者克鲁曼独排众议,认为联邦政府有充裕的「财政空间」可支持庞大赤字支出,以恢复充分就业。反观今日,当年嚷叫债务危机将至的共和党人,却变得默不吭声,支持可能推升债务危机的「大又美」法案。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3日指出,今天有更充分的理由忧虑联邦债务问题。一方面,如今不再有好的经济理由维系庞大的赤字;另一方面,美国已面貌全非,也因此大大地限缩了「财政空间」,失去继续让债台高筑同时又不打击投资人信心的能力。 克鲁曼说,川普的「大又美」法案已获参议院通过,众议院很可能也放行,那将使美国国债问题变得更糟。 为何昔日认为债务问题并无大碍?克鲁曼解释,先进国家通常都能容许庞大的债务,而不致遭遇可能导致利率飙升的市场信心危机。 原因有二。先进国家通常由正经的官员掌舵,依据正规的经济学理行事,并且在万一有必要稳定国债时采取负责任的行动。而且,先进国家有强大的政府,必要时能征得大量的税收。美国目前征收的税收约相当于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5%,但必要时可选择加征,欧洲有些国家可征得超过40%。 这些因素让投资人对先进国家有信心,即使他们财政赤字庞大,也宁可相信他们能控制得了。换言之,投资人假定,一旦需要庞大赤字支出的紧急情况终结,先进国家的领导人必会采取行动抑制债务,而且他们也有能力采取有效行动,因为过往治国成效卓着。 这正是克鲁曼2011年立场为「赤字鸽派」的原因。当时,美国经济尚未从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恢复元气,亟需庞大的赤字支出提振经济成长。但他不认为债务问题会给未来酿成大祸,因为美国联邦政府是由正派、有能力的团队掌舵;一旦走出经济紧急情况,便能轻易做该做的事,把债务稳定下来。 但现在,美国并非战时,失业率也不高,也不必因应疫情紧急情况,联邦政府预算赤字却愈滚愈大,理应采取行动降低赤字。然而,共和党人却反其道而行,强行要通过「大又美」法案,那将给联邦赤字额外增添数兆美元,并且让广大民众受苦。 犹有甚者,共和党人还运用昭然若揭的诈欺会计手法,粉饰增加国债的程度。比方说,他们宣称,其实并未再减税,只是「延长」原订将到期的减税措施罢了。他们也声称,「大又美」法案中的减税措施将催动经济成长如奇迹般暴增。智库「美国联邦预算问责委员会」(CRFB)的分析形容,川普官员的经济预测有如「异想天开的经济假设」。 再加上川普夸称关税能达到的奇幻目标,此刻的美国还能说是由正经人士治理的正经国家吗? 而且,大规模遣返、监禁移民,除了侵害民权外,也构成严重的经济伤害,并导致债务情况严重恶化。 最后一点,在政府效率部(DOGE)大刀阔斧乱砍联邦雇员,既扰乱联邦政府运作、又瓦解成千上万名公务员士气后,需要多久时间才能还原成一个有效率、能在必要时征税的政府?在共和党尽其所能让国税局(IRS)空洞化之后,恐怕要费时多年,才能重建征税能力和其他政府正常功能。 克鲁曼指出,从美元贬值可见,外国投资人已对美国失去信心。但他认为,外资可能尚未充分察觉,美国发生债务危机的风险,已升到远高于共和党当年痛批欧巴马政府赤字时的水准。

    我70岁了我怕谁?老太往邻居门口泼尿险患极大(图)

    你有被楼道堆物困扰过吗?近日,家住北京昌平区的陈先生向记者反映,小区楼道里有人堆放大量杂物。陈先生表示,他家在6楼,可以看到2层露台上堆满杂物废品,甚至还养了鸡。2楼的居民李女士承认楼道里的物品都是她的,她称家中有个病人,因脑梗卧床,捡一些废品补贴家用。李女士还说:“哪里没有堆(物)的,就光投诉我一个人”。在记者实地采访期间,李女士听说自己被投诉了,情绪激动,上楼踹陈先生家门。该小区物业表示,2楼的居民在楼道堆物是持续性的,经常是物业清理完她又放了,后续会跟居委会一同协调解决。李女士一直表示自己不服,她称家住二楼关六楼什么事。李女士还与陈先生爆发了肢体冲突,竟然还将尿泼到了陈先生房子前。在民警到场后,老人依旧对陈先生进行辱骂,表示“我70岁的人了我怕你啊”。目前,警方已介入处理此事。不少网友表示:我们小区也有这种人不讲公德还不听劝摊上太闹心谦希月simpleyue:我们院门口也是老太太堆垃圾....也是70多了,说没人能管得了我。悠闲自在也挣钱:不是谁老谁有理,未成年人和70以上的老年人有时候真是无解。就好这口儿麻豆腐:要脸么啊!有病人就是理由吗!贴补家用可以呀,往自己屋里搁。红五月银铃:倚老卖老地撒泼没人管吗?快乐平68:楼道是公共场所,大家的必经之路,楼道居民都应该维护它的卫生。MMxinxinxin:摊上这样的邻居真的太闹心了。楼道堆物不仅影响通行还有火灾隐患并且容易引起邻里纠纷上海闵行法院以案说法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的精神,正确处理安全、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来源:新闻晨报综合北京时间、上海闵行法院、网友评论

    从小以为被美国大兵爸爸抛弃 日本退休教授经历寻亲奇遇

    住在日本札幌的73岁退休教授山本明彦(Akihiko Yamamoto)从小就觉得被美国大兵爸爸抛弃,由日本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的岁月里,被同学与邻居嘲笑「外国人」(gaijin)、「回去你的国家」。他只知道父亲是美国人,其余细节毫无所悉。母亲后来嫁给日本人且生了儿子,山本明彦跟母亲关系疏离,30年不曾交谈。 太平洋另一端的加州,71岁的雪伦‧罗威尔(Sharon Lovell)在双亲疼爱下长大,但常看到父亲为了1950年代初期在日本驻军期间失去的一个孩子而啜泣。二战结束后不久,她的父亲约翰‧维拉(John Vierra)爱上一名日本女子,女子怀孕后两人打算结婚,但孩子尚未出生,维拉就被调走。后来,维拉获知女友在女婴出生后送人领养。 退伍后成为工程师兼技师的维拉曾经设法寻找女儿,始终没有下文。雪伦‧罗威尔说,看到父亲悲伤觉得很难过,「没有儿女应该看到父母流泪」。 维拉已于2003年过世,在世期间从来不知道其实日本女友生的是儿子,而且有朝一日儿子与女儿将会找到彼此。 2022年,山本明彦在日本女儿把DNA样本上传族谱数据库平台MyHeritage,罗威尔表弟住在南加州的女儿也把DNA样本上传MyHeritage,两人各自收到平台通知说找到亲戚时都一头雾水,后来终于确认山本明彦与罗威尔有亲戚关系。 山本明彦与罗威尔接受进一步DNA检测,证实确为同父异母兄妹。得知父亲一辈子都在思念未能谋面的日本孩子,山本明彦终于获得宽慰。他说:「我爸爸是爱我的,我好高兴。」 虽然成长环境截然不同,兄妹俩一见如故,山本明彦会说英语,沟通没问题。从2023年起,山本明彦每逢暑假都到加州探望罗威尔。他与妻子育有三个女儿,年龄35岁、40岁、45岁,孙子孙女3人。住在维沙利亚(Visalia)的罗威尔是退休护士,两个女儿年龄48岁、49岁,外孙外孙女总共14人,还有1个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