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4062 帖子
2025全球前250强医院 台湾这家挤掉台大唯一上榜
「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5」排名公布,这是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与全球数据公司「Statista」连续第7年合作,除了公布全球前250强医院,也发表各国当地医院排名。台湾前年第一次有医院上榜,台大医院以全球排名第249名,名列前250强。去年和今年则是台北荣总成为全台唯一上榜医院,去年218名,今年208名。
「World's Best Hospitals 2025」同时针对个别国家与地区的受评医院公布排行榜,台湾35家接受评比的医院中,台北荣总名列第一,得分92.99%;其次是台大医院,得分92.51%,第三至五名分别是高雄长庚医院,得分是90.54%、林口长庚医院89.72%、台中荣民总医院89.43%。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台湾35家医院名单如下:
1.台北荣民总医院2.台大医院3.高雄长庚医院4.林口长庚医院5.台中荣民总医院6.中国医大附设医院7.国立成功大学医院8.高雄医学大学中和纪念医院9.马偕纪念医院10.桃园长庚医院11.国泰综合医院12.花莲慈济医院13.台北慈济医院14.台北长庚医院15.台大云林分院16.高雄荣民总医院17.中国医大北港医院18.奇美医院19.台北医学大学附属医院20.新竹国泰医院21.亚东纪念医院22.汐止国泰综合医院23.中山医学大学附属医院24.长庚云林分院25.三军总医院松山分院26.台北市立万芳医院27.台北医学大学双和医院28.嘉义长庚医院29.彰滨秀传医院30.台中慈济医院31.中国医大新竹分院32.安泰医院33.彰化基督教医院34.新竹马偕医院35.卫生福利部桃园医院
●2025全球最佳250名排行榜
●2025台湾医院评比排行榜
Google云端部门传出裁员 人数不明
知情人士向彭博资讯透露,Google在周三(26日)针对云端服务部门进行裁员,彭博目前尚无法确认有多少人员受到影响。
一位消息人士说,这轮裁员只有少数团队受到影响。Google未对外宣布裁员行动,发言人以声明稿回应采访时指出,公司持续进行调整,以利「符合客户需求与未来的重大机会」。「我们正在进行改变,持续在攸关事业发展的重大领域里投资,确保长期的成功」。
彭博分析,削减人力是因Google云端事业成长放缓,而同时公司却需要花大钱支持发展人工智能(AI)的雄心。本月稍早,云端部门的营收不如分析师预期,而母公司Alphabet准备在2025年进行的资本支出则是远多于市场预期。
美国科技业界削减人力,在今年已经成为业界标准。除了最新传来的Google云端事业裁员消息,亚马逊(Amazon)、脸书母公司Meta Platforms、Salesforce、微软(Microsoft)等公司,都已预告将会裁汰表现不佳员工,或是寻求偏用较便宜的国际劳工。科技公司现在背负既要投资AI又不要损及获利的压力。
新鲜莴苣怎么选怎么洗? 加一样调味料去除污垢农药
清洗莴苣很费时,有些人会直接买市面上洗好剥好的莴苣,但价钱可能是整颗未洗莴苣的两倍,份量却只有二分之一。The Takeout报导,想彻底洗净莴苣,专家说可以在水中加点醋,浸泡后再用清水冲洗,污垢和农药都能洗干净,菜上也不会有醋味残留。
报导指出,选购莴苣时先摸蒂头,要选摸起来硬、坚固的蒂头,叶子完整无破损,没有枯萎或任何斑点。另外,莴苣的外观应看起来新鲜,才能确保其清洗过后的保存期较长,当然正确的保存方法也很重要。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莴苣买回家后可以先剥掉最外层的叶子并丢弃,因为外层的叶子通常会些许枯萎或受损,也最容易有污垢和杀虫剂,皱叶莴苣(loose-leaf lettuce)或萝蔓莴苣(romaine)则应将所有叶子剥下,直到只剩菜心。
