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8174 帖子

    美铝CEO:川普征铝关税「不是好事」会害10万人丢工作

    针对总统川普将对铝征关税,路透报导,美国铝业公司 (Alcoa)的首席执行官欧普林格(William Oplinger)25日在佛罗里达州BMO全球金属和矿业会议上表示,美国的铝产业可能因此流失大约10万个工作,而关税并不足以吸引美铝重启在美国的工厂。 川普本月稍早表示,将对进口到美国的钢和铝进口祭出25%关税,无论来源国为何,都无法幸免。这项关税预定3月12日生效,造成铝的买家,包括汽车、饮料罐和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制造商在内,争先恐后囤货。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欧普林格说,此举将导致他所在的产业直接裁减大约2万个工作,还有多达8万个支持工作消失,「基于这个事实,我们显然在倡导,这对美国的铝产业不好。这对美国劳工不好。」 总部位于匹兹堡的美国铝业近年来减少在美生产,部分原因是电力成本太高。该公司在加拿大、冰岛、澳洲和其他地方都有设厂。 数据显示,美国铝冶炼厂去年仅生产67万吨的铝,远低于2000年的370万吨。近年来,肯塔基和密苏里州在内有多处工厂关闭,使美国用铝很大程度上要仰赖进口。 欧普林格表示,仅仅靠关税并不足以吸引美铝重启一些已经关闭的美国厂房,虽然川普官员已提出这种要求,但「在不知道关税会持续多久的情况下,很难做出投资决定,即使是重启」。 他补充说,已游说川普官员,对加拿大输美的铝给予关税豁免。

    英国2027年起增「防卫支出」至GDP2.5% 砍外援预算

    英国首相施凯尔25日临时在国会发表声明,宣布自2027年起,提高防卫支出至英国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5%,且目标为最早自2029年起,提升至GDP的3%。 增加的防卫支出将由削减对外援助预算支应。施凯尔(Keir Starmer)指出,若计入情报安全机关业务,则英国的防卫支出至2027年即可达GDP的2.6%。目前英国防卫支出约为GDP的2.3%。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施凯尔提到,这将是自冷战结束以来,英国最大规模的国防支出持续增长,相关措施25日就展开。他说,数十年仅见的变局须以数十年仅见的方法应对。 去年7月赢得国会大选上台执政的英国工党曾承诺在财政条件允许下,提升防卫支出至GDP的2.5%,但迟未订出时间表。前任保守党政府曾规划至2030年达成防卫支出占GDP 2.5%的目标,现任党魁巴登诺克(Kemi Badenoch)则主张,「防卫支出在GDP占比2.5%」已不足以应对当前国际安全挑战。 施凯尔27日将在华府与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会晤。川普主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欧洲成员国应大幅提高防卫支出,且北约各国防卫支出的最低标准应由现行「GDP 2%」提升至「GDP 5%」。美国自身防卫支出则占GDP的3%至3.5%。 英国方面,至少自俄罗斯2022年2月全面侵略乌克兰、打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陆最大规模战争以来,已有许多安全事务专家和军事将领呼吁政府尽速提高国防预算、达到趋近GDP的3%。施凯尔25日提到,「自2027年起增加防卫支出」事实上已较他原订时程提前。 不过,考量英国已表态愿向乌克兰派兵协助稳定局势,以及美国拟减少对欧洲安全的投资、英国被期待在北约欧洲防务扮演更吃重的领导角色,25日宣布的防卫支出增加幅度是否足够,已引发专家质疑。 施凯尔向国会表示,为因应防卫投资增加,政府拟削减援外支出;援外支出将由现行占国民所得毛额(GNI)的0.5%,在2027年下修至0.3%。 工党曾承诺在国家财政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提高英国的援外支出至GNI的0.7%。联合国(UN)曾通过决议,成员国的政府开发援助(ODA)支出应以达GNI的0.7%为目标。工党传统上较保守党重视援外计划;施凯尔25日宣布削减相关预算,在国会引发部分议员批评,提到中国、俄罗斯恐趁虚而入。 施凯尔表示,政府将竭尽所能,让世界回到允许援外支出达到应有水准的状态,但当前局势显示,国防及国家安全必须永远占第一顺位,而像俄罗斯总统蒲亭(Vladimir Putin)这样的暴君只会对强劲的力量展示有反应。 与川普政府向莫斯科当局释出合作善意不同,施凯尔重申,俄罗斯对英国安全构成威胁。 不过,尽管大西洋两岸的对俄立场分歧日益鲜明,施凯尔强调,英国必须拒绝在欧洲和美国之间选边站、这是违背英国国家利益的「假选择题」。 施凯尔25日并预告,在北约海牙峰会6月登场前,英国政府将发布新的「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 Security...

