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38341 帖子
提醒:今天起万锦所有回收站将不再接收废弃灯泡
提醒居民们,今天开始(3月4日)起万锦市的所有本地回收站将不再接收灯泡回收。请将其送至约克区家庭有害废物回收站进行回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按照省级法规,一旦消费者用完灯泡,灯泡生产商要对其产品和包装负责回收。因此灯泡将被运送到授权的处理商,处理商会按类型对灯泡进行分类,然后分阶段进行手动或机械处理。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灯泡送到哪里回收?
用完的灯泡是家庭危险废品(HHW),将其送至约克区家庭有害废物回收站进行回收,无需支付任何费用。
地址:403 Rodick Road just south of Miller Avenue.
也可以送到安省的回收中心:Light Recycling Ontario
回收地点可以接受哪些灯泡?
紧凑型荧光灯 (CFL)荧光灯管(直管、弯管、U型管、圆形管、方形管等)高强度放电 (HID) 和特殊用途灯泡白炽灯和卤素灯微型灯泡发光二极管...
特朗普关税最后期限已过未见松动 加拿大展开反击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对全行业关税设定的最后期限在夜间到期,但并未有任何缓解,加剧了北美的贸易战,使加拿大人迎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特朗普的行政命令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实施25%的全面关税,并对加拿大能源征收较低的10%关税,该命令于美东时间凌晨12:01正式生效。
特朗普周一在白宫表示,“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将是25%,这将开始实施。他们必须接受关税。”,此举立即引发华尔街的强烈反应。
周一晚,加拿大总理贾斯廷·杜鲁多(Justin Trudeau)在声明中表示,特朗普的关税“毫无正当性”,加拿大将以反制关税及其他措施予以回击。
加拿大的反制措施首先对价值300亿加元的美国产品立即征收关税,并在21天后对其余价值1,250亿加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关税。
“我们的关税将持续有效,直到美国撤回其贸易行动。如果美方不停止关税措施,我们正在与各省和地区进行积极磋商,以采取一系列非关税措施。”杜鲁多表示。“虽然我们敦促美方重新考虑其关税政策,但加拿大将坚定维护我们的经济、就业、工人以及公平的贸易协议。”
杜鲁多计划于周二上午在渥太华与财政部长多米尼克·勒布朗(Dominic LeBlanc)、外交部长梅拉妮·乔利(Mélanie Joly)和公共安全部长戴维·麦金蒂(David McGuinty)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
市场剧烈震荡
周一下午,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2%,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5%,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则下跌2.6%。
安省省长道格·福特(Doug Ford)警告美国,加拿大将作出强有力的回应,并暗示可能会切断向美国供应关键矿产和能源。他表示,特朗普应当收回成命,以免影响美加两国的经济。
“市场将比美国雪橇队下坡还快。”福特周一对NBC新闻表示。“这将是一场彻底的灾难。”
福特认为,加拿大别无选择:“当有人无端攻击我们的国家,我们就必须回应。”
加拿大外交努力未能阻止关税
在特朗普最初签署行政命令后,加拿大政府及各省领导人在华盛顿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外交努力,希望能阻止关税实施。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措施与他所称的“北部边境非法移民和毒品走私问题”挂钩,尽管美方对加拿大的边境安全计划表示支持,但最终仍未能改变他的决定。
美国海关和边境巡逻局的数据显示,与南部边境相比,从加拿大进入美国的非法移民和毒品数量微乎其微。1月份,北部边境巡逻人员仅查获13.6克芬太尼。
特朗普此前曾表示,关税延期是为了给予各方时间达成一项“经济协议”,周一他再次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可以选择“在美国建造他们的汽车工厂和其他产业,这样就不会有关税了。”
贸易战引发广泛批评
加拿大独立企业联合会(Canadian Federation of Independent Business)主席丹·凯利(Dan Kelly)表示,关税已被用作“悬在我们头上的利剑”,这一威胁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
加美工会及多个行业团体均谴责关税措施。代表加拿大和美国约60万名工人的国际机械师与航空航天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Bluenotes 周末大促销,所有牛仔裤和工装裤现价 $15-$25!
