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5961 帖子
台政坛咸湿?前金管会官员婚外情互传下体照 驻菲前代表袭胸女秘书
台湾政坛咸湿风波频传,前金管会副主委、台新投信董事长郑贞茂被控和人妻发生婚外情,两人互传生殖器照片,他还传「下回再摇弟弟给你看」等消息给对方,台北地方法院判郑应赔偿人妻丈夫25万元(台币,下同,约7628美元);驻菲律宾代表处前代表徐佩勇多次性骚扰菲籍女秘书,动手摸臀部。监察院通过弹劾移送,惩戒法院昨判决徐撤职,停止任用3年,并罚款50万元。
郑贞茂曾任金管会、国发会副主委,也担任过阳明海运董事长,曾是花旗银行首位台籍首席经济学家,去年9月接任台新投信董事长。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人夫提告主张,郑贞茂2024年起和妻子互传亲暱示爱消息及生殖器照片,一同出游且拍摄亲密合照,并发生多次性行为,破坏他婚姻及家庭圆满,侵害配偶权,请求郑赔偿650万元。
北院指出,根据郑贞茂和人妻间的对话纪录,女方曾说「今天也是很爱你」、「亲我」,郑贞茂也向人妻表示「睡前先亲一下」、「我最爱你」;女方说「顶住我麻(勾住脖子)」,郑也回应「欲火燃烧」、「我们就是色色的情侣」。另外,郑贞茂曾传下半身勃起照给人妻,并说「下回再摇弟弟给你看(晚安贴图)」。
判决指出,郑贞茂和人妻已逾越一般普通朋友交往分际,虽然两人对话还包括「像冰棍一样硬」、「快来吸我弟弟」等,但无从证明两人有发生性行为。法院认为,郑贞茂确实侵害人夫配偶权且情节重大,审酌后判郑应赔偿25万元。
另外,驻菲律宾代表处前代表徐佩勇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间多次性骚扰女秘书,包括见女方在办公室加班,询问是否有穿内衣,还说「因为你的胸部很美丽,让我感到非常兴奋」。
徐佩勇也要求看女秘书的胸部,「让我再看看妳的胸部」,动手摸肚子建议女方多运动,情人节时在会客室送女秘书1000披索当礼物时,伸手碰触臀部,并多次以女秘书身上有「头皮屑」、「脏东西」为借口,多次动手触摸胸部、背部、臀部等,害女方恐惧、沮丧、失眠,但是为了保住工作,只能隐忍不说。
监察院指出,女秘书早于2022年12月就曾申诉,但驻处却消极处理,仅要求徐佩勇道歉就结案,导致女秘书又持续被徐骚扰,直到2023年3月,女秘书转而由台驻外国安人员协助,才向外交部举报;不过外交部未依法补救,直到匿名人士在网络爆料、媒体报导,态度才转为积极。
监察院认为徐佩勇性骚扰女秘书,不仅造成敌意性、胁迫性、冒犯性的工作环境,侵犯人格尊严,并严重影响国家及外交人员的声誉与形象,核有重大违失,全票通过弹劾,移送惩戒法院。
北卡2少年酒驾撞树亡 代课老师给酒喝被捕
北卡罗莱纳州川索维尼亚郡(Transylvania County)学区发言人24日表示,34岁代课老师爱旭莉·戴瑞提(Ashley Marie Darity)因涉及当地两名少年去年8月酒驾沙滩车撞树死亡,遭控过失杀人,13日被捕。
若斯曼高中(Rosman High School)美式足球队员琼斯(Layne Jones)和瑞诺德(Jayden Reynald)去年8月25日驾驶2015年出厂的北极星运动家(Polaris Sportsman)全地形车在转弯时撞到树木后弹落在地,被声明当场死亡。公路巡警初步调查认为是超速所致,但事后调查人员发现,酒精也是肇祸因素之一。
学区发言人布朗(Tessa Brown)表示,戴瑞提于2021年10月至2023年12月间,在若斯曼高中担任代课老师。川索维尼亚时报报导,戴瑞提被控提供酒精饮料给两名学生。法院纪录显示,她的保释金被订为2万元。
北卡州官员也逮捕了47岁的拉斯波恩(Kaine Rathbone)和33岁的怀海德(Patricia Faye Whitehead),罪名是帮助并鼓励未满21岁的青少年喝酒。两人须各缴纳500元保释金。
当局并未提供更多细节,只表示拉斯波恩犯案时间为2023年6月10日,怀特海德在2023年2月14日犯案;两起案件都发生在车祸前一年多。
逮捕令指出,两人举办室内派对,供一名15岁少年引用麦芽酿造的酒精饮料;同时还帮助未成年人进行「倒立喝啤酒」(keg stand)游戏,也就是手扶挑战者双腿,令其用双手倒立在啤酒桶上,再用漏斗将啤酒灌入口中。
