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39541 帖子

    人类预期寿命放缓 加拿大人的两大死因

    (加西网综合)研究揭示西方国家预期寿命增长放缓,肥胖和疫情影响成主要原因。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西方国家的预期寿命曾稳步增长,但自2011年以来,增长速度显著放缓,肥胖、不良饮食和缺乏身体活动成为健康的主要威胁。 此外,COVID-19大流行的破坏性影响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该研究本周二发表在《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上,警示未来几代人可能面临比其父母更早的死亡,而非享受更长的寿命。 这项研究由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公共卫生教授尼克·斯蒂尔领导,教授指出,尽管20世纪的公共卫生和医学进步曾大幅提高了欧洲的预期寿命,但这种增长在2011年左右开始停滞。 “从1990年到2011年,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人数持续下降,预期寿命大幅提高,”斯蒂尔教授表示。然而,2011年以后,健康改善的势头明显减弱。 加拿大面临相同风险 斯蒂尔在给《全球新闻》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尽管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但加拿大也面临类似的潜在风险。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自20世纪初以来,加拿大的预期寿命持续上升,但近年也经历了下降。 例如,加拿大男性的预期寿命自1920年代的58.8岁增长到2009年至2011年的79.3岁,女性从60.6岁增长至83.6岁。然而,近年来,尽管经历了连续三年的下降,加拿大的出生时预期寿命在2023年略有回升,从2022年的81.3岁增至81.7岁,但依然低于2019年大流行前的82.2岁。 肥胖和生活方式因素 该研究指出,肥胖、饮食不健康和缺乏身体活动是导致预期寿命增长放缓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欧洲的健康状况改善在2011年左右开始陷入停滞,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死亡率下降放缓,特别是在2019年至2021年间,COVID-19和相关呼吸系统疾病成为主要死亡原因。 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心脏病和恶性肿瘤是2024年加拿大的主要死亡原因,这与研究中提到的欧洲趋势相似。 COVID-19大流行的冲击 研究还发现,COVID-19大流行对全球预期寿命产生了严重影响。2021年,COVID-19的冲击显著降低了多个国家的预期寿命,尤其是在欧洲。虽然经济衰退和疫情加剧了死亡率的上升,但研究者认为人类尚未接近长寿的生物学极限,许多国家的预期寿命仍有改善空间。 斯蒂尔教授强调:“尽管经济衰退和大流行带来了重大挑战,但许多国家通过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率,仍成功维持了预期寿命的增长,特别是挪威、冰岛、比利时、丹麦和瑞典等国家。” 政府政策的关键作用 研究还指出,挪威和其他北欧国家通过有效的政府政策应对了这些健康挑战,如加强对健康风险因素的管理,包括不良饮食和低体力活动水平。这些政策有助于提高国家对未来冲击的抵御能力。 研究强调:“健康改善的政府政策能够增强国家应对未来冲击的能力,包括减少人们面临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风险因素。” 展望未来 虽然面临肥胖率上升和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挑战,研究指出,通过改善饮食和提高身体活动水平,减少不健康的商业决策,确保医疗服务的普及,仍然有可能逆转这一趋势,继续推动预期寿命的增长。

    暴雪袭击多伦多后 5.5万居民停车难!罚单开了几千张

    之前的几场暴雪袭击多伦多后,许多小路都缩减为只有一条车道(全车道或每个方向的车道),而其他车道要么积雪太厚,无法通行,要么被市政府封锁,等候日后清理。这给居民停车造成了困扰。 图源:blogTO@Becky Robertson 据blogTO报道,对于持有这些道路停车许可证的55,000多名居民来说,一夜之间抢占停车位变得异常困难。停车位突然变得如此之少,通行证只针对基于地址的特定区域发放,停车费如此之高,他们该去哪里停车呢? 不幸的是,对于司机来说,答案是肯定的——事实上,停车限制甚至更加严格。 “在暴风雪天气期间,禁止在积雪道路上停车。暴风雪天气于2月12日星期三晚上10点生效,并将一直持续到道路安全为止,” 市政府代表指着网上提供的路线清单说道。 到目前为止,市政府已经向在这些路线上停车的人发出了数千张罚单,并拖走了数十辆车。 市府还证实,计划在未来两天内清除积雪的街道上,工作人员已经张贴了特殊的临时“禁止停车”标志。 “建议司机不要在这些街道上停车,在作业期间,工作人员还可能敲门要求将汽车移开,以便安全清除积雪。这可能包括付费或许可停车的街道,” 市政表示。 图源:blogTO@Becky Robertson 对于那些已经支付了街道停车许可证的人来说,这段时间似乎不会有任何例外,由于天气原因,他们现在基本上无法在自己的社区找到停车位。 “在可能的情况下,市政府鼓励司机在清理工作期间寻找路外停车位,因为这样可以让工作人员更快地清除积雪,” 市政府表示。 图源:X 文章指出,虽然这些司机不被允许在计费街道上不付费或在自己所属区域外过夜停车,但在没有明显通行证的情况下,在许可街道上停车通常允许长达三个小时,不过必须遵守张贴的标志(在大多数情况下,午夜至早上7点期间禁止停车)。 许多人批评多伦多对降雪的整体反应,并将其与渥太华等地进行比较,渥太华需要清理的街道里程数更多,清理积雪的预算略高于我们的一半,但似乎在管理季节性积雪方面要好得多。 由于正式宣布的重大天气事件期间积雪量很大,市政府指出,它不受省政府规定的典型冬季维护服务水平的限制。

