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5959 帖子

    亚洲超市在湾区快速扩张 大型韩超入驻Serramonte中心 3月底开业

    据旧金山纪事报报导,备受期待的韩国大型超市Jagalchi即将登陆北加州德利市。发言人于日昨表示,这间超市将于3月28日正式在Serramonte Center开幕。 Jagalchi占地7万5000平方呎,将汇集多元化的韩国特色商品与餐饮服务,包括专门食品杂货、熟食区、海鲜专柜(附带生蚝吧)、餐厅、两间酒吧、烘焙坊等。 超市内部的内核餐厅Pogu可容纳160个座位,由Jagalchi行政主厨Tony Yoo掌舵。Yoo是韩国首位获得米其林星级荣誉的主厨,将在Pogu带来高端韩式料理。餐厅旁还设有鸡尾酒吧,提供传统韩国酒类及其他饮品。 Jagalchi内设有60个座位的烘焙坊Basquia,专注于使用米粉制作的烘焙食品,并提供手工巧克力、韩式饮品及咖啡。此外,熟食区将供应超过200种韩国小菜(banchan),包括新鲜豆腐、自制泡菜(多达10种)、辣炒年糕(tteokbokki)等。超市区则将陈列从冷冻饺子、拉面到韩国美容产品等各类商品。 Jagalchi将每日营业,营业时间为上午8时至晚上10时。 Jagalchi的开幕正值湾区亚裔超市新一波扩张潮。这家市场是韩国国际超市连锁品牌Mega Mart的最新分支。目前Mega Mart已在湾区拥有两家门市,并计划在东巴洛奥图(East Palo Alto)和都柏林(Dublin)开设新店。 落户德利市的Jagalchi为全球首间门市,未来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张其业务版图。

    铜也要征关税?川普下令研究如何强化美国铜业

    川普总统25日表示,关税将有助于美国铜业,强化美国国家安全;川普并签署行政命令,要求商业部研究如何强化国内的制铜供应。 川普25日在社群网络「真实社群」(Truth Social)上表示,如同美国的钢铁和铝产业,美国铜业的生产制造也正遭受国际对手的攻击。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川普说,为了恢复美国的铜业,他已经要求商务部长和贸易代表署来研究铜进口,并结束让美国人失去工作的不公平贸易。 川普说,关税将有助于美国重建铜业,并强化国防安全;川普说,美国产业依靠铜,没有任何例外,铜应该要在美国制造。 川普表示,「美国优先」创造美国工作机会,也保护国家安全;川普说,是时候让铜业回到美国。 川普25日也签署行政命令,指美国制铜供应大幅依赖他国,对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稳定造成威胁,认为确保可靠、安全和韧性的国内铜供应链才符合美国的政策。 该行政命令要求商务部与相关部会协调,研究美国铜业对外国的依赖,并在270天内做成报告,并提供因应对策,包括关税、出口管制,或者增加国内生产的诱因等。

    NBA/遭贝佛利两度恶意砸球 两溜马女球迷正式提告

    前公鹿后卫贝佛利(Patrick Beverley)在本赛季转战以色列联赛展开旅外生涯后,日前传出遭到球队解约的消息,而今天更传出去年季后赛期间两名遭到贝佛利用球砸伤的溜马女球迷,决定向贝佛利和公鹿球团提告。 去年NBA季后赛首轮公鹿与溜马碰头,双方在进行了6场比赛后由溜马以4:2完成下克上戏码,其中第六场在溜马主场举行的赛事中,却发生了贝佛利与场边球迷爆发口角冲突的事件,当时贝佛利被拍下两度用球砸向球迷的失控行为,而两名受到伤害的女球迷也决定向公鹿球团、贝佛利以及前公鹿助教奥本海默(Josh Oppenheimer)提告。 根据印第安纳州当地媒体报导,这两名女性球迷声称,在该场比赛中贝佛利两度向板凳席后方的球迷砸球,导致她们身体被击中且经历了精神痛苦与羞辱,且当时尽管贝佛利是施暴的一方,但她们却遭到要求离开球场,所以她们也将正式提告求偿工资损失以及医疗费用。 尽管事发后贝佛利通过自己的节目致歉,但也强调自己会有如此失控的反应在于球迷说出的话,「无论他们说什么,这已经不是什么『Cancun on three』的玩笑,在这个联盟中我被攻击很多事情,但从来没有这样被攻击过,这让我觉得不可原谅,但说什么都不重要了,我必须变得更好。」 除了对球迷的暴行引发争议外,贝佛利还因为赛后拒绝接受媒体访问,在当时遭到联盟禁赛4场,不过在公鹿遭到淘汰出局后,约满的贝佛利也在去年休赛季转战以色列联赛,并且在近日因为与教练意见不合遭到解约,在禁赛令尚未运行的情况下,他如将重返NBA舞台仍将面对4场禁赛的运行。