学区总督学弗雷撤(Lisa Fletcher)在命案当天,针对这起「要命的意外事故」表示,两名学生就此丧命是地方上「无法想像的损失。」罗斯曼高中于8月30日在校举行和北韩德森高中队的友谊赛,追悼两名车祸丧生的球员。
首回应妈宝男 孙杨谈禁赛生活:我妈只是为我好
近日,游泳奥运冠军孙杨接受媒体专访,对外界叫他「妈宝男」做出了回应,「我妈只是为我好」。他还与妻子张豆豆交互,非常有爱。孙杨并首度披露禁赛期间生活训练状态:母亲从足浴店帮忙找按摩师。
腾讯足球特约撰稿人念洲26日刊登文章指出,对「妈宝男」称呼,孙杨回应道:「但是我觉得不会啊。因为你要想一个问题,我们这样的方式培养出来的运动员,最早开始是没有人来管我们这些东西的。当你从一个运动员,一个封闭的一个环境出来以后,我没有能力去应对这些东西啊。」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我也不知道这个社会,或者说当我踏进这个工作、这个世界的时候,它是怎么样的状态,那你需要有个人掌舵。船需要有GPS,没有GPS,他也会迷失在大海上面,那孩子也一样啊,他需要有个引路人的一个方向。」孙杨说,「但有一点内核是,不管你们再怎么去说,都说我母亲不好,或者谁谁谁不好。但有个内核点,我的家人、我的母亲,她一定不会希望我不好。对,就是这样,我觉得这一点就够。」
孙杨谈到与妻子张豆豆的爱情故事,表示这是两人在一起的第三年。那么什么时候决定结婚的呢?张豆豆笑道:「顺其自然,他年纪也有点大,我的年纪也不小了。」
孙杨笑道:「简单来说就是我年纪大了所以结婚。」张豆豆连忙否认:「不是不是不是。」孙杨咬着牙,搞笑做出挥拳动作:一记右勾拳,一记左勾拳。
另据红星新闻报导,2月26日,在纪录片「寻找特别的你」中,孙杨谈到了被禁赛期间的生活。他表示,直到2024年5月28日解禁后,他才能恢复正常生活。过去四年里,即使生病了,他也要自己买感冒药,唯一能向他们请求的就是一些药膏,但最终得到的回答是按照规则不能提供任何帮助。
孙杨还提到,他的按摩大夫是由母亲找来的,这位大夫是从足浴店请来的,这让人难以想像。在这四年间,由于长时间没有比赛,他的身体机能逐渐退化。尽管如此,坚持始终是他心中的信念。「他们说年龄可能会成为一个约束,但对于我来说,一定可以坚持顶下来。」
科幻剧情逻辑不通?「滤镜」李兰迪撑颜值 檀健次挨酸身高成谜
都市奇幻爱情喜剧「滤镜」在腾讯视频开播,首播热度高达21000次播放量,迅速引发观众热议。该剧由檀健次、李兰迪主演,主打新颖的剧情设置,成为讨论焦点。
根据《搜狐》报导指出,「滤镜」的故事围绕普通女孩苏橙橙(李兰迪饰)展开,她意外获得「滤镜手镯」,拥有变换容貌的能力,能够化身为不同身份,如大美女苏渺、女博士方谨以及「撕漫男」全胜唐。在体验不同身份生活的同时,她也用这项能力帮助他人。唐奇(檀健次饰)对苏渺一见钟情,与方谨惺惺相惜,同时也欣赏全胜唐。然而,苏橙橙为了保守手镯秘密,多次对唐奇撒谎,导致他反复失去所爱,甚至影响了眼疾病情,令苏橙橙愧疚不已。最终,唐奇得知真相,两人携手面对挑战,并共同推动特色高端美妆品牌,传递「真实美」的理念。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该剧播出后,围绕演员表现的争议不断。其中,35 岁的檀健次因外型陷入热议。官方数据显示他身高 174 公分,但与 168 公分的李兰迪同框时,被网友调侃宛如「姐弟恋」。尤其李兰迪穿上高跟鞋后,两人的身高差距不明显,甚至在一场楼梯戏中,被发现剧组安排了 15 公分增高垫,「檀健次身高之谜」因此登上热搜。
不过,檀健次在喜剧节奏的掌控上获得专业人士认可,特别是毒舌教授形象展现出冷幽默风格。此外,他发现女主秘密时的微表情处理细腻,还有一场被方便面呛到的即兴表演更被制成表情包,在社群平台疯传。
李兰迪则面临颜值方面的讨论。为了凸显「容貌焦虑」这一主题,剧组特别安排她素颜、淋雨后脱妆的桥段。然而,即便如此,她的五官依然精致,弹幕上充满惊讶评论。当剧中女主以「最丑」造型出席同学会时,反而被观众盛赞为「破碎感美学天花板」。尽管外型争议不断,但李兰迪的演技获得一致好评,特别是在雨夜喊出「这张脸才是我的原罪」时,成功传递出角色的痛苦与挣扎,令观众动容。
