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1661 帖子
湾区单亲妈抗癌生女 异乡奋斗10年只为陪其长大
在旧金山湾区奋斗十年的华人纹眉师王露(lulu)向本报表示,她独自在美国打拚,怀抱成为母亲的梦想。40岁时,她历经三次试管婴儿取卵,终于获得一枚珍贵的胚胎。然而,就在准备移植时,她被诊断出子宫癌,医生建议立即摘除生殖系统,她却选择抗癌求子。
她尝试中药、针灸、运动,一年后癌细胞竟然消失。2023年7月,她顺利怀孕,并于2024年4月8日独自驾车前往医院,诞下期待已久的女儿。原以为苦尽甘来,却在剖腹产时得知癌细胞已扩散至肠道,且为三期。
产后仅三天,Lulu便忍痛复工,却在10月接受第二次开腹手术后,发现癌症原位复发。身处异乡无亲无故,她承受着病痛、经济压力与精神折磨,仍不愿放弃。她说:「我只想活着,看着女儿长大。」
多年来在异乡独自生活、无亲无故的Lulu,如今一人承受身体、精神与经济三重压力,陷入抑郁与焦虑之中。她说:「我真的撑不下去了!」
Lulu的故事引起城市议员与社会的关注。这位为了生命、为了孩子奋战不懈的单亲妈妈,呼吁社会能伸出援手。她不需要同情,但她需要支持。她想活下去,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陪伴女儿长大。
Lulu的经历不只是个人的挑战,更折射出身处困境的单亲家庭、移民女性与癌症患者的多重处境。她的勇敢值得社会看见,她的坚持值得被支持。
她正面临紧迫的医疗费用与生活压力,若有任何机构、慈善单位或个人愿意提供援助,请与本报联系,或至Lulu的捐款页面https://gofund.me/28e76251。
川普松口 史指收盘前转为正值 结束连续4周下跌走势
史坦普500指数小幅上涨,结束因贸易政策动荡、经济衰退担忧和大型科技股走势引发的连续4周下跌趋势。
史指收盘上涨4.67点或0.08%收5667.56点。那斯达克指数上涨92.43点或0.52%收1万7784.05点,道琼工业指数上涨32.03点或0.08%收4万1985.35点。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史指本周上涨0.5%,避免连续第5周下跌。那指本周上涨0.2%,道指上涨1.2%。
21日是「四巫日」:股票选择权、指数期货、指数选择权和个股期货到期之日。高盛估计,超过4.7兆美元的名目选择权部位将到期。
在美国总统川普表示关税方面将采取一定的「弹性」后,市场波动较大,主要股指从低点回升。但他坚称,4月2日最后期限实施的关税将是对等的,所有对美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国家都将被征收。
简化资产管理公司首席策略师格林表示,川普的关税最后期限即将到来,「越来越多公司表示,它们的规划、资本支出和招聘决策存在混乱和不确定性;当它们暂停时,就意味着正在放慢脚步。」「市场确实存在这种现象。」
两大经济领头羊下滑。联邦快递因「美国工业经济疲软和不确定性」下修获利预期,股价下跌6.45%。鞋服巨头Nike表示,受关税和消费者信心下降影响,本季销售额将不如分析师预期,该公司股价下跌5.46%。
自2月底以来的抛售期间,史指一度跌入修正区域,目前已较历史高点下跌近8%,低于10%的修正门槛。本月史指曾试图上涨,但后续走势并不强劲。
Verdence Capital Advisors投资长霍尼曼(Megan Horneman)表示,在川普总统4月2日规定的关税豁免期限过后,股市仍可能面临更大压力。
她表示:「从经济角度来看,目前有太多未知数,即使在4月2日之后有一些明朗的消息,也不知道这会对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从通膨的角度来看,也不知道这是否会对通膨造成一次性打击,或者是否会继续看到这种情况来回反复,从而对通膨产生更大的影响。」
她还指出,获利评级下修是未来市场面临的一个主要风险,并表示「这将是接下来真正开始回暖的事情。」然而,虽然她认为2025年总体上将是股市动荡的一年,但预计此后几年股市环境将更加有利。
霍尼曼补充说:「我们对长期前景仍持乐观态度。」「我们认为川普政府会把所有这些政策都提前到他上任后的头几个月,以便他能够清理这些文档,为延长《减税与就业法案》做好准备。这将是今年下半年的下一场战斗。」
巴克莱表示,在关税问题明朗之前,股价不太可能出现真正的上涨,关税问题可能在4月2日正式显现,届时多项关税预计将生效。
欧洲股票策略主管考乌(Emmanuel Cau)在报告中写道:「股市已从超卖水平反弹,但关税忧虑可能会在4月2日之前限制上行空间。」
他补充说:「川普将4月2日的关税截止日期称为『解放日』,很难忽视下行风险,尤其是如果出现25%的全面关税这种最坏情况。」
1元34分买5磅牛肉 好市多贴错价标 消费者捡便宜
美国当下的高物价让民众叫苦不迭,消费者很需要打折商品。但比打折商品更令人兴奋的是超市错标的商品。在Reddit论坛上,有网友分享了好市多错标商品,包括不到2美元买到5磅牛腩肉,1毛钱买到10磅牛肉馅等,简直羡煞旁人。