    减轻房贷负担 房产大亨给准备购屋者三个建议

    不少人想买房,房地产大亨、电视实境节目「创智赢家」(Shark Tank)明星人物柯寇兰(Barbara Corcoran)最近在她的Instagram上给想买房者三个建议,包括确认上市天数、别在春季买房,以及分租房间。 1. 确认上市天数 柯寇兰说,可以仔细看待售房源,当一间房子已经待售半年或更久,且没有人注意到,也许是个机会,因为这会给买家更多谈判价钱的空间,如果能找到一栋闲置的房子,更低的报价是有机会被接受的。 2. 别在春天买房 四月开始,房地产的销售旺季春天就正式展开,房价将居高不下,也竞争激烈,柯寇兰建议若能在淡季找房,不但能获得较优惠的价钱,也能花较少力气买到房子。 柯寇兰说,大家都在春天和夏天买房卖房,因此如果在冬天看房,就是获得最好交易的时机,特别是在这买房让人感觉遥不可及的时间点,若买房能多点弹性,事情发生的可能就更大。 Realtor的资深经济研究分析师琼斯(Hannah Jones)说,卖房的最佳时机是仲春,房价上升,不过冬季尾声和早春时节更吸引卖家,因为有很多买家在那时找房,但市场上的卖家还不多。 3. 出租房间 柯寇兰建议买房时考虑更大的房子,虽然房子越小价钱越低,因此越吸引人,但其实买大房子能帮助买家更快付清房贷,因为可以把多的房间出租。 柯寇兰建议寻找有个别出入口的房子,这样就可以改造一个独立空间并出租,房租就能用来偿还房贷,或是可以多代同堂。 一项调查指出,愈来愈多人愿意和父母或其他亲戚同住,以减少购屋所需负担的金额。琼斯说,该调查中有83%的受访者愿意和家人一起买及一起住一间房,减轻自己的购屋负担。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

    有钱就可当美国人 川普推「金卡签证」500万出售公民身分

    路透报导,川普总统25日表示,计划取消EB-5投资者签证,改推出「金卡签证」,未来花500万美元,就能取得美国公民;具体计划预计2周内公布。 现行EB-5移民投资签证,提供投资美国企业的外国人享有与绿卡相同权利,只要符合相关规定就可成为美国公民。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根据美国公民及移民服务局,投资门槛为180万美元,在目标就业区(TEA)投资则是90万美元,而且规定必须创造至少10个全职就业机会。 川普表示:「金卡将赋予你绿卡的特权,成为获得美国国籍的途径,有钱人将购买这张卡进入我们国家」。 当被记者问及俄罗斯寡头是否有资格取得金卡时,川普回答:「是的,可能会。嘿,我认识一些非常好的俄罗斯寡头。」 商务部长卢特尼克25日告诉记者,「EB-5签证......完全是乱来、虚假诈欺,让人用低价取得绿卡。因此总统表示,与其继续这种荒谬的计划,不如喊卡,用川普金卡取而代之。」

    Breaking

    真的吗?统计局说2024年加拿大犯罪率出现疫情以来首次下降

    加拿大统计局周二(7月22日)公布数据显示,2024年警方报告的全国犯罪率出现新冠疫情以来的首次年度下降,结束了此前连续三年犯罪数量和严重程度持续上升的趋势。 图片来源:Global News 据本地英文媒体Global New报道:这份报告指出,去年犯罪严重程度指数(CSI)整体下降的主要推动力来自非暴力犯罪的减少,下降幅度为6%。 这一类别包括财产犯罪、毒品犯罪等。其中,入室盗窃、汽车盗窃以及儿童色情相关犯罪均录得两位数下降。综合来看,这些犯罪的减少占到了整体CSI下降的约四分之三。 相比之下,2021至2023年间,非暴力犯罪指数累计上升了9%。 数据显示,2024年汽车盗窃率下降17%,每10万人中239起。这在经历了三年连升之后首次回落。2023年,联邦政府召开全国打击汽车盗窃峰会,制定打击策略,被认为与这一转变有关。 与此同时,暴力犯罪严重程度指数同比下降1%,尽管幅度不大,但仍标志着近年首次逆转。此前三年该指数累计上升了15%。 在暴力犯罪方面,性侵、抢劫和严重袭击出现小幅下降,而谋杀未遂和敲诈勒索下降幅度达到两位数,这些因素共占暴力CSI下降的80%。 总体来看,2024年凶杀率下降了4%,为每10万人1.91起,低于2023年的1.99起。全年共报告788起凶杀案,较上年减少8起。 不过,在性别维度上,女性受害者人数反而上升了28人,而男性减少34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趋势是,死于配偶或亲密伴侣之手的女性比例从32%升至42%,显示家庭暴力问题仍不容忽视。 尽管大部分犯罪类别有所缓解,但仇恨犯罪略有上升,从2023年的4828起增加至4882起。 另一方面,警方报告的网络犯罪发生率下降9%,但统计局强调,这一趋势并非长期转变。“随着技术进步和互联网渗透加深,网络犯罪总趋势仍在上升。”例如,2024年网络犯罪发生率为每10万人225起,仍是2018年(92起)的两倍多。 从整体来看,去年加拿大的总体犯罪率下降了4%,为每10万人5672起,这标志着疫情后首次全面回落。 尽管如此,犯罪问题仍是政坛关注焦点,保守党对自由党的治安政策提出批评。 保守党司法事务评论员布罗克表示:“尽管数据显示轻微下降,但自由党放任犯罪的做法早已让加拿大人付出代价,让街道变得更危险。” 分析人士亦指出,尽管短期回落是一种积极信号,但如何维持长期下降趋势,仍需政策层面持续努力。

