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7114 帖子
福特强硬抗击美关税:超市货架上必须标明加拿大本土商品
本周一(3月3日)安省省长福特在新闻发布会针对美国的关税做出强硬表态,并宣布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购买国货运动”。这包括:省府将通过立法,要求所有零售商在货架上明确标注产品是否为加拿大制造;以及安省政府所购买的商品、服务,也将优先采用本省和加拿大的产品。
图片来源:CP24
据本地英文媒体CP24报道:福特表示,美国即将对加拿大商品加征25%关税的威胁,安省将采取一系列强硬措施,坚决捍卫本省及加拿大的经济利益。
“我们不会坐视不管,任由美国对我们的商品加征关税。”福特在发布会上强调,“我们将通过立法手段,要求所有零售商在货架上明确标注产品是否为加拿大制造。这不仅是为了让消费者清楚他们的选择,更是为了彰显我们对本国产品的支持。”
“我现在是礼貌地请求“,福特表示,”之后才会动用立法手段“。省长呼吁广大的零售商,能够主动配合安省反制美国的措施。现在就做好在货架上标志加拿大商品的准备。
福特进一步表示,如果美国真的实施关税,安省将立即采取行动,包括从LCBO货架上撤下美国酒精饮料,并取消与马斯克的Starlink公司签订的1亿美元卫星互联网服务合同。尽管这些措施对全球首富马斯克来说“影响有限”,但福特强调,这是关乎“原则”的问题。
“我们不会让美国公司从我们的采购中受益。”福特说,“安省每年采购的商品和服务价值约300亿美元,我们将确保这些资金优先用于购买本省和加拿大的产品。如果我们开始转变采购方向,美国将会感受到痛苦。”
福特还呼吁省内所有的市、镇单位支持这一举措,确保立法规定优先购买安省和加拿大的产品。“如果我们团结一致,美国将无法轻易对我们施加压力。”福特说,“如果他们想对我们的家庭、企业和社区下手,我们将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进行抗争,保护我们的利益。”
安省对美国的反制措施,也不仅限于省级层面。福特说,他还将全力支持联邦政府的报复性关税措施。联邦政府已宣布,如果美国实施关税,加拿大将立即对30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并在三周后对另外125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采取进一步措施。
据悉,福特此前曾坦承,美国加征关税可能导致安省失去50万个工作岗位。然而他在今天的讲话中仍充满了对美抗争的希望,表示加拿大和安省一定会赢。
“我们没有挑起这场关税战,但我们一定会赢得这场战斗。”福特说,“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护安省的人民、企业和工作……我们不会退缩,我们将团结一致,坚决捍卫我们的利益。加拿大制造不仅仅是一个标签,它是我们的骄傲,是我们的未来。”
Parks Canada正在招聘超过3,000名季节性和全职员工,薪资上涨!
如果你正在找一份夏季工作,加拿大公园管理局(Parks Canada)正在全国范围内招聘超过3,000名季节性和全职员工,而且薪资有所上涨!
图源:LINAYAYA LIN/Shutterstock.com
职位类型
户外工作:消防队员、露营指导、救生员、步道维护等
室内职位: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社交媒体管理等
具体职位详情可在Parks Canada官网查看
图源:facebook
薪资范围(相比去年有所提升)
学生岗位:$16.84 - $24/小时
部分季节性岗位:$30/小时
其他热门岗位薪资:
游客服务员:$29.29 - $29.85/小时救生员:$32.55 - $33.28/小时维护工人:$31.03 - $31.73/小时遗产讲解员:$57,300 - $58,597/年木工:$37.39 - $38.24/小时
申请流程(仅需15分钟):
创建账户并上传简历填写个人简介、语言能力、教育背景等信息选择最多10个工作地点和10种职位类型
提交申请
截止日期:2025年5月1日(但Parks Canada会滚动审核申请,建议尽早提交!)
喜欢大自然?想在国家公园或历史遗址工作?赶紧申请吧!
朝鲜再次向西方游客开放 首批游客讲述罗先之旅(组图)
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6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8.9830508474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51.12781954887px;width:600px;}img { height:...