    跟随连战18年 台总统府前发言人丁远超68岁辞世

    总统府前发言人丁远超因病逝世,享寿68岁,后续相关治丧事宜,仍待家属进一步说明。丁远超跟随前副总统连战18年,连战卸任党公职后,仍由丁担任其办公室主任一职。 国民党稍早表示,感谢丁远超对国家与党的贡献,期望逝者安息,后事圆满,家属节哀保重。 丁远超1957年生,淡江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任职媒体记者、总统府发言人室新闻官、总统府公共事务室副主任等,在连战担任副总统与国民党主席期间担任其办公室主任,直至连战卸任党公职,仍留任办公室主任,追随连战长达18年。 2018年传出丁远超离开主任职务,当时丁远超回应,是因动了小手术,连战劝他回家养病,更告诉他好好照顾身体。 媒体报导指,丁远超十多年前罹癌,远赴日本治疗后又复发,近年病况愈趋严重。据传是因上周滑倒发生意外,住院后身体转趋恶化,25日不幸离世。

    人工智能浪潮 深圳两会见「AI同步口译」反应时间快达0.5秒

    人工智能(AI)浪潮来袭,中国深圳地方两会期间,当地政府安排设置AI同步口译,为外国人员提供翻译服务。 据中国媒体证券时报网等报导,深圳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开幕式25日举行。会上有不少外国领事官员受邀参加,他们在现场佩戴耳机旁听。 然而,现场没有同步口译员,只有领事官员座位前的4个屏幕,将会议内容同步转化为英文即时显示。这是AI同步口译首次应用在深圳两会。 该AI大模型由深圳科企「来画科技」研发,名为InnAIO AI翻译大模型。据悉,该翻译软件的政策术语翻译准确率高达98.6%,反应时间快达0.5秒。 来画科技创始人兼董事长魏博观察使用状况。他说,当时有一名外国人本来戴着耳机,但看到AI同步口译的屏幕后,便把耳机给放下,对着屏幕记笔记」。他认为,「这说明AI同声传译的准确率很高」。 除了AI同步口译外,深圳这次的地方两会还出现「机器人记者」。机器人名为「夸父」,深圳卫视还推出「夸父逐会」专题,报导两会消息和观察。

    众院预算案交付表决…大逆转 共和党反对派妥协过关

    联邦众院26日针对预算案交付表决,由于有共和党人坚持反对,外界原以为无法过关,不料拖延数小时后,在总统川普与议长强生(Mike Johnson)强力运作下,共和党反对派临阵变卦投下赞成票,堪称是川普上任后一大胜利。 根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共和党最终只少掉一票,就是党内鹰派马西(Thomas Massie,肯塔基州);至于民主党人全面动员出席投反对票,包括彼得森(Brittany Pettersen,科罗拉多州)带着出生四周的小婴儿搭机参加投票;还有刚接受膝盖手术尚未痊愈的马林(Kevin Mullin)也打着点滴远从加州前来华府投票。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众院刚通过的预算案要求全面减税、大幅削减开支、两年内提高债务上限,并为边境安全与能源生产编列新预算;然而参院版本的预算案仅有国安与能源预算并决定将争议性内容留待日后研议。 报导指出,参众两院共和党人对于川普政府提出的预算案,采取不同策略,尤其众院版本历经数日协商未能达成共识,暴露党内部严重分歧,外界原以为预算案难以在参众两院成功闯关,不料川普与强生全力运作下,共和党反对派最终选择妥协,上演表决大逆转。 而且这项胜利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共和党面临最后期限,否则难以避免下个月政府关门以及今年春季稍后的财政违约等危机。

