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7079 帖子

    多伦多男子驾车逆行从Gardiner高速公路桥上掉下来居然毫发无损

    一名男子因不清醒驾驶被指控,周二晚间他驾驶一辆灰色本田汽车在Gardiner高速公路高架桥上逆行,并冲入施工现场,最终掉入一个坑洞。 图源:CITYNEWS/Michelle Mackey 警方在下午5:30刚过接到报警,称有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逆行。 据报道,该车在东向车道上逆行向西行驶,随后驶入施工现场,并掉入一个坑洞,最终落在Gardiner高速公路下方的Strachan Avenue。 图源:CITYNEWS/Michelle Mackey 警方表示,该名司机涉嫌不清醒驾驶并已被拘留。他在事故中未受伤,事发时车内仅有他一人。 多伦多警官Brian Maslowski表示,“我们的911接警中心接到了多通关于该事件的报警电话。” 图源:CTV Maslowski说,“如你所见,从Gardiner高速公路掉下来,落差非常大,这个人非常幸运,至少没有受伤。” 图源:CTV 一名当地建筑工人告诉CityNews,他本应该在车最终坠落的区域工作,但幸运的是他迟到了。 他说,“如果我早到五分钟,情况可能会更糟。现在我感觉很好”。 图源:CITYNEWS/Michelle Mackey 当急救人员抵达现场时,发现这名30多岁的男司机已从车内出来,正坐在他严重损毁的本田思域车旁。 警方呼吁目击者,特别是拥有行车记录仪视频的司机,提供线索,以确定该男子是如何进入施工现场的。 图源:CTV 目前调查仍在进行中。

    “我们爱加拿大”!美国夫妻在安省餐馆为全场买单!只为说”对不起”!

    近日,在加拿大温莎(Windsor)的一家餐厅里,上演了一幕让食客们惊喜又感动的温暖瞬间——一对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夫妇,自掏腰包为餐厅里所有顾客买单,并公开表达对加拿大的支持以及对特朗普政策的不满。 这家餐厅名为Toast,老板May Hermiz透露,这一幕发生在周末午餐高峰期间。这对美国夫妇突然告诉她,他们希望为餐厅里所有食客买单,让她感到十分震惊。 “我们经营餐厅九年了,从来没有人做过这样的事情。” Hermiz说道。 图源:Google 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餐厅向所有顾客宣布了这对美国夫妇的善举,并邀请他们发言。坐在餐厅后方的一位女士站起身来,向所有人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她说她讨厌美国政府对加拿大的做法,她不支持特朗普。她很高兴加拿大赢了冰球比赛,这是一点小小的心意,表达她对加拿大的热爱,以及对当地商家的支持。” Hermiz回忆道。 话音刚落,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食客们纷纷向这对夫妇表达感谢。 “特朗普关税打击加拿大,他们却送来了温暖”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下周起将对加拿大进口商品征收25%关税,理由是“加拿大长期以来占美国的便宜”。特朗普在白宫对媒体表示:“这种不公平已经持续了很多年,关税必须按计划执行,我们要弥补损失。” 然而,这对美国夫妇的举动,却在寒冬中给了加拿大人一丝温暖。 “我们当时真的被感动到了!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做这样的事情,亲身经历真的让人非常难忘。” 当天在餐厅庆祝朋友生日的Irene Chyz说道。 图源:Google Chyz说,餐厅里的人纷纷起身,走到这对夫妇面前,表达他们的感谢。她和朋友也走上前,给了他们一个大大的拥抱。 “他们真的太友善了,充满了爱。” 她补充道。 这对夫妇来自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Ann Arbor),距离温莎大约一个小时车程。Chyz说,“他们专门开车过来支持加拿大,这太让人感动了!” “这种慷慨的举动,真的让人心生温暖。他们不想让美国政府的政策影响他们对加拿大的爱。” 当天在餐厅的另一位食客Aileen Ganley-Mutter也目睹了这一幕。当时她正准备结账,就听到了餐厅宣布这一消息。 “我们所有人都惊呆了,因为餐厅里大概有50到60个人。” 她说。接着,整个餐厅都沸腾了,人们欢呼、鼓掌,现场气氛异常温馨。 Ganley-Mutter说,她坚持要给服务员留小费,并试图把小费送到这对夫妇手中,但对方却拒绝了,并表示:“这只是我们力所能及的一点小事,我们不会停止支持加拿大,也不会停止爱加拿大。” Ganley-Mutter觉得,这样的善举值得被更多人看到,于是把这件事发到了社交媒体上,希望能传播正能量,平衡一下自己每天看到的各种负面新闻。 尽管目前美加关系因关税政策紧张,但这对美国夫妇用行动表明,加拿大和美国的民众之间,依然有深厚的情谊。面对强硬的关税政策,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加拿大表达善意。 这件事也让许多加拿大网友深受感动,大家纷纷表示: “真正的友谊不会被政治分裂,这才是加拿大和美国应有的关系!” “这才是真正的‘爱邻如己’!谢谢这对美国夫妇!” “特朗普的政策是他的,但普通人之间的善意是真实存在的。” 你怎么看?