在剧情方面,「滤镜手镯」的科幻设置本应是亮点,然而首播四集却暴露出部分逻辑问题。苏橙橙变身「撕漫男」与檀健次对戏时,镜头刻意回避性别转换细节,让部分观众认为特效水准不如经典剧《第八号当舖》。此外,男女主的感情推进过度依赖误会堆栈,特别是男主因为学生时期的「霸凌误会」对女主恶语相向,这类「虐妻」剧情让年轻观众感到不适。
尽管「滤镜」争议不断,但其商业价值不容小觑。根据云合数据显示,该剧首播市占率达 18.7%,超越同期由刘诗诗主演的「掌心」。这种「边骂边看」的现象,反映出观众在对仙侠剧产生审美疲劳后,愿意接受都市轻喜剧的创新尝试。至于「滤镜」能否凭借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对观众习惯的掌控,突破争议成为爆款,仍值得持续关注。
川普对内阁官员说:谁不爽马斯克?滚出去
川普总统表示,大约100万没有回复亿万富豪顾问马斯克要求解释其工作成果电子邮件的联邦工作人员,可能面临失去工作的风险。
川普周三在第二任期的首场白宫内阁会议上表示:「那些还没有回复伊隆(马斯克)的100万人,他们处在泡沫中,或许他们将消失。」他补充说,一些没有回应的人可能已经死了,或者不存在了。根据白宫说法,共有100万名工作人员回复这封电邮,占大约230万联邦工作人员总数的逾40%。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白宫周三已要求联邦机构最晚3月13日提交有关「大规模裁员」的计划。
川普还表示,他将责成内阁部长在各自部门内置立团队,研究削减开支的可能性。
马斯克则说,他有信心在政府每年约7兆美元的支出中节省1兆美元,相当约减少约15%。
马斯克向内阁官员表示:「只有在你们的支持下才能实现这一点」,「因此这对总统来说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支持任务。」
川普称赞马斯克,并询问内阁是否有人对马斯克的努力感到不满。内阁成员们围坐在长桌旁,脸上挂着笑容,无人表示异议。不过,有几名高级机构官员曾指示联邦工作人员暂停或不要回复马斯克的电邮,该电邮要求联邦工作人员列出上周完成的五件事要点。
川普说:「有些人有点不同意,但我要告诉你,整体来说,我认为每个人不仅满意,他们还感到兴奋。」他随后对内阁谈话时开玩笑地威胁说:「有人对伊隆不满意吗?如果有的话,我们就把他们轰出去。」
语会的部会首长们则以掌声回应。
川普表示,他的最终目标是平衡政府预算,「可能在明年或后年」。美国政府上次出现预算盈余是在2001年。
根据国会预算处(CBO)的数据,2027会计年度预算赤字估计达1.7兆美元。若要平衡当年的预算,同时不影响社会安全、医疗保险或利息成本,就必须削减几乎一半的其他支出。
Breaking
川普打高尔夫更勤了!纳税人承担巨额开支(图)
据《新闻周刊》7月22日报道川普在其第二个总统任期内打高尔夫球的频率远高于第一任期。《新闻周刊》报道标题根据华盛顿责任与伦理公民组织(CREW)的统计,川普在第二任期前六个月内共前往自家高尔夫球场62次,较上一个任期同期的42次增加了37%。CREW指出,川普并不一定每次都打球,这些行程包括一般性到访和出席活动。追踪川普是否在某一天打了高尔夫球的网站didtrumpgolftoday.com根据其公开发布的日程信息显示,他在184天的任期内有43天打了高尔夫球,占整体时间的23.4%。《新闻周刊》已通过电子邮件联系白宫就此事发表置评。巨额开支由纳税人承担川普的高尔夫行程一直备受批评者关注,尤其是他在第二个总统任期宣誓就职后的一周,便被拍到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川普道拉高尔夫俱乐部(Trump National Doral)挥杆,引发舆论热议。早在第一任期,川普也因在新冠疫情高峰期间打高尔夫而遭到抨击。频繁出行不仅关乎公众形象,也给纳税人带来了沉重负担。美国政府问责局(GAO)2019年的一份报告估计,川普每次高尔夫之旅平均耗资达140万美元。尽管如此,川普在其第一任期曾为自己辩护,称他主要在周末打球作为锻炼身体的方式。高尔夫外交?外宾频繁造访川普产业3月29日,即川普第二任期前六个月内的一次活动,他在佛州棕榈滩的川普国际高尔夫俱乐部(Trump International Golf Club)与芬兰总统Alexander Stubb一起打了球,成为其此次任期内“代表性的高尔夫外交”之一。