根据纽约邮报(NYpost)网站报导,Reddit论坛上好市多话题板块有超过90万的活跃网友。该板块有一页名为「我的错标时刻」(My Mislabeled Moment),网友在这一页中分享错标商品,包括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捡漏商品。
一名网友晒出照片:五磅牛腩肉,售价1.34美元。这条帖子下面有700多条留言,透露着羡慕、求而不得的语气。一名网友留言,「看了这些帖子,我现在去好市多会看每盒肉上的标价。但是我永远也不会遇上这样的好事。」另一名网友留言,「大家都是在好市多刚开门的时候找到的吗?每次我去那里已有500个人,因此这种好事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好市多贴错标的事情还有不少。该网页上不少网友都晒出了自己捡漏的「成果」。一名网友晒出其在好市多遇到10磅牛肉馅仅1毛钱的图片。一名网友对此留言,「简直起鸡皮疙瘩。」一名好市多员工在下面留言称,他在好市多肉部工作,这个商品上不仅打错了价格,还把商品编号打错了。「所有牛肉切割产品编号都有PLU 903,但是看图片上是157。因此他们不仅是打错数字,而是连PLU都没输入就拿去秤重了。」
除了肉类,其他商品也有标错的情况。一名网友分享其花费1美元21美分购买了一整盒的巧克力曲奇饼。有人留言,「我的天,我知道这是好市多,但24个大曲奇饼。太疯狂了。正常价格要30美元吧。」还有人留言,「下次我要好好看看价格。我从没这么嫉妒过!」
张振寰告别式在这天 离婚23年前妻鲍正芳:让他体面
资深武打演员张振寰14日因尸臭飘出被发现陈尸家中,享寿65岁。与他离婚逾23年的前妻鲍正芳有情有义,这几日奔走殡仪馆,为了订厅也上地检署取得「暂时冰存通知书」,待儿子27日从中国返台,选定29日在二殡办告别式。鲍正芳觉得「就送最后一程,让他体体面面的走」,但唯一条件就是不穿丧服,以「孩子的妈」身分现身。
鲍正芳和张振寰1996年结婚,育有1子年约30岁,这段婚姻最后因他家暴且沈迷酒精和赌博画下句点,双方不再往来,但鲍正芳从未阻止儿子跟父亲见面,只是儿子也只有在幼稚园之前有相处,感情不深。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张振寰辞世后,一度被认为「有名无主」,无人认领处境凄凉。今「联合报」接获一位谭先生来信,表示跟张振寰有段渊源,得知其死讯,看到「有名无主」极为难过,希望通过报社能跟家属联系,想捐一些钱帮忙处理后事。
鲍正芳经纪人周彦彤已与谭先生联系,她形容对方讲电话时还哽咽,说:「这位谭先生告知当年曾受过振寰哥帮助,看到新闻后跑去南港派出所,希望能获知相关消息,真的很有心!但我想鲍姐不会拿他的钱,只能感谢他。」
张振寰的牌位目前已设立在台北市立殡仪馆(原2殡)3楼莲花堂,遗照是他年轻时比武Pose,帅气有型。张振寰有2位哥哥,其中一位仅通过警方表示不会出面。鲍正芳当初跟张振寰虽不欢而散,但儿子在中国工作无法立即赶回,她虽已无亲属身分,但已获儿子授权可全权处理,也决定一肩扛下。
鲍正芳本要自掏腰包处理前夫后事,但到二殡时,所有人都认出她,也都知道张振寰往生的事,期间意外碰到「品安生命集团」的「天境人文精致礼仪有限公司」的员工,过不久老板就主动来电,表示会包下相关费用,让鲍正芳和经纪人都感动不已。
告别式预计3月29日举行,早上7点40分先家祭,但因只有母子两人和经纪公司共4人,10分钟后就会举行公祭,周彦彤说:「也不知道会不会有振寰哥的朋友愿意来,但真的感谢贵人(指品安)相助,我曾问鲍姐,如果拿掉喝酒和赌博,张振寰是怎样的人,她告诉我,他是个好人!」
吃钙、维生素D补充剂 长寿迷思 专家:运动更能防骨折
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报导,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对钙和维生素D补充剂是否像以前认为的那样有益于骨骼健康提出了质疑。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VITAL研究。研究包括近2万6000人,发现每日补充维生素D(2000 IU)并不能显著降低健康中老年人(男性50岁及以上,女性55岁及以上)的骨折风险;即使对大约25%的患有骨质疏松症或缺乏维生素D的研究参与者来说,情况也是如此。
专家们普遍认为,大多数健康、活跃、饮食均衡的老年人,尤其那些食用乳制品(钙)和多脂鱼(维生素D)者,可能不需要钙或维生素D补充剂。
对于钙来说,26项随机对照补钙试验进行的一项大型分析显示,椎骨骨折的风险仅降低了14%,而髋骨骨折的风险没有明显降低,故并非一般所说,「如果我补钙,我的骨骼就会强壮」,数据并没有显示出这一点。
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建议19至50岁的女性和19至70岁的男性每天摄入1000毫克钙,51岁及以上的女性每天摄入1200毫克71岁及以上的所有成年人每天摄入1200毫克。
这些钙大部分来自饮食,尤其是牛奶、酸奶和奶酪等富含钙的食物。