    郭艾伦眼睛受伤后续:父亲陪伴下视力检查 已摘眼罩(图)

    img { height: 1000px;width:600px;}img { height: 254.41860465116px;width:547px;}img { height: 431.65467625899px;width:600px;}美北京时间2月25日,有球迷偶遇郭艾伦在父亲的陪伴下在广州当地医院进行视力检查的动态,目前已经成功摘下眼罩,若是各方面康复达到预期,接下来恐是更多休息和调整身体为主。根据广州男篮官方社交媒体透露,郭艾伦的眼睛手术是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行,这也是全国知名的眼睛康复中心,确保艾伦得到最好的治疗,俱乐部后续也将尽全力为艾伦的康复提供保障。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郭艾伦手术所以非常顺利,基本把损坏地方都补上了。大概花费了40分钟左右的时间就修复完成。具体的康复进度方面则是需要根据最新的观察结果而定,不过广州男篮领队孙国庆接受采访,他表示郭艾伦一度失明状态,手术成功视力不会受影响。根据CBA官方的公示,郭艾伦将会缺席2月底举行的全明星周末,孙铭徽替代郭艾伦出任南区首发的位置。这就意味着郭艾伦具有充足的时间调整身体状态,而第三阶段是否出战则是面临多方面的因素。广州男篮先后裁掉麦考尔,沃伦之后,补充了富兰克林,但球队已经失去冲击季后赛希望的局势下,第三阶段很大概率会给到年轻球员锻炼为主。31岁的郭艾伦眼睛尚未完全康复之前,很大概率都是养伤为主,而参考第二年合同可能需要进行入重新谈判的状态,郭艾伦是否会继续和广州男篮继续合作,恐也是需要面临多方面的评估和谈判。 Advertisements

    媒体:当警察向暴行下跪时,乌克兰的悲剧已经注定(组图)

    img { height: 347.22222222222px;width:500px;}img { height: 290.44117647059px;width:395px;}img { height: 326.79738562092px;width:500px;}img { height: 328.94736842105px;width:500px;}img { height: 333.33333333333px;width:500px;}img { height: 280.89887640449px;width:500px;}img { height: 568.18181818182px;width:500px;}img { height:...

    加拿大央行:关税引发33年来最严重衰退!2年内难恢复(图)

    img { height: 203.38983050847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10.95890410959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19.58041958042px;width:600px;}img { height: 199.33554817276px;width:600px;}img { height: 447.76119402985px;width:600px;}img { height: 359.28143712575px;width:600px;}周二(2月27日),加元兑美元汇率跌至近两周低点,兑人民币跌至3周低点,原因是油价下跌,以及市场对美国即将加征关税的担忧加剧。加元兑美元汇率下跌0.3%,期间一度跌至69.93美分,这是2月12日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加元兑人民币也再次跌至5.0705,是最近3周来的最低水平。Monex Europe Ltd. 高级外汇市场分析师 Nick Rees...

