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加拿大家园
No menu items!
go
搜索
admin
34348 帖子
经常头晕、耳鸣、天旋地转好想吐 小心是耳神经疾病
综合新闻
admin
-
2025年2月26日
突然出现头晕、身体无法平衡,除了心血管问题与感冒症状外,小心是「耳朵」引起的问题。耳朵造成的眩晕,会感觉天旋地转,甚至伴随想吐的不适。眩晕让人难以招架,更是耳鼻喉科门诊很常见的主诉,门诊约每5人就有1人饱受眩晕之苦。 国泰医院日前举办耳神经科学国际研讨会,邀请来自美国、土耳其及台湾的顶尖耳神经科学领域专家,探讨各种耳神经疾病、当代听力神经学及儿童听损的基因与精准治疗等议题,分享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经验,盼为耳神经疾病带来新的治疗前景。 造成耳神经疾病的因素很多,如果不加以治疗,易渐一步形成听力损伤。部分听力障碍来自于先天性听损,据国健署统计,国内每年约有700至800位小宝宝被诊断是听损儿。若及时予以转介后续疗育服务,包括辅具配戴与调整,可达到接近正常人的语言和身心发展。 来自土耳其的阿尔马甘(Ş. Armağan İNCESULU)教授分享,多年来她在人工电子耳手术领域的宝贵经验,多例先天性构造畸形的单侧听损案例显示,经过个别化治疗,均有良好的治疗成效。 汐止国泰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方德咏表示,以往认为单侧听力丧失,病人还保有一边听力,或许不会积极治疗。不过,单侧听损因无法辨别声音方向,在交通环境有其较大的危险性,更应该保护另一只耳朵,且避免较高分贝噪音曝露。 眩晕是耳鼻喉科门诊常见的疾病,常见原因包括耳石脱落、梅尼尔氏症。美国哈佛大学教授Steven D. Rauch以「前庭功能障碍研究的新突破」为主题,如属内淋巴囊发育不全之梅尼尔氏症疾病引起的眩晕症,则病人多于20至30岁发作,偏年轻且以男性、双耳较多。 有别于以往退化性的眩晕症好发于40至60岁的女性,且单侧为多,Steven D. Rauch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新发现,可望在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上带来新的启发。让医师可更精确区分不同类型的梅尼尔氏症,进而运用核磁共振检查等新技术的应用,优化个人化治疗方案。 国泰医院副院长王拔群表示,这场耳神经科学国际论坛,除了国际专家的研究分享,还有来自台大、荣总、长庚、亚东等多位国内权威教授与会,交流耳神经电生理学和核磁共振检查的最新研究、运用智能手机进行眩晕眼振检查、儿童听损的基因治疗与精准治疗等,提升耳神经疾病治疗品质。
美债发动攻势了 殖利率下探今年最低 川普关税开始吓到市场
综合新闻
admin
-
2025年2月26日
美国公债价格过去一周强劲上涨,殖利率下探至今年来最低,反映美国总统川普的关税政策开始吓到市场,投资人忧心经济成长可能减缓,押注债市有望大涨。 美国10年期公债殖利率25日跌至4.28%,为今年来低点,不到一周前还高达4.57%。选择权交易人士也开始调整部位,此时美国经济已经显露疲软迹象,且在川普的关税政策下面临更大压力。 BMO资本市场美国利率策略主管林恩在报告中表示:「市场出现避险情绪,因为人们对川普的政策将如何影响全球经济的担忧持续升温。」 美国财长贝森特周二在华盛顿的一场活动上表示,伴随着川普的政策,10年期美债殖利率应该会「自然」下滑。这一席话也为美债涨势增添柴火。前一天,川普才证实对加拿大、墨西哥的25%关税将于下周如期实施。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降至去年6月来最低,再加上美股走跌,加剧了经济焦虑情绪。 AmeriVet Securities美国利率交易和策略主管法拉内洛表示:「10年期公债对数据敏感,如果我们继续看到经济放缓迹象,那么殖利率可能进一步走低」,「如果政府打算削减支出并聚焦试图降低赤字的举措,那么就会有紧缩和经济放缓的因素」。 法拉内洛说,10年期殖利率可能降至200日移动平均线4.25%。由于投资人担心错失买入良机,殖利率一旦跌破该水准,「可能引发一些抢买」。 周二的价格走势以10年期美债选择买盘为主,这些选择权预期到4月25日殖利率将跌至4.15%左右。债券看涨情绪也反映在摩根大通的每周美债客户调查中,净多头比率升至1月以来最高。 威灵顿管理公司投资组合经理库拉纳表示:「问题在于这次的经济成长恐慌是否与去年夏天不同,当时多数美国公债殖利率跌破4%,但这一趋势很快消退,因为当时有大量财政刺激措施同步实施」。 如今,财政领域对经济的支撑作用显然减弱。美股标普500指数上周创新高后开始走跌,进一步加剧经济焦虑,部分催化因素包括零售巨擘沃尔玛的获利预警、川普持续威胁对进口品加征关税,以及政府效率部(DOGE)削减联邦政府薪资支出的举措,都是影响因素。 库拉纳说:「尽管DOGE节省的资金总额并不算庞大,但政府部门将面临裁员」,「自2022年以来,一半的就业成长来自政府、医疗保健和教育这三个领域,而这些领域很可能会受到DOGE政策的影响」。