Bluenotes 超级周末大促销,所有牛仔裤和工装裤现价 $15-$25! 无论是最新潮流的低腰裤,还是工装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多伦多过去五年未对任何司机开具怠速罚单 这是为什么?
过去五年,多伦多未对任何司机因怠速而开罚单。而且,司机们短期内也不太可能面临130元的罚款。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48589796317-0'); });
原因是什么?
根据上周提交给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委员会的一份报告,由于资源有限,多伦多已经不再主动执行反怠速附例。
“这太离谱了。”该委员会成员、市议员黛安·萨克斯(Dianne Saxe)表示。
“如果我们制定了附例——尤其是涉及公共健康的附例——但却不采取任何措施来执行它们,那就是在嘲弄法律,也会削弱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多伦多是加拿大第一个实施反怠速附例的市政机构,该附例于1996年出台,旨在减少不必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并改善空气质量。
2010年,该附例被修订,将最大怠速时间从三分钟缩短为一分钟,并取消了几项豁免。当时,市议会还希望加强执法,并指示工作人员与警方制定计划,让停车执法员执行该附例。
但停车执法员从未开始执行。
目前,市府完全依赖投诉机制,由公众向311举报怠速车辆。随后,工作人员会向登记车主发送警告信,告知怠速的危害及可能面临的罚款。
资源有限导致的投诉机制
清洁空气伙伴关系(Clean Air Partnership)执行主任盖比·卡拉波斯(Gaby Kalapos)表示:“各市政机构一直努力让警方承担这一执法职责,但始终未能成功。”该非营利组织致力于支持市政机构的气候行动,包括反怠速政策。
“他们之所以转向基于投诉的系统,仅仅是因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是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
加拿大广播公司(CBC)多伦多分社向市政府询问2010年市议会指示制定停车执法员执行该附例的计划进展如何,但市府表示,这一问题应由警方回答。
多伦多警方发言人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警方没有关于2010年决定的信息,也无法确认是否曾进行相关讨论,但证实停车执法员从未对怠速行为开出附例罚单。
在2011年之前,多伦多市政府每年5月和9月都会进行怠速执法行动,与投诉机制并行。根据市议会2021年的要求,市政府提供的报告显示,2019年是最后一次主动执法,当年共开出29张罚单。
从那之后直到2023年底,市政府共收到至少2,167起投诉,并发出了至少1,783封警告信。
市政府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警告信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威慑手段,因为在警告信发出后,相关投诉通常会停止。此外,全市范围内安装的2,100多个反怠速标志也促进了法规的遵守。报告称,每年会在投诉较多的地区或根据市议员的要求新增约25个标志。
议员要求获取惯犯数据
萨克斯在委员会上质询工作人员,询问是否追踪惯犯、谁是主要违规者,以及哪些区域的怠速投诉最多,但工作人员无法提供具体答案。
“最大的问题是柴油卡车和施工车辆,它们的污染最严重。”萨克斯表示。
“我们应该利用已有的1,783封警告信数据,找出最严重的违规者?与这些公司的负责人会面,询问他们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给予更多关注。”
在委员会会议上,萨克斯提出一项动议,建议市议会指示工作人员在今年秋季提交报告,探讨如何加强对柴油卡车的执法和合规措施。
该动议与另外两项关于报告和共享市政车队怠速数据的提案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提交市议会审议。(都市网Rick编译,图片来源资料图)
加拿大科学家的南极考察之行
RCI发布日期:2025年3月1日下午2点32分
加拿大正在加强南极研究,以扩大对极地地区的了解,并支持保护这些脆弱环境的全球努力。
一支由15 名加拿大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随同HMCS 玛格丽特-布鲁克号舰(HMCS Margaret Brooke)前往南极,进行一项开创性的南极研究。与此同时,加拿大极地知识组织(Polar Knowledge Canada)也在加强国际合作,与智利南极研究所(INACH)签署了极地科学合作谅解备忘录,并更新了加拿大南极研究委员会(CCAR)的成员资格。
加拿大极地知识组织的新闻稿中表示,加拿大是一个北极国家,在寒冷气候科学方面拥有世界一流的专业知识,包括与南极研究界相关的海洋、大气、陆地和遥感能力。加拿大科学家在与全球合作伙伴合作研究极地地区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
加拿大科学家团队于 2025 年 2 月 23 日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Punta Arenas, Chile)启程,前往南极洲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航行。
加拿大研究小组将在南设得兰群岛和南极半岛西海岸进行研究。这些开阔水域和沿海环境与北极相似,为研究气候变化、冰川退缩、物种分布、洋流以及汞和微塑料等污染提供了独特的机会。
船上有来自加拿大自然资源部、加拿大环境和气候变化部、加拿大渔业和海洋部以及五所加拿大大学的研究人员。首席科学家是来自加拿大自然资源部的詹姆斯博士(Dr. Thomas James)。
此次航行的科研计划是由加拿大政府科学部门与海洋环境观测、预测和响应网络(MEOPAR)合作制定的。
Polar Knowledge Canada,CBC News, adaptation en chinois par...