    大方公开!中兵集团展示全套无人作战体系(组图)

    在经过2024年第十五届中国航展的预热后,也在重大节点即将到来之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终于不藏着掖着了。上周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正式公开了“无人之翼”集团官方宣传片,以特定实战条件为背景,全面展示陆、空全域无人作战装备,以及由无人作战装备组成的作战体系。出镜的装备数量之多,性能之先进,令人大呼过瘾,组建的无人作战体系已达世界先进水平。展示的装备兵器工业集团展示了哪些先进的无人作战装备,又构建了怎样的察打一体化作战体系呢?从视频一点点开始说起好了。视频以一场无人装备和反无装备之间的对抗为背景依次进行,甫一开始出现在镜头前的,就是曾在中国航展上多次亮相,进行过公开展示的某型无人战车。该型无人战车从外形来看,前后进行过多次设计迭代,构型也发生过一定的变化。诸如炮塔外部设备上也有些差别,但是其基本设计、战斗全重应当是没太大变化的,安装的30毫米链炮和同步机枪也没有变化。其底盘在具备模块化设计能力,可以进行衍生设计以进行车族化发展,衍生出诸如无人侦察车、重型反坦克导弹/巡飞弹发射车、战场支援车等多种车型。而可以指挥该无人战车的,应当是两款外贸型主战坦克VT-4A1和VT-5/U,它还可以被诸如VN-20型重型步兵战车实施指挥,实现有人无人战车的协同交战。随着该新型无人战车穿越滚滚黄沙,中国兵器庞大的无人地面作战装备开始依次登场亮相。有可以穿越铺装道路或者崎岖地形,将模块化的补给箱,或者导弹发射箱快速从后方物流集散地运输到一线部队手中、承担战场物流快速配送任务的轮式无人运输车。有安装有榴弹发射器和突击步枪,使用履带式或者轮式结构,上楼梯、下台阶如履平地、专门为巷战攻坚而生的小型战斗机器人。当然,还有大家最喜欢的、战士们的好伙伴、可以代替战士们执行城市作战高危险性任务、进行诸如房屋搜索和火力侦察的机器狗。这些大大小小的战斗机器人,有些安装有自动步枪,有些安装有完备的态势感知系统,有些二者皆有。这些机器人和我们的战士们配合,在复杂地形地物环境下作战,可以有效提高战士们的战场生存能力,降低我们的损失率,同时还不知疲惫不知危险,可以大量投入放手使用。随着“作战”的展开,对抗的主战场也从地面延展到了空中,衍生为无人机和反无人作战装备之间的对抗。视频开始,一架外贸型BZK-005E型察打一体无人机腾空而起开始执行战场侦察、态势感知类任务。而在发现目标后,该型无人机不仅可以迅速通过战场信息网络传输目标信息诸元,引导其它型号的装备实施打击,更可以自己携带小型空面精确打击武器,对发现的目标展开攻击,以缩短杀伤链长度和时间。除了需要使用定长导轨发射的BZK-005E无人机,中国兵器还准备了具备垂直起飞、高速平飞能力的锐鹰-80A型无人机。该型无人机相比BZK-005E,只需要一块平整场地即可实现起飞。最为关键的是,该型无人机可以为SH-15型155毫米卡车炮提供目标指示和火力引导,发现目标之后,通过通讯系统将诸元传递给单炮上的火控计算机,火控计算机根据传递来的目标数据实施自动调炮,可实现对纵深目标的“速打”。整个过程极为流畅,一气呵成,用时极短,这种无人机目标指示,火炮自动调炮是真正的信火一体打法,代表了未来陆战发展的方向。除了BZK-005E和锐鹰-80A两款战场侦察、炮兵校射无人机,中国兵器还推出了浩如烟海的无人机,从采用垂直起飞方式、原型和美军V-BAT无人机非常类似、承担近程战术侦察任务的“飞蛙”无人机,到单兵或班组使用的光纤制导自杀式无人机、光纤制导投弹无人机、光纤制导反无无人机等,简直令人目不暇接。相比俄乌冲突上出现的诸多利用民用无人机手搓出来的产品,很明显,这些产品的质量更高,更符合严苛的军用设备标准,性能也更具威力,而这些无人机的出现,证明我们对于俄乌冲突的战场经验有了充分的认知,同时也明确意识到了无人机、尤其是单兵无人机对未来陆战的重要意义,同类产品已经推出了。