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4062 帖子

    「中东蔚蓝海岸」心不死?川普自家社群平台分享AI影片

    美国总统川普2月初宣称,考虑永久占有巴勒斯坦加萨走廊,改造为「中东蔚蓝海岸」,虽然日前受访改口说并未强行推动,只会提「建议」,但他在26日却上自家社群平台,分享了一只古怪的AI生成影像,展示似乎是他计划中的加萨愿景。 天空新闻报导,川普在Truth Social分享影像但没有发表评论,首先映入眼帘的画面是饱受战争蹂躏的加萨走廊,随后出现标题写道,「加萨2025…接下来呢?」。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影像继续展示男子经过隧道走进工地,妇孺经过隧道走到阳光明媚的沙滩,此时的加萨变成一个中东天堂,有着异国情调海滩、杜拜风格的摩天大楼、豪华游艇、开派对的群众、汽车与行人并行的整齐街道,还有一座「川普加萨」(TRUMP GAZA)塔与巨大的金色川普雕像,纪念品商店内出售微型版本,还有一名儿童走在街上,手里拿着一个川普头像的巨大金气球。 此外,影像还出现川普在酒吧与一位衣着暴露的肚皮舞娘共舞,以及他与以色列总理内唐亚胡在度假酒店泳池边晒日光浴与品尝鸡尾酒。科技富豪马斯克也多次入镜,包括用扁面包吃鹰嘴豆泥,留着胡子的肚皮舞者则在沙滩上表演,还有美元钞票从天而降。 影像背景播放的音乐歌词唱着,「唐纳(川普)正在前来让你自由,带来光明让所有人看见,不再有隧道,不再有恐惧,川普加萨终于来了。川普的加萨闪亮亮,金色的未来,全新的生活。盛宴与舞蹈,交易已完成,川普加萨No.1」。 天空新闻台已确定,该影像2月初首度在网上分享,帐号与白宫没有明显联系,评论区反应不一。一名网友写道,「我不觉得这好笑或酷。抱歉,我漏掉了什么吗?我希望这只是一个笑话,一个糟糕的笑话」。另一位用户则说,他讨厌这只影像,「我爱我们的总统,但这太可怕了」。 每日邮报则报导,许多网友感到震惊,并对川普分享该影像完全「无言」,一些人认为,这让美国看起来「不是一个严肃的国家」。 一位愤怒的网友在「X」写道,「这不是一场活动,而是一个只存在于他脑袋的妄想销售宣传」,同时狠批川普「对待地缘政治像一个仿真城市数据片。现实检验,他不是和平使者也不是战略家,就一个诈欺房东,贩卖白日梦,并留下混乱」。

    华邮独家:380亿政府金援撑起马斯克事业王国

    华盛顿邮报26日独家报导,世界首富马斯克(Elon Musk)率领政府效率部(DOGE)积极推动政府瘦身,然而马斯克就是纳税人税金金援的最大受益者之一;马斯克事业王国创建基础是至少380亿元联邦补助、贷款、抵税及合约,特斯拉(Tesla)、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都因为获得政府挹注而蓬勃发展。 华盛顿邮报根据政府公开数据分析,过去20多年里,马斯克创立新事业之后每逢关键时刻,经常取得联邦政府重大契约,或获得政府贷款、补贴、抵税优惠,效果仿佛及时雨,造就马斯克登上全球首富地位。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消息人士说,特斯拉2008年面临资金不足的难关,身为首席执行官的马斯克向能源部争取到低利贷款;圣诞节前一天,特斯拉发现没有通过环保署重要规定,贷款申请恐怕无法通过,马斯克直接找环保署署长莉莎‧杰克森(Lisa Jackson)帮忙。 2010年到位的能源部4亿6500万贷款,造就了特斯拉迅速走红,有经费得以进一步推出豪华电动车Model S,还买下位于加州弗里蒙特(Fremont)的工厂。取得贷款的半年之后,特斯拉公开上市。 报导指出,马斯克事业获得的380亿元政府补助里,将近三分之二是在过去5年取得。 光是2024年,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承诺为马斯克公司提供的补贴,累计至少有63亿元。 华盛顿邮报指出,这项分析来自可以公开取得的联邦合约,并不包括列为机密的国防、情报项目,因此马斯克实际获得的政府补贴金额可能更高。另外,马斯克事业取得十多项消息并未对外公开的地方政府合约、补偿或抵税福利。 太空探索科技公司研发的间谍卫星获得五角大厦国家侦察局(National Reconnaissance Office)采用。根据华尔街日报先前报导,这笔合约价值18亿元。 马斯克手下企业与联邦政府正在进行中的契约有52项,签约对象包括7个部门,包括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国防部、联邦总务署(General Services Administration,GSA)等,未来几年可能让马斯克获利再增118亿。 不过,国防部、交通部、联邦总务署等部会,如今都是政府效率部要求大量裁员并删减经费的机关。 联邦政府、地方政府为推动电动车提供补贴,让特斯拉获得114亿抵税。专家表示,拜登政府为消费者提供购买电动车7500元抵税福利,对特斯拉业绩产生拉擡作用。