CREW还指出,在本任期内,川普不仅频繁打球,还在自家产业中接待了10个国家的19位外国政府官员,并举办了多达49场政治或外交活动。CREW传播总监Meghan Faulkner在接受《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川普频繁前往自家高尔夫球场和其他产业,无疑传达了一个明确信号:想要接近总统,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光顾他的产业。”“他在自家场所会见外国领导人和国会议员,甚至签署行政命令,让自家产业变成了营利性的权力中心,这带来了巨大的腐败风险。”不久之后,川普将拥有另一座可供到访的高尔夫球场——他的公司川普国际苏格兰(Trump International...
尹锡悦戒严前曾寻求台湾支持?韩媒:韩军前情报司令密赴台出差
南韩韩民族日报23日独家披露,特别检察官小组正扩大针对前总统尹锡悦紧急戒严前夕,韩军情报司令部要员与驻蒙古北韩大使馆接触工作等外患罪调查之际,前情报司令官文相浩同年11月赴台湾出差行程也引发关注。有军方内部人士透露,文相浩那次行程「是为了请求台湾支持紧急戒严」。
据检方调查,文相浩在尹锡悦宣布紧急戒严9天前,即2024年11月25日曾前往台湾出差。他在接受侦讯时表示,得知行程的「叛乱密谋者」、情报司令部前司令卢相元曾斥责他:「这么重要的时刻怎么还能出国出差?」因此,文相浩赴台一度被视为与紧急戒严事件无关。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真的吗?统计局说2024年加拿大犯罪率出现疫情以来首次下降
加拿大统计局周二(7月22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警方报告的全国犯罪率出现新冠疫情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年犯罪数量和严重程度持续上升的趋势。
图片来源:Global News
据本地英文媒体Global New报道:这份报告指出,去年犯罪严重程度指数(CSI)整体下降的主要推动力来自非暴力犯罪的减少,下降幅度为6%。
这一类别包括财产犯罪、毒品犯罪等。其中,入室盗窃、汽车盗窃以及儿童色情相关犯罪均录得两位数下降。综合来看,这些犯罪的减少占到了整体CSI下降的约四分之三。
相比之下,2021至2023年间,非暴力犯罪指数累计上升了9%。
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盗窃率下降17%,每10万人中239起。这在经历了三年连升之后首次回落。2023年,联邦政府召开全国打击汽车盗窃峰会,制定打击策略,被认为与这一转变有关。
与此同时,暴力犯罪严重程度指数同比下降1%,尽管幅度不大,但仍标志着近年首次逆转。此前三年该指数累计上升了15%。
在暴力犯罪方面,性侵、抢劫和严重袭击出现小幅下降,而谋杀未遂和敲诈勒索下降幅度达到两位数,这些因素共占暴力CSI下降的80%。
总体来看,2024年凶杀率下降了4%,为每10万人1.91起,低于2023年的1.99起。全年共报告788起凶杀案,较上年减少8起。
不过,在性别维度上,女性受害者人数反而上升了28人,而男性减少34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死于配偶或亲密伴侣之手的女性比例从32%升至42%,显示家庭暴力问题仍不容忽视。
尽管大部分犯罪类别有所缓解,但仇恨犯罪略有上升,从2023年的4828起增加至4882起。
另一方面,警方报告的网络犯罪发生率下降9%,但统计局强调,这一趋势并非长期转变。“随着技术进步和互联网渗透加深,网络犯罪总趋势仍在上升。”例如,2024年网络犯罪发生率为每10万人225起,仍是2018年(92起)的两倍多。
从整体来看,去年加拿大的总体犯罪率下降了4%,为每10万人5672起,这标志着疫情后首次全面回落。
尽管如此,犯罪问题仍是政坛关注焦点,保守党对自由党的治安政策提出批评。
保守党司法事务评论员布罗克表示:“尽管数据显示轻微下降,但自由党放任犯罪的做法早已让加拿大人付出代价,让街道变得更危险。”