剥除莴苣最外层的叶子后,将其切成一半或四分之一,让夹在叶层间的泥土能露出来。最快的清洁方式是将切好的莴苣或剥下的叶子放到滤水盆中,以流动的水冲洗,并用手轻轻擦拭每片叶子,洗掉任何残留的污垢。
如果想洗得更彻底,可以在一个大碗中倒入冷水或室温的水,再加入白醋或苹果醋,醋中的酸可以自然去除细菌和农药残留。水和醋的比例是四比一,将菜叶浸泡在醋混合物中十分钟,偶尔搅拌以确保彻底清洁。最后,在流动的水下冲洗菜叶,洗掉残留的污垢或醋味。
把洗好的莴苣放到冰箱前要确保菜叶已经干了,这非常重要,因为水分太多可能会滋生霉菌,也会使叶子变得不那么脆。可以用沙拉脱水器这样的小工具去除多余的水分,若没有类似工具,也可以用干净的厨房纸巾将每片叶子拍干。
最后,将洗净并干燥的生菜包在干净的厨房纸巾中,放入密封袋后排出空气,或放入密封容器中再放入冰箱,如此就能以比袋装生菜还要便宜很多的价格,享受到干净、爽脆又味美的生菜。
她利用折价券和退款APP 购物几乎不用钱还把工作辞了
堪萨斯州的塔琳(Taryn Blankenship)自从疫情期间使用折价券购物省下不少钱后,就迷上使用折价券及能获得回馈的应用程序购物,让她每周的开销省下超过一百元,近几年下来省下超过一万元,塔琳因此经济变得宽裕,还把全职工作辞了。
太阳报(The Sun)报导,28岁的塔琳住在堪萨斯州威奇托(Wichita),2021年1月她用一款退款的APP买了五包刮胡刀,一包能退5元,退完后一包只要1元。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塔琳说,她从此之后开始疯狂收集折价券,从日常用品到食物,她几乎没再以原价或超市的标价购买商品,不是有很优惠的折扣就是免费,需要常购买的生活用品如牙膏、清洁剂、洗发精等花不到她半毛钱,她说她只买三折以下或免费的商品。
塔琳说,她到处收集折扣,除了折价券,她也下载各种退款应用程序,让她每周的支出从150元减到40元,一年可以省下约3千元;塔琳去年辞去安养院的工作,将全部心力放在收集折扣和退款,她也在TikTok上教大家如何便宜购物。
@couponingwithtaryn I don’t even remember where I saw this and there’s no other vids...
美10年来首例 德州童未打麻疹疫苗病逝 卫生部淡化
德州西部乡村地区一名学龄儿童未打麻疹疫苗,在医院病逝,这是2015年以来,美国首宗麻疹死亡案例。
德州卫生服务厅和拉伯克市(Lubbock)官员26日表示,这名病童上周住院,但未提供其他细节;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确认近10年来第一个麻疹病亡案例。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上月爆发的麻疹流行已扩散到九个郡,124人感染,德州官员说是近30年来最严重的疫情,新墨西哥州东部也出现九个病例。
联邦卫生部长小甘迺迪26日在内阁会议上说,卫生部正密切观察疫情的发展,不过淡化目前的情况,表示「并非不寻常。」
德州州长艾伯特发言人马哈勒瑞斯( Andrew Mahaleris)说,德州失去一名病童是「悲剧」,州长伉俪为死者家属、亲友和整个拉伯克社区祈祷。
发言人指出,州长办公室随时和卫生服务厅联系,传染病专家和疫苗团队已前往「受影响地区」,有新进展会随时发布。「州政府会布署一切必要的资源,确保德州人民安全与健康。」
新冠病疫大流行后,美国疫苗施打率普遍下降,要预防麻疹流行,幼稚园年纪儿童须有95%以上接种麻疹疫苗,但多数州都没达到这标准。2019年,麻疹病例达近30年的高峰,2024年再度攀升,光芝加哥地区就有60多宗病例。
德州疫情集中的门诺教派(Mennonite)地区的小镇,其实彼此被油井间隔着,但居民往来上班、工作、上教堂、采买等活动频繁,感染麻疹者主要是18岁以下的年轻人。
麻疹、腮腺炎和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easles, Mumps and Rubella, MMR) 最能预防重症,满周岁到15个月应接种第一剂,4至6岁追加一剂。多数公立学校幼稚园规定,打过疫苗才能入园。德州染疫者多属私立宗教学校或在家自学的孩子。
