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0890 帖子

    不想再丢行李?这些「不靠谱」的机场一定要小心

    满心期待地踏上旅途、风尘仆仆下了飞机却发现行李丢了? 随身物品遗失或损毁可说是旅行中最扫兴的事之一,旅游网站Upgraded Points分析了运输安全局(TSA)和美国运输部(DOT)的旅客投诉数据,找出行李相关投诉率最高的机场和航空公司,并根据行李遗失、延迟或损坏的投诉来排序,找出旅客最有可能遇到问题的地方。 Upgraded Points调查了过去10年来美国60个最繁忙机场的TSA财物投诉数据,依据乘客量进行调整,以确保公平地比较各种规模的机场。 接到最多投诉的是奥兰多国际机场(MCO),平均每10万名旅客有1.81宗投诉,比全国平均值高出63%。 MCO是全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有大量迪士尼旅客和家庭旅游的乘客行李,因为处理的行李数量过多,因此容易发生更多事故。 纽约甘迺迪国际机场(JFK)、佛州的棕榈滩国际机场(PBI)和罗德岱堡-好莱坞国际机场(FLL)也出现在行李处理不当最严重的前五大机场,每10万名旅客中会出现约1.7宗财产投诉。 其中,JFK作为主要国际枢纽,有大量旅客在此转机,而PBI和FLL可能与MCO情况类似,出错率高是因为有大量的度假旅客涌入。 事实上,行李处理失误最严重的前10个机场中,有5个位于度假胜地佛罗里达州。 反观接到行李处理不当投诉最少的机场:旧金山国际机场(SFO)每10万名旅客仅收到0.31宗投诉,比全国平均值低72%。 SFO和JFK一样,也是主要的国际门户,其低投诉率可能归功于机场在先进行李处理系统和技术方面的投资,例如其部署的自动化自助行李投放解决方案。这些系统有助于减少人为错误,确保行李处理更顺畅、更可靠。 规模较小、布局精简的堪萨斯市国际机场(MCI)也名列前茅,每10万名乘客只有0.42宗投诉。 而繁忙的芝加哥欧海尔国际机场(ORD)以及以运营效率著称的北卡夏洛特道格拉斯国际机场(CLT)和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国际机场(MSP)投诉率都低于每10万人0.6宗,失误率很低。 好消息是,Upgraded Points发现航空公司在行李处理的失误率逐步下降。 2024年,全航空业的行李处理失误率(包括遗失、延迟、送错或损坏)较2023年下降了 7.6%,表示航空公司正在关注消费者的诉求,将更顺畅、有效率的营运列为优先考量。 尽管整体情况有所改善,但有些航空公司在维持行李正常运送方面仍比其他航空公司更为吃力。 位列失误率榜首的是美国航空,每100个登机行李中有0.90个行李处理不当,比前一年略微增加了1.5%。 美国航空是全美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规模庞大、资源丰富,但蝉联失误率第一名突显了其在庞大网络中,管理大量乘客所面临的挑战。 联合航空虽是2024年失误率第二高的航空公司,但与2023年相比有了显著改善,每100件登机行李中误处0.68 件,降低了16.7%。 另一方面,捷蓝(JetBlue)是主要航空公司中行李处理改善幅度最大的,失误率大幅下降34.8%,从2023年的每100件登机行李中误处0.56件降至2024年的0.36 件。 了解哪些机场和航空公司较容易发生行李处理不善的问题,可以帮助旅客未雨绸缪,无论是以积分兑换优先行李服务、选择表现较好的机场,或是选购旅游保险,都能为意外事故提供保障。