谷爱凌训练经费拨款648万美元 北京财政预算引热议
综合新闻
admin
-
2025年2月26日
北京市体育局日前公布财政预算,曾代表中国在上届冬奥获得金牌的美中混血运动员谷爱凌(Eileen Gu),一人在2023年获得的训练保障经费就超过4700万元(人民币,下同,逾648万美元)。消息引发热议后,相关报导已经删除,预算用词被修改。 财新网25日晚间报导,北京市体育局2月21日公开的2025年预算,其中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的「优秀运动员训练比赛保障经费」达4814.8万元,称2022年北京冬奥会金牌得主谷爱凌、花式滑冰名将朱易与北京体育局签约,继续代表北京出赛并力争在2026年米兰冬奥取得佳绩。 消息引发热议后,北京市体育局昨天将预算案中提及谷爱凌、朱易的名字删除,取而代之的是「我市重点冰雪运动员群体」,但金额4814.8万元不变,且集训人数为两人。 财新网援引北京市体育局数据显示,该局2023年曾为谷爱凌拨款4737.9万元,2024年曾为朱易拨款145万元。北京市体育局官网显示,该局2025年总预算约为1.91亿元。 财新网这篇文章发布后,很快成为社群上的热门议题。有自媒体询问「你是否愿意为举国体制的金牌继续买单?」不过,财新网上目前已找不到这篇报导。 谷爱凌在2022年北京冬奥期间是中国的风云人物,当年她18岁,是中美混血儿,是北京冬奥首位在3项自由式滑雪项目里都拿到奖牌的选手,个人包办两金一银。但她也引发争议,外界质疑,谷爱凌并未有效放弃美国国籍就以中国国籍参赛,既不符中国法律,也有违奥运规定。
苹果与印尼达成协议 iPhone销售近期有望解禁
综合新闻
admin
-
2025年2月26日
苹果公司已与印尼政府签署投资协议,为iPhone 16在印尼销售解禁铺平道路。 印尼工业部长阿古斯26日宣布,苹果已与当局达成兴建制造工厂与研发中心等协议,很快地该公司将取得「产品原产地认证」,使iPhone得以贩售。不过,他并未说明该许可何时会发放。 这项协议意味着双方将终结近五个月来的角力,也是印尼政府的一大胜利,显示其强硬手段迫使一家科技巨头在本地研发产品并提振生产,而非仅仅将该地作为销售据点。苹果屈服于印尼政府,也可望提升总统普拉伯沃的声望。他的政策多次出现发夹弯、削减支出的计划也影响就业与奖学金发放,均影响其支持率。 对苹果来说,这项协议使其在中国销售放缓之际,得以涉足印尼广大的消费市场。尽管苹果挤不进印尼智能手机销售前五强,但当地人口多达2.78亿,逾半数不到44岁且习于使用科技产品,使印尼成为不容忽视的市场。
全球政府负债比攀抵史上最高 小心招来「债券义勇军」
综合新闻
admin
-
2025年2月26日
国际金融协会(IIF)周二(2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的政府负债比率(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自2020年以来的首次上升,原因是全球年末举债金额创下新纪录达到318兆美元,同时却遇上经济成长放缓。 2024年全球政府负债比率攀抵328%,增加1.5个百分点。去年全球债务增加7兆美元,虽然不到2023年所增金额的一半,但是碰到经济成长低,负债比因而提高。今年由于出现前所未有的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上借款成本仍然很高,IIF预期政府债务增加5兆美元,比去年增额减缓。 IIF警告,如果财政赤字不断升高,所谓的「债券义勇军」(bond vigilantes)可能会抛售公债,教训政府。IIF指出,最近几年在政治高度两极化的国家,政府的财政平衡特别受到严格的审视。2022年市场对英国财政政策的反应,把当时短命的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拉下台,去年在法国,类似的压力也让总理巴尼耶(Michel Barnier)去职。 IIF持续耐力研究主任Emre Tiftik因而表示:「我们很可能看到主权债券市增加非常多的波动,特别是在政治高度两极化的国家。」 Tiftik提到川普上台后,美国冻结海外援助,严重冲击流动性,这也凸显出国内收入调动的重要性,以打造抵御外来冲击的韧性。
1
...