    广西02年男生苦追班主任终喜结连理,宝宝刚出生(组图)

    img { height: 821.9178082191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705.8823529411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821.9178082191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8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833.33333333333px;width:600px;}2月25日,广西南宁一个家庭爆火出圈年。林女士说自己是1983年出生,今年刚43岁。儿子出生于2002年,今年23岁。儿子娶了大他3岁的大学班主任,今年2月6日刚生了个女宝宝。也就是说,42岁的林女士现在已经是奶奶了!她的儿媳是1999年出生的算是90后。所以80后的妈妈,看着00后的儿子娶了90后,生了个2020后的宝宝!林女士自己有视频账号,专门分享他们的家庭日常。她说她也没想到自己才42岁就当奶奶了。她的记忆里,出生于2002年的儿子还是个孩子呢。看林女士满面红光没有皱纹,她自己都还能再生孩子。关于儿子儿媳的爱情 林女士说儿子读大学的时候,对仅大他3岁的班主任一见钟情。热烈追求1年多后两个人就确认了关系。儿子很快就求婚也跟父母说了要结婚。女大三抱金砖。林女士对儿媳特别满意,觉得她很优秀。儿子能把如此优秀的班主任娶回家,林女士也满意得不得了。她晒出和儿子儿媳在一起的照片。3个人?颜值都很高 ,也看不出年龄差距。这样的一家人在一起,很难有矛盾啊。大家没有多少代沟,相处愉快。别人是从校服到婚纱,林女士的儿子儿媳是从师 生到夫妻。两个人感情特别好。男孩一毕业差不多就结婚了。现在爱情结晶都有了。看起来真是幸福满满。原来现在的人不是不想结婚 ,是没遇到合适的那个人吧。遇到了很快就会结婚 ,就会生孩子。像林女士这样的家庭,估计会被认为是现在幸福家庭的一个典范。早婚早育家庭和睦。 Advertisements

    梅拉尼娅伊万卡战火重燃 第一夫人难忍继女仍活跃(组图)