    中国发现新冠状病毒 台疾管署分析大流行条件

    路透报导,中国研究人员近日新发现1种冠状病毒,与COVID-19病毒利用相同的细胞表面蛋白进入人体细胞。台湾卫福部疾管署说,病毒要引发大流行还有其他条件,世卫组织相关专家指目前机会不大。 路透报导,中国研究人员在「细胞」(Cell)期刊发布报告指出,这个名为HKU5-CoV-2的蝙蝠冠状病毒与引发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病毒SARS-CoV-2一样,含有称为「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置」(furin cleavage site)的特征,可助其通过人体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蛋白进入细胞。 相关研究引发不少人焦虑,忧心此病毒与COVID-19一样造成新兴传染病大流行。台湾卫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发言人曾淑慧今天在例行疫报上说明此病毒引发国际注目原因。 曾淑慧指出,此病毒与中东呼吸症候群冠状病毒感染症(MERS)、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病毒,都是冠状病毒;且因发现这个病毒可以跟人类细胞结合,有机会感染呼吸道及肠胃道;且其也可跟其他哺乳类细胞结合,可能造成人畜共同疾病,甚至有发生大流行的可能。 对于这项新研究,曾淑慧表示,其目前都还是实验室内进行研究,是以分子生物学方法和冷冻电子显微镜的技术了解病毒与人类细胞结合的状况,会不会真的造成大流行、人畜共通疾病,还需要更多研究。 曾淑慧说明,上述3种病毒会造成新兴传染病,是因其可以在人体细胞内拷贝,也可以在人与人间发生传播,加上致病力会造成重症死亡等特性。世界卫生组织(WHO)相关专家目前认为造成大流行机会不大,但疾管署仍会持续审慎评估、注意相关研究进展状况。 台湾科技媒体中心也邀请专家解析研究意义与重要性。国家卫生研究院感染症与疫苗研究所副研究员余冠仪指出,蝙蝠携带多种病毒,可能经由中间宿主感染人类,其中HKU5过去被认为病毒主要感染蝙蝠,与人类感染无关,然而此研究显示其下部分分支可能具有感染人类细胞的潜力。 中研院BioTReC新兴传染病专题研究中心首席执行官施信如指出,此研究虽然研究证明HKU5-CoV-2能感染人类细胞,但研究缺乏活体动物试验数据,且病毒感染能力不代表会有效人传人,也尚未确定感染环境与中间宿主因素,需要谨慎看待。

    顾客投诉台铁排骨便当没排骨 台铁:未来控管将更谨慎

    读者向联合报投诉,搭台铁时用车票加购排骨便当,打开后里面却没有排骨,认为台铁便当品质控管很糟糕。 台铁回应表示,会了解状况,未来对便当餐食控管更谨慎。 台铁便当以排骨美味闻名,一位旅客向联合报投诉指出,如果买台铁车票加购排骨便当,建议在拿到便当的当下先检查内容物。因为便当内可能没排骨。幸好他向服务人员反映后,服务人员说可以直接退费,有退费服务虽然可以,但是便当品质控管让人质疑。 台铁回应指出,旅客一般购买的台铁便当上盖都是透明的,可以直接看到内容物,而车票加购的便当则是用一般便当盒装,会了解此状况,未来也会要求相关人员对于便当餐食控管需更谨慎。

    小费做手脚 外卖平台DoorDash赔外卖郎1675万

    州检察长詹乐霞(Letitia James)24日宣布,与外卖平台DoorDash达成和解协议,DoorDash同意因其曾使用过的一种误导性薪酬计算模式,而向外卖郎支付1675万元赔偿金、以及用于发放赔偿金的100万元管理费。 据介绍,DoorDash在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间,曾在纽约使用过一种名为「保证性酬劳」(guaranteed pay)的模式,明面上承诺保障外卖郎每跑一单,便可确保获得一个基本收入,然而平台却在小费上做了手脚。检察长办公室调查发现,顾客支付的小费会首先被公司收走,用于补偿其为外卖郎支付的基本工资,既误导了旨在打赏外卖郎的消费者,也剥夺了外卖郎多劳多得的机会。 詹乐霞举例说明,假如,一单外卖的基本工资为10元,那么只要顾客支付的小费低于10元、甚至一分不付,外卖郎所能得到的收入均为10元,顾客付的小费无论多少,都只是帮助公司减少了用工成本。只有当足够阔绰的用户支付了超过10元的小费后,外卖郎才有机会多挣到一些。 然而,DoorDash同时向顾客和外卖郎故意隐瞒了这一事实。在结帐时,顾客会在平台上看到鼓励多给小费的提示信息,甚至谎称「外卖郎会收到100%的小费」,而关于小费用途的详细介绍,则隐藏在一个在线文档中,且该文档在支付过程中无法访问。这导致多数顾客在付了小费后,并不知道他们的慷慨其实没能给外卖郎带来更多收入。数据显示,在DoorDash实施这种误导性的计价模式期间,共收到了超过1100万份外卖订单,涉及的外卖郎超过6万3000人。 1675万元的赔偿款将于近期开始发放,款项管理者将陆续通过信件、电邮或手机短信等方式联系符合赔偿条件的外卖郎,告知他们提出索赔的方式。曾在2017年5月至2019年9月为DoorDash担任外卖郎者,近期可注意查收此类消息。

