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0602 帖子

    白宫再打破传统 被钦点的媒体才能近身川普随访

    华尔街日报(WSJ)报导,白宫新闻秘书李维特(Karoline Leavitt)25日宣布,未来将由政府决定哪些新闻机构和记者有权近身采访川普,打破历来由白宫记者协会(WHCA)负责分配随行记者团「新闻池」(press pool)的传统惯例,反映川普政府对传统媒体更不信任的态度。 新闻池记者会在总统的保护圈内,跟随总统出行,以及参与小型空间内的活动,比如内阁会议厅(Cabinet Room),并有机会在更接近总统的环境中提问。目前由WHCA负责安排新闻池。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李维特在简报会上表示:「本届政府的白宫新闻团队将决定谁能享有特权和有限访问权,包含进入空军一号和椭圆办公室等场所。」 李维特计划添加更多媒体管道加入新闻池,也将持续允许纸媒、广播等「传统媒体」参与轮换。主要电视新闻网将可继续参与新闻池。另外,白宫将添加一些串流媒体和新媒体。她初上任便曾宣布允许Podcast主持人和网红申请白宫记者证。 WSJ指出,WHCA成立于1914年,推动扩大对总统的访问权限,并监督竞争媒体共享资源、进行报导。过去一直由WHCA规画新闻池。根据其官网数据,自小罗斯福时期以来,记者就开始随总统出行,包括度假和访外行程。 除此之外,参与新闻池的费用昂贵,尤其是如果总统不在华府,各家媒体必须派人随行,并承担相应旅宿费用,包括搭乘空军一号的钱。根据一名WHCA成员,未来新闻池记者还是要承担这些费用。 对此,WHCA主席丹尼尔斯(Eugene Daniels)声明回应:「此举损害美国新闻自由的独立性。」他表示,在自由国家,领导人不该能挑选随行记者团,而且他提到,白宫宣布这项决定前并未提前通知。 美联社日前才因拒绝按照川普新规,将墨西哥湾更名为美国湾,遭白宫封杀采访。美联社因此向法院提告要求恢复完整采访权,遭联邦法院于24日驳回。

    为催生中国婚龄降至18岁? 网批:生活不改善 12岁结婚也没用

    中国官方催生催结婚,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松蹊提案建议,将法定婚龄从男性22岁、女性20岁,均调降至18岁,以释放生育潜能,引来网友批评「疯狂」。 综合自由亚洲电台、中央社等媒体报导,中国生育率不断走低,未来人口恐面临严重的结构失衡,而目前中国法定结婚年龄为男性22岁、女性20岁,是世界最高。陈松蹊建议降低法定结婚年龄至18岁,以提高生育人口基数,释放生育潜能。 据估算,2025至2035年中国育龄女性数量将稳定在2.9亿至3.1亿人,陈松蹊认为应抓住这段黄金窗口期,展开激励政策试点、生育意愿统计调查与数据分析,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生育鼓励方案。 鉴于目前鼓励城市人口生育措施的收效低于预期,陈松蹊建议在全国(包括农村地区)推行更多样、更大力度的激励政策,如每月对每个儿童提供现金补助和医疗支持到一定年龄等,因有些政策在城市成效有限,但在农村有望产生效果。 此外,中国2021年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明确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3个子女,提案建议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改名为「人口与生育法」,全面放开生育,以适应新时期人口发展。 但网友对此提案完全不埋单,更掀起一波批评,有人说「彻底疯狂了啊,18岁很多人还在读书,这给很多不法分子机会了」、「现在的提议真是一个比一个疯!离婚冷静期,身分证直接结婚,现在又要18岁结婚」、「这挣钱的能力都还没有的时候生个娃出来让父母养吗?」 也有人认为,现在18岁心智不成熟的人太多,到时候孩子丢一边,没让他们受到好的教育,只怕会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更有人直言,现代人不生孩子的根本原因是生养及教育成本过高,「生活指针改善不了,你让12岁结婚也没用」。 根据中国民政部官网的数字,2024年全中国结婚登记数目为610.6万对,离婚登记262.1万对,较对上一年,结婚登记减少了157.4万对,降幅约20.5%,离婚登记却增加了2.8万对,升了约1.1%,中国人不婚的倾向愈来愈明显。