当然,无人机领域矛与盾的攻防作战,也一直在进行着,中国兵器除了展示各型号各装备层级无人机的强大威力,也展示了本集团反无装备的研发与产品。诸如使用轮式底盘的自行化防空系统,具备弹炮结合防空能力。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首次出现在世人眼前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研制的某型激光反无装备。从外形来看,该激光反无装备采用通用战术卡车底盘,安装有一部小型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战场独立搜索能力,激光发生器和光电瞄准/探测系统高度整合,整套系统十分紧凑。在雷达或光电系统发现目标之后,激光武器迅速锁定目标发射高能激光束,对目标外壳实施加热硬毁伤,短短数秒中就击毁了一个在飞行的无人机/巡航导弹类目标,随后激光武器可迅速转向摧毁下一个目标。在多型号反无装备的联合打击之下,来袭的无人机被纷纷击落,体现出了中国兵工在无人机、反无领域“双向发力”,“矛盾皆强”的特点,目前,我们的无人机、反无体系当为世界最强。除了常规的地面作战装备,察打一体无人机、投弹式小型无人机等,此次出现的多型号巡飞弹也值得一提。如“飞龙”巡飞弹,该型巡飞弹外形和“Harpo”巡飞弹外形比较类似,采用6联装卡车发射箱发射。从导引头外形来看,使用了常见的被动式反辐射引导模块,但是很明显,这种类似于“天竺葵-2”的巡飞弹,导引头模块化可随时进行更换。如果有必要的话更换诸如毫米波雷达导引头,或者雷达/红外成像双模制导头以实现人在回路控制也不是什么难事,在无人机战场指挥体系的控制下,“飞龙”巡飞弹使用火箭助推起飞,直奔开机的敌方雷达,并将其精确摧毁。同时,SR-5型模块化火箭炮开始发射“飞龙-60A”巡飞弹。该型巡飞弹既可以使用专用发射模块,也可以使用中国兵工的SR-5模块化火箭炮共架发射,最大射程可达数十千米,不仅可以自行搜索,找到需要打击的装甲目标、强固目标等自动发起进攻,还可以通过双向数据链使用人在回路的模式实施进攻。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多发“飞龙-60A”巡飞弹组建蜂群式无人机集群,形成弹幕统一搜索目标,自动分配打击目标,按照一定的优先级自动对目标发起打击。最后,则是由威力更强的CS/UR-5型车载巡飞弹武器系统实现一锤定音,彻底歼灭“敌”之残存目标。​察打一体化作战体系总而言之,这一波中国兵工对无人作战装备的集中展示,有这么几个特点哈:其一是装备型号琳琅满目,涵盖陆空多军兵种,未来有必要的话,可能还会公开海军甚至涉及天基作战的无人作战装备,型号形成多层次体系。从战役兵团配属装备,到高级战术兵团配属,再到分队甚至连排,最后到单兵个人配属装备,只要你想,每一个部队层级都可以大量配备无人装备,每一种作战场景都有相应的无人作战装备。其二是高度的信火一体,尤其体现在察打一体,火力歼敌领域,从锐鹰-80A型无人机给SH-15型155毫米榴弹炮指引目标,到多型号无人机,无人直升机,携带精确打击武器升空,在发现目标之后甚至可以不用招呼任何火力,靠自己携带的空面武器上去就打,杀伤链极大缩短,打击效率极高。其三是整体作战形成体系化,无人作战装备之间具备高度的信息互联互通,无人作战装备在各部队层级以统一的数据链进行联系,使用统一规格的通讯协议进行控制,使用高度集约化、高度智能化的作战指挥系统,实现物理和信息的多域融合,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就是未来战争可能的模样了,对于我们来讲,唯一的问题是接下来拿谁来试刀了。随着此次中国兵器工业公开大批无人作战装备,相信中国的无人作战体系也到了该全面亮相展示的时刻,更相信在2026年的中国航展上,我们将看到更多更新颖的无人作战装备和相应的战法,现在就可以开始期待了