Breaking
粤童与亲爹继母出远门 被逼坐后备箱 父1理由拒道歉
广东男孩澄澄(化名)去年随生父与继母驾车出行,他被安排躺后备箱数小时引发热议。其生母汪女指控生父与继母精神虐待,影响孩子健康权,已于今年4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道歉。生父刘先生承认确实有后备箱事件,但否认虐待,他称孩子是「自愿的」。律师表示,该行为涉嫌违规载人与虐待,可能构成犯罪。
来源:YouTube
极目新闻报导,事发2023年暑假,澄澄跟随父亲、继母、爷爷、奶奶一起从广东佛山驾车到广西桂林,往返近1000公里,澄澄始终蜷缩在后备箱。据视频显示,澄澄讲述称,「当时爸爸让我爬进去后,在我旁边又放了一辆婴儿车。」
其生父刘先生承认让孩子坐后备箱,但他说明,自己的车辆是越野车,前排与后备箱中间并无隔挡。他也并非让孩子全程待在后备箱中,「只有一两个小时的高速让孩子坐在了后备箱,其他都是坐在前排,就是挤了一点。」
在出发前,因为车座位置有限,刘先生曾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时孩子愿意,也是自愿的,而且孩子当时年龄小,并不像现在一样在后备箱中是蜷缩的样子。」
汪女认为儿子的健康权、人格权、生命权受到了影响,她在今年4月针对澄澄的健康权一案对孩子的前生父亲及继母提起民事诉讼,目前该案已于6月4日开庭审理。针对诉求,汪女士表示,她希望对方可以公开道歉。
对于被控精神虐待一事,刘先生否认,「那我是的亲生孩子,每年给他读5万元人民币(约7000美元)的私立学校,我对他非常好。」刘先生认为,他的做法并没有违背孩子的意愿,不会对汪女士及孩子进行道歉。
对此,网友评论「既然没什么危险,那干嘛不让继母儿子去」、「孩子敢不同意吗?如果发生追尾,孩子是不是先有生命危险」、「一个个别洗了,亲爹比后爹狠」。
「黑天鹅」作者大敲警钟 称美国债务是脆弱来源 指比特币将泡沫化
畅销书「黑天鹅效应」的作家塔雷伯(Nassim Taleb)同意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观点,认为美国有很庞大的债务问题,他并认为目前不断创下新高的比特币,有天将会变得一文不值。
塔雷伯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专访时表示,美国的联邦债务是当前存在的许多风险之一,其金额过去25年暴增逾两倍至约37兆美元,并预计未来十年将再因为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增加至少3兆美元。
据国会预算处,美国2024年度支付的债务利息高达8,810亿美元,超过其花在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的8,650亿美元,和国防支出的8,500亿美元。
塔雷伯理解马斯克为何会在因为大而美法案和川普闹翻后另组「美国党」,他说:「我们有非常难以背负的债务。马斯克对两党制的失望很合理。」
对美国债务以及川普关税等因素的担忧,已导致美元兑一篮子全球货币的汇率今年来重贬约10%。
塔雷伯说,当美国因俄罗斯攻打乌克兰而说要冻结与俄国政府相关资产时,美元就「不再是准备货币」。许多人会对他们认为越权的事情感到难受,这促使许多央行将美元换成了黄金,并形成广泛的去美元化趋势。
塔雷伯并表示,川普正因为进口关税而使美国贸易伙伴「引起反感」。他说,他「原则上不反对关税」,但川普用关税来达成协议「非常没有条理,而且也吓坏其他国家」。
塔雷伯说,美元和美国的信任恶化「不是好事,因为我们需要借钱,而且我们不想有债务危机」。他指出,利息成本的高涨,使债务成为了「脆弱来源」。
此外,塔雷伯也谈到近来持续创高的比特币。身为比特币的长年批评者,塔雷伯在专访中引用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将比特币称为「电子郁金香」。
他再次重申比特币「不能当作货币」,因为稳定性是做为一个可靠交易媒介的内核,但比特币的波动性高,且狂热者会希望其价格不断上涨。
