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menu items!

    admin

    40076 帖子

    「如果半夜接获情报 中国侵台…会采何行动」卢比欧这样回答

    国务卿卢比欧今天受访表示,美国反对任何强行或胁迫改变台湾地位的行为,这是多年的立场,不会摒弃。如果半夜接获情报称中国犯台,卢比欧说,美国将履行承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北京也了解这点。 卢比欧(Marco Rubio)今天在福斯新闻(Fox News)节目上谈到美国总统川普及他的护台决心时,做上述表示。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他说,中国终将富强,美国必须面对现实,也必须处理。「我们不能处在一个中国如此强大、美国依赖他们的世界。」如果美国不想依赖中国,就必须拥有国内产能,这是川普大力推动关税政策的背后理念之一。毕竟从稀土矿产到制药,美国已经让太多的产业落入中国人手中。 他表示,有意见认为只对北京加征关税就能杜绝依赖中国,但这还不够。中国在全球都有设厂,通过这些国家向美国倾销产品,因此美国创建国内产能有其必要性。 卢比欧指出,美国也必须「在场」。中国试图把美国从印太地区逐出,但美国是太平洋国家,与当地的关系稳固,不会放弃与日本、韩国的关系。 他也说,美国不会摒弃在台湾问题上秉持的长期立场,也就反对任何强行、胁迫或强制改变台湾地位的行为。自1970年代末以来,这一直是、且仍然会是美国的立场,不会改变。 卢比欧表示,美国必须拥有军事能力,因应中国威胁。美国飞机及船舰制造业的发展速度未能跟上步伐,例如美国造一艘船的时间,中国能造10艘。这是非常严重的弱点,这样的状况不能再持续下去。 主持人询问,如果凌晨两点有情报显示,中国正夺取台湾,美国将如何因应。卢比欧说,美国已经做出承诺,以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并做出回应,美国将履行这些承诺,中国也了解这点。 他表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的最佳方法,是拥有做出回应的能力。如果中国人知道美国没有能力回应,或领导人很弱,可能会进行测试。美国不希望走到那步,这对世界来说是可怕的事情,对中国而言也是坏事。 至于会不会对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表达上述的内容?卢比欧说,美国已经传达这些立场,中国对此很不满。 卢比欧指出,他当时对王毅对说,中国是核武国家,也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必须与他们打交道。但这必须是一种平衡的关系,不可能由中国主导,否则将发生冲突。

    Nvidia财报 盘后股价上扬 靠一个关键因素

    一个关键因素或许可以解释AI芯片大厂辉达(Nvidia)在展望超出市场预期的幅度不如过往的情况下,盘后股价仍回升:Blackwell。 Nvidia的财测中值超出预期11亿美元,但在该公司转型到Blackwell之前,投资人习惯看到的是超出预期20亿美元的情况。幸好Blackwell的增产似乎比预期的更为顺利——或至少比大家担心的好些——这可能安抚了华尔街。 财务长柯蕾丝(Colette Kress)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Nvidia正「迅速扩大供应』。 Blackwell上季为Nvidia带来110亿美元营收。辉达将此称为公司历史上「最快的提产」。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声明中说,「对Blackwell的需求是惊人的。」。 股价在盘后交易上涨2%。

    「花边教主」39岁恶女骤逝 陈尸纽约自宅 曾否认整形

    因在经典美剧「花边教主」(Gossip Girl)中成功塑造反派角色「乔治亚」(Georgina Sparks)而大受欢迎的女星蜜雪儿雀柏格(Michelle Trachtenberg),于26日上午被发现在纽约市的一处公寓中去世,年仅39岁。 据外媒报道,蜜雪儿当天上午被母亲发现倒在纽约的家中。警方接报后迅速赶到现场,初步调查并未发现任何可疑迹象,死因仍需验尸和法医鉴定进一步确认。 过去,蜜雪儿曾因双颊消瘦和脱发等问题引发粉丝对她健康状况的担忧。她曾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拍照,澄清自己「快乐又健康」并否认进行过任何整形手术。然而,据「纽约时报」报道,蜜雪儿不久前刚完成肝脏移植手术,这是否与她的死因有关,仍有待进一步调查。