分析人士亦指出,尽管短期回落是一种积极信号,但如何维持长期下降趋势,仍需政策层面持续努力。
大方公开!中兵集团展示全套无人作战体系(组图)
在经过2024年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的预热后,也在重大节点即将到来之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终于不藏着掖着了。上周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正式公开了“无人之翼”集团官方宣传片,以特定实战条件为背景,全面展示陆、空全域无人作战装备,以及由无人作战装备组成的作战体系。出镜的装备数量之多,性能之先进,令人大呼过瘾,组建的无人作战体系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展示的装备兵器工业集团展示了哪些先进的无人作战装备,又构建了怎样的察打一体化作战体系呢?从视频一点点开始说起好了。视频以一场无人装备和反无装备之间的对抗为背景依次进行,甫一开始出现在镜头前的,就是曾在中国航展上多次亮相,进行过公开展示的某型无人战车。该型无人战车从外形来看,前后进行过多次设计迭代,构型也发生过一定的变化。诸如炮塔外部设备上也有些差别,但是其基本设计、战斗全重应当是没太大变化的,安装的30毫米链炮和同步机枪也没有变化。其底盘在具备模块化设计能力,可以进行衍生设计以进行车族化发展,衍生出诸如无人侦察车、重型反坦克导弹/巡飞弹发射车、战场支援车等多种车型。而可以指挥该无人战车的,应当是两款外贸型主战坦克VT-4A1和VT-5/U,它还可以被诸如VN-20型重型步兵战车实施指挥,实现有人无人战车的协同交战。随着该新型无人战车穿越滚滚黄沙,中国兵器庞大的无人地面作战装备开始依次登场亮相。有可以穿越铺装道路或者崎岖地形,将模块化的补给箱,或者导弹发射箱快速从后方物流集散地运输到一线部队手中、承担战场物流快速配送任务的轮式无人运输车。有安装有榴弹发射器和突击步枪,使用履带式或者轮式结构,上楼梯、下台阶如履平地、专门为巷战攻坚而生的小型战斗机器人。当然,还有大家最喜欢的、战士们的好伙伴、可以代替战士们执行城市作战高危险性任务、进行诸如房屋搜索和火力侦察的机器狗。这些大大小小的战斗机器人,有些安装有自动步枪,有些安装有完备的态势感知系统,有些二者皆有。这些机器人和我们的战士们配合,在复杂地形地物环境下作战,可以有效提高战士们的战场生存能力,降低我们的损失率,同时还不知疲惫不知危险,可以大量投入放手使用。随着“作战”的展开,对抗的主战场也从地面延展到了空中,衍生为无人机和反无人作战装备之间的对抗。视频开始,一架外贸型BZK-005E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执行战场侦察、态势感知类任务。而在发现目标后,该型无人机不仅可以迅速通过战场信息网络传输目标信息诸元,引导其它型号的装备实施打击,更可以自己携带小型空面精确打击武器,对发现的目标展开攻击,以缩短杀伤链长度和时间。除了需要使用定长导轨发射的BZK-005E无人机,中国兵器还准备了具备垂直起飞、高速平飞能力的锐鹰-80A型无人机。该型无人机相比BZK-005E,只需要一块平整场地即可实现起飞。最为关键的是,该型无人机可以为SH-15型155毫米卡车炮提供目标指示和火力引导,发现目标之后,通过通讯系统将诸元传递给单炮上的火控计算机,火控计算机根据传递来的目标数据实施自动调炮,可实现对纵深目标的“速打”。整个过程极为流畅,一气呵成,用时极短,这种无人机目标指示,火炮自动调炮是真正的信火一体打法,代表了未来陆战发展的方向。除了BZK-005E和锐鹰-80A两款战场侦察、炮兵校射无人机,中国兵器还推出了浩如烟海的无人机,从采用垂直起飞方式、原型和美军V-BAT无人机非常类似、承担近程战术侦察任务的“飞蛙”无人机,到单兵或班组使用的光纤制导自杀式无人机、光纤制导投弹无人机、光纤制导反无无人机等,简直令人目不暇接。相比俄乌冲突上出现的诸多利用民用无人机手搓出来的产品,很明显,这些产品的质量更高,更符合严苛的军用设备标准,性能也更具威力,而这些无人机的出现,证明我们对于俄乌冲突的战场经验有了充分的认知,同时也明确意识到了无人机、尤其是单兵无人机对未来陆战的重要意义,同类产品已经推出了。