    img { height: 361.44578313253px;width:600px;}img { height: 535.7142857142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61.5384615384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582.5242718446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508.47457627119px;width:600px;}因为和法国总统埃玛纽埃尔·马克龙的握手,人们关注到了现年78岁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那粗糙的手,进而还发现了其手背上那时有时无的瘀伤。白宫方面的一位官员称,特朗普的手部瘀伤,是在竞选期间不断地和他人握手导致的,“那些重复的互动可能导致瘀痕反复出现。”而和特朗普的瘀伤同样反复的,还有与他最亲密的两位女眷之间那剑拔弩张的关系。据当地时间2月25日的消息称,梅拉尼娅和伊万卡之间的战火,随着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又重新燃烧了起来。按照内部人士的说法,尽管身为第一千金的伊万卡,在父亲的第二任期内不再担任官方职务,但她也明确地表示过,不会离开父亲的生活圈。“我最期待的就是能够作为女儿出现在他身边,陪在他身边,让他忘记烦恼,和他一起看电影或看体育比赛,知道他可以和我在一起,做回自己,放松一下,”伊万卡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说道,却也对她的“继母”只字未提。对于这样的表态,现年54岁的梅拉尼娅并不满意,按照知情人士的说法,在得知伊万卡仍将出席国宴等活动后,第一夫人感到恼火,“一场新的战斗打响了!”一位和两位特朗普女士都颇为熟悉的知情人士称,“伊万卡是梅拉尼娅永远的眼中钉。看看她们近来在一起的合影就知道,完全没有互动。”据悉,尽管伊万卡这一次不会要求在白宫设立“第一家庭办公室”,但显然她的影响力仍在,而且更为广泛了,不仅限于华盛顿,她也活跃在佛罗里达州,成为了其父亲“在民间的信使”。相较于丈夫第一任期时的任性,这一次梅拉尼娅还真是有了当好第一夫人的决心,毕竟儿子巴伦已经成人,不用她再那么地亲力亲为了。但伊万卡的“不离开”,却也让她很难充分地施展自己,而且较为注重隐私的她非常不喜欢伊万卡那种有个大事小情都要通过社交媒体展示出去的表现,认为她“很不专业”。据称,梅拉尼娅曾很是刻薄地称比自己小了11岁的伊万卡为“公主”,进而也曾在自己授权的回忆录中颇为含蓄地指出了和伊万卡的关系,没有那么融洽。“我的角色不是取代他的继子女的妈妈,而是培养一种支持和友好的关系……必须记住,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和理解,无论是否存在分歧。”除了与抛头露面有关的争执之外,梅拉尼娅还在和伊万卡较劲商业上的成就,或者说她对伊万卡在商业上所取得的成功有些耿耿于怀。尽管梅拉尼娅也涉足过商业领域,包括创建了自己的护肤品牌等,但基本上都是昙花一现,远不如伊万卡所创立的品牌那么有影响力,要不是其父亲在2016年当选总统,她的时尚品牌仍在持续着。不过也有令人欣喜的一面,虽然梅拉尼娅很难和伊万卡保持亲密的关系,但她的儿子巴伦却和同父异母的姐姐很友好。不仅是伊万卡,她的兄弟以及同父异母的妹妹,也都很喜欢比他们小了很多的“巴伦宝宝”。“那是他们看着长大的男孩,怎么会不爱护呢?” Advertisements

    中美俄是三国演义?俄国师有了新认识,提醒了中国(组图)

    img { height: 689.6551724137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705.88235294118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92.1568627451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97.35099337748px;width:600px;}前阵子,美俄在利雅得的会谈,让外界产生了很多想法,有人认为这是好事,美国终于放弃了过去的执念,开始认真倾听俄罗斯的诉求;有人认为,这不利于中国,他们将当前世界格局比作“三国演义”,中美俄对应的角色是魏蜀吴。就在外界充满焦虑与担忧之际,有“俄罗斯国师”之称的杜金有了新认识。杜金连线观察者网的一次节目时说道,特朗普政府的大国强权与中国的双赢理念截然相反。(杜金连线观察者网)杜金表示,即使美国主张的“多极化”,也与中国主张的多极化不同,实际上它是美国为核心的“特殊文明和中心”。直白一点说,特朗普政府想让世界重回帝国主义时期,也就是二战前或一战前,组建一个以白种人(主要是盎撒人)为中心的单边世界。(杜金连线观察者网)之前,外界对特朗普2.0时代也有过较为准确的评价,与杜金的观点基本一致——新帝国主义。(特朗普)最典型的例子,特朗普希冀吞并加拿大和格陵兰岛、控制巴拿马运河、夺得加沙的控制权。这也是西方列强在18世纪、19世纪经常干的事情。而中国所主张的多极化,杜金总结得非常恰当—— “双赢”。也就是说,中国使用“王道”与世界各国打交道,而美国用“霸道”。此前,杜金认为,在特朗普政府眼里,中国现在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冷战时期的苏联。美国一定会想方设法遏制中国的发展、削弱中国的影响力,并通过各种手段与中国竞争,这一点毋庸置疑。中美两国在未来四年内,大概率会发生多次碰撞,目前我们还未看到,主要是因为特朗普把精力花在了结束俄乌冲突方面,暂时腾不出手。(中美碰撞在所难免)杜金的言论,算是给中国提了个醒。特朗普1.0时代,我们笑话他经常吹牛,现在看,我们必须要抛弃过去的思维方式,应该沉着应对。普京对特朗普十分推崇,他说,特朗普“可言其所想”,展现了一个大国领导人的风范。简单说,普京非常欣赏特朗普敢说、敢干的性格和行事作风,因为特朗普所说的一些话,他都会去做,而且是不择手段。因此,我们也要认真研究特朗普,研究透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更好地与美国打交道,更好地维护中国的利益。(普京非常欣赏特朗普)最后,需要格外关注一点,乌克兰冲突问题可能会引发美西方的分裂,美国与欧洲极有可能“分道扬镳”。对中国而言,这是“天赐良机”,我们应该抓住机会,发挥建设性作用分化美西方霸权。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维护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只要办好这两点,任凭特朗普如何折腾,任凭国际形势如何演变,中国必将立于不败之地。用网友的一句话做总结,当前世界格局并不是中美俄“三国演义”,而是“春秋时代”,特朗普的回归加速了“礼乐崩坏”,世界趋于“战国多雄”。 Advertisements