    Breaking

    多伦多警长执勤时带上全队喝酒,醉驾撞车后篡改记录试图脱罪

    多伦多警察局一名警长正面临七项纪律处分指控,原因是他在执勤期间带领团队饮酒,并涉嫌在一名下属因酒驾被捕后伪造排班记录,试图掩盖不当行为。 图片来源:CTV 据本地英文媒体CP24报道:本案涉事警员为一个毒品缉查队的前负责人马克·贝森(Mark Beson)。该小组由五名警员组成,隶属于多伦多警队。 文件指出,事件发生于2023年1月30日中午左右,贝森在上班时间带领整个团队前往位于Canlan冰上运动中心内的Buffalo Wild Wings餐厅饮酒。大约当晚8点06分,贝森与其中一名下属、警员博格(Jason Boag)共同驾车返回警局辖下的一处办公楼。 不久之后,约晚上10点20分,博格在“明显醉酒”的情况下驾车离开,结果在午夜后不久发生碰撞事故,并因酒后驾驶被安省省警当场逮捕。他于2023年4月对酒驾指控认罪。 纪律指控认为,贝森目睹了博格在执勤时饮酒,并放任其随后酒驾,负有“干预和防止”不当行为的责任,却未采取任何行动。 更严重的是,博格被捕后,贝森涉嫌篡改整个团队的排班记录,将原定的上午10点至下午6点更改为早上7点至下午3点。 文件指出,此举旨在误导多伦多警察局专业标准部门的调查人员,使他们相信该小组饮酒时并未处于工作状态。 “你为自己及整个团队伪造了签到表,声称每位成员当日从早上7点上班至下午3点下班,并在记录上签署了首字母确认,这是蓄意作假,属于严重欺骗行为。” 贝森于7月25日首次出庭接受警务法庭聆讯。CP24曾尝试通过多伦多警察协会联系贝森及其律师,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应。 案件目前仍在纪律程序中,相关调查正在进行。

    疯传!网友目击南亚裔捉了一史加拿大鹅回公寓当晚餐!

    近日,一段男子手抓一只加拿大鹅(Canada Goose)淡定走进公寓电梯的短视频,在Twitter疯传。最初的帖子声称这是“加拿大的印度人”正准备将大鹅当成晚餐,引发了上百万网友的围观和热议。 图源:X 然而,随着视频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网友化身“福尔摩斯”,指出了视频中的疑点,让事件的真相变得扑朔迷离。 疯传的视频:男子手抓大鹅进电梯 视频中,可以看到三名貌似南亚裔的人走进一间公寓的电梯间,其中一名男子手里赫然抓着一只活的加拿大鹅。拍摄视频的人紧随其后,并用英语质问他们:“你们在做什么?你们要吃了它吗?” 其中一名女子回头,平静地回答:“是的。” 发布该视频的推主配文称:“加拿大的印度人抓了一只加拿大鹅当晚餐。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处境。” 这条帖子迅速发酵,评论多达1400余条,观点激烈碰撞。 网友质疑事发地并非加拿大 就在许多人对这种“猖狂”行为表示愤慨时,有眼尖的网友提出疑点:这事儿可能根本就没发生在加拿大。 该评论指出:“这口音听起来更像是英国的,绝对不是加拿大的。” 图源:X 评论区炸锅 尽管事发地存疑,但这并未阻止网友们围绕视频内容展开激烈辩论: 有人从道德角度批判: “出于某种原因我讨厌这事,但话说回来,这和人们把它们从天上射下来,让狗叼着半死不活的鹅,然后再吃掉,又有什么区别呢?” 有人悲观地表示: “这似乎是加拿大人普遍的未来了。” 还有人联想到加拿大近年来一系列违非法违规事件,表示: “你去看看三文鱼洄游季的Credit River、Humber River… 他们(非法捕捞者)一网就是十几条…...