    Breaking

    焦虑的中国家长们 正批量给孩子“查血铅”(组图)

    文/凯斯编辑/章鱼最近,儿童铅中毒又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并引发了不少家长的“血铅焦虑”。“我的孩子是不是也血铅超标?”“是不是也需要排铅?”“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含铅的,具体又该怎么预防?”无数的问题和担忧盘桓于内心,让不少家庭连忙拉上自家的儿女,急匆匆奔赴各大医院。深陷血铅焦虑的家长们,都想要用一份可信的检测数据,来给自己吃上一颗定心丸。儿童血铅检测,成了当下不少父母的头等大事。1深陷「血铅焦虑」的家长涌入医院在社交媒体上,有血铅焦虑的家长大致可以分成两种。其中一种,是“看了新闻后心慌慌”,赶快抽空带着自己三四岁的娃前去检测;还有一种,则是“看了新闻后很后怕”,连忙拿出自家娃之前的血铅检测单,开始重新评估上面所给出的数值:“之前测是35,当时没反应过来,现在越想越不对劲!”“我今天翻翻单子,发现去年2岁时就50了,今天立马去复测了。”而不论是没测的还是测过的,最终都殊途同归:带上自己的娃,加入了新一波血铅检测的大军。一位家长也说,医院的护士管她和孩子叫“又一个来测微量元素的”,估计最近没少接这方面的预约。而不少医院就此推出了相关的检测套餐服务,比较快的有“24小时血铅速检”,让家长早检完早放心。智力发育迟缓,神经系统损伤,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癫痫和昏迷,附带贫血、高血压与肾功能损害......血铅含量过高对儿童造成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逆的。有调查显示,儿童的血铅每上升12μg/L,其认知能力就会下降1分。一个在家长圈流传甚广的说法是,血铅检测最好6岁之前每年都要查。一旦数值超过50μg/L,就需要格外注意,而如果超过了100μg/L,那就已经达到了铅中毒的标准。尽管最终出来的检测结果,可能让父母一瞬间觉得“天塌了”,但越是及时发现,也才能越及时地进行科学的排铅处理。然而血铅的检测,并不是所有医院都能做。而且就算可以做,其结果也会因为测试方式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焦虑的家长们为了尽快完成血铅检测,还总结出一套方法论:抽静脉血,用质谱法检测,且仪器要用一年之内的应该最靠谱,在检测之前,最后先打电话向医院询问有关内容。但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符合这一长串限定要求的医院并不多。而若要退而求其次,那一些家长的心又没法彻底放下:“我家孩子,末梢血,不是质谱法而是光谱法,xx实验室做的,测出来47,还要再测一次吗?”“儿子六个月前测的是31,但当时是和其他元素一起测的,还需要单独再测一次吗?”“我女儿4岁经常玩玩具,但测出来是0,我不太相信是0,是不是测试有问题啊?”是的,家长们焦虑的,不仅是子女血液中的铅,还有环绕在它们身边的铅。不合规的劣质玩具(比如某些做手工的橡皮泥和奶油胶),盗版的儿童绘本(颜色越鲜艳越不靠谱),以及一些不适龄的土方药,被一些家长认为是血铅超标最常见的三个罪魁祸首,要坚决与之划清界限。明铅易躲,暗铅难防。年久涂层脱落的电饭锅内胆,某些富集了铅的深海鱼,甚至最普通的水龙头都可能突然变成污染源。随便搜一下最近的新闻,你就能看到:某地餐饮店所采购的生姜,其铅含量远高于国家标准;某9块9包邮的手机壳,其含铅量直接超标了30倍;最近更是有宝妈实名举报,说自家3个月的宝宝在服用了某进口蛋白酶后,血铅直接飙上了174。......铅的威胁,仿佛无处不在,就像一位家长所言:“我现在看什么都觉得含铅,没事儿就想给孩子再洗一遍手。”而由于溯源和防护都很麻烦,一些家长便决定通过铅拭子来辅助检测。用拭子在怀疑超标的东西上擦一擦,将棉签的颜色与比色卡对照,很快就能得出结论。这方法虽然看着方便,但实际真假却有待商榷。公众号“无毒先锋”社群里的一名网友,就曾在2023年年末,用铅拭子检测出一批童书“铅含量超标”,可送检的结果却表明这批童书在重金属含量上完全正常。