    Breaking

    粤童与亲爹继母出远门 被逼坐后备箱 父1理由拒道歉

    广东男孩澄澄(化名)去年随生父与继母驾车出行,他被安排躺后备箱数小时引发热议。其生母汪女指控生父与继母精神虐待,影响孩子健康权,已于今年4月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道歉。生父刘先生承认确实有后备箱事件,但否认虐待,他称孩子是「自愿的」。律师表示,该行为涉嫌违规载人与虐待,可能构成犯罪。 来源:YouTube 极目新闻报导,事发2023年暑假,澄澄跟随父亲、继母、爷爷、奶奶一起从广东佛山驾车到广西桂林,往返近1000公里,澄澄始终蜷缩在后备箱。据视频显示,澄澄讲述称,「当时爸爸让我爬进去后,在我旁边又放了一辆婴儿车。」 其生父刘先生承认让孩子坐后备箱,但他说明,自己的车辆是越野车,前排与后备箱中间并无隔挡。他也并非让孩子全程待在后备箱中,「只有一两个小时的高速让孩子坐在了后备箱,其他都是坐在前排,就是挤了一点。」 在出发前,因为车座位置有限,刘先生曾征求过孩子的意见,「当时孩子愿意,也是自愿的,而且孩子当时年龄小,并不像现在一样在后备箱中是蜷缩的样子。」 汪女认为儿子的健康权、人格权、生命权受到了影响,她在今年4月针对澄澄的健康权一案对孩子的前生父亲及继母提起民事诉讼,目前该案已于6月4日开庭审理。针对诉求,汪女士表示,她希望对方可以公开道歉。 对于被控精神虐待一事,刘先生否认,「那我是的亲生孩子,每年给他读5万元人民币(约7000美元)的私立学校,我对他非常好。」刘先生认为,他的做法并没有违背孩子的意愿,不会对汪女士及孩子进行道歉。 对此,网友评论「既然没什么危险,那干嘛不让继母儿子去」、「孩子敢不同意吗?如果发生追尾,孩子是不是先有生命危险」、「一个个别洗了,亲爹比后爹狠」。