特斯拉餐厅开幕在即? 马斯克赞超酷 兼具充电站、露天电影院
特斯拉准备跨界在加州开餐厅,新据点不只能用餐,还兼具超级充电站与露天汽车电影院,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试菜之后,称赞这是洛杉矶最酷的地方之一。
影片来源:WC Drone Productions
马斯克在X发文表示:「刚到复古未来风的特斯拉餐厅用餐,工作团队表现极佳,这是洛杉矶最酷的地方之一」。
贴文一出引发讨论,网友纷纷询问菜色如何、何时开幕等。马斯克并未透露营运日期,但这个消息显示,或许即将对外开放。从曝光照片看来,餐厅将全年无休、24小时营业。
马斯克2018年就计划开设餐厅,当时他说,装潢会采1950年代摇滚风、服务生穿溜冰鞋,并有露天电影院,播放经典名片。
店面于2023年9月动工,位于圣塔莫尼卡大道,外头有数十个超级充电站,并有两个露天电影院大屏幕。餐厅内有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 ,可能会出动机器人运行某些任务。建筑为两层楼高,二楼为露天用餐区。
下煤窑 专升本 北工大博士论文致谢感动网友
近日,一篇讲述作者“专升本、下煤窑、绑钢筋、铺沥青”经历的博士论文致谢在互联网走红,引发无数网友关注和讨论。7月16日下午,上述致谢的作者告诉海报新闻记者,他并不喜欢用苦和难来描述事情,并且当时的他也没觉得苦,只是没有更多选择,只能死打硬拼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作者同时表示,“挖煤小伙”这个词并不符合事实,也不是他的本意。引发广泛关注的博士毕业论文致谢。(图源当事人社交账号)由于作者不愿透露个人信息,本文暂用“秦奋”代指作者。秦奋于2020年9月进入北京工业大学攻读工学博士学位,并于今年6月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在博士论文致谢中,秦奋称自己的家乡在小山村,12岁时开始跟着老爸下小煤窑挖煤。17岁高中毕业,19岁再次高考500多分上了专科,而后专升本学习地质工程,研究生学习采矿工程,博士期间曾在新疆待了一年。秦奋称自己做什么都比别人慢一些,读研二时才有了第一台电脑,申请了两次才有了读博的机会。不过,他在高中毕业后就没有让父母有太多的负担,每年的寒暑假都在打工。“上海电子厂的车床工,焦作化工厂建筑工地绑钢筋,邯郸高速公路铺沥青,晋城煤矿上扛炸药,鄂尔多斯红庆河煤矿干掘进,学校里的面食馆、饺子店,提桶清理桌子。”在这篇致谢中,秦奋感谢了导师、课题组老师、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以及专科、本科室友和父母、女友等。记者注意到,他在致谢中,不仅感谢了导师指导他的学业,还提到导师在他刚入学没钱吃饭时资助他生活费。他还特别提到了本科室友对他的帮助,“感谢我的本科室友某某,使我考研时可以不去食堂打工,我读研时还送给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机,现在唯一的两条裤子有一条还是他的。”有网友评论:他走的每一步都踩着生活的荆棘,却把坚韧酿成了光,原来命运真的会给拼命的人开一扇窗。一路从专科到博士毕业,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他一路战胜这么多苦难走到了现在?面对记者的问题,秦奋说,在他们那里,想要走出小山村,除了上学没有更好的路可走。“我爸和那些叔叔们,那时候除了种地就是在矿上干活。我觉得需要换个活法。”不过,秦奋表示,他不喜欢用苦和难来描述事情。“当时也没觉得苦,没有很多选择,只能死打硬拼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他认为,求学时那些体力劳动不值一提,对韧性的锻炼和行业的了解是有益处的,至于什么人前的尊严,他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一双穿了7年的破洞鞋子现在依然穿。