只不过,不少家长还是秉持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一旦用铅拭子筛出了可疑的物品,便直接与其断舍离,只希望能让自家孩子尽可能地远离铅的毒害。而在这个过程中,有家长甚至草木皆兵,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本人也早已血铅超标,只是还没有被检测出来罢了。而这种普遍性焦虑的源头,既和当下发生的新闻有关,也可以追溯到二三十年前大众对于铅中毒认知的变化。2铅中毒、铅恐慌、铅“保健”铅中毒,尤其是儿童铅中毒,曾经是一个相当严峻的全国性公共问题。在2000年初,根据当时的报道统计,我国儿童的铅中毒的患病率居然高达30%。而造成这一可怕现状的罪魁祸首之一,便是含铅汽油。汽油加铅(四乙基铅),原本是为了起到抗爆的作用,但其所产生的铅微粒,却给全球大气造成难以估量的污染,让一代代人深受其害。像在美国,上世纪80年代儿童的血铅指标一度高达85%。根据《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的数据,这直接导致该国今天有1.7亿人的智商平均每人减少了2.6分。汽油去铅,很快就成了全球的共识,并最终在2021年完成。有调查称这一举措平均每年能减少120万无辜生命的逝去。我国则早在1997年就启动了汽油无铅化进程,并于2000年7月后全国停用含铅汽油。虽然污染源被掐断,但之前持续数年所造成的影响,却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慢慢修正,而这便让当时的一些无良商家,看到了“铅中毒”所蕴藏的巨大市场。这些商家利用当时不少家长心中的“铅恐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排铅运动,并鼓吹出了一个严重虚假繁荣的“铅保健”产业。在21世纪的最初几年,各地相继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基本上没有获得任何资质认证的“铅防中心”或“排铅指导中心”。这些中心会为儿童们提供报价在18元左右的血铅检测服务,可检测的手段却是放在当时都特别落后的红细胞原卟啉法或锌卟呤法,准确率极低。所以去查的孩子批量被诊断为血铅严重超标,然后就被推荐了10多种的排铅保健品,以及价值四五千元一个疗程的排铅服务。而这些所谓的排铅产品,则大多自称含有排铅因子,不但能在短期内“排毒”成功,甚至还能让孩子产生防铅抗铅的免疫力。当然,这些说法基本上全都是极度夸张的宣传,目的就是赚家长群体的焦虑钱。有无良商贩还特意跑到农村,用铅中毒死亡去吓唬留守的爷爷奶奶,让他们去购买自己兜售的,可能连批准文号都没有的“排铅灵”,3盒卖将近300元。而在当时的采访中,有医生表示这些所谓的排铅神药不但报价高、效果差,更重要的是会耽误铅中毒儿童真正的治疗,甚至有的还会抑制青少年正常的身高发育。2006年,国家在年初相继出台一系列与铅中毒处理和预防的规章,算是叫停了这股过度营销邪风。经过社会多方共同的努力,到了2018年,一篇论文对18个城市研究对象的血铅检测结果显示,我国0~6岁城市儿童的血铅均值已经降到了35μg/L左右,虽较世纪初有着极大的进步,但也还存在着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与此同时,也有人呼吁将血铅超标的标准,从100μg/L调整到50μg/L,让更多可能已经受到影响的孩子能够及时排铅。作为一种对健康完全负面的微量元素,铅在人体内的含量其实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安全范围:任何浓度的铅暴露都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而想要与铅中毒对抗,就不仅是一次恶性事件后的集中追责,更要时刻防范它通过各种介质所造成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不仅需要家长们时刻督促宝宝洗手,检查他们手里和口中的东西,防止铅进到他们的血液里,也需要整个社会一步步在各个层面、各个渠道上,一点一点地将铅尽可能从日常生活中剥离出去。