    「黑天鹅」作者大敲警钟 称美国债务是脆弱来源 指比特币将泡沫化

    畅销书「黑天鹅效应」的作家塔雷伯(Nassim Taleb)同意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的观点,认为美国有很庞大的债务问题,他并认为目前不断创下新高的比特币,有天将会变得一文不值。 塔雷伯在接受Business Insider专访时表示,美国的联邦债务是当前存在的许多风险之一,其金额过去25年暴增逾两倍至约37兆美元,并预计未来十年将再因为川普的「大而美法案」增加至少3兆美元。 据国会预算处,美国2024年度支付的债务利息高达8,810亿美元,超过其花在联邦医疗保险(Medicare)的8,650亿美元,和国防支出的8,500亿美元。 塔雷伯理解马斯克为何会在因为大而美法案和川普闹翻后另组「美国党」,他说:「我们有非常难以背负的债务。马斯克对两党制的失望很合理。」 对美国债务以及川普关税等因素的担忧,已导致美元兑一篮子全球货币的汇率今年来重贬约10%。 塔雷伯说,当美国因俄罗斯攻打乌克兰而说要冻结与俄国政府相关资产时,美元就「不再是准备货币」。许多人会对他们认为越权的事情感到难受,这促使许多央行将美元换成了黄金,并形成广泛的去美元化趋势。 塔雷伯并表示,川普正因为进口关税而使美国贸易伙伴「引起反感」。他说,他「原则上不反对关税」,但川普用关税来达成协议「非常没有条理,而且也吓坏其他国家」。 塔雷伯说,美元和美国的信任恶化「不是好事,因为我们需要借钱,而且我们不想有债务危机」。他指出,利息成本的高涨,使债务成为了「脆弱来源」。 此外,塔雷伯也谈到近来持续创高的比特币。身为比特币的长年批评者,塔雷伯在专访中引用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将比特币称为「电子郁金香」。 他再次重申比特币「不能当作货币」,因为稳定性是做为一个可靠交易媒介的内核,但比特币的波动性高,且狂热者会希望其价格不断上涨。

    特斯拉餐厅开幕在即? 马斯克赞超酷 兼具充电站、露天电影院

    特斯拉准备跨界在加州开餐厅,新据点不只能用餐,还兼具超级充电站与露天汽车电影院,首席执行官马斯克试菜之后,称赞这是洛杉矶最酷的地方之一。 影片来源:WC Drone Productions 马斯克在X发文表示:「刚到复古未来风的特斯拉餐厅用餐,工作团队表现极佳,这是洛杉矶最酷的地方之一」。 贴文一出引发讨论,网友纷纷询问菜色如何、何时开幕等。马斯克并未透露营运日期,但这个消息显示,或许即将对外开放。从曝光照片看来,餐厅将全年无休、24小时营业。 马斯克2018年就计划开设餐厅,当时他说,装潢会采1950年代摇滚风、服务生穿溜冰鞋,并有露天电影院,播放经典名片。 店面于2023年9月动工,位于圣塔莫尼卡大道,外头有数十个超级充电站,并有两个露天电影院大屏幕。餐厅内有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 ,可能会出动机器人运行某些任务。建筑为两层楼高,二楼为露天用餐区。