6,836
6,837
6,838
...
6,869
6,869的6,837页
Breaking
巴西被威胁课50%关税 总统鲁拉指川普「不是全世界的皇帝」
综合新闻
2025年7月18日
0
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在真实社群发了一封信给巴西总统鲁拉,要求撤销针对前总统波索纳洛的指控,否则将对巴西商品加征50%进口关税。鲁拉17日接受CNN独家专访回击,川普是被选为美国总统,「不是世界的皇帝」。 鲁拉通过翻译告诉CNN主持人艾曼普(Christiane Amanpour),川普的威胁违反外交惯例,波索纳洛的命运不该纳入贸易谈判。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日本上皇明仁18日出院 美智子天天陪病
综合新闻
2025年7月18日
0
为治疗心脏而住院的日本上皇明仁18日接近中午在上皇后美智子的陪同下出院,明仁现年91岁,报导说,他是为了调整药物于4天前入院。 日媒报导,明仁为治疗右心衰竭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于7月14日到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他院。目的是服用新的追加药物,住院期间观察是否有心律不整等副作用,以调整最适合的剂量。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不孤独经济崛起:当1/4的中国家庭只有1个人(图)
综合新闻
2025年7月18日
0
“单身但不孤独”,中国单身经济崛起!摩根大通最新研报指出,25%家庭为单人户,催生价值万亿的“不孤独”消费新蓝海。7月18日,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大通最新研报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结构性趋势:中国单人户家庭占比已从2000年的8%激增至2020年的25.4%,独居人口比例在十年间翻倍至8.9%。研报称,这一人口结构巨变催生了庞大的"不孤独"经济,意味着消费模式的深刻转变,单人户家庭倾向于在服务相关活动上投入更高比例的收入,包括餐饮、休闲和娱乐。单身潮汹涌:中国家庭结构剧变摩根大通称,中国家庭规模持续缩小。尽管2016年调整了独生子女政策,但一人户和二人户已成为最常见的家庭类型,这与二十年前以3口和4口之家为主的格局形成鲜明对比。数据显示,中国家庭规模从1982年的4.41人降至2020年的2.62人,而单人家庭已成为第二大家庭类型,占比25.4%。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最值得关注的是25-29岁年轻群体中单人户的爆发式增长。摩根大通称,2010年,这一年龄段仅有5.0%的人选择独居,而到2020年这一比例已跃升至12.8%。65岁以上老年人群依然是独居比例最高的群体,达到15.7%。数据还显示,独居人口比例从2010年的4.4%翻倍至2020年的8.9%。摩根大通表示,这种人口结构的剧变带来了消费习惯的根本性改变,单人户家庭更愿意在餐饮、休闲娱乐等服务类消费上投入更多资金。"不孤独"经济三大支柱驱动投资机会摩根大通调研数据显示,中国有21%和24%的人分别经历集体孤独感和关系孤独感。摩根大通将孤独感分为三个层次:缺乏亲密关系(10%)、缺乏社交互动(24%)和缺乏社区归属感(21%),并据此识别以下投资机会:1、体育产业:社区归属感的新载体 中国体育产业正蓬勃发展,2023年该行业对GDP的贡献达到1.15%,总增加值达人民币1.5万亿元(约合2080亿美元)。体育设施数量从2018年的320万个增长至2024年的490万个。跑步运动的普及完美诠释了体育社区的成长潜力。在2016-2018年间,马拉松赛事数量以26%的年复合增长率激增,2019年达到1828项全国认证公路跑步赛事的峰值。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但2024年参赛人数已回升至700万人以上。业余体育运动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网球业余选手从2021年的1967万人增长至2024年的2519万人,增幅达28%。冬季运动参与人数更是从2018年的不足5000万人激增至2024年的近2亿人,增幅高达260%。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贵州"村超"足球联赛现象,该赛事在2023年获得48亿次在线观看,吸引了750万游客,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旅游收入。业余足球队数量从2023年的15062支增至2024年的30976支,注册球员从19.3万人激增至50.2万人。2、澳门非博彩娱乐受益于亚文化需求调研数据显示,现场戏剧演出票房在过去十年增长超过30%,体验经济为孤独感提供了有效解药。