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8027 帖子

    他去5星级饭店泡三温暖 客人发现他一动也不动…送医亡

    北市中山区曾获世界奢华酒店的五星级大饭店,今天发生死亡案。谢姓老翁在大饭店内三温暖泡澡,被人发现已经没有生命迹象,紧急送医仍不治身亡,警方事后通知家属到场,家属难过的不敢置信,警方将依程序报请检察官相验,厘清死因。 中山警方台湾时间今天早上11时多获报,中山区某五星级酒店有人没有生命迹象,赶抵协助送医仍身亡。警方询问了解,死者身分是谢翁(74岁),身上没有伤势,联系家属得知死者生前有心血管疾病,怀疑因此猝死,但仍依规定报请检察官司法相验。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据了解,死者是大饭店三温暖会员,今早9时多一如往常,独自至饭店要洗三温暖,孰料短短不到3个小时就意外身亡;当时一起的洗三温暖的其他客人发现谢翁「一动也不动」,焦急的请饭店人员报警。

    健身操退烧?刘畊宏粉丝数量雪崩「狂掉千万追踪」

    刘畊宏被中媒分析过去一年「掉粉854万」,并与知名网红经纪公司「无忧传媒」结束合约,双方改为商务合作模式。他前日发文公开掉粉真正的数字,吐槽网络消息「这数据是谁算的」。 刘畊宏自嘲:「报导不实…掉粉854万?我刚看了一下…这三年多我应该已经掉了1189.6万的粉丝吧!热搜这数据是谁算的?」不过他还是有6148.5万粉丝追踪,根本不影响他的人气。 刘畊宏说:「提醒大家,我还是在线免费带大家跳操喔,在这数字的背后是许多人生命的改变,更是打开了许多人的健康生活方式,最近接连热搜…挺好的。推广全民健身是我的使命,虽然这条路很长,但每一步都很值得,谢谢大家的关心,记得…唯有照顾好自己的健康,才能持续守护你爱的人。」

    前州长葛谟 宣布参选纽约市长

    美联社报导,前纽约州州长葛谟(Andrew Cuomo)于周六宣布参选纽约市长,试图在历经多年性骚扰指控风暴并遭政治流放后,重启其政治生涯。 在宣布参选的影片中,古莫将自己的回归定位为拯救纽约市免于社会与政治动荡的契机,并强调他在治安问题上的温和立场及丰富的政治经历。 葛谟表示:「我并不会说这是一条轻松的道路,这绝对不容易,但我知道我们可以让这座城市重回正轨。我相信自己能够有所助益,因此,今天我正式宣布竞选纽约市长。」 尽管因丑闻而在2021年被迫辞去州长职务,隶属民主党的葛谟仍被认为具有竞争力。 影片来源:YouTube@Forbes

    重现31年前经典 ASKA飞鸟凉台北高歌「何日君再来」

    资深歌手ASKA飞鸟凉今晚在台北国际会议中心举办个人巡演,带着女儿宫崎薰登台献唱,ASKA特地为台湾粉丝诠释「何日君再来」,带领现场近3千名观众重返31年前在台北体育场的回忆。 ASKA难掩兴奋之情,开心高喊「大家久等了」,并用中文打招呼:「好久没见了。」但讲到一半突然卡词 ,赶紧示意「等一下」重新来过。最后他顺利说出:「我又回到了台湾,今天让我们一起玩的开心吧!」 年过60的ASKA去年展开「ASKA CONCERT TOUR 2025 –WHO is ASKA !?–」巡演,六个月内唱超过35场,展现惊人的体力与实力。他的女儿遗传了父亲的歌唱天赋,今天翻唱席琳狄翁的「To Love You More」和去年发行的个人单曲「Cry」。 而ASKA除了演唱个人时期的名曲,还带来「恰克与飞鸟」时期的「SAY YES」、「YAH YAH YAH」等百万销售经典,资深歌迷欣喜若狂,在歌曲中重温青春回忆。