    全球市值第一的英伟达,被中国汽车浇了冷水(图)

    “英伟达强到无敌后,老黄眼中没有敌人,都是客户。”英伟达市值冲上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之时,黄仁勋访华,他把中国车企全都夸了一遍,这段视频全网流传后,有网友如此调侃。但骄阳之下也有耀斑。这些被黄仁勋拉拢的优秀车企们,正试图甩开英伟达。“very scary(相当可怕)。”通用汽车高管评测英伟达辅助驾驶方案后,在内部给出了上述评价。今年3月,英伟达CEO黄仁勋亲口宣布了双方的合作,通用汽车计划基于英伟达技术,打造自动驾驶车队。他还展示了英伟达汽车业务的蓬勃前景:与丰田、奔驰等都达成了合作,预计2026年,自动驾驶业务将创造50亿美元收入。但通用本月初的评审,让双方合作蒙上了阴影。据36氪汽车了解,英伟达自动驾驶团队已经将结果“通知了老黄(黄仁勋)”。汽车创新业务上,已经不是英伟达第一次碰壁。在通用汽车高管之前,奔驰也给出过类似评价。去年6月,奔驰CEO康林松和他的技术副总裁在美国参与了上千公里的跨城测试:先后驾驶搭载英伟达和Momenta的辅助驾驶车辆,往返洛杉矶和旧金山。让奔驰掌舵人震惊的是,哪怕在北美大本营,英伟达的辅助驾驶效果也不如中国的初创公司Momenta。英伟达汽车业务负责人吴新宙得知这个结果后,也在内部表达了不满。毕竟Momenta在家门口“踢馆”的软件,只花了不到1个月调试而成。据36氪独家了解,奔驰已经将中国区多款车型的辅助驾驶业务,从英伟达手中切给了Momenta。英伟达的另一个软件客户捷豹路虎,也在另觅辅助驾驶供应商。“英伟达员工在中国基本不对接车企项目了。”在今天竞争拳拳到肉的中国车市,车企没有时间再留给英伟达。当然,汽车智能软件业务,对于英伟达来说只是小业务。即使把汽车计算芯片的业务考虑进来——从Xavier到Orin再到Thor,英伟达已经连续推出多代芯片产品——这部分收入在英伟达1305亿美元的整体收入中占比不到2%。这部分即便做得再好,以该领域头部华为智能车BU为例,它去年综合软硬件所有服务,全年营收264亿元,英伟达大约10天就能赚到。那为什么要关注这微不足道的小业务?你相信人工智能未来会进入机器躯壳、走入真实物理世界吗?汽车可被视作没有手的机器人,其技术路线与当下极度火热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一脉相承。正因为这种技术预见,一年多前,英伟达已经将汽车和机器人部门合并。黄仁勋也说,他相信未来小米、比亚迪都能造出很棒的机器人。智能汽车,业内公认是将最先落地的具身智能产品。因为其产业基础足够成熟,使用场景也相对标准。“如果自动驾驶未来几年不能实现,具身智能就很可能成为泡沫。”有车企创始人告诉36氪。拥抱汽车自动驾驶,约等于拥抱物理世界的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速度可以很快。不要忘记,英伟达的腾飞是基于AI大模型的飞速发展,而在两年半前chatGPT震惊世界之前,英伟达的市值还不到今天的1/10。因此,抓住这看似边缘的小业务,其实是件大事情。不幸的是,虽然车企们过去一直都在追逐首发英伟达的芯片,但是从最新一代的Thor雷神芯片开始,在中国市场,英伟达正面临批量丢失头部客户的风险。危胁不仅来自专注做辅助驾驶业务的华为、地平线和Momenta。追随着特斯拉自研芯片的技术脚步,中国新造车公司无不在推出自研的车载AI芯片。蔚来和小鹏的自主芯片已经交付上车;理想的辅助驾驶芯片明年量产;小米创始人雷军也明确表示,自身的汽车芯片将很快推出。当然,推出芯片的难度也是巨大的。海量的难度同样堆叠在中国车企和服务商面前。「英伟达新款芯片延期风波」去年底,理想汽车不少供应商收到通知,原定于今年3月推出的增程L系列改款车型集体推迟至今年5月,所备物料跟随计划统一调整。有理想核心供应商人士向36氪透露,这场变动正是因为英伟达Thor芯片未能及时交付。理想汽车是英伟达汽车芯片的核心客户之一,曾首发了上一代英伟达智能辅助驾驶芯片Orin。而英伟达最新一代Thor芯片,理想汽车同样是首发车企之一。理想主力就是增程车型,该系列2025款的一项重头升级,就是将智能辅助驾驶芯片升级为700TOPS算力的Thor。