对于维生素D,专家建议人们应该停止服用维生素D补充剂,来预防疾病和延长寿命,许多人通过饮食或阳光,或两者结合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D。鲭鱼(mackerel)和剑鱼(swordfish)等肥鱼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许多谷物和果汁都强化了维生素D。
美国国家医学院建议70岁以下的成年人每天摄入600 IU 的维生素D,71岁以上的人每天应摄入800 IU,许多健康、活跃的老年人,可能不会从补充剂中获得很大益处。
维生素D还可能对免疫系统有一些潜在的益处,可使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降低22%。
但服用过多的钙会导致肾结石或便秘,安全上限约为2200毫克/天;过多的维生素D(安全上限为每天4000 IU)会导致肌肉无力和骨骼损伤,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专家认为阻力训练(resistance training)等肌肉强化运动可能是保持骨密度的最佳方法,在降低骨折风险方面,还没有发现比运动更好的方法。
Breaking
3星座女「皇后命」 处女座完美主义稳居高位、她散发王者气场
许多女生都向往能够过上轻松高贵、备受尊重的「皇后式人生」,然而这样的命格并非单靠运气,而是来自强大的内在实力与不懈努力。根据《搜狐》命理报导指出,处女座、水瓶座与天蝎座的女性,天生具备自信、坚毅与卓越的能力,无论物质或精神层面都能过得富足高贵,可谓真正的「皇后命」。
处女座:完美主义,稳居高位
处女座女生对自己要求严格,拥有完美主义的特质,为了达到理想状态,她们会全力提升自身能力,累积过硬实力,最终靠自己实现富足生活。她们在工作中严谨细致、擅长规划,能从容应对各种挑战,并在行事前就做好充分准备。
处女座的这种专注与自律,使她们在事业与生活中都能游刃有余,展现出自信从容的高贵气场,宛如皇后般稳坐高位,令人钦佩。
水瓶座:独立自强,散发王者气场
水瓶座女生向来独立自主,不轻易示弱,面对困难总能保持冷静,展现超凡的应变能力。她们不仅能在各领域展现才能,更具备人道主义精神,总是兼顾大局与个人利益,创造独一无二的价值。
这份强大的内在力量,让水瓶座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成为备受尊重与信任的存在。她们逐渐养成高贵沉稳的气质,宛如一位气度非凡的皇后,带着自信与魅力行走于人生舞台。
天蝎座:神秘坚毅,逆境重生
天蝎座女生最重视自身实力,她们能以坚毅的态度面对人生考验,并在历练中淬炼成强大内心与过人能力。天蝎座的神秘特质,也让她们散发出无法忽视的独特气场,吸引众人目光。
天蝎座拥有惊人的决心与信念,即使在困境中也能重获新生。这种「愈挫愈勇」的精神,最终使她们证明自己的价值,实现属于自己的辉煌,如同皇后般高贵无畏。
加拿大为军队大幅加薪 普通士兵年薪达5.2万(图)
加拿大总理卡尼今天作出一项重要宣布,将提高军人的薪资,以招聘新兵并留住现有成员。图源:X@Gray_Mackenzie对于部署在国内抗击自然灾害或被派往北极执行任务的士兵,政府还将提供额外奖金。联邦政府表示,这些改变是应对当前全球挑战所必需的。加拿大武装部队(CAF)目前仍缺少12,200名士兵,未能达到71,500名现役部队的授权人数。水兵、士兵和飞行员的薪水将增加20%。对于一名普通士兵来说,这意味着每月额外增加723加元,年薪达到52,044加元。预备役军人的加薪幅度较小,为13%。指挥官和中校的薪水也将增加13%。上校、海军上校及以上军衔的军官将获得8%的加薪。图源:canada.ca社交平台X上有一位退役军人评论道:”这次加薪力度很大。我知道有些人可能还是不满意,但对我来说,这看起来真的相当不错。“图源:X@nathan_P44此前,总理卡尼于6月9日宣布93亿加元新的军事投资,旨在本财年末使加拿大的国防开支接近北约设定的2%目标。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军方官员告诉记者,加薪部分占这93亿加元中的20亿加元。被部署在国内协助应对野火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加拿大武装部队成员,将获得每天额外45加元。在北极执行陆地任务的军官将获得额外50%的补贴,海上巡逻的军官将获得额外25%的补贴。部署在国外执行野外或海上任务的士兵将获得每天100加元的固定奖金,而不是按比例发放的每月津贴。加拿大武装部队还将在士兵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提供1万至2万加元的留任奖金,以将他们留在军队中。被招募到训练学校的成员将获得每月额外300加元的津贴,教官每天将获得额外35加元。尽管薪资整体增加了约20%,但这仍低于国防部长麦金蒂(David McGuinty)6月份的言论。当时他说,是时候为所有军人加薪20%了。当被问及为何没有实施全面加薪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国防官员表示,需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法。这位官员说:“这项投资集中在那些能在士气、留任和战备状态方面产生最大影响的领域。”