    陈晓儿子北京转学 省3.66万美元学费?陈妍希说话了

    陈妍希与陈晓2月18日宣布离婚,风波却未平息,近日陈晓新欢是大陆女星毛晓彤,而两人儿子「小星星」则传出已转学减轻学费负担。陈妍希工作室忍不住发文澄清:「孩子没有转学,依旧在北京学习生活,没有所谓传闻,请停止无端猜测,请停止一切恶意传播。」 「双陈」在屡传婚变后终于认了离婚,同一天还因为狗仔卓伟暗示性强的「炸裂」揣测,逼得陈妍希发声明否认,「希望大家也多给当事人一些空间,一切以官宜文本为准。孩子是彼此之间最重要的人,任何无端揣测及伤害孩子的行为都是不可原谅的,请停止一切损害当事人基本权益的行为」。 但此举效果不大,各种传闻依旧满天飞,像是陈妍希可以分得陈晓约4.5亿台币(约合1373万美元)的财产,也有离婚「3条件」,包括陈妍希再婚要提前告知。但近日陈妍希未再有否认声明,反倒是「小星星」被媒体指就读北京国际学校1年学费超过120万台币(约合3.66万美元),为此陈妍希母子决定返台,除了陈家人可就近照顾,也可减轻负担,关于这个传闻,陈妍希通过工作室才于今日发文澄清。

    Breaking

    以军士兵:加沙人只要越过假想界线,将遭枪击(图)