Breaking
血栓每年导致6万人死亡 医师说出现这关键症状快就医
人体血液在受伤后凝结的能力是防止失血过多的重要机制。但正常状况外形成的血栓也可能导致中风、心脏病等严重的健康问题。根据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美国每年约有90万人出现血栓问题,大约6到10万人死于血栓并发症。医师表示,了解血栓可能的症状,有助于及早治疗,避免发生更严重的问题。
Parade报导,俄亥俄州立大学韦克斯纳医学中心(Ohio State University Wexner Medical Center)的肺科医师帕森斯(Jonathan Parsons)说,对血栓症状有所意识非常重要,早期发现有助于采取医疗措施,降低器官或组织受到永久伤害的风险。但不是所有血栓症状都很明显,有些症状容易跟其他疾病混淆。
血管外科医师易克里斯多福(Christopher Yi,音译)说,自发性的血栓通常源于腿部,本身并不致命,但有时候会脱落并跑到肺部内,卡在肺动脉里阻碍血流,形成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这可能导致肺部永久损伤,血液里氧气浓度降低,其他器官因为无法获得充足氧气而受损,有可能致命。
帕森斯说,「呼吸短促」是肺栓塞的标准症状,因为血栓影响肺与氧气运送,阻塞的动脉让血液无法到达一部分的肺,所以血流无法有效率地吸收氧气,导致呼吸短促。堵塞通常是突然发生,因此身体没有时间代偿过低的氧气浓度,可能会产生突发性、严重性的呼吸短促。
不过呼吸短促也可能是身材走样、气喘或感冒的症状,很难精准想到是血栓。易克里斯多福说,一般的呼吸短促通常伴随运动或活动产生,而血栓导致的呼吸短促是突发性感到喘不过气,也可能突然加快呼吸速度。帕森斯说,血栓造成的呼吸短促通常随着深呼吸而更严重。
虽然突发性的呼吸短促就应该注意可能为肺栓塞,但医师提醒也需要注意以下血栓相关症状,包含呼吸变快、胸痛(咳嗽或深呼吸会更严重)、心跳变快、咳嗽与咳血、血压过低、头重脚轻、晕倒。也许出现其中一两个症状,会让人视为其它小病而忽略,但医师表示如果自己或身边的人出现这些症状要严肃看待,最好尽快寻求医疗处理。
日本贸易谈判代表:怕川普反悔,主动放弃不签(图)
据新华社报道,经过多轮谈判,日本与美国日前达成贸易协议,美国原定于8月1日对日本开征的“对等关税”税率将由25%下调至15%,备受关注的汽车关税税率也降至15%。然而,两国尚未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协议,导致双方在解释具体细节时存在分歧,引发外界质疑。7月29日,负责关税谈判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召开新闻发布会解释称,日方更倾向于优先促成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尽快落实15%的关税,而非草拟具有法律效力的双边协议。“我们希望集中精力在先降低关税上,然后再考虑是否有必要就该协议发布一份正式文件。”赤泽亮正还强调,日本在半导体和药品方面将始终享受美国与其他国家谈成的协议中最低的关税待遇,即“如果第三国与美国就半导体和药品达成了更低关税的协议,那么日本也将自动适用该更低关税水平”。就在本周,欧盟与美国达成框架贸易协议,将半导体和药品的基础关税锁定在了15%。日本是否适用该税率尚不可知。当地时间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从他和白宫公布的信息来看,美国将对日本的“对等关税”和汽车关税降至15%。作为交换,日本承诺向美国重要产业领域提供总额达5500亿美元的投资,并购买100架波音飞机、对美国大米的采购量增加75%等。