    美中瑞典会谈结束 中:双方推动暂停对等关税与反制措施

    美国与中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的经贸磋商结束,当地时间29日下午,中方官员指出,「双方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以及中方反制措施继续如期展期」。 此前中国商务部宣布,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将于7月27日至30日赴瑞典与美方举行经贸会谈。双方将按照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继续就彼此关心的经贸问题开展磋商。 当地时间29日下午(美东时间29日上午11时40分左右),出面会见媒体记者的中国商务部贸易谈判代表李成钢表示,「大家在这继续关注中美经贸磋商花了很长时间,大家辛苦了,今天我首先要继续感谢东道主瑞典热情接待中方经贸代表团,并且为中美在斯德哥尔摩的磋商提供的便利、给予的支持,对此表示感谢」。 他说,在过去的一天半时间里面,中美双方经贸团队根据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共识,继续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作用,就彼此关注的重大议题进行了深入、坦承、建设性的交流。 李成钢并指,双方充分认识到维护一个稳定健康的中美经贸关系的重要性。双方就彼此的宏观经济进行了全面、深入的交流,双方回顾了日内瓦、伦敦共识的落实情况并给予了充分肯定,当然双方也就彼此重要经贸关切进行了坦诚沟通。 他宣布,根据双方的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美方已暂停的对等关税24%以及中方反制措施继续如期展期,中美双方经贸团队将继续保持沟通,就经贸议题及时交流,继续推动双边经贸关系稳定健康发展。 随后他直接离去,并未接受提问。 美国总统川普发动全球关税战后,中国反应最为强硬,何立峰曾于5月初、6月初分别率团与美方在瑞士日内瓦、英国伦敦举行过两次谈判,如今是第三次。前两次会谈后,双方同意降低一定的税率,并分别松绑稀土与芯片等出口管制。 根据5月12日发布的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美国将修改2025年4月2日第14257号行政令中规定的对中国商品(包括香港和澳门商品)加征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按该行政令的规定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同时取消根据2025年4月8日第14259号行政令和2025年4月9日第14266号行政令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 中国则将相应修改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4号规定的对美国商品加征的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在初始的90天内暂停实施,同时保留对这些商品加征剩余10%的关税,并取消根据税委会公告2025年第5号和第6号对这些商品的加征关税;同时采取必要措施,暂停或取消自2025年4月2日起针对美国的非关税反制措施。

    假经纪假房东联手骗租客 文档不符还要求以现金付押金

    在租房需求仍高涨的南加,租房相关骗局也层出不穷、不断升级。南加王女士(代称)近日通过社媒平台寻找出租屋,差点误租一间由假地产经纪、假房东经手的住宅,所幸在朋友协助查证下,揭穿诈骗者真面目,避免金钱损失。她决定将经历曝光,提醒其他人提防类似手法。 王女士表示,她在看到波莫那市(Pomona)的一套两房两卫住宅,看房子的照片非常吸引人,价格为每月2500美元。对方自称姓黄,是来自台湾的地产经纪人,甚至主动表示,可「便宜算2400美元」。 虽然对价格感到满意,但出于谨慎,她请一位有房产经纪资格的朋友帮忙查找,发现该地址在主流租屋网找不到任何出租纪录,情况可疑。他们又通过政府公开系统查找房产登记,发现业主姓名与黄姓经纪人提供的文档完全不符。 黄姓经纪人随后又提供一堆信件和数据,想证明房屋的所有权,文档上有一个Li姓业主名,但其出示的租赁合约却出现两个名字,一个是Li,另一人身分不明。 尽管心存疑虑,王女士仍希望与对方当面确认产权,便约黄姓经纪人与房东一同见面。见面初时气氛融洽,但当她提出要查看房产相关证明时,黄姓经纪人立刻打断她的话,并拒绝出示任何证件。黄姓经纪人从始至终没有给过名片,只提供一串所谓「执照号」,无法查证是否为本人。 戳破谎言 骗徒变脸 与此同时,自称房东的男子突然变脸,恼羞成怒表示不愿再将房屋出租给他们。王女士见情况不对,立即拉着丈夫离开,并表示,「我知道他们的谎言被戳破,不想再与他们纠缠。」 回忆看房过程,王女士表示,首次看屋时,对方仅提供地址,门口无人,仅有工人在装修;第二次看房,与两人约在门口碰面。他们称房屋属于自己,并拿出一叠邮件复印件试图佐证。王女士指出,虽然不知道这名假地产经纪和假房东为什么能自信满满向他人展示这个房屋,但二人的演技,确有一定迷惑性,「有时即便眼见,也不一定为实」。 除产权信息存疑外,黄姓经纪人的另一可疑行为,是对押金的要求。他让王女士通过现金支付或转帐将钱给一名姓Li的收款人,这进一步引起王女士警觉。 避谈产权 提高警觉 王女士呼吁民众在美国租屋务必谨慎查证,「房屋产权在政府网站上是公开的,一查就知道房主是谁。这些人可能是曾经的租户,或是因为通过某种方式得知真业主不在,便趁机冒充骗人。希望大家擦亮眼睛、不要掉进陷阱」。 她也提醒,真正的房产经纪人,应该能提供正式执照、名片与房东合法授权文档;任何避谈产权、要求现金、拒绝出示证明的行为,都应提高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