    “几乎所有进入这个区域的加沙人都会被射击,哪怕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少年。”一名在加沙服过三次兵役的以色列预备役军人在接受英媒采访时说道。据英国天空新闻网(Sky News)6日报道,这名士兵所在的部队经常接到命令,只要有人越过划定的“假想界线”,无论他们是否构成威胁,必须开枪射击,且开火命令“因指挥官而异,不断变化”。该士兵是以色列国防军第252师的预备役军人,曾两次被部署到加沙“内扎里姆走廊”(Netzarim Corridor)。加沙“内扎里姆走廊”示意图 英国天空新闻网他称,当部队驻扎在平民区边缘时,士兵们睡在一栋属于流离失所巴勒斯坦人的房子里,并在房子周围标记了一条“无形的界限”,作为加沙人的禁区。“在我们驻扎的一栋房子周围,我们划定了大片区域,这里离居民区最近,里面有人居住。他们告诉我们,所有加沙人都知道这条‘假想的界线’,也知道他们不允许越过它。”他说。“但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呢?”这名士兵表示,进入这个区域的人大多会被射杀,“哪怕是一个骑自行车的少年”。他表示,自己所处的区域有命令,任何进入者都必须死,只要他们在里面,就是危险的,必须杀了他们,不管是谁。根据该士兵的描述,以色列部队中普遍存在一种观念,即所有加沙人都是恐怖分子,即使他们是手无寸铁的平民。而这种认知从未被质疑,甚至常得到指挥官的认可。“他们几乎不会和你谈论可能靠近的平民。比如我在内扎里姆时,他们说如果有人来这里,就说明他知道不该来,却还是来了,那他就是恐怖分子。他们就是这么告诉我的,但我觉得这不是真的。他们只是穷人,是没有选择的平民。”该士兵说。受访士兵 英国天空新闻网然而,他的许多战友认为加沙“没有无辜者”,他们认为这些人没做任何事阻止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的袭击,所以活该去死。“战友们对他们没有怜悯,我觉得很多人真的认为自己在做善事,在他们心中,这些人不是无辜的。”他指出,自己所在的军队肆意杀害平民,且平民的生死全由指挥官决定,“他们可能被射杀,也可能被俘虏,这完全取决于当天的情况和指挥官的心情”。他回忆道,有一次一名男子越界被射杀,而另一名男子走向尸体时,部队决定俘虏他;几小时后,命令再次改变——“见人就射”,只要越过那条“想象中的线”。报道称,在以色列,士兵公开批评以军极为罕见,发声者很可能会被孤立。谈及此,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士兵表示,虽然他担心被贴上“叛徒”标签或被排挤,但他仍觉得必须站出来发声。“我觉得自己参与了坏事,需要通过发声来做些好事,因为作为士兵和这个国家的公民,我对自己参与的事(甚至仍在参与的事)深感不安。我认为这场战争……对我们和巴勒斯坦人都是灾难,它该结束了。”他补充说,在以色列社会,自我批评和批评军队很难。很多人不明白自己在认同什么。他们认为战争必须打,必须救回人质,但不了解后果。“我觉得很多人如果知道真相,就不会认同这些事了。我希望通过发声,能改变现状。”巴勒斯坦人在食品分发点排队 《以色列时报》据报道,以军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其严格按照国际法行动,采取可行预防措施以减少平民伤亡,“以军仅针对军事目标行动,不将平民或民用设施作为攻击目标”。关于受访士兵的具体指控,以军称无法直接回应。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国土报》网站6月底曾报道称,一个月以来,以色列军队奉命故意向等待人道主义援助的手无寸铁的加沙人开枪。一名军人表示,在他驻扎的地方,每天都有一到五个人被杀。平民被当作敌对势力——没有采取人群管制措施,没有使用催泪瓦斯,只有实弹射击:重机枪、榴弹发射器、迫击炮。“我们的沟通方式就是炮火。”一名预备役军人感叹道:“加沙现在已经没人关心了。它已变成一个自行设立一套规则的地方。这里人命如草芥。”

    TVB老戏骨接小女友出狱,女方坐牢2年胖一圈(图)

    7月7日,74岁港星李龙基手捧60朵玫瑰花在深圳接女友王青霞出狱,一时老泪纵横。38岁王青霞因为逾期滞留香港、伪造学历文书等5项罪名,被判入狱25个月,7月7日刑满释放,离开监狱后被驱逐出境,经过深圳湾进入内地。而李龙基在下午2点手捧玫瑰花,焦急等待未婚妻,见到女方后大喊“老婆”,两人激动相拥双双落泪。据说60支玫瑰花,代表着“分分秒秒都爱你”,李龙基事后接受采访,表示非常开心,因为等了很久,等会看未婚妻喜欢什么,会带她去吃,然后再帮她扮靓。据悉,这对相差36岁的“爷孙恋”,大约在2018年交往,李龙基起初将两人的故事刻画得非常唯美,称在地铁偶遇,当时王青霞初来香港,两人一见如故,后来内幕被扒,李龙基才承认自己婚内出轨,名下财产全部都给了前妻,之前答应给女方的7套房子,只是空头支票。王青霞入狱期间,李龙基多次探监,爆料监狱的伙食不错,女方都吃胖了十斤,为了不让自己的形象在李龙基面前破灭,出狱前就积极减肥,李龙基还声称因为女方是高学历,在监狱大受欢迎。而从近照来看,女方真的胖了一圈,显然不止10斤。只不过,王青霞正是因为伪造学历而入狱,不知李龙基是否贵人多忘事?李龙基上一次采访是5月,当时表明会迎娶女方,但婚礼不会大搞,会先买部车,和未婚妻在内地游山玩水。记者表示听说内地彩礼要百万,李龙基马上强调自己没见过未来岳父和岳母,要等见面了再谈。李龙基还爆料最开始两老是反对两人交往,在王青霞的坚持下才改变主意,笑称没有办法,这就是爱情的魔力。李龙基此前宣布等未婚妻初来就结婚,希望这一次不会又是说说而已吧。