没穿制服、未出示证件…闯台大餐厅抓失联移工 台移民署道歉
台北市劳动力重建运用处接获检举,指台大学生餐厅聘请失联移工当店员,移民署前天赴现场查缉,因未通报台大校方,又一度追赶校内民众引发恐慌,遭台大学生会强烈谴责;移民署昨天致歉,强调未盘查任何学生,未来将强化协调联系。
移民署台北市专勤队7日中午受北市劳动力重建运用处委托,派一名队员配合对方三名稽查人员,以劳动检查名义进入台大校园,直闯被检举的炸物店查缉,找到一名越南籍阮姓失联移工正在柜台收银。
现场四名人员出示证件后,同步询问失联移工雇主,确认阮女非法打工后要将人带走,这时雇主儿子突现身询问「发生什么事」,听闻移民署正在抓人,旋即骑自行车离去,专勤队人员奔前制止拦停,确认是台湾人后放行。
移民署疑大声喝斥要求提供身分证字号,又持平板电脑对雇主儿子拍照,引发学生恐慌,现场法律系学生见状,质问「你们是谁」,气氛一度紧张,得知是移民署抓失联移工才离去,移民署约在台大校园待半小时。
台大学生会得知执法人员没通报即闯入校园,校方紧急要求移民署了解状况,移民署会同劳运处前往台大向校方说明致歉,强调全程仅针对摊商员工及非学生的雇主家属查证,未盘查任何学生,失联移工依法带返收容,后续强制驱逐出境。
台大学生会谴责移民署入校查缉,凸显是执法程序长期未受监督的结构性漏洞,如未通报校方便入校查捕、执法过程未穿制服和出示证件,也未说明盘查理由、迳自搜集个资,严重干扰校园秩序。
由于整起行动均无台大校方陪同,移民署事前也未通报,引起台大学生会不满。移民署对于未事先通报校方表达歉意,承诺将落实通报及协调机制,确保执法同时兼顾校园自主、师生权益与公共安全。
据了解,阮女已失联520天,曾在新北市制造业当移工,疑同乡介绍至台大「小小福」餐厅打工。
北市重建处指出,此案是接获陈情系统民众检举,会同移民署前往查察,原则不事先预警,但惊扰学生及学校,重建处与移民署向校方及学生表达歉意,往后进入校园会先知会校长,以示对校园尊重。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英国却快速增持,啥原因?(图)
内容提要:美国国债规模达36.66万亿美元,但海外持有者仅占其中的22%。中国近年加速减持美债至5月份的7563亿,主要是俄乌冲突警示、稳汇率需求及增持黄金所推动;英国的美债持有量飙至8094亿,主要原因是伦敦金融中心托管大量外国资本,但也反映了全球资本对美国经济的信任和美债的信任。从贸易战到经济制裁威胁,从收益率波动到全球金融体系动荡,从国际投资去风险,到国际供应链显著而持续地调整重构,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国际政治和全球贸易风起云涌、急速颠覆旧秩序、推进新秩序之际,美国债券主要持有者的版图也因而显著变化。一、美国政府债务,高居战时水平,但增幅不及我们的五分之一,全口径杠杆率其实中美不相上下。截至2025年5月底,美国公共债务(政府债)总额达到约36.66万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71万亿美元,增长4.9%。虽然其增幅远低于中国政府债的增幅21.3%,但美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大约122%,超过了中国公开政府债占GDP的比率66%,也高于我们包含地方隐性债的政府债占比118%。目前美国政府杠杆率水平,此前只有在重大战争时期才会达到。美国公共债务已达到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国政府债来自于政府预算赤字。2025年,美联邦政府年度赤字估计将超过1.4万亿美元,赤字率大约4.5%。政府债的年度利息支出接近9000亿美元,约占其GDP的2.9%,或者财政收入的18.3%。作为比较,中国2024年财政赤字预算内64910亿元,政府基金赤字38569亿元,合计10.34万亿,赤字率约7.7%。政府债年度利息支付1.29万亿元,另有隐性地方债利息支出约2.45万亿元,约占GDP2.8%,占包含预算与基金的财政收入15.8%。不断增加的财政赤字迫使美国财政部发行更多债券,这加大了市场压力,也加深了其对国内外投资者的依赖。二、美国国内投资者持有美国78%的政府债,在外国持有者中,中国在持续减少,英国在持续增持。虽然不少人认为美国通过发行国债来收割全球。但数据显示,尽管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务日益增多,但国内投资者仍持有美国公共债务总额的约78%,相当于27万亿美元。这能够证明,所谓美债用来收割全球,纯属谣言。