    美国濒临经济衰退吗?克鲁曼这么评川普2.0政策

    美国总统川普就职以来,政策动向变化莫测,已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这使得经济展望最近有急遽恶化之虞,一波经济衰退即将来袭吗? 川普政策善变 展望混沌不明 川普2月初宣布,将对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产品重课25%关税,随后即表示暂缓实施30天。下周是否会如川普日前所言果真付诸实行,无人知晓。 川普也扬言对欧盟发动贸易战,甚至说欧盟成立宗旨就是要搞垮美国(事实上当初华府对欧盟成立乐观其成)。他是否会把对欧盟的关税威胁化为行动?无人知晓。 目前临时预算法提供的经费只够让联邦政府运作到3月14日。共和党能否掌握足够票数让预算案过关,或政府即将面临关门危机?无人知晓。 政府效率部(DOGE)大举解雇联邦公务员,包括社会安全局(SSA)半数雇员,会不会瘫痪政府各项重要服务的运作?无人知晓。 最令人惊愕的是,川普2.0政府竟有人抛出通过「海湖庄园协议」重组美国债务的想法,意思是强迫投资人以他们持有的美国国库券(短期债券)交换百年债券--这么做形同让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违约!全球金融体系之所以维持稳定,是因为世界各地的投资人认为美国公债安全可靠,所以普遍拿美国公债当作交易的担保品。假如依照川普官员提议,那势必会掀起全球金融和经济剧烈动荡。川普政府可曾认真想过这种后果?无人知晓。 不确定性肇因于当权者无知、自大 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曼表示,简言之,此刻美国政府政策充斥着不可思议的不确定性,但这些政策却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影响重大。 这么高的不确定性从何而来?克鲁曼指出,那是因为美国政府现在掌控在一群「极其无知、睚眦必报、冲动克制力为零的自大狂」手中。 何以见得他们「无知」?川普夸口说,美国投资俄罗斯将带来各种机会。姑且不论在一个极权专制国家经商所冒的风险,川普究竟懂不懂他最近辱骂、恫吓的欧盟,国内生产毛额(GDP)是俄罗斯的九倍?哪一种双边经贸关系对美国更有利? 至于「自大狂」批评太夸张吗?请上川普Truth Social平台,观赏他发布由AI生成的加萨美丽新未来影片,凸显加萨改造成度假胜地,还矗立一尊金光闪闪的川普巨大雕像,就知此言不虚。 经济展望急遽恶化 但衰退未必将至 世事本无常,但川普政策不确定性已飙升到新层次,使得消费者和企业愈来愈难作长期、甚至中期规划。而这对美国经济绝对是坏事。 试想,若你是某家美企的首席执行官,原本打算到与美国签有自贸协定的加拿大和墨西哥设厂,但如今川普片面撕毁协议并扬言以高关税对付这两个邻国,想必你会放弃这类投资计划,转而作防御型投资,把与加、墨客户及供应商关系断绝的伤害降到最低。你也可能选择静观其变,先搁置大型投资,待政策明朗化再作打算。 最近对美国消费者和企业的调查结果都显示,受访者对经济走向的焦虑日增。密西根大学和经济研究联合会(Conference Board)的调查都指向消费者信心大幅滑落。标普全球最新企业调查发现,企业乐观度掉到2022年12月来最低点,反映联邦政府政策诡谲多变让受访者对经商环境愈来愈没信心。 克鲁曼指出,已有一些迹象显示消费者买气缩手,但至少要到数月之后,才会见到企业削减投资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就是说,信心低落不会马上就反映在经济「硬」数据上,例如下周公布的美国2月非农就业报告,还不会见到川普2.0政策造成的影响。 他仍认为,关税和大规模遣返无证移民所产生的通膨效应,是「川普经济学」(Trumponomics)带来的最大风险。至于经济衰退是否即将袭击美国?无人知晓。但可确定的是,无知、冲动又自大的当权者,推行的政策必然对经济不利。