    下煤窑 专升本 北工大博士论文致谢感动网友

    近日,一篇讲述作者“专升本、下煤窑、绑钢筋、铺沥青”经历的博士论文致谢在互联网走红,引发无数网友关注和讨论。7月16日下午,上述致谢的作者告诉海报新闻记者,他并不喜欢用苦和难来描述事情,并且当时的他也没觉得苦,只是没有更多选择,只能死打硬拼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作者同时表示,“挖煤小伙”这个词并不符合事实,也不是他的本意。引发广泛关注的博士毕业论文致谢。(图源当事人社交账号)由于作者不愿透露个人信息,本文暂用“秦奋”代指作者。秦奋于2020年9月进入北京工业大学攻读工学博士学位,并于今年6月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在博士论文致谢中,秦奋称自己的家乡在小山村,12岁时开始跟着老爸下小煤窑挖煤。17岁高中毕业,19岁再次高考500多分上了专科,而后专升本学习地质工程,研究生学习采矿工程,博士期间曾在新疆待了一年。秦奋称自己做什么都比别人慢一些,读研二时才有了第一台电脑,申请了两次才有了读博的机会。不过,他在高中毕业后就没有让父母有太多的负担,每年的寒暑假都在打工。“上海电子厂的车床工,焦作化工厂建筑工地绑钢筋,邯郸高速公路铺沥青,晋城煤矿上扛炸药,鄂尔多斯红庆河煤矿干掘进,学校里的面食馆、饺子店,提桶清理桌子。”在这篇致谢中,秦奋感谢了导师、课题组老师、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以及专科、本科室友和父母、女友等。记者注意到,他在致谢中,不仅感谢了导师指导他的学业,还提到导师在他刚入学没钱吃饭时资助他生活费。他还特别提到了本科室友对他的帮助,“感谢我的本科室友某某,使我考研时可以不去食堂打工,我读研时还送给我人生中第一部手机,现在唯一的两条裤子有一条还是他的。”有网友评论:他走的每一步都踩着生活的荆棘,却把坚韧酿成了光,原来命运真的会给拼命的人开一扇窗。一路从专科到博士毕业,究竟是什么样的动力支撑他一路战胜这么多苦难走到了现在?面对记者的问题,秦奋说,在他们那里,想要走出小山村,除了上学没有更好的路可走。“我爸和那些叔叔们,那时候除了种地就是在矿上干活。我觉得需要换个活法。”不过,秦奋表示,他不喜欢用苦和难来描述事情。“当时也没觉得苦,没有很多选择,只能死打硬拼把眼前的事情做好。”他认为,求学时那些体力劳动不值一提,对韧性的锻炼和行业的了解是有益处的,至于什么人前的尊严,他好像没有什么感觉,一双穿了7年的破洞鞋子现在依然穿。同时,秦奋表示,他不建议用“挖煤小伙”来形容他,因为这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他的本意。秦奋认为,对他来说,最困难的阶段是他读博的时期,因为想要正常毕业非常困难。“(我)度过的方法,靠大量文献的阅读,靠数据的认真整理和分析,靠导师的指导。”秦奋说,生活里他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万事不发愁,从没有皱过眉头。直到现在,他也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不玩游戏。作者曾在建筑工地绑钢筋、高速公路铺沥青、煤矿上扛炸药。(图源当事人社交账号)有网友评论:他感谢了一路走来遇到的所有人,却唯独没有感谢一直坚持的自己。为什么没有感谢自己?秦奋说,那是因为没地方写了,其实有很多细节都被他删减了。对于那些和曾经的他一样正在赶路的人,秦奋说,迷茫和焦虑没有任何用,思想先行,行动至上。在调查研究清楚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了方向以后,就死打硬拼去深耕,提高专业素质和对这个行业的判断与认识,然后就是等待和争取机会。“我们的人生境遇和教育背景不同,或许有很多别的更好的选择,但是首要问题就是把眼前事情或者说被逼无奈要做的事情去认真做好。态度比能力和水平更重要,这个态度就是用心和执着。有一句我常说的话和大家共勉:吃饭时候好好吃饭,睡觉时候好好睡觉,该干嘛时候果断地坚决地有策略地去干嘛,不怕。”记者注意到,秦奋还在论文致谢中提到了自己专科的室友某某博士。对此,秦奋表示,对方更加务实,在博士毕业之后去了英国进行长期的博士后研究,不过他们经常在微信上交流。至于他的故事为何会引发广泛关注,秦奋认为,更多的应该是猎奇心理,看到这种少见的一时新鲜或感动,可能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任何影响。他认为重要的还是成体系、有逻辑地构建自己的思想行为模式。