95后姑娘英国留学回杭 在奶奶摆摊的市场卖咖啡(组图)
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65.11627906977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8.16326530612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5.40540540541px;width:600px;}img { height: 857.1428571428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857.1428571428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61.5384615384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美航母访韩 朝鲜导弹“破窗而入”半岛局势再升温(组图)
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37.07865168539px;width:600px;}最近,朝鲜半岛的局势再次升温。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CVN-70)率领打击群访问韩国,意图展示对朝鲜的“延伸威慑”。然而,朝鲜并未示弱,反而高调展示了其“箭矢”战略巡航导弹的精准打击能力,甚至上演了“破窗而入”炸毁大楼的震撼场面。这场“航母 vs 导弹”的较量,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战略博弈?▲“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驶入釜山港3月2日,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核动力航母、 “普林斯顿”号巡洋舰(CG-59)和“斯特雷特”号宙斯盾驱逐舰(DDG-104)驶入韩国釜山作战基地。这是“卡尔·文森”号近15个月以来第二次访韩,也是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首次。韩国海军表示,此次访问旨在落实对韩“延伸威慑”承诺,展现美韩牢固的协防态势。航母停靠期间,美韩海军将进行舰艇互访,美军还将参拜釜山“在韩联合国纪念公墓”。此外,“卡尔·文森”号离韩后,预计将参加美日韩海上联合演习,进一步向朝鲜施压。然而,朝鲜显然不吃这一套。就在“卡尔·文森”号抵达釜山的不久前,朝鲜高调展示了其“箭矢”战略巡航导弹的精准打击能力。▲导弹精准命中目标根据朝中社2月28日的报道,朝鲜人民军导弹联合部队在西海海域进行了“箭矢”战略巡航导弹发射训练。两枚导弹分别飞行了1587公里,耗时约7961秒和7973秒(平均速度约0.6马赫),最终精准命中目标大楼,实现了“破窗而入”的打击效果。从朝鲜公布的画面来看,“箭矢”导弹的打击精度达到了米级,能够在复杂地形和气象条件下精确摧毁目标。这种“外科手术刀式”的打击能力,不仅展示了朝鲜导弹技术的进步,也向美韩传递了明确的警告信号。朝鲜“箭矢”导弹的“破窗而入”让人联想到海湾战争中美国的“战斧”巡航导弹。当年,“战斧”以其高精度和远程打击能力震惊世界,甚至被传为“能从窗户钻进总统府大楼”的神话。如今,朝鲜的“箭矢”导弹似乎也达到了类似水平。当然,与“战斧”相比,“箭矢”导弹还有一些差距:例如“箭矢”导弹平均速度仅0.6马赫,属于亚音速巡航导弹,因此较容易被拦截。1587公里的射程虽足以覆盖韩国全境,但与“战斧”的2500公里相比仍有不足。最后,朝鲜的导弹技术虽进步显著,但在制导系统和抗干扰能力上仍落后于美国。尽管如此,“箭矢”导弹的展示依然令人震撼,尤其是其精准打击能力,足以对韩国的关键目标构成威胁。▲2023年11月“卡尔·文森”号航母也曾到访韩国釜山基地,引发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升温而紧随其后的“卡尔·文森”号航母的访问,无疑是美韩对朝鲜的“延伸威慑”战略的一部分。通过展示强大的军事存在,美韩试图迫使朝鲜在核问题和导弹试射上让步。然而,朝鲜选择了“不对称反击”——用低成本、高精度的巡航导弹回应美韩的高调威慑。这种策略的核心在于:巡航导弹的研发和部署成本远低于航母打击群,朝鲜可以用有限的资源对美韩形成有效威慑。