    华为陷抄袭门:被卡脖子的中国科技也很无奈?(图)

    华为最近因大模型开源事件陷入舆论风波。6月30日,华为高调宣布开源自主研发的"盘古ProMoE"大模型核心组件,包含70亿参数的基础版和720亿参数的高配版,称这是构建其昇腾AI生态的重要一步。但仅过四天,GitHub上一项技术分析称开发者通过"AI模型指纹识别"技术发现,华为该模型与阿里云之前开源的"通义千问Qwen-2.514B"模型存在极高相似性——注意力机制参数分布重合度达0.927(完全一致为1.0),远超行业0.7以下的正常差异值。面对质疑,华为诺亚方舟实验室7月5日回应称盘古ProMoE是基于自研昇腾硬件平台开发的基础模型,绝非改自其他厂商模型。同时承认部分代码实现参考了业界开源项目,并严格标注了版权信息,强调"符合开源协作精神"。但剧情在7月6日凌晨反转,自称盘古团队员工的爆料者发文称,项目初期因算力资源严重不足,团队在领导压力下选择"走捷径"——先套用阿里通义千问1.5版的1100亿参数模型进行续训(继续训练),通过增加网络层数、扩展部分模块维度,并加入盘古论文中的技术机制,将参数扩充至1350亿;为掩盖来源,甚至故意用垃圾数据"洗掉"原模型特征。更惊人的是,该员工称团队还套用过另一家公司的DeepSeek-V3模型进行训练。这位爆料者表示,因无法忍受"造假换成绩"的做法选择离职并公开内幕。目前华为官方尚未对此最新指控作出回应,事件仍在持续发酵。01 产业“卡脖子”下的艰难跋涉我认为这种“抄袭”或“没抄袭”的二元对立标签,远远不足以概括这场风波的复杂本质,也忽略了华为乃至整个中国AI产业所面临的残酷现实困境。首先,我们得理解现代AI模型是怎么“长大”的。你要训练一个超级聪明的“大脑”,就需要给它“喂”海量的数据,进行天文数字级别的运算。这过程极其昂贵耗时,动辄需要成千上万块顶级AI芯片跑上几个月甚至更久。因此,整个AI行业,尤其是开源的圈子,有一个非常普遍且实用的做法,叫做“续训(ContinualPre-training)”。这就像是:你发现隔壁老王家有个训练得非常不错的“大脑基础版”(比如阿里开源的“通义千问”或者DeepSeek-V3),这个基础版已经学了很多通用知识,理解语言的能力很强。你拿到这个基础版,不是为了直接冒充自己的,而是把它当作一个高起点,然后,你再给它“喂”更多自己特有的数据(比如华为积累的通信、工程、行业知识),或者按照自己的想法对它进行改造升级——比如增加更多的“思考模块”(网络层),扩展某些“功能区域”(模块维度),甚至加入自己研究出来的独特“思考技巧”(如盘古论文中的技术机制),最终把它变成一个更强大、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大脑”,比如这次争议中的1350亿参数“盘古ProMoE”。这种做法本身,在技术圈子里不仅常见,而且是被鼓励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智慧,它极大地节省了从头开始训练所需的巨额算力和时间成本。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华为有没有用别人的模型作为起点”,而在于两点:一是透明度——你有没有清晰、诚实地告诉大家,“我是基于谁的基础,做了哪些改造和创新”?二是规矩——你有没有严格遵守别人开源时定下的使用规则(开源协议),该标注的版权信息标注清楚了吗?华为在回应中说“参考了业界开源项目并严格标注了版权信息”,这个方向是对的,这也是开源精神的基石之一。现在争议的焦点在于,华为的披露是否足够清晰、完整,让大家能理解这个“大脑”的血缘和改造过程。