他还专门在自己的社交平台回应称:“应该是12岁挖煤又到博士这个标题符合新闻传播的规律,能够吸引到眼球。诸君要知道,网络上这样一个片段的、标签化的、有违事实的信息,一阵风而已,重要的还是做好眼前的学习和工作。”至于他的个人信息,如几岁挖煤、从事什么工作等,纠结这些完全没有意义。“愿我们都把网络当作学习进步的工具,面对真实的生活。”记者注意到,目前,他社交账号里的内容,已经全部清空。最后,用秦奋博士论文致谢的最后一句话,与诸君共勉: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又一封博士“小作文”刷爆全网,我想说三句话… 把烂牌打出王炸,是你的气魄和本事。01如果你看过我来时的路,你也一定会为我喝彩。02最近,一篇博士论文致谢令全网动容。没有堆砌的华丽辞藻,没有营造刻意的氛围,却用最纯粹、最质朴的文字,讲述了一段震撼人心的逆袭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来自小山村,12岁的他,就开始跟着父亲下小煤窑挖煤,17岁高中毕业后他四处打工,辗转于上海电子厂做车床工、在焦作化工厂的建筑工地绑钢筋、去邯郸高速公路铺过沥青、在晋城煤矿扛过炸药,鄂尔多斯红庆河煤矿干过掘进。就连学校门口的小饭馆,他端盘子、擦桌子、刷碗,啥脏活累活都干过。可再累,他也始终没停止求学之路,19岁的他选择再次高考,并成功考上了一所专科。到此有人说“差不多得了”,可他偏不。之后他一路从专升本到本科考研,再到申请了两次,终于成为了一名博士。就这么跌跌撞撞,十几年就过去了。他的人生,从一个挖煤工开始,一路披荆斩棘,成为了北京工业大学的博士。在这篇致谢中,他感谢了很多人。有一路帮助他的老师、师兄、还有家人、女友。最让人鼻子发酸的是本科室友:“感谢他资助我,让我考研时可以不去食堂打工,还送了我人生第一部手机,现在唯一的两条裤子还有一条是他的。”有网友说这篇致谢是:“一笔一血、一字一泪”,字里行间虽然没说一个“苦”字,可谁都能想到,那时候的日子到底有多难。有记者联系到了这位博士,他表示因为工作的行业比较特殊,所以不方便接受采访。但是目前的生活过的很好,他希望他的经历可以激励很多人。看完他的故事,我感触特别深。他就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村孩子,可他心里,却有一股不服输、不认命的劲儿,就是靠着这股劲儿,硬生生地为自己闯出了一条路。这里面,有无数的泪水和汗水,但更多的,是那种被生活狠狠打压,却还能咬着牙,坚持往上爬的顽强精神。谁不想一开始就拿到一副好牌呢?可他手里拿的明明是一把烂牌,却凭借着自己的一股韧劲,打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我们这些普通人,可能没办法复制他的成功,但他的故事里有很多点,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03一、成长,注定是一条孤独的道路。从专科到博士,比起吃的那些物质上的苦,更让人难捱的是精神上的苦。各种闲言碎语、打击和不被理解,紧紧围绕着他。专科生凭什么考博士?专科生凭什么特立独行?他在学校里啃书本的时候,身边同学正呼朋引伴往网吧跑;他熬夜刷题到深夜的时候,宿舍里正吵吵嚷嚷地打游戏;甚至吐槽他“装努力”“不合群”,让自己活成了另外一样的存在。有太多人就是在这种环境里,为了跟大家“打成一片”,慢慢把自己的劲头磨没了。但他偏不,硬是咬着牙,走上这条独自往前冲的路,这才有了后来的逆袭。这让我想起同样改变命运的何世豪,那个从专科,一路逆袭到斯坦福的男生。他读专科时遇到过这么一件事:四六级考试前一晚,他开着台灯复习,结果把正在看恐怖片的室友惹火了。室友让他关灯,说灯光太亮影响看电影,他为了复习没同意。结果下一秒,台灯“哐当”一声被砸在地上。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跟他们不是一路人。”从那以后,他拼了命地学:先专升本,再考研,接着读博,最后走进了斯坦福,逆袭人生。他们的故事,说的其实是一个理:往高处走的路,从来都是孤独的。真打算往上冲的人,就得有勇气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就像在专科学校里,多数人逃课、睡觉、混日子的时候,想突围的人,就不能跟着走那条“合群”的路。那些嘲讽的话、拉着你一起偷懒的同伴,都会不断把你往下拽。所以一定要记住:能陪你一起爬到山顶的人,从来不在半山腰的人堆里。所谓的孤独,不过是你决定往更高处走时,提前跟平庸的人说再见的勇气罢了。04二、人生从来没有定数,往后的日子里藏着好多可能。细数这位挖煤博士走过的路,其实就是不断打破自己的过程。