而基于英伟达Thor,理想汽车还将推出最新一代辅助驾驶技术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这也是公司人工智能战略的重要支点。理想遭遇的Thor交付延期,不是第一次,最早Thor芯片承诺的量产时间是2024年底。也就是说,从今年3月到5月,几乎是Thor芯片的第三次大范围延期。延期带来的是真金白银的销量损失。从理想L系列改款推出的前后销量数据来看,月销量差距超过万辆。换言之,如果理想L系列改款能在3月如期推出,将起码多卖出2万辆汽车,对应约60亿元的销售收入。小鹏汽车首先嗅到了英伟达芯片延期的风险。有小鹏工程师向36氪回忆,去年年中,公司还强调,要以英伟达Thor的交付为主,自研图灵芯片只是备选方案。毕竟从供应链安全,成本以及产品成熟度等等来看,整车部门都不愿意让“自研芯片过快上车”。但是到今年年初,小鹏看到Thor即将多次延期的信号,果断搁置了Thor平台的开发,集中资源,紧急适配自研的图灵芯片。如今,小鹏的芯片已经开始在小鹏新车G7上交付装车。车企们原本担忧自研芯片成熟度不足,但对比英伟达Thor上车的艰难体验后,他们释怀了。有车企工程师向36氪讲述了配合Thor上车的过程,堪称煎熬。英伟达最早交付的Thor芯片,存在大量工程和设计问题,“连车规都没过,官方宣传的700TOPS算力,也不再承诺”。双方对Thor进行了数轮调整后,才达到量产交付效果。但英伟达原先宣称的700TOPS算力,已经缩水到500都不到。理想汽车今年计划在该芯片上部署参数量高达30亿的VLA模型,但因算力不足,难度陡增。据36氪了解,理想汽车已经在加快自研芯片的上车进度,提前了数月,计划在明年一季度交付上车。蔚来、小鹏已经不在名单,比亚迪、小米、理想都将推出自研汽车芯片“各家自研芯片上车后,英伟达芯片还能占多大比重,就不好说了。”有多位车企管理层告诉36氪,长远来看,可能只有海外车型需要。当然,自研智能辅助驾驶芯片,本身已经进入各家头部车企的战略进程。而Thor的不断延期和交付不力,只是帮助各家自研芯片上车,踢出了临门一脚。「卧薪尝胆,头部车企突破了芯片自研」研发芯片,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都堪称冒险。一辆整车的开发周期现在大约是18个月,但是一款芯片的研发,不管是蔚来、理想、小鹏等,几乎都足足推进了4年。但地缘摩擦不断升级,断供的恐惧成了各家车企自研芯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过去四年,可以用“卧薪尝胆”来形容。踩坑是常态。不光大量IP需要花钱买授权,“每卖出一颗芯片都要付钱”,而且像EDA(芯片设计工具)这种芯片链条上的技术公司,每一家都是巨头,“每一家的合作也都不好谈”。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经公开讲述,小鹏的图灵芯片曾大幅度调整过设计方案,而且向早期的合作方赔付了一笔巨款。据36氪了解,这家合作方是美国的芯片公司Marvell半导体,小鹏汽车最早的芯片设计合作方。可以理解为,Marvell是车企在芯片代工厂台积电的“生产资质”。Marvell本身是台积电的顶级客户,车企通过Marvell提供的前端/后端设计服务,可以在台积电进行芯片流片。一方面,早期小鹏汽车对于芯片的定位是超高制程和顶尖性能,但推进后发现,这个方案成本偏高,几乎算不过来账——参与其中的知情人士向36氪回忆。此同时,合作方Marvell 在汽车大算力芯片的设计经验也相当欠缺,最终双方“和平分手”,小鹏汽车付出的代价是过亿美元的赔偿金。与此后,小鹏汽车更换芯片集成商索喜科技为合作方。“在此过程中,你会受到来自整车和采购从各个方面发出的challenge(挑战),如果没有何小鹏的坚持,一定推进不下去。”上述人士感慨自研芯片的曲折。对大模型能力的支持也考验着从2021年就启动的芯片项目。当时的Transformer还只是在硅谷流行不久的新兴技术,小鹏汽车也是得益于在硅谷团队提出的意见,在芯片设计中加入了相应的支持算子。但遗憾的是,放到今天来用,底层的支持依然不够全面。蔚来的自研芯片之路也堪称惊险。