    助杀猪盘洗钱超1300万 南加3华人被捕

    美国司法部(DOJ)25日发布消息,三名华人因创办空壳公司洗钱超1300万美元被捕,并被检方起诉;其中两人为中国公民,目前属逾期滞留状态。他们经手的巨额资金,均来自「杀猪盘」骗局。 司法部称,这三名华人25日清晨被捕,当日下午在圣塔安那(Santa Ana)联邦法庭过堂。三名被告分别是:24岁的李明智(Mingzhi Li,音译),又名「林正」,洛杉矶市中心居民;23岁贾泽悦(Zeyue Jia,音译),又名「刘娇娇」,洛杉矶市中心居民;55岁的圣盖博市民史俊(Jun Shi,音译)。 三人均被控无证经营汇款生意,属联邦重罪;若罪名成立,将被判最高五年监禁。 李明智和贾泽悦,均为中国公民,他们持学生签证入境;目前签证已过期,没有合法留美身分,法官下令这两人不得保释。被告史俊,则缴纳2万美元保释金后被释放。 根据与诉状一起提出的书面证词(affidavits),史俊2022年12月7日创办两家公司:魔法地点贸易有限公司(Magic Location Trading LLC)以及石水贸易有限公司(Stone Water Trading LLC)。这两家公司地点相同,均在洛杉矶市中心,也是三名被告洗钱的大本营。 表面上,两家公司为第三方代理收款业务,将钱转给其他客户或企业。三名被告未按照联邦法要求,向金融犯罪执法网络(FinCEN)或加州政府注册。 史俊和李明智,使用「林正」这个名字,为魔法地点贸易有限公司开设银行帐户,贾泽悦则使用「刘娇娇」为石水有限公司开设银行帐户。两银行帐户均用来接收「杀猪盘」诈骗得来的钱。执法部门统计,共有242起电汇汇款至石水有限公司,均来自个人,共计约761万8982美元;共有60次汇款至魔法地点贸易有限公司,共计540万5514美元。被告再将这些钱转到海外帐户,以及在美国的商业和个人帐户,并将这些赃款用于个人消费。 「杀猪盘」是指骗子通过约会网站、社交媒体与受害人接触,在取得他们信任后,再向受害者推介投资机会。骗子会将假的投资平台或应用程序介绍给受害人,受害人将钱转给骗子控制的帐户。投资平台还会显示投资成功,进一步引诱受害人投入更多钱。 例如,诉状中提到,一名明尼苏达州的72岁男子,在WhatsApp上结识一名中国女子。这名女子说服其投资一个称为「Enkuu」的电子平台。2023年8月,他汇款7万5000美元至石水有限公司,之后一个月,又汇款25万美元至魔法地点贸易有限公司。之后他再也无法将钱从这些平台取出。

    亚洲超市在湾区快速扩张 大型韩超入驻Serramonte中心 3月底开业

    据旧金山纪事报报导,备受期待的韩国大型超市Jagalchi即将登陆北加州德利市。发言人于日昨表示,这间超市将于3月28日正式在Serramonte Center开幕。 Jagalchi占地7万5000平方呎,将汇集多元化的韩国特色商品与餐饮服务,包括专门食品杂货、熟食区、海鲜专柜(附带生蚝吧)、餐厅、两间酒吧、烘焙坊等。 超市内部的内核餐厅Pogu可容纳160个座位,由Jagalchi行政主厨Tony Yoo掌舵。Yoo是韩国首位获得米其林星级荣誉的主厨,将在Pogu带来高端韩式料理。餐厅旁还设有鸡尾酒吧,提供传统韩国酒类及其他饮品。 Jagalchi内设有60个座位的烘焙坊Basquia,专注于使用米粉制作的烘焙食品,并提供手工巧克力、韩式饮品及咖啡。此外,熟食区将供应超过200种韩国小菜(banchan),包括新鲜豆腐、自制泡菜(多达10种)、辣炒年糕(tteokbokki)等。超市区则将陈列从冷冻饺子、拉面到韩国美容产品等各类商品。 Jagalchi将每日营业,营业时间为上午8时至晚上10时。 Jagalchi的开幕正值湾区亚裔超市新一波扩张潮。这家市场是韩国国际超市连锁品牌Mega Mart的最新分支。目前Mega Mart已在湾区拥有两家门市,并计划在东巴洛奥图(East Palo Alto)和都柏林(Dublin)开设新店。 落户德利市的Jagalchi为全球首间门市,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张其业务版图。