那么,为什么华为(以及爆料中提到的“走捷径”)会选择这么做?这就触及了中国AI产业最痛的缺陷——算力卡脖子。爆料者直言不讳地指出,核心原因就是“算力资源严重不足”。这是华为一家之痛吗?不!这是整个中国AI产业在美西方严厉技术封锁下的集体难题!我们造不出或者说很难量产最先进的AI芯片(比如NVIDIA的顶级型号),也买不到足够多。华为自己研发的昇腾芯片,正是为了突破这层铁幕,是在“无中生有”地搭建我们自己的算力地基。但在最尖端的超大规模模型训练领域,我们与国际顶尖水平在绝对算力规模、效率和先进芯片供应上,差距依然巨大且被刻意限制。对手开着跑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而华为和它的中国同行们,很多时候是在用自己刚刚组装好的、性能还在追赶中的国产发动机(昇腾),拉着同样沉重的货物(训练大模型),艰难地爬坡。在这种系统性、战略性的算力困境下,要求华为完全从零开始,不借助任何现有的、高质量的开源基础,去训练一个1350亿参数的顶尖模型,无异于要求它在戴着沉重镣铐的情况下,还要在百米赛跑中夺冠。这不现实,也不经济。利用现有的、优秀的开源模型作为“火种”进行续训、改造和升级,是在严酷封锁下追求效率最大化的“无奈之举”,更是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策略”。在指责华为“可能操作不当”甚至“造假”时,我们必须充分理解这个沉重得令人窒息的产业大背景。这不是为不当行为开脱,而是理解其发生的深层土壤。看待华为这次开源事件,绝不能只盯着那个模型本身是不是“纯原创”。华为真正的野心和核心价值,远在一个模型之上。它开源“盘古ProMoE”的核心目的,也不仅仅是炫耀一个参数巨大的模型,它的战略核心是推广“昇腾”这个国产AI硬件平台及其配套的软件框架(如MindSpore)。你可以把昇腾平台想象成未来中国AI世界的“地基”和“高速公路网”。华为开源一个强大的、能在昇腾上跑得又快又好的模型(哪怕它的“初始智力”借鉴了开源成果),就像是在新修的高速公路旁,免费赠送了一辆性能不错的示范车。这极大地降低了开发者、研究机构、企业尝试使用昇腾平台的门槛——他们不用自己从头造车(训练基础大模型),可以先开这辆“示范车”上路,体验“高速公路”(昇腾平台)的性能,进而基于它开发自己的应用(各种AI产品和服务)。华为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从最底层的芯片(昇腾),到操作系统/框架(MindSpore等),再到上层应用模型,最后到实际应用场景的、完全自主可控的国产AI全栈能力,这是打破封锁、构建中国AI未来的“根技术”体系。在这个宏大战略面前,“盘古ProMoE”模型本身,更重要的角色是吸引大家进入昇腾生态的“引子”和“敲门砖”。华为投入巨资研发昇腾芯片和平台,这份决心和其对中国科技自主的战略价值,毋庸置疑。再者,即使“盘古ProMoE”的初始参数并非完全从零开始,华为团队展现的工程能力也绝对值得称道,这正是昇腾生态最需要的证明。把一个可能是基于阿里或DeepSeek的“大脑基础版”,成功改造成参数膨胀到1350亿的“巨脑”,并且让它能在华为自研的昇腾芯片上稳定、高效地运行起来,特别是采用了更复杂的“专家混合”(MoE)架构(可以理解为让模型的不同部分专注不同任务,需要高超的协调能力),这本身就是一个地狱级的工程挑战和技术壮举!这证明了什么?它铁一般地证明了:昇腾平台,完全有能力承载和运行当前最前沿的超大规模AI模型!这才是对华为构建昇腾生态最硬核、最有价值的贡献。