12岁跟着父亲下煤矿的时候,他觉得这辈子也就这样,父亲或许也会告诉别人,儿子以后和自己一样当个挖煤工人;17岁他在各地打工混生活,可能也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能靠卖力气过活;可到了19岁考上专科,一路本科、硕士、博士他接触到了不一样的人,学到了更专业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里他慢慢发现,自己不光能当工人,还能做工程师。原来自己的人生,从一开始就没被框死,自己能做的事还有那么多,能活的样子还有那么多种,前面的路宽着呢。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刷屏的中山大学教授张益唐。他年轻时是众人眼里的天才少年,本硕连读,还作为公派留学生去美国读博。可就因为跟导师闹僵了,一个北大出身的大学博士,最后愣是成了“家里蹲”。为了糊口,他在赛百味打了七年零工。在赛百味那七年里,他就没怀疑过自己吗?会不会觉得人生就这么完了?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他手里的笔从来没停过。从没有放弃探索人生另一种可能性。最后五十多岁的时候,一举破解了世界数学难题,一下子成了传奇,逆袭成美国高校的教授。好多人啊,其实是自己把自己困住了。早早给自己扣上“我不行”的帽子:觉得学历低就没出路,遇点坎儿就认定这辈子完了,可实际上,人生从来不是只有一个答案,路上藏着太多咱们想不到的可能。05三、如果你的世界没有光,那请你活成自己的光。这位挖煤博士的世界,一开始是暗沉沉的。煤窑里只有矿灯那点微弱的光,工地上也只有零零星星的夜灯,可他硬是把书本当成火把,把日子照得亮堂堂的。12岁在矿井里弯腰干活的时候,没人跟他说“你以后能当博士”;17岁扛着炸药爬坡的时候,也没人帮他规划“你能做工程师”。他手里没有现成的光可以抓,全是靠自己熬夜刷题、靠啃透一本本厚书,硬生生凿出了一道光。这让我想起了中科院博士黄国平。他的世界好像更暗。妈妈走了,爸爸不管他,住的屋子漏着雨,学费得靠夜里抓鳝鱼、钓鱼来凑。因为没钱夏天光着脚上学,冬天穿双破鞋冻得直打哆嗦,还会因为交不起学费,被老师几次谈话。要说自暴自弃他比谁都有理由,可他偏不。就咬着牙往上走,把书一页页啃透,把路一步步踩实,最后他真的如愿,捧着博士论文站在阳光下,成了腾讯年薪几十万的工程师。生活里哪有那么多现成的平坦路?总有人生在阴沟里,一抬脚就踩着荆棘。有人等着别人递灯,等不到就蹲在暗处骂命运不公;也有人自己动手点灯,哪怕只有火柴头那么点光,他也小心翼翼护着它往前走。没带伞的人,总得学会自己往前跑。别指望谁来帮你照亮前路,真能让你出头的光,都是自己熬出来的。你肯咬紧牙关往前冲,再黑的夜也能走出亮堂道,可你要是自己先泄了气、认了怂,那谁也拉不动你往前挪一步。生活里太多普通人,不是输在起点低,而是输在走几步就回头。想减肥的人,跑了三天步觉得累,又躺回了沙发;想考证的人,看了两周书觉得难,又刷起了手机;想换工作的人,投了几份简历没回信,觉得这辈子就这样。其实啊,普通人的成长就像爬楼梯,每一步都累,每一层都难,但只要不回头、不停脚,哪怕一次只上一个台阶,也迟早能到顶。就像种庄稼,春天播种,夏天除草,得熬到秋天才能收获。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也不用怕自己进步慢,哪怕今天只比昨天多学会一个词、多弄懂一个道理,都是在往前挪。别总想着一步到位。走得再慢,也比原地打转离目标近。普通人的日子,本就是在慢慢熬里一点点变亮。06今天,他们的故事能让这么多人动容,不是因为多传奇,而是太多普通人,都在里面看到了自己:没靠山、没退路,脚下没有现成的坦途,只能凭自己一步一步往前挪。穷苦出身的孩子,活得更难,因为手里的牌太脆,摔不起。所以他们必须比别人更轴、更能扛,一丝一毫都不敢松劲。因为那根弦一旦松了,可能就再也绷不起来了。我知道这奋斗的日子很累,可能夜里躲在被子里偷偷抹过泪,也偶尔想瘫在地上喘口气。但我最怕的,是你慢慢就不相信了:不相信日子能有转机,不相信努力能改变什么,最后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了。当你自己先认了“这辈子就这样了”,那才是真的把自己困在了原地。所以请一定要攥紧拳头接着走。哪怕走得像蜗牛一样慢,累得直不起腰,只要方向没跑偏,就一步一步往前挪。拿一手烂牌是你运气不好,但把烂牌打出王炸,是你的气魄和本事。要相信,那些在黑夜里熬红的眼,那些被汗水泡透的衫,那些咬碎了牙咽下的苦,终会在某天变成照亮前路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