    中国经济上行期是什么样?何时重现盛景?(组图)

    我们什么时候,能重现“经济上行期”盛景?吴晓波的《激荡四十年》书中有个答案:一个充满幻觉的浮华时代,必须有三个前提,一是发现了一片亟待燃烧的大荒原,二是有烧不完的热钱,三是有燃不尽的年轻人。(来源:微信读书)十年前的夏天,同时出现了这三个特征。有多少人能记起,那是怎样的人潮汹涌、蒸腾如梦?多少人的命运,在那时开始改写?那年夏天,中国高校毕业生仅有749万人,职场还不拥挤,就业率90%以上(麦可思《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一人手握六七个offer,直到拿到腾讯阿里的才鸣金收兵。年轻人不愿意当公务员,国考报名人数还不及现在的一半,热帖写着“机关钱少事多”。当时人们还不知“卷”为何物,几乎没有“裁员”一说,大家一不爽就离职,“跳槽”后面紧跟着“涨薪”,也不担心找不到下一份工作。那个夏天一封辞职信突然在网络走红,一位郑州女教师写下短短两行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今天,还有多少人敢有这样的任性?十年前的夏天,沪深两市像一头亢奋的疯牛,几乎每天都有百股涨停,甚至有3个月上演了16次千股涨停的奇观。在“每日天上撒钱,人人都是股神”的奇妙时刻,连广场舞大妈都开始上场,理智在涨停板面前彻底晕厥。谁能想到,当年6月初大A抵达5178.19点后,会突然掉头下坠,直至腰斩。但偶尔的下挫,只是短暂的插曲,人们仍然对一切充满自信,机会在无数个角落里疯狂生长。国家开始明确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独生子女政策”被扫入历史的垃圾箱。当年出生人口1655万,无数拼“二孩”的夫妇挤爆医院妇产科,当时卫计委乐观预测:二孩放开后最高年份或多生2000万人。“咱们创业吧!”成为当年最时髦的一句话。“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中关村咖啡馆里人头攒动,目睹了阿里纽交所敲钟一夜诞生28个亿万富翁的年轻人,心中有一团火在烧,相信“互联网”可以+一切。当时《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新书出炉,马化腾为书撰写前言:“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但互联网将‘连接一切’。”热钱涌动,第一次外卖大战打响,当时第三方O2O外卖平台超过100家,各类资本你方唱罢我登场。饿了么拿到阿里融资,美团有腾讯作为后盾,百度也还是互联网 “三巨头” 之一,每个入场的玩家手头都有足够的现金流。高额补贴贯穿了整个2015,低价外卖风靡大学校园,有大学生吃了整整一个月的“免费午餐”。谁能想到10年后进入AI时代,外卖大战还能再次打响?总不能怪“wai mai”里有两个 “AI”。激情燃烧过后,是剩者为王。滴滴与快滴合并,程维写下“又相信爱情了”;58同城和赶集网合并,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世纪佳缘与百合网合并,美丽说与蘑菇街合并……今天很多行业的格局,十年前就已奠定。十年前,楼市开启新一轮的疯狂,不过是“先抑后扬”的反转剧情。当时五一,房企还在奄奄一息,北京楼盘推出零首付、上海房展出动比基尼,更有资本大鳄来袭,“野蛮人”敲门声急。然而,复苏只是迟到,没有缺席。5次降息4次降准,限购令松绑,鼓励农民进城购房,各种救市措施砸下,中国房地产业上演了“涨价去库存”的奇迹。那个蒸腾如梦的夏天,浩荡热风吹过中原大地,华北、西北东部、吐鲁番等地高温不下,无数国人的欲望也如火炉般滚烫。民间流传“今天不买房,后悔二十年”,深圳楼市最疯狂,半年翻倍,造就了多少千万富翁。有人说,爱情和胆量都是生产力,早谈恋爱的早买房,晚谈恋爱的晚买房,差别就是房价一天一个样。大家的资产负债表都在扩张,从2015年到2019年,居民杠杆率从39.9%飙升至62.2%。胆子大的人利用杠杆反复置换,早早实现了财富自由。(2015年深圳市民等待某楼盘开盘的火热场面,图片来源一财网)“皮带哥”那时还不是首富,名气财富都比不上王健林,但他坚信“大而不倒”,以“高杠杆、高周转、高负债”激进扩张,连续刷新销售纪录,并把足迹遍布金融、互联网、医疗、影视、旅游、体育、快消等领域。当王健林赞助足协5个亿,“皮带哥”大手一挥,前后给足球砸了140亿(不完全统计),那年夏天恒大球队再夺亚冠,“皮带哥”意气风发,包厢里与他击掌相庆的,是马云。在那轮房价涨价潮中,中产的数量膨胀到2.3亿人(社科院数据),大家敢贷款、敢消费、敢出国、敢吹牛皮,追求日本智能马桶盖,敢做“剁手党”与“吃土少女”,真有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感觉。不是没有人质疑其中的泡沫,但市场的乐观情绪具有传染性,身处其中的人都笃信,再夸张的泡沫都会被更夸张的发展速度烫平。直到几年后,人们才幡然醒悟:所有命运的馈赠,都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今天,社交媒体流行起一个话题——“经济上行期是什么样子的?”无数00后、10后看到贴子里的碎片答案一脸疑惑:看你们的描述都和假的一样……完全不敢相信。是啊,该如何向他们描述,那个“经济上行期”真的来过,而且离现在,并不远。只是,经济有周期,人无再少年。