    不再有幻想 马州州长摩尔彻底打消跟川普合作念头

    马里兰州州长摩尔(Wes Moore)表示,他出席全国州长协会(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时,川普在白宫与在场的40多位州长之间的交互,彻底打消了他与总统合作的任何念头。 摩尔说,「我从华府回来后,对这届政府试图与州长创建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并且我清楚认识到,如果这第一个月的情况是未来走向的预兆,我们作为立法者必须认真对待,确保我们能够继续前进。」 摩尔表示,川普过去一个月的行动仅仅是开始,并指出「距离政府关门还有18天,这将是一次全面的联邦政府关门,但这届政府似乎不仅对此无所谓,甚至还对其前景感到兴奋。」 他说,「这将对我们州产生巨大影响,对我们的预算造成巨大冲击,对我们的福祉带来严重后果。」 摩尔表示,他打算利用自己的行政命令和权力来挑战川普,并继续与马州检察长布朗(Anthony Brown)合作。布朗已与其他州联手提起多起诉讼,旨在阻止川普的政策举措。 摩尔上述的言论标志着他的态度转变。去年11月,他曾表示愿意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川普「寻找共同点」,但在必要时也会反击。 本月早些时候,摩尔在州情咨文演讲中,批评川普的预算和裁员计划是「混乱之源」。到了24日,摩尔用「危机」、「令人沮丧」和「武断」等词来形容他在州长协会会议期间与川普的会面。 上周,川普任命摩尔加入一个由10位州长组成的两党小组,该小组的任务是加强与安全、灾难应对和军事协调相关的州与联邦关系。 摩尔表示:「能够有机会与内阁部长们表达我们在各州希望优先考虑和关注的事项,这真的很好。」「但当美国总统走进房间时,会议就偏离了正轨。那一刻你意识到,这不会是一场实质性的对话,而将是一小时长的阴谋论和对我同事们的攻击。正是在那一刻,你意识到,当美国总统走进房间时,事情就失控了。」 该会议中,川普与缅因州州长密尔斯(Janet Mills,民主党籍)发生了激烈的公开争执。川普威胁说,如果密尔斯拒绝遵守他的行政命令,禁止跨性别女性参加女子体育比赛,将不给缅因州联邦资金。 马州参议会少数党领袖贺西尔(Stephen S. Hershey Jr., 共和党)表示,摩尔的言论为巴尔的摩市长史考特(Brandon Scott)决定维持该市的移民政策,以及检察长参与多起针对川普政府的诉讼所引发的争议火上浇油。 贺西尔说,摩尔加大公开批评的力度,无异于「咬喂养你的手」。马州不仅是16万名联邦雇员的家园,摩尔还在寻求联邦资金重建Francis Scott Key Bridge,此外,该州也正在努力争取于格林贝尔特(Greenbelt)创建新的联邦调查局(FBI)总部。