    忧川普拿台去谈判 众院抗中议员:台删军费辩论易释错误消息

    众院「美国与中共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穆勒纳尔25日表示,台湾须更积极提升自卫能力,当台湾释出减军费消息或内部出现相关辩论时,「我认为这释出错误消息」,台湾内部不能对国安重要性产生分歧。 华府智库布鲁金斯研究所举行「美国国会将如何处理美中关系」座谈,穆勒纳尔及委员会民主党首席议员克利什纳穆希出席。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共和党籍的穆勒纳尔表示,「我认为,台湾强化并支持自身防御至关重要。当台湾释出削减军事开支消息或至少在台湾内部出现这类辩论时,让我感到忧心。我认为这释出错误信号」。 「川普要台湾强化防卫」 穆勒纳尔说,美国总统川普是谈判大师,川普的目标之一是让台湾强化对自身防卫的承诺,「我认为这是台湾需要听到的重要消息」,台湾内部不能在国安问题产生分歧。 民主党的克利什纳穆希在会上至少两度呼吁川普,未来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会晤时,不要让中共以贸易为幌子牵扯其他议题,「我最关切的就是台湾」。 他表示,他担心川普可能会将美国的内核利益,例如对台湾的支持或南海航行自由,纳入与习近平的任何直接对话中进行谈判,以取得贸易上的胜利。 克利什纳穆希表示,美国不应该放弃美中关系正常化期间向台湾人做出的「六项保证」。他说,美国遵循一中政策可以理解,但美国也向台湾做出承诺,例如不会事先就对台军售议题咨询中国。 「六项保证」涉及军售的条文为:美国不会设置停止对台军售日期、不会修改台湾关系法相关规定,以及不会在决定对台军售前和中国咨商。 克利什纳穆希指出,中共将试图在美中会谈中削弱这些保证,国安顾问沃兹及国务卿鲁比欧等熟悉相关概念的人,应持续确保美国维系这些保证。 这场座谈会是由白宫国安会前中国、台湾及蒙古事务主任何瑞恩主持,他表示,就他所知,鲁比欧24日已解冻对台湾及菲律宾军援。美国国务院对此没有评论。

    聘用及奖学金 禁止多元化 学校陷恐惧 忧失联邦经费

    教育部民权办公室(Office for Civil Rights)在总统日(President's Day)长周末之前发函全国各地学校指出,从3月1日起,即使是种族中立(race-neutral)教育政策,只要结果是让学校达到多元化目标,各级学校与大学便将失去联邦补助经费。华盛顿邮报报导,教育部针对校园种族政策让许多学校陷入「极度恐惧」。 教育部民权办公室通知函在长周末来临的14日晚间发出,很快传遍各地学校主管的收信夹。信中指出,最高法院2023年判例已经禁止学校除了招收学生之外,也使用种族做为其他决策依据。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信中写道,任何以种族为考量的措施,包括聘用、惩处规定、奖学金以及所有校园生活规范,教育部都将认定非法。 报导指出,不少教育专家对最高法院判例完全不支持。信中特别引发争议的一段描述指称,即使政策属于种族中立,但只要结果是让学校达到种族多元化目标,各级学校便将失去联邦补助。法律专家指出,最高法院判决根本没有如此裁定。 专门研究教育法的耶鲁法学院(Yale Law School)教授德瑞弗(Justin Driver)分析,最高法院裁决的适用范围,根本没有教育部通知函里声称的适用范围那般宽广,但教育部真正的野心是要逼迫所有大学立即取消种族多元化。 由于通知函提及规定牵涉复杂的法律问题,各地大学主管一头雾水,甚至感到恐惧。通知函给各地学校14天准备时间,并说从3月1日开始将对没有遵守新规的学校祭出适度措施。信中附上正式申诉管道的网址链接。 美国教育委员会(American Council...

    Breaking

    3%增长?透视美国二季度GDP的“表与里”(图)