    英国中考成绩排名:中国移民遥遥领先(图)

    现在的中国移民能够来到英国,本身就进行过筛选。他们要么属于高学历人才,要么属于专业工人,要么就是高净值人士,他们的素质就是高于一般水平。 要说做题,中国人天赋异禀!可别看不起做题,这是对一个人智商和毅力的重要测验。数千年来,全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是用这种唯一方式来选拔人才,还没有第二种更好的办法。中国人的做题天赋即便在不同的环境里,一样光芒耀眼。在英国教育部公布的最新GCSE考试成绩中,中国学生成为了年度冠军。英国的GCSE,相当于中国的中考,更准确来说,相当于中国高一水平。学生通常用两年学习8-12门课程,必修课包括英语、数学、设计与技术、语言、自然科学、宗教、通讯技术及体育等。只有通过了GCSE,才能进入到更高一级的教育体系中,所以这份考试成绩非常关键。GCSE需要达到4级才算合格,5级算是优秀。在这一届(2022-2023)英国所有学生中,65.1%达到4级及以上,45.3%达到5级及以上。来看看表现最好的中国学生的水平吧,88.6%达到4级及以上,78.3%达到5级及以上,高出平均水平一大截。排在第二位的是印度裔学生,83.5%达到4级及以上,70.4%达到5级及以上。排在第三位的还是亚洲其他族裔,77.1%达到4级及以上,62.5%达到5级及以上。总之名单前几位全部都是亚洲好学生,连白人与亚裔的混血族裔,只要基因中有一半亚裔,都能排在了第7位,74%达到4级及以上,56.1%达到5级及以上。而英国本地白人的成绩则实在差强人意,只有63.6%达到4级及以上,42.8%达到5级及以上。均低于平均值。相比之下,英国本地白人学生的成绩连非洲裔和巴基斯坦裔都不如。巴基斯坦裔有65.8%达到4级及以上,46.1%达到5级及以上。非洲裔有65%达到4级及以上,45.4%达到5级及以上。为什么英国本地白人与华人乃至亚裔的考试成绩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难道是因为英国白人的学习基因不行,做题天赋不够吗?英国历史上可是出过不少伟大科学家和学者的,像莎士比亚、牛顿、达尔文、法拉第、图灵、洛克、罗素、霍金……这些闪耀的人类群星,哪一个不是英国白人的骄傲,哪一个不是开宗立派的人物?所以并不是英国白人不行,而是因为“移民筛选”的结果。以学习成绩最优秀的中国移民为例。目前英国的中国移民(包括侨民和华裔),总数大约为50万人。听起来很多,但和英国总人口6835万人相比,只占0.7%。现在的中国移民能够来到英国,本身就进行过筛选。他们要么属于高学历人才,要么属于专业工人,要么就是高净值人士,本身的素质就高于一般水平。2019年英国做过一个统计,发现华人是各族裔中收入最高的群体,英国华裔员工的收入比英国白人员工高出30.9%。这说明啥,说明英国华人的整体素质就是比普通人要高,从事的大多是高收入工作。即便是几十年前偷渡而来的底层中国移民,也因为中华传统思想而更注重教育,愿意投入更多的成本来供下一代读书。作为移民,比本地人更具有忧患意识,奋斗精神,他们“并非生来就该享有这一切,必须通过努力去争取,去创造更好的生活”。有一个段子很能说明海外华人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福建移民的小孩学会的第一个英文单词是“Harvard哈佛”,第二个是“Stuyvesant史岱文森”——纽约的一所老牌公立高中。”这种通过教育来实现阶层跃升的观念,深深刻在华人的基因之中,被带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什么现在AI领域的人才大多数都是华人呢?因为学习计算机是相对单纯的,不需要你有多强的社交能力、领导组织能力、统筹规划能力,你要做的只是把代码写到比别人更强,这是通过努力学习能够企及的目标。

    纽时:川普指控奥巴马叛国所越过的底线(图)