    Breaking

    加拿大华裔工程师中6000万乐透 接电话以为是诈骗

    加拿大多伦多26岁的华裔工程师梅博程(Bocheng Mei,音译)中了Lotto 6/49金球头奖,奖金高达6000万加元(约4368万美元)。 CBC报导,梅博程说,他接到一通未知电话,对方自称是安大略省彩票暨博奕公司(OLG)的代表。原来他错过了一封通知他中奖的电子邮件,电话中的工作人员请他登录OLG帐户查看。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传美拒绝赖清德过境 AIT称台湾未宣布出访:美国政策不变

    英国金融时报(FT)报导美国总统川普拒绝让赖清德总统过境纽约,一名美国在台协会(AIT)发言人指出,台湾并未宣布赖总统出访计划,他重申美国政策不变,接待包含总统在内的台湾高层官员过境美国,完全符合美国长期的政策与做法。 这名发言人表示,台湾并未宣布赖总统出访计划,所以无从评论假设性问题。 台湾外交部发言人萧光伟在例行记者会重申,赖清德总统近期暂无海外访问的安排,更没有所谓延期、取消,或者美方不同意过境的情形。

    川普又盘算去缅甸找稀土,被批“完全疯了”(图)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不久就紧盯全球矿产资源,“稀土”二字更被总统特朗普在诸多场合频繁提及。现在,美国又将算盘打到了缅甸身上。四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近期正在内部讨论数项可能显著改变美国对缅长期政策的建议。转变的核心目的是削弱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将缅甸丰富的重稀土资源“截胡”出中国供应链,转而为美国战略服务。不过,这些建议仍处于内部评估与探讨阶段,尚未正式形成政策。专家指出,如果特朗普真的考虑在中国眼皮底下从缅甸运输稀土出口,那他们“完全是疯了”。知情人士称,特朗普政府讨论的方案包括两种相互竞争的路线:一种是与缅甸军政府谈判,促成其与克钦独立军之间达成和平协议;其二是绕开军政府,直接与克钦独立军开展合作。这些建议由一名美国商业游说人士、一名昂山素季前顾问提出,相关对话亦涉及克钦独立军代表和部分国际专家。知情人士还表示,上述提议者还希望美国政府放宽对缅甸征收的40%关税,逐步解除对军政府及其盟友的制裁,与印度合作加工这些稀土,并由美国任命一名特使来执行这些任务。据悉,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是一组包含17种金属元素的统称,包括镧、铈、镨、钕等,具有极为丰富的磁、光、电、热等特性。从电动汽车电池、半导体制造到战机隐身涂层,许多尖端技术都强烈依赖稀土材料的特殊性能。全球近九成的稀土加工能力都掌握在中国手中,而美国稀土产量有限、主要依赖进口,这使得确保其供应成为特朗普政府与中国进行战略竞争的重点。近年来,缅甸稀土产量一路飙升,从2014年稀土产量200吨上涨至2020年的3.1万吨,跻身全球前三。中国近几年也从缅甸进口了大量的稀土。