    铜也要征关税?川普下令研究如何强化美国铜业

    川普总统25日表示,关税将有助于美国铜业,强化美国国家安全;川普并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商业部研究如何强化国内的制铜供应。 川普25日在社群网络「真实社群」(Truth Social)上表示,如同美国的钢铁和铝产业,美国铜业的生产制造也正遭受国际对手的攻击。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川普说,为了恢复美国的铜业,他已经要求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署来研究铜进口,并结束让美国人失去工作的不公平贸易。 川普说,关税将有助于美国重建铜业,并强化国防安全;川普说,美国产业依靠铜,没有任何例外,铜应该要在美国制造。 川普表示,「美国优先」创造美国工作机会,也保护国家安全;川普说,是时候让铜业回到美国。 川普25日也签署行政命令,指美国制铜供应大幅依赖他国,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造成威胁,认为确保可靠、安全和韧性的国内铜供应链才符合美国的政策。 该行政命令要求商务部与相关部会协调,研究美国铜业对外国的依赖,并在270天内做成报告,并提供因应对策,包括关税、出口管制,或者增加国内生产的诱因等。

    Breaking

    台风太猛 台南「南鲲鯓代天府」牌楼12支柱子遭吹倒

    丹娜丝台风在台湾台南刮起强风豪雨,最大16级阵风,台南北门区南鲲鯓代天府门前超过40年的牌楼、总计12支粗壮牌楼竟被吹倒,且庙埕淹水至当地时间上午8点多依旧未消退,最深到小腿肚,牌楼就泡在水中,当地居民看到直呼夸张。 南市民政局长姜淋煌说,丹娜丝台风造成台南沿海地区受损非常严重,南鲲鯓代天府是相当大建筑物被风吹倒,庙埕部分积水,而北门地区也停电,因有些庙宇仍前来进香,已请水利局协助抽水。 南鲲鯓代天府的牌楼原为12支粗壮桧木,加上顶部,目前全数朝庙方方向倒下,居民今一早前来查看,直言「太扯了,昨晚风太大,没遇过这么大」。 而从牌楼到南鲲鯓代天府庙埕,积水依旧没消退,大约脚踝到小腿肚深度,不过庙内仍正常开放,今上午还有进香团循原计划前来进香,但须涉水通过庙埕。 据了解,南鲲鯓代天府2018年曾斥资2千多万元强化牌楼的地基、整修柱子。

    以色列再开战 轰炸也门3港口1发电厂 威胁「像对伊朗一样出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以色列于当地时间6日深夜至7日凌晨空袭也门3座港口和1处发电厂,目标报复也门叛军青年运动(Houthi)5日弹袭以色列,以军更扬言「将像对待德黑兰一样对待也门」,并威胁说,对以色列动手将被「断手断脚」。这是以色列与伊朗停火以来,以色列首度对伊朗代理势力青年运动发动打击。 根据CNN,以色列打击红海沿岸的荷台达(Hodeidah)、拉斯伊萨(Ras Isa)与萨利弗(Salif)等3座港口,以及拉斯卡纳提卜发电厂(Ras Kanatib)。以军同时攻击一艘2023年11月遭青年运动扣押的货轮「银河领袖号」(Galaxy Leader)。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新竹立委市长「双罢」高虹安:将成蓝白合示范区