华为在大规模模型的工程化落地、与自家硬件的深度适配优化、超大规模分布式训练系统的稳定运行等方面的深厚积累,是其在这场AI竞赛中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这份能力,是买不来也抄不走的。02 开源的“勇”与“痛”在当下这个各国科技竞争白热化、技术壁垒高筑的时代,华为选择如此“高调”地开源一个承载着突破封锁期望的“明星项目”,就像把一件珍宝放在聚光灯最亮的舞台中央。聚光灯能展现它的璀璨,但也会让任何一点微小的瑕疵都暴露无遗、被无限放大。尤其是在当前异常敏感的国际科技博弈环境,以及国内大模型“百模大战”的激烈竞争格局下,华为其实主动把自己推到了一个“显微镜”之下。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在看:华为自研的实力究竟如何?昇腾生态的基石是否足够坚实?这份“高调”的宣传,无形中拉高了所有人的心理预期——大家期待看到一个真正震撼的、代表中国顶尖原创力的里程碑。结果呢?几天后爆出的“模型高度相似”质疑,就像一盆冷水浇下,巨大的期望和可能存在的现实落差(无论是因为操作瑕疵还是沟通不足),瞬间点燃了舆论的熊熊烈火。开源的“勇气”,在放大镜效应下,转化成了巨大的舆论“压力”。这份压力,又何尝不是华为拥抱开源时必须承受的“成年礼”?华为在风波初期的回应里提到“参考了业界开源项目并严格标注了版权信息”,表示这“符合开源协作精神”。这个表态的方向是对的,守住了开源的“底线”——承认借鉴,尊重版权。但这次事件暴露出,在涉及像大模型这种核心、复杂、且传承关系影响重大的项目时,业界和开发者社区期待的,远不止于守住底线。大家需要的是更高的“透明度”标准。这不仅仅是贴个“参考了XX”的标签那么简单。开发者们渴望知道的是更清晰、更完整的“模型家谱”:“父辈”是谁?到底基于哪个或哪些具体的开源模型作为起点?“成长”历程如何?做了哪些关键的手术(修改)?是微调、大改、还是结构性重组(比如扩展成MoE)?“新基因”是什么?华为自己真正注入的、独特的创新点和技术贡献在哪里?未来的华为,需要在开源这件事上,建立起一套更严格、更透明、更主动的“模型血统声明”机制。就像食品包装上清晰列明原料产地和添加剂一样,把模型的“前世今生”在阳光下摊开来讲清楚。真正的“符合开源精神”,不仅仅是“允许你用”,更要做到“让你看得明白、用得放心”。只有做到这种“阳光下的协作”,才能重建并巩固开发者社区的信任,让开源真正成为昇腾生态壮大的助推器,而不是随时可能引爆的信任危机。03 怎么打这场仗?信任是开源社区的空气,一旦被污染,呼吸都变得困难。开发者们会疑虑:华为的开源项目,还能不能放心地用、安心地学?这份信任的损伤,对华为构建昇腾生态的宏伟蓝图,其潜在的杀伤力可能远超一个模型的得失。因此,对华为而言,当务之急不再是技术辩白,而是一场必须赢下的“信任重建攻坚战”。怎么打这场仗?我认为,华为可以做三个关键动作:第一,是直面阳光,彻底“晒”真相。华为需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组织真正独立、透明、彻底的调查,不是关起门来,而是把“盘古ProMoE”这个“孩子”的“出生证明”和“成长记录”摊在阳光下,清晰、详细、无保留地说明:这个模型在孕育过程中,到底“吃”了哪些“营养基”(具体是哪些上游开源模型)?经历了哪些关键的“手术”和“改造”(做了哪些修改、扩展、创新)?整个过程中,有没有“营养师”(开源协议)的叮嘱被忽略或违背?唯有这种级别的坦诚,才能驱散猜疑的迷雾,为重建信任打下第一块基石。发布一份详尽的、经得起技术同行推敲的“模型技术白皮书与研发历程报告”,是迈出这一步最有力的姿态。第二,是立好规矩,筑牢“防火墙”。