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台湾台北,立委庆祝罢免投票结果。 Ann Wang/Reuters周六,台湾24名在野党立法委员挺过了一场不同寻常的罢免运动,这场运动原本可能将他们赶下台,增强总统手中的权力,并加剧与北京的紧张关系。如果罢免成功,结果可能会让台湾立法院的权力平衡转向总统赖清德一方。他希望台湾未来脱离中国,而反对他的最大在野党则主张与北京建立更密切的关系。罢免失败对赖清德领导的民进党来说是一个打击,民进党支持这场罢免运动,这一结果也意味着赖清德与反对党在立法院的对峙很可能还将继续。以下是事件的经过:民主的胜利,还是一场闹剧?日内瓦国际与发展研究院研究罢免制度的研究员叶尼娜·维尔普表示,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个国家级立法机构面临过像台湾这样大规模的罢免行动。台湾是少数几个选民可以通过请愿的方式罢免民选代表的民主政体之一,但过去的罢免行动规模较小,也鲜少成功。这个周末,有24位国民党立法委员面临罢免投票;还有另外七人将在下个月面临投票。对支持者而言,这场“大罢免”行动体现了台湾民主的活力。台湾的民主是在20世纪80年代结束国民党几十年的威权统治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尽管罢免行动的成功对赖清德有利,但许多推动罢免的活动人士称,他们是独立行事。“我们是在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草根运动,,”新北市一项罢免行动的组织者茉莉·郭(音)表示。“我们可以看到民主深化的一个轨迹。”本月,台北一场支持罢免行动的集会。台湾是少数几个选民可以通过请愿的方式罢免民选代表的民主政体之一。 Ann Wang/Reuters反对者则表示,“大罢免”是对应该谨慎使用的程序的滥用。“‘大罢免’其实是对选民的一种侮辱,”退休教授吴月珑说。她表示自己在台北投票反对罢免自己选区的立法委员。“现在是无差别式的罢免,所有人在你们眼中都是不适任的。”要发起罢免投票,提案方必须在两轮请愿中收集到足够多的签名。(由国民党主导、试图罢免赖清德所属的民进党立委的请愿未达到该门槛。)根据台湾选举法,罢免案要想通过,赞成票必须多于反对票,且投票赞成罢免的人数需达到所有登记选民数的四分之一。如果立委被成功罢免,就必须在三个月内举行补选,被罢免者不得参选。对台湾总统来说是一场挫败如果有相当数量的在野立委被罢免,赖清德推动其施政议程将变得更加容易,包括让台湾经济进一步脱离中国。赖清德去年1月赢得总统大选,但国民党赢得了最多立委席位:113席中的52席。再加上较小在野党台湾民众党的支持,国民党立委能够阻挡赖清德的各项提案,并推进他们自己的议程,包括削减预算,以及扩大立法院的权力。但在周六的投票结束后,初步计票很快显示,24个面临罢免的选区中,多数选民都选择继续支持现任立委。台湾总统赖清德在台北,摄于5月。赖清德希望台湾未来脱离中国。 Cheng Yu-Chen/Agence France-Pres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