    台湾新竹市是全台唯一立委、市长双罢区域,市长高虹安今接受主持人王浅秋直播节目中广新闻网《千秋万事》专访,针对新竹市长罢免分析,高虹安说,其他县市仅蓝委被罢免,竹市因多了市长罢免案,才会让两个政党再次合作,竹市将成蓝白合示范区。这场市长罢免案完全是「绿对抗反绿」,对手资源庞大,蓝白一定要合作对抗,且罢免案的结果将有一定程度影响明年市长选举。 高虹安说,民进党发起全台大罢免,只有竹市有市长被罢免,其他县市都是公民团体在主导罢免,赖清德在团结国家十讲也称大罢免是「公民先行」,只有竹市很特别,罢团将总部设在民进党新竹市党部,领衔人戴振博是柯建铭特助,发言人林志洁是柯建铭去年提名参选立委的候选人,因此,罢免市长没有正当性,根本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她在对抗的,就是柯建铭与其子弟兵,没有公民团体。 至于民众党「中央保安队」已进驻竹市声援高虹安,却有绿营质疑民众党为何能帮忙已退党的高虹安?高虹安说,民众党主席黄国昌在中央委员会议达成共识,认为民众党在竹市有感情责任,另外,2022年她是以民众党籍身分参选,民进党也与公民团体同行协助罢免活动,蓝白却不能协助反罢?这完全是双标。 高虹安指出,柯建铭发起大罢免,这也是竹市第一次经历罢免案,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规则,没看过罢免选票,据她了解,地方很多人讨厌大罢免,近期也发生罢免与反罢双方吵架呛声,导致社会充满仇恨暴戾之气。 高虹安说,这场罢免选举跟一般民意代表选举不同,正常选举要讲愿景,陈述自身政策与政见,让民众知道候选人愿意为城市做哪些事,选举应是很正面的状态,但罢免选战却不停贴标签,将对方抹黑、抹红、抹黄,用仇恨对立催出投票率,且过去罢免只是特定县市,现在却是全台无差别面临这样的状况。 高虹安指出,她与蓝委郑正钤都面临罢免,但双罢反而有机会凝聚,将非绿力量催出,现在的问题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反罢也要出来投票,民进党甚至衍生出恶劣操作,就是加入许多地方社区网络群组,并将其身分头贴名称改为「反对罢免,拒绝投票」,借此让反罢民众搞不清楚要不要出来投票。事实上,若要罢免成功,除同意罢免票数要高过不同意票数外,同意罢免票仅需达到当初市长选举人数的四分之一即可,因此,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告诉民众要出来投反对罢免票。 至于是否考虑连任或重回民众党?高虹安说,最关键得,大罢免这场仗会有一定程度牵动明年县市长选举,各种布局上大家还是会参考大罢免结果,现在她希望先迎战这场挑战,尤其市长罢免不是为了她自己,市长罢免与立委罢免案不同,市长罢免后不会有补选,将由民进党执政的中央派代理市长,直接没收民众选出的民选首长,竹市的未来非常重要,这场仗要先打完,目前没想太多以后的事。

    美财长:赶紧谈贸易协议,否则将恢复更高关税(图)