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 尽管协议内容重大,但日美双方目前尚未发布任何联合声明,导致双方在表述谈判内容时仍存在细节出入,也为协定前景增加了不确定因素。特朗普政策立场变化多端。赤泽亮正26日在采访中也坦言,若拟定正式文本,特朗普可能会被内阁成员反复要求确认细节,从而增加协议生变的风险。“日本从协议中获得的利益是确定的,而日本所承诺提供的部分则保持一定模糊性。”一位日本政府官员认为,由于协议是通过多轮谈判取得的成果,不会因解释上的分歧而变得复杂,因此签署书面协议可能不符合日本的最佳利益。另一方面,虽然日方承诺将在美国的指导下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但双方对这一安排的具体解读并不一致。美国将这5500亿美元视作投资工具,并明确90%的收益归美方所有。而日本政府的说法是,这5500亿美元由其支持的金融机构出资、融资以及融资担保额度,而非直接财政支出,其主体大多是民营企业。赤泽亮正称,实际投资部分仅占整体金额的1%至2%。若将协议转化为正式文件,可能迫使日本接受美方说法,并明确其在协议中的义务。然而,没有文件也存在风险——美方未来可能不履行口头谈好的协议。“即便有书面协议,美国现在也是一个会毫不犹豫地违背协议的国家。”曾参与2019年日美贸易协定谈判的关西学院大学教授渋谷和久表示,“没必要费心书面化明确日本的义务。”但没有协议反而更容易招致美国的报复。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7月23日明确警告称,如果日本不履行协议条款,关税就会重新上涨,“我们将每季度对其进行评估,如果总统不满意,汽车和其他商品的关税都将回升至25%”。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更是赤裸裸地直言,“这实际上是日本政府向特朗普和美国人民提供5500亿美元,让他们按照他的指示投资美国和美国的国家安全”。在25日向日本各在野党党首通报了没有与美国签署书面协议这一事实后,首相石破茂遭到了集中攻击。立宪民主党代表野田佳彦指出,“在没有制定协议文件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很多解释不同的地方”。本来对谈判成果给予积极评价的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在得知未能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后,直言“要撤回此前的积极评价”。石破茂的首相之位本就不稳固,他目前正以需要落实日美关税谈判后续工作为由继续执政,但在没有形成正式书面文件的情况下,日美未来极有可能再度迎来拉锯战,这将给日本经济带来难以预测的挑战。日本政府29日在一份月度报告中警告称,日本经济将面临下行风险,美国的贸易政策可能会破坏企业招聘、资本支出和私人消费。
涉嫌帮恐怖分子移民?加拿大高官陷信任风波(图)
加拿大公共安全部长阿南达桑加里(Gary Anandasangaree)曾在担任议员期间,为一名疑似泰米尔猛虎组织(Tamil Tigers)成员提供支持信,敦促联邦官员批准其配偶团聚移民申请,并声称这是在“协助选民”。然而文件显示,担保该男子的配偶并非阿南达桑加里选区的居民。图片来源:lawtimesnews本地英文媒体Global News报道:阿南达桑加里在作为议员时,曾写信协助一名加拿大女性,担保其丈夫的团聚移民。她的丈夫塞尔瓦库马兰(Senthuran Selvakumaran)出生于斯里兰卡,被指与猛虎组织有关。