其中,21%的美政府债务由美国政府机构持有,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14%由美联储持有。其余部分由储蓄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以及在紧缩利率环境下寻求高回报的个人投资者持有。这种结构反映出,美国债务融资主要依赖国内投资者,而非国外来源的投资。截至2025年5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约占36.66万亿美元未偿还美国国债的22%,这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发挥着重要但并非主导的作用。1,日本增持5 亿美元,以1.13万亿美元的持有量位居榜首。2,其次是英国,增持17亿美元,持有规模达到8094亿美元,居第二。3,中国继续减持9亿美元,持有规模下降至7563亿美元,居第三。4,开曼群岛持有4410亿美元。开曼群岛持有的美债,大多应该来自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大陆、香港等地的资金。5,加拿大持有4300亿美元。6,比利时持有4150亿美元。7,卢森堡持有4130亿美元。8,法国持有3750亿美元。9,爱尔兰持有3270亿美元。10,瑞士持有3040亿美元。11,印度持有2350亿美元。12,巴西持有2120亿美元。作为一个深度融合的统一货币的经济区,欧元区国家对美国国债持有量从2012年的5340亿美元翻了一番,2025年5月达到1.87万亿美元,但其中82%集中在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爱尔兰4国。三、为什么中国最近几年一直减持美债?自2011年美国国债持有量达到1.32万亿美元的峰值以来,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但此前减持的速度较慢,减持的规模较小,持有量也一直处于1万亿美元以上的高位。直至2021年底,才开始加速撤资浪潮。引人注目的不仅是下降的幅度,还有近年来急剧加速的趋势。2025年5月中国持有美债7563亿美元,为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总计减少了5637亿美元,这使得中国在美国债券市场的份额从2011年的约14%降至现在的不到3%。中国也自本世纪初以来首次失去了美债第二大债权国的地位,英国取而代之。根据战略评估,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并非昙花一现,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既有先发制人的对冲,也包括对日益显现的国际冲突迹象的回应。在中美地缘政治和金融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这一急剧转变代表着中国从谨慎渐进的撤资策略转向更果断、更快速的金融脱钩战略。具体而言:一是西方冻结俄罗斯资产的前车之鉴。2021年2月入侵乌克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其中包括冻结了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其中大部分是海外债券、股权、基金等资产。在地缘方面,我国多年来一直在密切关注与美国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以及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贸易战、对中国技术的制裁。当然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忽视俄罗斯2022年海外资产被冻结的教训,因此,出于主权需要,我们转向“预防性对冲”。所以,我们从时间上看到了,2022年至2024年底,中国经历了自开始减持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中减持浪潮:2022年,中国减持了约1732亿美元。2023年,中国减持了约508亿美元。2024年,中国又撤回了57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以后的集中减持,约占中国自2011年以来所减持美债总额的49.8%。这意味着,仅三年时间,中国减持的金额就大致相当于2011年至2021年11年间减持的金额。二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自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的2022年3月开始,人民币结束了上一个升值周期,进入下跌周期。