高精度导弹能够摧毁韩国的关键军事和民用设施,削弱美韩的作战能力。同时,“破窗而入”的精确打击效果不仅展示了朝鲜的技术实力,也对美韩民众形成了心理压力。“卡尔·文森”号访韩和朝鲜“箭矢”导弹的展示,反映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性和脆弱性。未来,局势的走向将取决于各方的博弈与妥协,任何一方的误判或挑衅,都可能引发不可控的后果。作为朝鲜半岛问题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的角色至关重要。近年来,中国一直呼吁通过对话解决朝核问题,反对任何一方的军事冒险行为。在“卡尔·文森”号访韩和朝鲜导弹试射的背景下,中国可能再次发挥斡旋作用,推动各方回到谈判桌前。▲朝鲜“箭矢”巡航导弹此外,中国的军事技术发展也为地区局势增添了变数。例如,中国的东风-10A和东风-100巡航导弹,不仅在射程和精度上远超朝鲜“箭矢”,还具备超音速飞行能力。这种技术优势,既是对朝鲜的潜在支持,也是对美韩的隐性威慑。“卡尔·文森”号访韩和朝鲜“箭矢”导弹的展示,再次证明了朝鲜半岛局势的复杂性与危险性。美韩的“延伸威慑”与朝鲜的“不对称反击”,就像一场“猫鼠游戏”,双方都在试探对方的底线。然而,这种博弈的背后,是无数普通民众的安全与福祉。正如网友调侃的一样:“航母再强,也挡不住导弹的精准打击;导弹再准,也换不来真正的和平。”未来,朝鲜半岛的和平之路,或许还需要更多的智慧与妥协。
Advertisements
Breaking
大又美上路 数千人恐失联邦粮食补助
25日川普政府的「大又美」新法上路,纽约市官员与食物银行组织警告,数千名依赖联邦粮食券补助(SNAP)的市民恐因补助门槛收紧而失去资格。该法案虽称目标为消除浪费、诈欺与滥用,但无党派机构国会预算处(CBO)估算其实主要有利富人,反使最贫困家庭更艰困。其中,年龄18至54岁健康成年人、育有14至17岁子女的家长、55至64岁年长者、非公民合法移民、游民、退伍军人、工时不稳者与刚离开寄养系统的青年,皆为受冲击对象。
粮食券补助原由联邦全额负担,新法将使纽约州自2027年起承担15%补助,约年支出12亿元,另市府须分担1亿1100万元行政费。粮食机构称,此时租金与物价齐涨、育儿成本高,削减补助将对弱势者造成灾难。
新法取消纽约市原有的工作豁免,导致18至54岁健康成年人,未来将不再自动免除工作条件。除非能提供明确证明,显示自己每月稳定从事工作、志工服务或教育培训达80小时,否则可能被取消粮食券补助。这项规定也扩大适用对象,添加年龄介于55至64岁的成年人,以及育有14至17岁子女家长等过去未受此限制的人群。
市府估计,这项政策变动将使约25万人首次面临补助资格审查。虽然目前全市约有三分之二的粮食券受益者已在就业,但新规要求申领者必须提出书面证明,证明其工作状况稳定且可核实。对于依赖现金收入、工时不固定或从事零工经济的劳工,如家庭保姆、外送司机与兼职清洁工等,恐将面临被剔除补助的风险。
纽约市社会服务局局长帕克(Molly Wasow Park)直言,目前已进入最坏情境,新法实施将使粮食不安全者大幅增加。她也补充,问题不在于是否就业,而是「是否从事一份稳定、可清楚证明的工作」,两者间存在根本差异。粮食救援组织City Harvest政策总监纳森尼尔(Jerome Nathaniel)则批「这部新法简直是一场灾难」,指出64岁者为保有补助资格恐被迫重返劳动市场,家中有14至17岁子女者、照顾长辈者也将被纳入审查。
另市府估计,1万5000名难民、庇护申请者与贩运受害者也将因此失去资格。约48万同时领取家庭能源补助(HEAP)与粮食券者,亦恐失去每月最高200元额外补助。游民与退伍军人也须提出稳定工作证明,年满21岁的寄养系统青年未来也须符合同工条件。
警临检法拉盛「小吃夜市」 摊贩叫苦民众叫好
因应社区投诉,纽约市警109分局24日晚间联合市清洁局,针对皇后区法拉盛金城发超市门口一带的「小吃夜市」联合执法。警方随后于社群平台发文表示,当晚在现场没收一辆流动餐车,开出六张传票,并查扣约2800磅食品和物品。
据悉,法拉盛金城发超市门口夜间常聚集大量小吃摊贩,逐渐形成规模可观的「人气夜市」,不仅吸引许多食客前来,也带动社区夜间经济。但随着摊贩数量不断增加,附近居民对于占道经营、环境卫生和噪音等问题投诉日增。
24日晚的联合执法行动让不少小贩措手不及。一位经常在现场摆摊的油炸食品小贩无奈表示,他刚推出餐车不到半小时,就遇到执法人员突击检查,所有餐车、器具与食材全部被没收,「辛苦准备的一切一夜之间全没了,损失惨重」。另一位贩售煎饼的小贩则坦言,生活本就艰难,如今一张罚单动辄高达1000元,更让生计雪上加霜。