    美国总统特朗普设定的“对等关税”暂缓期将于7月9日结束。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当地时间7月6日警告称,特朗普政府未来几天会向大约100个国家发送关税信函,对于没有及时与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特朗普政府将从8月1日起按照4月宣布的政策征收“对等关税”。他补充道,这些措施将针对那些非主要贸易伙伴国家。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6日播出的《国情咨文》节目中,贝森特表示,特朗普政府为期90天的关税暂缓期将于周三(9日)结束,美国政府将在接下来几天内向约100个国家发送关税通知函。“如果你们不推进进程,那么8月1日,你们将会回到4月2日的关税水平。”他说。 贝森特接受CNN《国情咨文》节目采访 不过贝森特拒绝透露哪些国家将与美国达成协议。他表示,约100封信函将发给与 “我们没有太多贸易往来 ”的小国,其中许多国家的关税水平已经是10%的基准关税。这些即将发送的信函将确定对各国的关税税率。“很多国家甚至从未主动联系我们,”他说,“我们在这场贸易关系中拥有筹码,因为美国处于贸易逆差方。”他还说,特朗普政府专注于18个重要贸易伙伴,这些贸易伙伴占美国贸易逆差的95%。但他表示,各国在敲定贸易协议方面“拖延了很多时间”。贝森特反对将8月1日视作新的截止日期。他将政府当前策略称为“极限施压”。“这不是新截止日。我们是在说:这就是实施时间点。如果你想加速,那就赶紧谈;如果你想回到旧税率,那是你自己的选择。”他以欧盟为例称,当特朗普威胁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后,对方才愿意重新坐上谈判桌。特朗普最初于4月2日宣布对所有美国的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在引发全球股市巨震后,特朗普多次朝令夕改,宣布在维持10%基准税率的基础上,暂停“对等关税”90天至7月9日。他施压各国与美国进行贸易谈判,并威胁称,届时美国将对未达成协议的国家直接加征关税。特朗普曾表示,将在4日发出第一批关税信函。他还说,美国针对其他国家的“对等关税”税率最高达60%或70%,大多数将于8月1日生效。特朗普7月5日再度放风,称已在12个国家的关税信函上签字,这些信函概述了这些国家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的各种关税水平,将于7日发出,“无论他们接不接受”。CNN形容,美东时间7月9日凌晨12点01分,这一暂缓将告终,届时会发生什么,谁也无法预测。这一节点攸关重大,全球经济都在紧张观望。尽管特朗普政府与各国官员频繁会谈,并多次声称多项协议即将完成,但目前为止仅宣布了与英国、中国和越南的三个“框架性协议”,特别是与越南的协议尚未敲定,细节也寥寥无几。特朗普2日宣布与越南达成的协议规定,对越南商品的最低关税为20%,是三个月暂缓期内税率的两倍。这一安排令外界质疑:即便与美国达成协议,也未必能获得更低的税率。但考虑到4月公布的关税框架下,对越南商品的关税原本将提高到至少46%,这在所有目标国中属于最高水平之一,现在的20%税率反倒令人感到“松了一口气”。这或许是特朗普有意为之的策略,既兑现了他在竞选时承诺的“对他国征收高关税以提高美国财政收入并带回制造业工作”,又保留了一定的谈判空间。经济学家已警告,特朗普的贸易战,尤其是对中国进口商品广泛加征的关税,将增加美国消费者成本。包括沃尔玛在内的一些零售巨头表示,尽管遭到特朗普反对,他们仍将提高售价。“我们目前没有看到任何通胀迹象。”贝森特7月6日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抨击相关说法是“错误信息”与“关税妄想症”。他和其他特朗普官员近几个月一再坚称,像中国这样的国家会承担关税成本。美国5月批发通胀略有上升,部分原因是商品成本上涨。美国劳工统计局6月发布的数据显示,备受关注的衡量批发通胀的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显示,5月生产者收到的价格上涨0.1%,使年率升至2.6%。美国前财政部长拉里·萨默斯曾猛烈抨击贝森特淡化关税对经济的影响。他6日在美国广播公司(ABC)节目中表示,关税“可能会带来一些收入”,但这将以更高的通胀和美国生产商竞争力下降为代价。关键一周开启:贝森特也改口称“8月1日是最后大限”,印度“接近协议,但划下红线” 随着7月9日关税大限逼近,全球市场面临关键一周。美财政部长贝森特改口表示,8月1日将成为贸易伙伴的最后期限,而印度虽然接近达成迷你贸易协议,但在农业和乳制品领域划下红线。特朗普政府计划在90天暂停期结束后,对数十个国家重新征收10%至70%的互惠关税。