同时,秦奋表示,他不建议用“挖煤小伙”来形容他,因为这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他的本意。秦奋认为,对他来说,最困难的阶段是他读博的时期,因为想要正常毕业非常困难。“(我)度过的方法,靠大量文献的阅读,靠数据的认真整理和分析,靠导师的指导。”秦奋说,生活里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万事不发愁,从没有皱过眉头。直到现在,他也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玩游戏。作者曾在建筑工地绑钢筋、高速公路铺沥青、煤矿上扛炸药。(图源当事人社交账号)有网友评论:他感谢了一路走来遇到的所有人,却唯独没有感谢一直坚持的自己。为什么没有感谢自己?秦奋说,那是因为没地方写了,其实有很多细节都被他删减了。对于那些和曾经的他一样正在赶路的人,秦奋说,迷茫和焦虑没有任何用,思想先行,行动至上。在调查研究清楚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方向以后,就死打硬拼去深耕,提高专业素质和对这个行业的判断与认识,然后就是等待和争取机会。“我们的人生境遇和教育背景不同,或许有很多别的更好的选择,但是首要问题就是把眼前事情或者说被逼无奈要做的事情去认真做好。态度比能力和水平更重要,这个态度就是用心和执着。有一句我常说的话和大家共勉:吃饭时候好好吃饭,睡觉时候好好睡觉,该干嘛时候果断地坚决地有策略地去干嘛,不怕。”记者注意到,秦奋还在论文致谢中提到了自己专科的室友某某博士。对此,秦奋表示,对方更加务实,在博士毕业之后去了英国进行长期的博士后研究,不过他们经常在微信上交流。至于他的故事为何会引发广泛关注,秦奋认为,更多的应该是猎奇心理,看到这种少见的一时新鲜或感动,可能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他认为重要的还是成体系、有逻辑地构建自己的思想行为模式。他还专门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回应称:“应该是12岁挖煤又到博士这个标题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能够吸引到眼球。诸君要知道,网络上这样一个片段的、标签化的、有违事实的信息,一阵风而已,重要的还是做好眼前的学习和工作。”至于他的个人信息,如几岁挖煤、从事什么工作等,纠结这些完全没有意义。“愿我们都把网络当作学习进步的工具,面对真实的生活。”记者注意到,目前,他社交账号里的内容,已经全部清空。最后,用秦奋博士论文致谢的最后一句话,与诸君共勉: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又一封博士“小作文”刷爆全网,我想说三句话… 把烂牌打出王炸,是你的气魄和本事。01如果你看过我来时的路,你也一定会为我喝彩。02最近,一篇博士论文致谢令全网动容。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没有营造刻意的氛围,却用最纯粹、最质朴的文字,讲述了一段震撼人心的逆袭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来自小山村,12岁的他,就开始跟着父亲下小煤窑挖煤,17岁高中毕业后他四处打工,辗转于上海电子厂做车床工、在焦作化工厂的建筑工地绑钢筋、去邯郸高速公路铺过沥青、在晋城煤矿扛过炸药,鄂尔多斯红庆河煤矿干过掘进。就连学校门口的小饭馆,他端盘子、擦桌子、刷碗,啥脏活累活都干过。可再累,他也始终没停止求学之路,19岁的他选择再次高考,并成功考上了一所专科。到此有人说“差不多得了”,可他偏不。之后他一路从专升本到本科考研,再到申请了两次,终于成为了一名博士。就这么跌跌撞撞,十几年就过去了。他的人生,从一个挖煤工开始,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北京工业大学的博士。