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这次事件暴露了华为在开源项目管理和合规审查上可能存在流程漏洞或标准模糊。华为亟需立即着手,建立一套业界领先的、铁一般的“开源治理”新标准。这意味着:成立更权威、更独立的“开源合规办公室”,对所有重大开源项目进行“合规体检”,像过筛子一样检查其传承关系披露是否充分、彻底。制定比行业通用要求更严格、更透明的“模型血统声明规范”。未来任何开源模型,都必须附带一份清晰易懂的“家谱说明书”——谁是“祖宗”?谁是“近亲”?“我”做了哪些独创性贡献?一目了然。将技术伦理审查深度嵌入研发流程,确保任何可能涉及“模糊来源”、“规避协议”的操作,在萌芽阶段就被有效拦截。目标是让未来的每一个华为开源项目,都成为透明、合规、可信赖的代名词。第三,要回归核心,亮出“真肌肉”。说到底,开发者们最关心的是什么?是昇腾平台到底好不好用、强不强、值不值得投入!无论“盘古ProMoE”的来历有多少争议,华为团队能把它成功改造、优化,并稳定运行在自家昇腾芯片上,尤其是实现了复杂的MoE架构,这本身就硬核证明了昇腾平台具备驾驭超大规模模型的强悍实力——这份工程能力是实打实的金子!华为现在最应该做的,是集中火力,持续投入,把昇腾这块“地基”打得无比扎实。用无可辩驳的数据和案例证明在昇腾上训练模型就是快,运行推理就是省,部署应用就是稳!让开发者真切感受到选择昇腾,是选择了一条高效、开放、有未来的技术路径。这才是吸引生态伙伴、赢得市场口碑的终极王道。与其在模型的“出身”上纠缠,不如用昇腾的卓越性能和开放生态,让质疑者闭嘴,让支持者更坚定。所以,我是坚定支持华为的战略大方向的!具体是支持什么呢?首先是我毫无保留地支持华为倾力构建昇腾AI生态、用自研芯片和软件框架突破算力封锁、打造从芯到云、自主可控的国产AI全栈能力的宏大战略!这是关乎中国科技能否在关键领域挺直腰杆的国家工程。在这个战场上,华为是冲锋陷阵、无可替代的主力军和扛旗者,其战略定力和长期投入,值得最高的敬意和支持。但我也坚决反对在这次事件中暴露出的、任何形式的试图刻意掩盖技术传承、可能违背开源协议精神的“洗特征”等具体操作!理解“算力卡脖子”下追求效率的无奈,但绝不认同损害技术诚信和开源信任的手段。这些做法如同为解一时之渴而饮鸩,伤害的是比算力更稀缺、更宝贵的“信誉”资产和“信任”生态,得不偿失!这次事件,无疑是从内部的风波里,迫使华为停下疾驰的脚步,深刻反思:在追求技术高地的征途上,严谨、透明、诚信不是可以牺牲的配重,而是必须系紧的安全带。华为其实完全有能力,更有责任,将这次教训转化为自我革新、迈向更高标准的动力。前有技术高山的险峻,后有封锁围堵的寒风,华为作为攀登者之一,其战略方向代表着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的希望之光。一时的风雨,不应模糊我们对其使命价值的认可。是支持华为,也是支持这条艰难却必须走通的自研之路。

    比解放日多1% 日媒分析川普严厉施压 只再给20天谈判

    美国总统川普7日在社群网络公布寄给日本的通知函,指美国预计8月1日起向日开征25%的关税。NHK分析,此次公布的税率,高于4月对日本宣布的24%对等关税。虽然仅高出1个百分点,但这个数字也可视为川普要对日本施加严厉压力的象征。 NHK国际部主管丰永博隆在今天凌晨的速报现场中分析,通知函提到,若日本开放封闭的市场、撤除贸易壁垒,有可能重新调整信函内容。信中指关税将自8月1日开始实施,可解读为在此之前,仍保留谈判的空间。可说日本被赋予20天左右的短暂谈判期。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