但许多居民看法不同。有居民称,部分小贩的食品「又贵又不卫生」,「一杯色素饮料敢卖10块钱,还不好喝」、「臭豆腐10元才10粒,贵得要死」,还有顾客反映摊贩在大夏天没有冰箱,食品卫生令人堪忧,「吃了两次路边摊经常拉肚子,现在再也不敢买了」。附近餐馆业者坦言,正式店面月租上万元,对于摊贩成本低、却卖得比店内还贵早已不满,认为「不公道」。
另有居民质疑执法效果,指出类似扫荡早在去年就有,「但过几天小贩又会回来,基本没用」。
现场也有持正规许可的餐车,未被查处。根据今年街头小贩组织「街头小贩计划」(Street Vendor Project)的统计,目前纽约市约有2万3000名街头小贩,多数从事食品贩售。其中约75%的食品小贩、37%的商品小贩为无照经营。除皇后区法拉盛,全市其他地区的诸多小贩面临「一照难求」的情况。
首波大罢免失败 柯建铭鞠躬:承认失败并尊重结果
首波大罢免投票26日揭晓,罢免案全部未过关。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傍晚7点于新竹市党部,向支持者深深一鞠躬。他表示,必须坦然承认失败并尊重选举结果,但强调捍卫民主价值的决心绝不会因此改变。
柯建铭表示,我们必须承认失败,也必须尊重这个结果,「失败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捍卫民主价值、捍卫民主的决心绝对不会改变。他也感谢所有罢免团体及志工朋友的努力,并表示大家已经尽力了。
影片来源:联合新闻网
外星飞船11月袭击地球?外国团队提惊人观点(图)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带有敌意的外星飞船”今年11月将对地球发起攻击?据《纽约邮报》25日报道,近日,一则关于神秘星际天体的争议性研究引发全球热议。一个由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7月16日发布的论文中提出惊人观点:今年7月1日新发现的星际天体3I/ATLAS可能是“带有敌意的外星飞船”,或将在11月袭击地球。不过,国际科学界对此种说法泼冷水,认为该天体只是一颗普通星际彗星。“如果这一假设被证实,对人类而言后果可能极为严重,”研究人员在这篇争议性论文中写道。《纽约邮报》援引“Live Science”网站报道称,这颗被命名为3I/ATLAS的天体正以超过13万英里/小时(约21万公里/小时)的速度冲向太阳。不到24小时,该神秘天体即被确认为星际天体,初步观测表明这可能是一颗直径达15英里(约合24公里)的彗星——比曼哈顿还大。但研究人员坚持在论文中称,该天体的超高速度及进入太阳系的独特角度暗示其可能是伪装的“外星间谍装置”。《纽约邮报》称,其中一位研究员、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家阿维·勒布称,该天体将异常接近木星、火星和金星,便于外星文明秘密部署“间谍装置”。更关键的是,当该天体11月下旬抵达近日点时,它将处于地球观测盲区。“这可能是有意为之,目的是避免在该物体最明亮的时候,抑或是方便外星设备从这个隐蔽位置向地球投放装置。”报道称,研究团队还援引科幻作品中的“黑暗森林假说”警告,外星生物可能在隐藏自身以躲避捕猎者攻击。“若这确系外星科技产物,人类可能需要启动防御措施”,勒布称,但现实困境在于,3I/ATLAS速度远超人类航天器极限,地球现有火箭速度仅及其三分之一,根本无法拦截。不过,对于上述假说,科学界泼冷水表示质疑。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研究太阳系动力学的天文学家萨曼莎·劳勒表示:“所有证据都表明这只是颗普通星际彗星,就像我们太阳系抛射的数十亿彗星一样。”牛津大学天体物理学家克里斯·林托特严厉批评称,“全球天文学家都对3I/ATLAS的到来感到兴奋不已,正携手利用先进望远镜来研究这一‘访客’”,“所谓‘外星人造物体’的说法荒谬至极,更是对这项研究工作的侮辱。”《纽约邮报》称,实际上,就连勒布本人也承认该假说有些牵强:“毫无疑问,目前最有可能的结果是3I/ATLAS只是一颗普通星际彗星”。研究团队也特别声明,这篇未经同行评审的论文“基于一个非凡但可验证的假设,该假设值得分析和报告”,“探索假设的过程,无论是否有效,都具有学术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