    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坚信巴拉克·奥巴马总统犯下了叛国罪,这是一项最高可判死刑的罪行。为了转移外界对其当前政治困境的注意力,特朗普正试图重提近十年前有关俄罗斯干预2016年大选的争议。然而,无论是在事实层面还是法律层面,特朗普都站不住脚,他这种耸人听闻的指控,只能说明他把当代的政治话语降格到了何等地步。在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Tulsi Gabbard)要求司法部调查奥巴马政府情报官员是否伪造了俄罗斯试图干预2016年大选的证据后,特朗普公开抨击了奥巴马。当有人在椭圆形办公室的新闻发布会上询问此次调查的目标时,特朗普表示:“应该是奥巴马总统。他发起了这一切……这就是叛国。这就是你能想到的所有词汇。他们试图窃取选举,试图掩盖真相,他们做了其他国家的人都无法想象的事情。”特朗普还点名提到前总统乔·拜登(Joe Biden)、前联邦调查局局长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前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James Clapper)以及前中央情报局局长约翰·布伦南(John Brennan)等人作为可能的被告。特朗普屡次发表过激言论,这反而让他获得了一种诡异的“免疫力”——言辞越是离谱,人们反倒越快一笑置之。然而,他根本不配享有这种“信口开河者的特权”。他不仅身为总统,更关键的是,他掌控着一个极度顺从的司法部,在这样的权力背景下,他对前任的随意定罪,分量极其重大,也格外令人心寒。实际上,特朗普亲自促成了这场“叛国”调查的快速推进,使其迅速变成了一项独立运作的政治行动。司法部长帕姆·邦迪宣布,司法部将组建专门的“突击队”对奥巴马等人的相关指控展开调查。与此同时,共和党参议员林赛·格雷厄姆和约翰·科宁也呼吁指派特别检察官来主导整个调查过程。叛国罪是美国宪法中唯一被明文规定的犯罪,其核心定义是“向敌人提供援助与支持”。加巴德复述了特朗普及其盟友多年来一贯的说辞,宣称奥巴马总统在希拉里·克林顿2016年大选失利后,“指示情报界编写一份他们明知为虚假的评估报告”。具体来说,加巴德提到,2016年为克拉珀准备的谈话要点中写道,“外国对手并未通过网络攻击选举基础设施,改变美国总统大选结果”。基于此,她在社交媒体上指责奥巴马政府“鼓吹普京和俄罗斯政府帮助特朗普赢得2016年大选的谎言”。但奥巴马总统及其下属均未表示,俄罗斯袭击选举基础设施、篡改投票结果等行为是为了帮助特朗普的竞选活动。事实上,正如多项调查所证实的,俄罗斯黑客通过窃取并传播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团队的电子邮件对她的竞选活动发动了攻击。(没有人比特朗普先生本人更清楚这一点,他在竞选集会上多次提及这些被黑客窃取的电子邮件。)对2016年大选的每一次调查,包括2018年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调查,都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我们发现了不可辩驳的俄罗斯干预证据。”时任参议员、现任国务卿的马尔科·卢比奥(Marco Rubio)如是说。换言之,奥巴马政府的结论不仅不是犯罪,更谈不上叛国,不过是对事实的如实陈述。奥巴马的发言人准确地将特朗普的指控斥为“荒谬且拙劣的转移视线之举”。但这一指控,却同时满足了邦迪和特朗普的政治需要。司法部长可能格外渴望取悦上司,因为她目前在总统心目中地位岌岌可危。由于邦迪对杰弗里·爱泼斯坦(Jeffrey Epstein)——这位已故恋童癖者兼总统好友——相关信息的披露处理不当,已经为特朗普制造了政治危机。(为应对特朗普党内阴谋论者的要求,邦迪司法部长曾高调公布一批号称“机密”的文件,但其实早已公开;随后她又称“无更多内容可查”;再后来她又反悔,试图推动解封大陪审团笔录但未果。)对邦迪来说,还有什么比发起针对奥巴马的叛国调查更能帮助总统转移舆论对爱泼斯坦档案的关注?这场调查的荒诞之处,还在于奥巴马几乎可以确定不会被起诉——这得益于特朗普本人以及最高法院。去年“特朗普诉美利坚合众国”(Trump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