在这篇致谢中,他感谢了很多人。有一路帮助他的老师、师兄、还有家人、女友。最让人鼻子发酸的是本科室友:“感谢他资助我,让我考研时可以不去食堂打工,还送了我人生第一部手机,现在唯一的两条裤子还有一条是他的。”有网友说这篇致谢是:“一笔一血、一字一泪”,字里行间虽然没说一个“苦”字,可谁都能想到,那时候的日子到底有多难。有记者联系到了这位博士,他表示因为工作的行业比较特殊,所以不方便接受采访。但是目前的生活过的很好,他希望他的经历可以激励很多人。看完他的故事,我感触特别深。他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孩子,可他心里,却有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儿,就是靠着这股劲儿,硬生生地为自己闯出了一条路。这里面,有无数的泪水和汗水,但更多的,是那种被生活狠狠打压,却还能咬着牙,坚持往上爬的顽强精神。谁不想一开始就拿到一副好牌呢?可他手里拿的明明是一把烂牌,却凭借着自己的一股韧劲,打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能没办法复制他的成功,但他的故事里有很多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03一、成长,注定是一条孤独的道路。从专科到博士,比起吃的那些物质上的苦,更让人难捱的是精神上的苦。各种闲言碎语、打击和不被理解,紧紧围绕着他。专科生凭什么考博士?专科生凭什么特立独行?他在学校里啃书本的时候,身边同学正呼朋引伴往网吧跑;他熬夜刷题到深夜的时候,宿舍里正吵吵嚷嚷地打游戏;甚至吐槽他“装努力”“不合群”,让自己活成了另外一样的存在。有太多人就是在这种环境里,为了跟大家“打成一片”,慢慢把自己的劲头磨没了。但他偏不,硬是咬着牙,走上这条独自往前冲的路,这才有了后来的逆袭。这让我想起同样改变命运的何世豪,那个从专科,一路逆袭到斯坦福的男生。他读专科时遇到过这么一件事:四六级考试前一晚,他开着台灯复习,结果把正在看恐怖片的室友惹火了。室友让他关灯,说灯光太亮影响看电影,他为了复习没同意。结果下一秒,台灯“哐当”一声被砸在地上。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跟他们不是一路人。”从那以后,他拼了命地学:先专升本,再考研,接着读博,最后走进了斯坦福,逆袭人生。他们的故事,说的其实是一个理:往高处走的路,从来都是孤独的。真打算往上冲的人,就得有勇气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就像在专科学校里,多数人逃课、睡觉、混日子的时候,想突围的人,就不能跟着走那条“合群”的路。那些嘲讽的话、拉着你一起偷懒的同伴,都会不断把你往下拽。所以一定要记住:能陪你一起爬到山顶的人,从来不在半山腰的人堆里。所谓的孤独,不过是你决定往更高处走时,提前跟平庸的人说再见的勇气罢了。04二、人生从来没有定数,往后的日子里藏着好多可能。细数这位挖煤博士走过的路,其实就是不断打破自己的过程。12岁跟着父亲下煤矿的时候,他觉得这辈子也就这样,父亲或许也会告诉别人,儿子以后和自己一样当个挖煤工人;17岁他在各地打工混生活,可能也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靠卖力气过活;可到了19岁考上专科,一路本科、硕士、博士他接触到了不一样的人,学到了更专业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里他慢慢发现,自己不光能当工人,还能做工程师。原来自己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没被框死,自己能做的事还有那么多,能活的样子还有那么多种,前面的路宽着呢。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刷屏的中山大学教授张益唐。他年轻时是众人眼里的天才少年,本硕连读,还作为公派留学生去美国读博。