根据国泰君安研报,2024年中国全口径进口稀土总量约7.73万吨,其中自缅甸进口量为4.4万吨,占比57%。 近年来,中国从缅甸进口稀土增多。 这使得美国也盯上了缅甸稀土这个“香饽饽”。一位接近美国副总统办公室的人士称,17日在万斯办公室举行的一次会议上讨论了游说人士提出的一些建议。美国商会前驻缅代表、现在在缅甸经营一家安保公司的亚当·卡斯蒂略(Adam Castillo)和万斯的亚洲事务和贸易顾问出席,但万斯本人并不在场。卡斯蒂略证实了这一消息,称他向美国官员建议效仿中国,先斡旋军政府与克钦独立军达成双边自治协议,美国则作为和平调停者介入。为了游说特朗普政府,卡斯蒂略还称,缅甸方面对向美国出口稀土一事也态度积极,渴望与美国建立合作关系。卡斯蒂略还提议美国与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QUAD)合作,共同精炼、处理缅甸重稀土以最终向美国出口,特别是与印度合作。印度矿业部未回应相关询问。一位不愿具名的印度政府官员表示,他并不知晓美方是否已就此与印度沟通,但指出稀土处理设施的建设将耗费多年,推进难度极高。昂山素季前经济顾问、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肖恩·特内尔(Sean Turnell)在17日的会议中又惯常拿中国炒作企图来说服特朗普,称美国与克钦独立军的合作不仅可以获得稀土,还可以让他们“远离中国”。一名知情人透露,近几个月,美国官员已通过中间人多次与克钦独立军接触,就稀土问题进行了多轮讨论。另一边,若特朗普政府决定与缅甸军政府接触来获取稀土,这将标志着美国对缅政策的重大转变。在2021年缅甸军方推翻民选文官政府后,美国始终避免与军政府进行直接接触,还对与军政府关系密切人士实施了制裁。上周,特朗普政府解除了对几个缅甸军政府盟友的制裁,引发外界对政策转向的猜测。但美国官员表示,此举不代表整体政策立场发生变化。白宫拒绝对有关消息置评,但消息人士透露,自特朗普今年1月再度上任以来,白宫已着手重新审视对缅政策,并评估是否应与缅甸军政府进行直接的贸易谈判。知情人士将讨论描述为“探索性的”,仍处于早期阶段,未必意味着战略转向。他们补充说,考虑到特朗普政府对干预外国冲突和缅甸复杂危机持谨慎态度,在万斯办公室举行的会议可能不足以让特朗普完全转变战略。“官员们认为这场会议更多是出于礼节性地接待在缅的美国商界代表,也意在支持特朗普总统缩减美国对缅甸5.79亿美元贸易逆差的努力。”一位高级政府官员在被问及17日的会议时说。目前,特朗普政府尚未做出最终决定,但专家指出这类构想面临诸多挑战。自政变以来,缅甸内战持续,军政府及其盟友已在边境地区失势,克钦独立军控制着北部大量稀土矿区。一名稀土行业人士表示,大约3个月前,美国曾与克钦独立军联系过,想要对当地稀土状况进行初步摸底。但该人士认为,任何新的大型稀土供应链都可能不可行,因为将矿石从克钦邦高原运输至印度再出口的可行性极低。缅甸问题专家博蒂尔·林特纳(Bertil Lintner)也分析称,考虑到克钦地势险峻、基础设施落后,美国想要在中国眼皮底下从该地区运输稀土“完全是疯了”。