李斌曾公开发文回忆,“最惊险的一次是2023年,在芯片前端设计即将完成的关键时刻,一家重要的合作伙伴突然决定结束中国区业务。”36氪汽车了解到,这家撤出中国的芯片设计公司同样是Marvell。蔚来的芯片后端设计遇到严峻挑战,最后硬是自己搭建后端设计团队、去台积电申请账号,一步步推进到流片。也因如此,蔚来的芯片团队规模异常齐全,从前端设计、后端设计,到测试,有600多人,接近一个标准芯片公司的配置。车企对汽车芯片的理解有其优势。不少工程师向36氪评价,蔚来神玑芯片的架构设计甚至比英伟达的Thor更为合理,其实无需迷信英伟达,因为“在自动驾驶芯片上,其实大家都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上千TOPS的车端超大算力芯片,英伟达的确也是第一次设计。有外媒报道,在量产前,台积电工程师发现了连接两个英伟达Blackwell GPU的裸晶上存在设计缺陷,该缺陷会导致芯片良率或产量降低。黄仁勋此前也公开承认:“Blackwell有一个设计缺陷,会导致良品率降低。”而车企的自研芯片几乎都已经跑出了第一步——据36氪汽车了解,蔚小理三家首颗自研芯片的成本基本在3-4亿美元之间。投入还在持续增加。理想汽车等已经在筹备第二颗芯片研发。即便耗时费力,车企自研自动驾驶芯片的原因是什么?降本当然是核心价值之一。李斌曾表示,搭载自研芯片神玑后,可以帮助整车降本达到1万元。但是算法和芯片的高度匹配,是更长远的战略价值。有小鹏人士透露,目前公司的整个AI技术栈,都在围绕图灵芯片去设计,包括正在开发中的基座模型。据36氪了解,何小鹏也曾在私下场合表示,“做了自己的芯片之后,才发现了更多之前没有看到的好处。”小鹏汽车坚持走纯视觉技术路线,因此可以在自家图灵AI芯片集成两个独立的图像信号处理器(ISP),用于提升车辆在各种光线条件下(如黑夜、雨天、逆光)的感知能力。理想汽车对大模型技术在上车应用的探索很多,其技术管理人员也告诉36氪,AI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速度越来越快,即便是英伟达自身,也在芯片设计中考虑不周,要么是内存带宽不够,要么是NPU的带宽不足,可能导致算法时延偏高等问题,“这些都是在具体部署过程中才能发现,如果是自研芯片,反馈和调整的节奏肯定更快。”特斯拉正是凭借自研芯片的支撑,早于行业一年部署了约30亿参数模型的FSD(辅助驾驶软件包)。国内新造车公司们也在辅助驾驶软件上竞技,而了解软件,才能知道芯片怎么做。这是特斯拉和国内头部车企的优势。当下,辅助驾驶正持续向大模型、大算力芯片方向进化。据外媒报道,特斯拉全自动驾驶FSD的下一代芯片AI 5已进入量产阶段,算力预计达到2000-2500TOPS。马斯克透露正在开发一个性能更先进、参数量比现在大4.5倍的模型。中国头部车企也都将人工智能视为核心战略之一,而自研芯片、从底层构建起AI能力,是他们极想啃下的硬骨头。而且,巨大的沉没成本,意味着自研芯片项目一旦起步,就难以回头。「英伟达,不按车厂的节奏走」销量为生命线的车市,交付就是车企和供应商的头号使命。去年蔚来乐道汽车电池紧缺,宁德时代这样的电池龙头,也要加班加点,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拉动产能。但是在英伟达,这样的强交付体系显然未能建立。过去的GPU市场,英伟达从来是一个引领者,下游的合作方,无不根据英伟达的芯片制定产品方向和节奏。汽车芯片设计几乎也遵循了这个原则。Thor芯片面向整个机器人,并非专为汽车而生。它嫁接在英伟达最新一代的AI芯片架构Blackwell之下。基于Blackwell 架构的GPU是英伟达旗舰型产品,有2080亿个晶体管,采用专门定制的台积电N4P (4纳米制程高性能版)工艺制造,以实现更高的晶体管密度,更低功耗。但问题就出在这里。N4P的主战场是消费级电子,换句话说,这并非专门为汽车芯片而生。而台积电的车规级4纳米制程,要等到2025年才完成。车规级工艺,往往意味着更严苛的安全标准。不只台积电工艺要达标,上游晶圆厂也要符合,下游还要做车规级封装和测试,“车规级的测试成本比消费级芯片多3倍,因为要多测3遍。”有芯片行业人士告诉36氪。普遍来说,台积电的汽车工艺量产时间比消费级芯片晚 2 年,制程越高,时间可能更长。