随着周三这一大限到来,美国可能对数十个国家重新征收关税。但贝森特媒体采访中表示,美国将向贸易伙伴发出通知函,要求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否则将回到4月2日的关税水平。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表示,特朗普的国别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目前税率和协议由总统制定。据环球时报报道,印美两国正力争在7月9日“对等关税”暂缓期结束前敲定临时贸易协定。尽管双方加紧推进谈判,新德里仍展现出强硬立场,拟对美实施报复性关税。另据媒体报道,印美两国有望在24至48小时内就迷你贸易协议做出最终决定,平均关税可能在10%左右。但印度官员明确表示,已在农业和乳制品等敏感领域"划下红线",现在"球在美国一边"。贝森特:通知函要求在8月1日前达成协议特朗普最初承诺在90天内达成90项贸易协议的计划明显受挫。美贸易顾问纳瓦罗此前预测,在4月暂停互惠关税计划并允许三个月延期后,政府将在90天内获得90项协议。实际上,美国迄今仅达成三项协议,且部分协议缺乏关键细节。据央视新闻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3日表示,将于4日开始向贸易伙伴发函,设定单边关税税率。特朗普后来表示,新的关税税率可能在10%到70%之间,信函将于周一发出,并于8月1日前付款。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承认,通知函可能不是对数十个国家立即征收关税的宣告,而是为贸易伙伴设定另一个截止日期。"特朗普总统将向一些贸易伙伴发出通知函,表示'如果你们不推进事务,那么8月1日你们将回到4月2日的关税水平'",贝森特说道。这一表态与特朗普此前希望在本周一开始发出通知函、8月1日开始缴费的时间表相符。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也表示,特朗普的国别关税将于8月1日生效,目前税率和协议由总统制定。这意味着美国贸易伙伴在总统此前设定的7月9日最后期限之前将有一些喘息空间。白宫发言人Kush Desai表示,任何贸易决定都将直接来自特朗普本人,政府正在努力完成贸易协议。印度接近协议但立场强硬印美贸易谈判出现积极进展,但分歧依然明显。据印度官员透露,两国已完成有限范围协议的谈判,平均关税可能在10%左右,为7月9日后更广泛的贸易讨论铺平道路。然而,印度在关键领域态度坚决。媒体报道称,"印度已经划下红线……现在球在美国一边"。据环球时报,印度继续抵制美国要求其开放农业和乳制品行业的压力——这是之前贸易谈判中长期争论的焦点。据印度《今日商业》报道,这些领域对印度农村人口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和重要经济价值。印度在以往所有贸易协定中从未开放过乳制品行业,考虑到大多数印度农民从事小规模自给农业,政府不愿冒险让享受补贴的美国进口产品打压本国农民生计。如果协议未能达成,印度已向世贸组织通报准备对美国商品征收报复性关税,特别是针对美国汽车关税的反制措施。这将意味着对"源自美国的特定产品提高关税"。印度外交部长Subrahmanyam Jaishankar上周在华盛顿进行了会谈。商务部长Piyush Goyal强调,印度处理贸易协议的方式不受截止日期驱动,"国家利益应该始终至上"。谈判涉及的悬而未决问题包括钢铁、铝材(50%)和汽车(25%)关税。美国寻求在工业品、电动汽车、葡萄酒、石化产品、乳制品和农产品方面获得让步,而印度考虑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关税减免。越南协议存疑:文件缺失与执行不明特朗普宣布的其他贸易协议同样面临不确定性。上周三,特朗普宣布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称美国商品将免税进入越南,作为交换,美国将对越南商品征收20%关税,对通过越南的其他国家产品征收40%关税。但该协议的任何文件或关税水平细节尚未发布,越南是否真正同意特朗普列出的条款仍不确定。越南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越南和美国的谈判团队正在协调和讨论,以具体化两国领导人涵盖的议题"。据媒体援引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宣布的部分条款似乎存在疑问。虽然特朗普发布所有美国商品都将免税进入越南,但越南方面正在制定该规则的例外情况,仍将对一些美国商品征收关税。马斯克:贝森特是索罗斯的傀儡,他甚至不会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