    哈佛研究:恒温器设置这温度 有利预防失智

    全美约有800万人罹患失智症,形成社会与家庭一大负担,如今有研究发现,若利用恒温器维持住家环境舒适的温度,可能有助于老人降低失智症风险。 根据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哈佛大学(Harvard)「欣达和亚瑟马库斯老化研究所」(Hinda and Arthur Marcus Institute for Aging Research)研究人员针对麻州波士顿47位年逾65岁以上老人(平均年龄79岁,其中女性占八成),进行为期一年追踪调查,发现住家气温维持在华氏68度至75度(摄氏20度至24度)之间,最有利于大脑健康的维护。 研究人员在每位受试者住家时间待最久的房间内安装传感器,以便监测住家温度,同时受试者还被要求每周多次填写问卷,以了解他们是否有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研究人员指出,与住家温度过高或过低的老人相比,住家温度处于理想范围的老人,自认注意力不集中的可能性偏低,显示气候变化与大脑正常功能有关,如果气温不在最佳范围内,即使温度增减华氏7度都可能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研究团队表示:「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当前气候条件下,有相当比例的老人会遭遇不利于认知能力的气温问题,而且气候变迁还会加剧问题严重性,对低收与资源不足的老人更加不利。」并呼吁:「应该通过公卫与住房政策来解决问题,加强弱势族群对气候的适应,非常重要。」 科学家表示,生活在寒冷的低温环境下容易血管收缩,进而限制流向大脑的血液,提高失智症风险;此外低温也可能导致身体细胞在维持体温时需要加倍努力发挥功能,而且随着时间延长,细胞效率降低,换言之脑细胞可用的能量也随之减少。 至于住家环境炎热,高温可能导致大量出汗与脱水现象,可能损害大脑,也会增加失智症风险;还有专家也指出室内温度过高会影响睡眠品质,睡眠不足正是导致罹患失智症的主要危险因素。 不过研究团队坦承观察性的研究,无法证明住家温度变化就是直接导致认知能力下降的因素,另外所谓的认知能力下降均为受试者的自我感觉,或由参加者主动告知而非通过临床实验证实。 该研究自2021年10月开始并于2023年3月完成,结果创建在先前研究基础上,即气温维持在华氏68度至77度之间,老人睡眠品质最高,也是预防失智症的关键之一。

    重点在「收中国关税」马克宏吁川普别对欧洲打贸易战

    法国总统马克宏24日赴白宫会晤美国总统川普,成为川普第二任期首位到访的欧洲元首,马克宏随后上川普最喜欢的福斯新闻接受独家访问时表示,希望说服川普不要对欧洲发动贸易战,而是把重点放在中国。 Politico报导,马克宏告诉福斯新闻主播拜尔,「拜托,你不能同时与中国和欧洲发生贸易战,我希望我说服他了」。马克宏还表示,华府的重点「是对中国征收关税」,同时与欧洲打贸易战将违背美国利益。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马克宏表示,「我希望我在贸易和关税上确实说服他,我告诉他,不要推出新关税对你非常重要」。 川普2月稍早提出对多种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包括来自欧洲的商品,还威胁要征收「对等」关税,以报复华府视为歧视的广泛规章和税收,包括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征收的增值税(VAT)。 马克宏告诉拜尔,他试图说服川普不要征收这些关税,强调欧洲没有做任何值得美国报复的事情,「VAT不是关税,我这么说,这是真的」,并补充指出,「我们没对美国征收关税」。 马克宏还强调,如果欧洲国家面临跨大西洋贸易战,将无法如美国要求增加国防开支。他说,「如果我们陷入贸易战,你怎么希望我们提高安全和国防开支?」

    Breaking

    加拿大华人回国收到这短信,带来天价账单!

    回国第一件事是什么?很多人以为是大吃特吃、见亲朋好友,然而对于很多加拿大华人来说,一定是先拔手机卡,不然后果真的很惨。 最近,有位华人网友在上发帖吐槽,自己回国一个月居然收到了 Rogers 的“天价账单”。 最离谱的是,她人在国内既没打电话、也没发短信,流量更是完全没用过,但 Rogers 硬是每天扣她 16 加元。 图源:@Cake&A 伴路之旅 网友称,自己出发前早早关了漫游数据,飞机上就把所有服务换成了中国移动的电话卡,自以为万无一失,没想到还是中招了。 收到账单后,她反复核对,确认在国内根本没用过任何通话时间或流量,可钱还是照扣不误。 更坑的是,Rogers 扣钱从来不会提前通知,只会发一条看似无害的短信:“Welcome...

    邮件又悬了!只加薪13%?加拿大邮政工会果断拒绝!