这是芯片技术验证周期、供应链优先级和车规认证体系共同决定的。“相比消费级芯片,汽车芯片的量比较小,晶圆厂是传统制造业,一定会先兼顾消费类芯片。”这些都无形中推延了Thor的交付。一款产品的延期,几乎导致汽车客户百亿级的损失,这在任何汽车供应链公司,都无疑会掀起一场反思风暴。但是在英伟达内部几乎没有过。因为英伟达并非一家汽车供应链公司。在这家全球市值第一公司的版图里,请记住,汽车业务占比不到2%。英伟达其实非常努力(36氪获悉其技术团队圣诞节都在加班),但它考虑的是如何攻克技术难题,想的是远方,而不是汽车交付的当下。如果以当下交付的节奏优先,汽车芯片其实可以用更成熟的制程实现,因为汽车以稳定性为核心,不用毫厘必争,死磕最新先进制程。至于资源配置上,英伟达也未向车企倾斜。多位车企工程师向36氪坦言,面对Thor的交付困境时,能看到配置的资源确实不足,“甚至一些芯片的设计缺陷,都是车企自己在域控上去做工程兜底。”而黄仁勋日常的邮件回复中,也很少过问汽车业务。服务车企不在英伟达的优先级排序前列,这跟同样强势的顶尖车企,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而在芯片之外,英伟达想要发力的自动驾驶软件,还有一大批嗷嗷待哺的中国技术公司,在围追堵截。「英伟达失去的,是中国公司的机会」在自动驾驶软件算法这件事情上,硬件出身的英伟达曾与软件起家的创业公司Momenta多次交锋,都处于“以己之短、攻对方之长”的处境。2024年2月,英伟达汽车业务负责人吴新宙曾带着多个VP及高级总监员工,从美国飞到上海,驻扎了一个半月时间进行开发,但与Momenta的体验仍有差距。有英伟达员工告诉36氪汽车,去年中,奔驰再次要求在上海进行城市NOA演示。Momenta的产品演示基本全程0接管,但“英伟达急刹,突然猛加速都有,不太符合人类驾驶的习惯”。吴新宙是前小鹏辅助驾驶灵魂人物。在小鹏汽车任职期间,能够实现高阶辅助驾驶产品的交付,正是凭借其“能卷”的超强执行力。加入英伟达后,吴新宙也保持了每天上车测试的习惯。但依然未能在与一家中国技术公司的PK中取胜。企业文化是一道巨大的沟壑。加入英伟达后,吴新宙虽然在中国招募了约200人团队,但英伟达辅助驾驶团队80%主力都在美国,规模超2000人,“中国团队几乎做不了决策,即便有特殊case,要不要解决、怎么解决都是美国团队说了算。内部有时开玩笑,中国有点像美国团队的‘傀儡’。”而国内头部玩家,要么团队规模庞大,要么高强度封闭式开发,交付和执行力都更能满足国内汽车客户的需求。英伟达的企业文化是,不轻易裁员。据36氪了解,加入英伟达超过3年的员工,只要股票没有太早抛掉,“基本都已经身家千万元,相对财富自由,没有卷起来的动力。”这也难让英伟达员工向车企“低头”。有员工回忆,在跟奔驰开项目会时,甚至会有美国英伟达员工直接拍桌子,跟奔驰的人说“请记住我们是战略合作关系,我们是平等的,我们不是甲乙方的关系”。但Momenta、轻舟智航、元戎启行等中国软件公司正在为了生存而狂奔。Momenta创始人曹旭东曾告诉36氪:为配套车企的量产速度,Momenta可以做到从开始合作到上车交付,硬件部署加上算法调试只需三个月。在轻舟智航的办公室里,挂着标语:对客户的无理要求,也要再挖三分。“6个月中2-3个月处于拼搏状态,内部觉得是合理的。”momenta员工说道。这可能不符合一部分员工的观念,但有助于这家创业公司在辅助驾驶淘汰赛中存活下来。英伟达也在试图激发团队活力。有知情人士告诉36氪,黄仁勋已经在年初招募了前惠普人事主管Kristin...

    整理包/川普最新关税三连发 对日本15%、对菲律宾、印尼19%

    川普总统周二(23日)先后在社群媒体发文,宣布与日本、菲律宾和印尼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对日本的关税税率为15%,而对菲律宾和印尼则课征19%的关税,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并且开放汽车、卡车、稻米等农产品市场,而菲、印则会向美国实施「零关税」并开放市场。 对日本关税15% 日本将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