可就因为跟导师闹僵了,一个北大出身的大学博士,最后愣是成了“家里蹲”。为了糊口,他在赛百味打了七年零工。在赛百味那七年里,他就没怀疑过自己吗?会不会觉得人生就这么完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他手里的笔从来没停过。从没有放弃探索人生另一种可能性。最后五十多岁的时候,一举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一下子成了传奇,逆袭成美国高校的教授。好多人啊,其实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早早给自己扣上“我不行”的帽子:觉得学历低就没出路,遇点坎儿就认定这辈子完了,可实际上,人生从来不是只有一个答案,路上藏着太多咱们想不到的可能。05三、如果你的世界没有光,那请你活成自己的光。这位挖煤博士的世界,一开始是暗沉沉的。煤窑里只有矿灯那点微弱的光,工地上也只有零零星星的夜灯,可他硬是把书本当成火把,把日子照得亮堂堂的。12岁在矿井里弯腰干活的时候,没人跟他说“你以后能当博士”;17岁扛着炸药爬坡的时候,也没人帮他规划“你能做工程师”。他手里没有现成的光可以抓,全是靠自己熬夜刷题、靠啃透一本本厚书,硬生生凿出了一道光。这让我想起了中科院博士黄国平。他的世界好像更暗。妈妈走了,爸爸不管他,住的屋子漏着雨,学费得靠夜里抓鳝鱼、钓鱼来凑。因为没钱夏天光着脚上学,冬天穿双破鞋冻得直打哆嗦,还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老师几次谈话。要说自暴自弃他比谁都有理由,可他偏不。就咬着牙往上走,把书一页页啃透,把路一步步踩实,最后他真的如愿,捧着博士论文站在阳光下,成了腾讯年薪几十万的工程师。生活里哪有那么多现成的平坦路?总有人生在阴沟里,一抬脚就踩着荆棘。有人等着别人递灯,等不到就蹲在暗处骂命运不公;也有人自己动手点灯,哪怕只有火柴头那么点光,他也小心翼翼护着它往前走。没带伞的人,总得学会自己往前跑。别指望谁来帮你照亮前路,真能让你出头的光,都是自己熬出来的。你肯咬紧牙关往前冲,再黑的夜也能走出亮堂道,可你要是自己先泄了气、认了怂,那谁也拉不动你往前挪一步。生活里太多普通人,不是输在起点低,而是输在走几步就回头。想减肥的人,跑了三天步觉得累,又躺回了沙发;想考证的人,看了两周书觉得难,又刷起了手机;想换工作的人,投了几份简历没回信,觉得这辈子就这样。其实啊,普通人的成长就像爬楼梯,每一步都累,每一层都难,但只要不回头、不停脚,哪怕一次只上一个台阶,也迟早能到顶。就像种庄稼,春天播种,夏天除草,得熬到秋天才能收获。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不用怕自己进步慢,哪怕今天只比昨天多学会一个词、多弄懂一个道理,都是在往前挪。别总想着一步到位。走得再慢,也比原地打转离目标近。普通人的日子,本就是在慢慢熬里一点点变亮。06今天,他们的故事能让这么多人动容,不是因为多传奇,而是太多普通人,都在里面看到了自己:没靠山、没退路,脚下没有现成的坦途,只能凭自己一步一步往前挪。穷苦出身的孩子,活得更难,因为手里的牌太脆,摔不起。所以他们必须比别人更轴、更能扛,一丝一毫都不敢松劲。因为那根弦一旦松了,可能就再也绷不起来了。我知道这奋斗的日子很累,可能夜里躲在被子里偷偷抹过泪,也偶尔想瘫在地上喘口气。但我最怕的,是你慢慢就不相信了:不相信日子能有转机,不相信努力能改变什么,最后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了。当你自己先认了“这辈子就这样了”,那才是真的把自己困在了原地。所以请一定要攥紧拳头接着走。哪怕走得像蜗牛一样慢,累得直不起腰,只要方向没跑偏,就一步一步往前挪。拿一手烂牌是你运气不好,但把烂牌打出王炸,是你的气魄和本事。要相信,那些在黑夜里熬红的眼,那些被汗水泡透的衫,那些咬碎了牙咽下的苦,终会在某天变成照亮前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