    全民发钱!国家级“催生”,连锁反应开始了(图)

    发钱才是硬道理。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过去三年,我国出生人口分别是956万、902万、954万,预计将惠及2800万个家庭,财政每年为此要拿出1000亿真金白银。这是官方首次面向普通居民大规模发钱,也是头一遭用真金白银补贴生育,信号意义不容忽视。无独有偶,此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12年免费教育”即将到来。无论是育儿补贴,还是幼儿免费教育,在历史上都是头一遭,用意只有一个——投资于人,刺激生育,促进消费,获得缓冲期。人口之变带动政策之变,影响有多大?01每年3600元育儿补贴,能否刺激生育?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三年下来合计只有1.08万元,确实不算多。这笔钱在一线城市可谓杯水车薪,但对于广大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未必没有一定的边际激励效应。毕竟,月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仍然存在,大部分县城的平均收入也就三四千元。与之对比,养育成本在不同人群之间,也存在巨大差别。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将一个孩子养大成人(0-17岁),高收入组成本是130万元,低收入组只有12.5万元,平均每年约7000元。可见,对中低收入家庭来说,育儿补贴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当然,即使如此,也很少有人会为了区区3600元补贴而选择生孩子。但对于面临生还是不生、生不生二孩三孩选择的人来说,有没有政策显然是不同的。退一步讲,真金白银发钱,且是历史首次,本身就有着十足的信号意义。它至少让“生育友好型社会”不再是简单生硬的文件语言,而有了可触摸的体感。客观而言,这一次政策相当普惠且公平,更不乏现实智慧:不再区分一孩二孩三孩;不分农村还是城市户口;不经第三方转手而直接打到个人账户。过去许多地方的育儿补贴,往往局限于二孩三孩,却忽略了更为关键的一孩。毕竟,如果连一孩都不生,何来二孩三孩?而打破城乡限制,育儿补贴直接打到个人账户,则是一视同仁的体现,且更具可操作性,杜绝层层克扣的可能。当然,靠几千元的生育补贴显然扭转不了生育大局,但路要一步步走,有些事情,做与不做有着天壤之别。如果说放开三孩释放出生育政策全面转向的信号,发放育儿补贴、免费幼儿教育相当于迈出鼓励生育的关键一步。未来,生育、养育、教育方面的政策,或将接踵而至。这些政策的组合拳,即使无法刺激生育,至少可以对冲生育下滑的趋势,为人口转型带来缓冲期。换言之,即使无法逆转一阶导,至少可以缓解二阶导。02千亿育儿补贴,钱从哪里来?每年1000亿元以上补贴,不是一次性的,而要常态化,未来或许还要不断扩充。任何一项善政,都要解决钱的问题,否则再好的文件,都有沦为空谈的风险。根据文件,中央财政将设立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项目“育儿补贴补助资金”,按比例对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予以补助,地方提标部分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自行承担。这意味着,育儿补贴资金主要由中央统筹,类似于“国补”,通过转移支付发放到各地,不同地区比例有所不同。具体分担比例尚未出台。据机构预测,央地整体按照9:1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分别承担85%、90%、95%。之所以需要中央统筹,是因为人口是流动的,没有人愿意为其他地方做嫁衣裳。人口净流出地区的生育人口,最终沦为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蓄水池,从而缺乏补贴激励。一言以蔽之,育儿补贴,相当于全民补贴生娃家庭,东部财政净贡献省份补贴全国。同时,中央的“国补”,给出的只是最低标准,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完全可附加“省补”、“市补”。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地方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最高的三孩家庭补贴超过10万元,如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实,从人口流动的趋势来看,发达地区补贴欠发达地区、人口净流入地区帮扶净流出地区,不无现实合理性。可以说,未来生娃的主力在三四线,但抢人、拼经济的主场在一二线。正如有论者所说的,小城市负责生娃,大城市负责拼经济。因此,生育层面的转移支付,从长远来看,无疑是双赢之举。03全民发钱,能否彻底逆转生育走势?在国际上,发钱补贴生育的不在少数,人口危机最为严峻的日本、韩国最为积极。在日本,生娃有50万日元(约2.5万元)的一次性生育补贴;0-3岁儿童,每年享受12-18万日元的持续性育儿补贴。在韩国,1岁以下婴儿每月可获得100万韩元(约合5000元)补贴;抚育1至2岁幼儿的父母,每月可得到50万韩元补贴。但与北欧国家相比,东亚的补贴力度还是不够。数据显示,北欧及法国近10年家庭福利支出占GDP比例约3%以上,东欧及中欧约为2%,东亚地区仅约1%左右。即使如此,日韩两国仍未止住生育率持续下滑的走势,但人口下滑的速度开始放缓,部分年份甚至出现反弹。作为人口危机最先爆发的日本,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1.15的历史新低,但在亚洲国家并非垫底的。韩国出生人口在遭遇致命的“九连跌”之后,终于迎来反弹。2024年韩国出生人口止跌回升,2024年7月至2025年5月,单月出生人口更实现11连涨,结婚人数也开始反弹。而在欧洲,低生育虽然早已成为常态,但下降速度放缓,总和生育率仍达1.5左右,远高于部分亚洲国家。生育率下滑是全球性现象,既有观念文化进步的因素,也有家庭原子化的症结,但也不乏生育、养育、教育成本高企带来的压力。观念因素一时难以扭转,但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却能对冲。育儿补贴有没有用,发钱多少很重要,但更在于发钱不能停。全民发钱,尤其是坚持发钱,总能产生积极的正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