当然,无人机领域矛与盾的攻防作战,也一直在进行着,中国兵器除了展示各型号各装备层级无人机的强大威力,也展示了本集团反无装备的研发与产品。诸如使用轮式底盘的自行化防空系统,具备弹炮结合防空能力。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首次出现在世人眼前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研制的某型激光反无装备。从外形来看,该激光反无装备采用通用战术卡车底盘,安装有一部小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战场独立搜索能力,激光发生器和光电瞄准/探测系统高度整合,整套系统十分紧凑。在雷达或光电系统发现目标之后,激光武器迅速锁定目标发射高能激光束,对目标外壳实施加热硬毁伤,短短数秒中就击毁了一个在飞行的无人机/巡航导弹类目标,随后激光武器可迅速转向摧毁下一个目标。在多型号反无装备的联合打击之下,来袭的无人机被纷纷击落,体现出了中国兵工在无人机、反无领域“双向发力”,“矛盾皆强”的特点,目前,我们的无人机、反无体系当为世界最强。除了常规的地面作战装备,察打一体无人机、投弹式小型无人机等,此次出现的多型号巡飞弹也值得一提。如“飞龙”巡飞弹,该型巡飞弹外形和“Harpo”巡飞弹外形比较类似,采用6联装卡车发射箱发射。从导引头外形来看,使用了常见的被动式反辐射引导模块,但是很明显,这种类似于“天竺葵-2”的巡飞弹,导引头模块化可随时进行更换。如果有必要的话更换诸如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或者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制导头以实现人在回路控制也不是什么难事,在无人机战场指挥体系的控制下,“飞龙”巡飞弹使用火箭助推起飞,直奔开机的敌方雷达,并将其精确摧毁。同时,SR-5型模块化火箭炮开始发射“飞龙-60A”巡飞弹。该型巡飞弹既可以使用专用发射模块,也可以使用中国兵工的SR-5模块化火箭炮共架发射,最大射程可达数十千米,不仅可以自行搜索,找到需要打击的装甲目标、强固目标等自动发起进攻,还可以通过双向数据链使用人在回路的模式实施进攻。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多发“飞龙-60A”巡飞弹组建蜂群式无人机集群,形成弹幕统一搜索目标,自动分配打击目标,按照一定的优先级自动对目标发起打击。最后,则是由威力更强的CS/UR-5型车载巡飞弹武器系统实现一锤定音,彻底歼灭“敌”之残存目标。察打一体化作战体系总而言之,这一波中国兵工对无人作战装备的集中展示,有这么几个特点哈:其一是装备型号琳琅满目,涵盖陆空多军兵种,未来有必要的话,可能还会公开海军甚至涉及天基作战的无人作战装备,型号形成多层次体系。从战役兵团配属装备,到高级战术兵团配属,再到分队甚至连排,最后到单兵个人配属装备,只要你想,每一个部队层级都可以大量配备无人装备,每一种作战场景都有相应的无人作战装备。其二是高度的信火一体,尤其体现在察打一体,火力歼敌领域,从锐鹰-80A型无人机给SH-15型155毫米榴弹炮指引目标,到多型号无人机,无人直升机,携带精确打击武器升空,在发现目标之后甚至可以不用招呼任何火力,靠自己携带的空面武器上去就打,杀伤链极大缩短,打击效率极高。其三是整体作战形成体系化,无人作战装备之间具备高度的信息互联互通,无人作战装备在各部队层级以统一的数据链进行联系,使用统一规格的通讯协议进行控制,使用高度集约化、高度智能化的作战指挥系统,实现物理和信息的多域融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未来战争可能的模样了,对于我们来讲,唯一的问题是接下来拿谁来试刀了。随着此次中国兵器工业公开大批无人作战装备,相信中国的无人作战体系也到了该全面亮相展示的时刻,更相信在2026年的中国航展上,我们将看到更多更新颖的无人作战装备和相应的战法,现在就可以开始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