塞尔瓦库马兰曾在英国申请庇护失败,并公开承认自己为猛虎组织工作多年,甚至“因此获得报酬”。尽管他后来称系“误导性法律建议”导致早前虚假陈述,但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始终不予信任,并多次驳回其移民申请。调查揭示,阿南达桑加里在2016年及2023年共写过两封支持信,请求加拿大边境服务局为塞尔瓦库马兰提供永久居留。根据记录,阿南达桑加里在写信时,使用的是国会信纸,并自称曾与该男子的妻子会面。就在2023年7月18日、入阁前八天,他还写信再次敦促边境官员改变决定。去年,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局长建议,无论阿南达桑加里提出何种请求,都不应给予塞尔瓦库马兰永久居留权,因为他是恐怖组织成员。塞尔瓦库马兰立即向法院上诉,并将阿南达桑加里的支持信列为上诉证据。在一份法庭文件中,塞尔瓦库马兰的律师还称,担保塞尔瓦库马兰的妻子,来自阿南达桑加里所代表的选区,而且这一说法在法官对该案的裁决中被重复提及。然而该律师上周承认,这是一个错误。移民记录和税务资料显示,该女子是安省万锦市的长期居民,而万锦并不属于阿南达桑加里的士嘉堡-红河公园(Scarborough—Rouge Park)选区。该女子的律师随后承认,先前在法庭文件中误称她为阿南达桑加里的选民,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此,部长办公室回应称,“议员协助非本选区选民是常见做法,尤其当本地议员因职务关系无法协助时”。声明中也解释称,该家庭是由士嘉堡的一名选民介绍给阿南达桑加里的。此案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在阿南达桑加里刚于5月被任命为公共安全部长、负责监督国家安全机构之后。阿南达桑加里辩称,这样的情况“并不罕见”,也属议员职责。尽管风波不断,阿南达桑加里表示,他履行职责“始终在联邦法规框架之内”。他还强调,自己在入阁后指示办公室,停止提供任何此类支持信,并会回避与猛虎组织有关的所有政策决策。在外界质疑阿南达桑加里是否合宜担任掌管国家安全事务的部长时,总理卡尼(Mark Carney)仍对他表示了某种程度的支持。总理办公室没有直接回应此事,但是表示任命阿南达桑加里担任国家安全部长,是基于对其“信任”。
张予曦曾因拒绝男同学表白被霸凌… 白裤子被踹到满是鞋印
曾演过「琉璃」、「韫色过浓」等剧的大陆女星张予曦,五官精致,脸型小巧,被赞典型「电视剧脸」。去年,她参加「乘风2024」人气再攀升一波。张予曦看似光鲜耀眼,但其实藏着不为人知的创伤记忆。近日她在直播中谈起一段国中时遭霸凌的过往,让不少网友震惊,相关话题登上热搜。
张予曦表示,国中时因拒绝一名男同学的告白,竟遭对方报复性集结多名男生,在校门口将她围堵并轮流朝她腿部猛踹,导致当天她穿的白色裤子上布满鞋印污痕。而为了避免冲突升温,张予曦在被殴打的过程中,丝毫没有反抗,甚至被踹时故意倒地。
最后是附近店家的阿姨看不过去,出面制止并扬言报警,施暴者才仓皇逃离现场。
张予曦在直播中以调侃语气讲述此事,戏称「因为太美丽被欺负」、「气死了,但其实不太痛」,并质疑施暴者婚恋前景,「这种情商能找媳妇吗」,但观众从轻松语气中感受到沉重,「她是笑着讲的,我们哭着听的」。
还有网友表示,「这根本是严重的校园霸凌」、「拒绝感情不是错,却要承受这样的代价」、「不论漂不漂亮,都不该成为被欺负的理由」。
还有网友重提张予曦2015年参加综艺「一年级」时,有男学员当众表白遭她拒绝后,仍持续纠缠,最后张予曦不堪骚扰退出节目。此事件被视作学生时期遭霸凌后的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