这期间美联储加息,人民银行降息,中美利差扩大,叠加投资去风险,外资将投资撤出转移至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地,以及外国品牌供应链中的中国企业随供应链转移而对外投资,国内外汇流失严重,导致汇率下降较快。为了维护人民币稳定,央行不得不卖出美债获得美元后,卖出美元再买回人民币。通过央行这种干预方式来修复外汇供求关系。三是外汇储备从美元转向黄金的结构性调整。作为金融脱钩政策的一部分,我国正在改变外汇储备结构,用系统性地增持了黄金来减持美债。自2022年11月,即俄乌战争爆发数月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每月定期增持黄金储备。2025年5月,中国央行增持了6万盎司黄金,6月又增持了7万盎司,总持仓量达到7390万盎司(约合2298.5吨),连续八个月增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美元计价资产仅占中国官方储备的55%,低于2005年的79%,也低于当年61%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后,北京方面一直未公布这一配置的最新数据,这进一步加剧了其全球货币战略的不确定性。四、为什么英国持有美债一直在快速增长?2025年5月,英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至8094亿美元,显著超过中国的7563亿美元,使英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美国第二大外国债权国。从历史上看,英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增长迅速:2011年为1500亿美元,2015年为2100亿至2500亿美元,2020年为4250亿美元,2022年底为6208亿美元,2025年为8094亿美元——14年间增幅超过439%。英国持有的美债成倍增长,最大的原因可能是非主权债券持有量增加。尽管英国持有美债的数字很高,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23年,以英国名义注册的绝大多数债券并非由英国主权国家持有。尽管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准确无误,但其背后却存在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报告中记录的并非实际所有者的国籍,而是签发购买订单的国家。当来自亚洲或中东的外国投资者或主权财富基金通过位于伦敦或日内瓦的金融机构购买美国国债时,即使实际所有者并非英国人,该持有的资产仍会被记录为“英国”或“瑞士”。这是因为英国是保管外国投资者资产的全球金融中心,据估计,超过80%的此类债券属于非英国机构,例如海湾基金、亚洲公司以及使用伦敦作为执行或托管平台的国际银行。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也支持这一观点,指出截至2023年底,英国政府和英格兰银行等主权实体仅持有1000亿至14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根据这些估计和80%的数字,截至2025年5月,在英国注册的债券中,可能有6400亿美元左右属于外国机构。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私人外国资本通过英国金融机构流入,而非国内主权决定。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以某个国家名义登记的资产都真正属于该国。美国债券市场已不再仅仅是一个金融融资工具,而是成为经济考量。所以,不管英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是英国官方的,民间的,或是外国资金通过英国金融机构购买的,都反映了全球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一个国家购买美国国债,或许是在表达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而当其撤资时,则可能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对冲,或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政治信息。包括中国减持美债,增持或减持这些决定,已不再纯粹出于金融考量,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如今正在执行资本地缘政治考量。各国不再仅仅扮演投资者的角色,而是扮演战略行动者的角色:进退维谷,威胁四方,并通过看似经济的行动传递着隐晦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