以澳门为例,摩根大通称,澳门正积极打造"演艺之都",2023年举办了超过2000场大型音乐演出,包括张学友、Blackpink等知名艺人的演出,创造了1.37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刀郎演唱会16000张门票在16秒内售罄的现象表明了市场需求的火爆程度。澳门政府已开设能容纳5万观众的户外演出场地,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3、独自旅行:社交需求催生新商机摩根大通指出,独自旅行已成为中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单人旅行者占频繁旅行者的62.3%,占高消费旅行者的55.9%。摩根大通还强调,特别是女性独自旅行趋势明显,72%的中国女性奢华旅行者表示未来1-3年更倾向于独自旅行。澳门到访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自由行游客比例持续上升,且疫情后女性游客占比明显增加。研报称,年轻用户通过社交媒体寻找"搭子"(共同兴趣伙伴)的现象日益普遍,包括"学习搭子"、"旅行搭子"或"饭搭子"等。这种围绕任务导向的社交关系满足了年轻人对轻松社交的需求。4、虚拟情感连接:AI时代的亲密关系重构摩根大通调研数据显示,中国结婚登记数量从2013年的1350万对峰值下降至去年的约610万对,降幅超过50%。初婚平均年龄也在上升:男性从2000年的25.1岁上升至2020年的29.4岁,女性从23.2岁上升至28.0岁。摩根大通称,以浪漫叙事为核心的乙女游戏正填补亲密关系的空白。《恋与深空》在发布首月就创造了约8400万美元的收入,拥有近700万活跃用户,并在美国、加拿大、韩国等海外市场登顶免费应用榜首。这一趋势反映了现代社会中亲密关系形成方式的转变,随着AI技术的持续融合,这一领域有望迎来进一步的颠覆性变革。
日媒揣测:辽宁舰扮演“美航母”,山东舰迎击(图)
综合新闻
2025年7月18日
0
据日本《读卖新闻》18日报道,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6月赴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训练,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日本政府分析认为,中国双航母编队进行的是迎击美国航母的实战对抗演习,扮演美国航母角色的辽宁舰在演习中模仿美航母行动方式,山东舰进行“迎击”。6月上旬,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训练,检验部队远海防卫和联合作战能力。图为山东舰放飞舰载战斗机。 张汇泉 摄《读卖新闻》称,根据日本防卫省的消息,辽宁舰于6月7日在日本南鸟岛近海的太平洋航行,并确认有舰载战斗机和直升机起降。南鸟岛西距所谓“第二岛链”上的小笠原群岛一千多公里,位于日本最东端。在随后的几天里,辽宁舰折返穿越“第二岛链”,朝中国方向航行。同时,在冲绳南方海域的山东舰向东航行。日本政府认为,山东舰的动向是在“迎击”从东边向中国靠近的辽宁舰,辽宁舰则在演习过程中模仿美国航母的行动方式。报道称,中国两艘航母分别扮演“美军”和“迎击者”的角色,演习采取实战对抗形式,日本政府认为,中国军方正在加强阻绝美军的能力。报道还称,中国国防部6月末就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完成远海实战化训练发布消息称,两支航母编队联动相关军兵种兵力,组织互为条件、互为对手的实战对抗,这也符合日本政府的分析。今年6月,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近日接连发布消息,宣称发现中国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编队出现在西太平洋海域。日本媒体对此大肆炒作,宣称中国海军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被发现首次同时在太平洋海域活动,日本自卫队将持续对中方舰艇进行“监视”。6月10日,中国海军新闻发言人王学猛海军大校表示,日前,中国海军辽宁舰、山东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等海域开展训练,检验部队远海防卫和联合作战能力。此外,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在相关海空域开展活动,完全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日本舰机对中国正常的军事活动进行抵近侦察,是造成海空安全风险的根源。中方敦促日方停止此类危险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