    加拿大邮务工人工会(Canadian Union of Postal Workers)在联邦政府的强制投票中“坚决果断地”拒绝了该公司的最终报价。 (图:加通社资料图片) 工会在给CTV新闻的声明中表示:“加拿大邮务公司和政府都对我们施加了各种压力:援引《加拿大劳工法》第107条,暂停我们合法的罢工;援引第108条,迫使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进入一个带有偏见的工业调查委员会;援引第108.1条,强制就雇主的报价进行投票。” “然而,正如我们以前所做的那样,我们组织起来;我们动员起来;我们团结一致;我们坚定不移。” 加拿大邮务工人工会于周五(1日)下午就资方最新合约进行投票,投票于下午5时结束。 该方案包括4年内加薪约13%,同时也将增加兼职员工。加拿大邮务公司表示,这些员工对于维持邮政服务的营运至关重要。 加拿大邮务工人工会敦促其代表的约5.5万名邮政服务工人拒绝该提议。 工会表示,如果工人拒绝该提议,将立即联系管理层,并邀请他们重返谈判桌。工会警告称,进一步的罢工或停工行动可能会导致政府采取复工立法或具有约束力的仲裁令进行干预。 工会认为,坚决投反对票不仅能拒绝该提议,还能维持谈判进程的公正性。 由加拿大邮政工人工会(CUPW)代表的55,000名邮政员工,于7月21日至8月1日期间,就加拿大邮政提出的最新合约建议进行表决。投票将于今日下午5时结束,结果预料随后公布。 投票将会全程保密,来自城市及郊区邮务员、乡村邮件承运人两个谈判单位的工会成员员工,可以透过网路或电话匿名投票。各个单位将会分别对所属方案进行表决,若单位中过半数成员支持该方案,该单位的新集体协议将会正式生效;如果投票结果采纳资方方案,新的集体协议将会生效,有效期至2028年1月31日。

    世界气象组织认证史上最长 2017年「超级闪电」跨3州达515哩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7月28日发布「美国气象学会公报」(Bulletin of the 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认证2017年10月22日一道绵延515哩、横跨美国三州的「超级闪电」(megaflash,又称巨闪)为有纪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闪电。 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报导,2017年10月22日,一场强烈风暴侵袭北美大平原(Great Plains)多数地区,而这道「超级闪电」从德州东部延伸至堪萨斯市附近。WMO指出,这段距离开车至少要八小时,搭机则需90分钟。 历经多年调查与分析,WMO于7月28日发表的公报中宣布,2017年这道闪电认证为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闪电。 美国国家气象局(NWS)表示,闪电的平均距离通常不到10哩。 亚利桑纳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地球科学教授,闪电纪录认证委员会成员切尔韦尼(Randall...

    洪灾多 中国公安部要求不转发非官方消息且及时举报

    中国多地近来暴雨成灾,死亡及失踪人数持续上升,部分记录灾情的文本及影像屡遭删除。中国公安部今天发布「积极维护防汛救灾网络秩序倡议书」,要求网友不转发未经官方证实的消息,并及时举报「不实信息」,形成「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 中国公安部辖下主管网络言论的「网络(网络)安全保卫局」今天发布的这项倡议书说,近期中国防汛救灾形势严峻复杂,多地持续遭遇强降雨,引发洪涝和地质灾害,给民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在全社会齐心协力开展防汛救灾工作的关键时刻,「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对凝聚社会共识、开展助力救灾至关重要。 倡议书提到,中国公安网警向广大网民发出3项倡议。一是「强化法律意识,严守传播秩序」;二是「增强防范能力,提高识谣水平」,三是「履行社会责任,积极监督举报」。 这项倡议书说,网友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自觉抵制网络谣言和各类「违法有害信息」,共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空间环境」,为防汛救灾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 倡议书强调,对于故意编造、传播虚假防汛救灾消息,扰乱社会秩序者,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 这项倡议书又说,要通过「官方权威平台、正规新闻媒体」了解防汛救灾相关消息,「不轻信、不发布、不转发、不评论」未经官方证实的网络消息。要仔细甄别消息来源的可靠性和内容的真实性,对表述模糊、来源不明、「与官方发布内容相悖」的消息,要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不实消息」误导。 倡议书表示,要积极传播「正能量」,为防汛救灾工作加油鼓劲,对奋战在一线的救援人员表达敬意与支持。在关注防汛救灾社会热点、参与话题讨论的同时,如发现「疑似谣言的不实消息」,要及时向相关网络平台或公安部门投诉举报。 这项倡议最后不忘强调,只有形成「全民监督的良好氛围」,才能全力遏制「网络谣言的滋生蔓延」,让虚假信息无处遁形,共同维护网络空间清朗与安宁。「以高度的自律和理性的言行,汇聚起防汛救灾的强大网络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