    综合分析政策传导机制和实际执行效果,未来1年-2年美国经济表现可能强于当前市场预期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初值录得3%的增长,大幅超越前值-0.5%和市场预期的2.4%。自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范围内推行“对等关税”政策以来,市场对美国经济下行乃至衰退的担忧持续发酵,对美国经济走势的判断也随着新数据的发布而不断调整。笔者尝试从三个维度解读美国经济的“表与里”。首先,从GDP分解项看,美国第二季度GDP的超预期表现主要受贸易项波动推动。剔除贸易因素影响后,美国国内需求增速实际呈现放缓态势,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有所减弱。其次,从经济概貌看,当前美国经济呈现出“软数据走硬、硬数据趋软”的分化格局。预计下半年关税政策对经济下行的拖累效应将更加显著。最后,从中期前景看,未来1年-2年内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冲击可能低于市场预期,同时《大而美法案》有望推动财政支出扩张和内需增长,美国经济表现或将强于当前市场预期,但这两大政策的长期风险不容忽视。美国二季度GDP超预期增长特朗普关税政策是造成美国上半年GDP数据异常波动的核心因素。受政策预期影响,企业进口行为出现明显的“抢跑效应”和“急刹车现象”。一季度,市场普遍预期特朗普政府将大范围征收关税,企业纷纷提前进口以规避潜在成本上升。这一抢进口行为导致贸易逆差创历史新高,1月-3月美国进口增速高达22.7%,贸易逆差月度均值达到1302亿美元的峰值水平。4月初特朗普“对等关税”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后,关税覆盖范围和征收幅度均远超市场预期,企业迅速调整进口策略,并采取观望策略。4月-5月期间,美国进口增速急剧回落至3%,贸易逆差月度均值大幅收窄至659亿美元。从GDP增长贡献度分析,一季度商品和服务净出口对GDP环比折年率的贡献为-4.6个百分点,而二季度则转为正、贡献5.0个百分点,充分体现了贸易项对经济增长的扰动效应(图1)。图1 美国GDP走势数据来源:美国经济分析局。剔除贸易因素后,美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实际呈现放缓趋势。以个人消费支出和国内私人投资总额衡量的内需表现显示,一季度和二季度对GDP环比折年率的贡献分别为4.2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内需贡献度的显著下滑反映出美国国内经济增长动能正在减弱。考虑到环比折年率容易受到单季度贸易数据剧烈变化影响,可以采用半年度的同比数据来反映美国经济增长的基本趋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实际GDP同比上涨2.0%,创2023年以来新低。尽管2.0%的增速仍略高于美联储估算的1.8%潜在增速水平,但增长势头明显趋缓的态势较为明显。“软”数据变硬,“硬”数据趋“软”当前美国经济呈现出调查类指标改善而实际经济数据走弱的结构性分化特征。从调查类“软”数据看,市场情绪出现明显修复。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在4月大幅跌至52.2的低位后,7月已反弹至61.8,摆脱了2022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1年期通胀预期从4月6.5%的1982年以来峰值大幅回落至7月的4.4%(图2)。这一变化表明,市场对关税政策冲击消费和推高通胀的极端悲观预期正在缓解,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逐步企稳。图2 美国“软”数据变硬数据来源:密歇根大学。然而,反映经济基本面的“硬”数据却呈现疲软态势。消费层面,2025年5月和6月美国零售和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增幅分别放缓至3.2%和3.9%,显示出消费动能的明显减弱。就业市场虽然表面数据尚可,但结构性问题突出。6月失业率虽降至4.1%,但这一改善很大程度上源于劳动参与率下滑至62.3%,反映出部分求职者退出劳动力市场。新增非农就业岗位虽达14.7万个,但其中一半来自政府部门招聘,私人部门就业创造能力相对有限,整体就业市场呈现“外强中干”的特征(图3)。图3 美国“硬”数据趋软数据来源:密歇根大学。下半年美国经济面临进一步下行压力。从政策传导机制看,关税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将呈现阶段性特征。首先,投资端率先显现疲态。面对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企业普遍采取谨慎策略,优先削减资本开支以进一步观望。二季度美国国内私人投资总额环比折年率大幅回落至0.4%,反映出企业投资意愿的明显减弱。其次,消费端的冲击效应预计将在下半年逐步显现。随着关税政策对企业生产成本、就业岗位和收入水平的负面影响逐渐传导至劳动力市场,家庭部门的消费能力可能受到进一步冲击,进而对整体经济增长构成更为明显的拖累。未来1年-2年美国经济表现或强于市场预期自2025年4月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出台以来,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普遍持悲观态度。美联储预测2025年和2026年美国GDP增速将分别降至1.4%和1.6%,高盛甚至一度将美国未来12个月经济衰退概率上调至45%。然而,综合分析政策传导机制和实际执行效果,未来1年-2年美国经济表现可能强于当前市场预期。第一,关税政策的实际冲击或低于理论预期。根据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测算,美国对全球加征10%关税在无反制情况下将拖累2025年实际GDP增长0.36个百分点,而在各国全面反制情况下影响将扩大至0.88个百分点。这表明各国反制程度将直接决定关税政策对美国经济的反噬力度。从实际执行情况看,多数国家对美国关税政策的反制力度相对有限,部分国家甚至为达成贸易协议主动作出重大让步。7月22日和27日,美国先后与日本和欧盟达成贸易协议,将双边“对等关税”税率下调至15%。作为交换条件,日本和欧盟分别承诺对美投资5500亿美元和6000亿美元,并大幅增加美国商品采购。这种妥协式策略有助于缓解贸易摩擦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冲击。第二,《大而美法案》提供短期增长动力。该法案通过将多项减税措施永久化,为美国经济注入显著刺激效应。具体措施包括维持21%的企业税率、延续设备全额折旧政策、恢复研发费用全额即时扣除,同时保持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并扩大税收抵扣范围。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显示,这些减税政策将在初期有效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GDP提振效果预计在2026年达到0.9%的峰值。不过,以上政策的长期风险不容忽视。一方面,关税政策不仅推高消费品和中间品价格,削弱美国产品的全球竞争力,还可能促使传统盟友启动“去美国化”战略,对美国长期经济地位构成威胁。另一方面,《大而美法案》将显著加重财政负担。国会预算办公室分析显示,未来十年该法案将使联邦赤字净增约3.3万亿美元,其中减税导致财政收入减少4.5万亿美元,而支出削减仅能抵消1.2万亿美元。此外,财政赤字扩张推高市场利率水平,企业融资成本上升将对私人投资形成挤出效应,制约法案对长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外媒:报告指中国留英大学生被要求监视同学(图)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内森·斯坦德利(Nathan Standley)Role,BBC教育事务记者一份新发布的报告指出,在英国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正面临压力,被要求监视同学,以压制对中国政府敏感议题的讨论。英国智库“英中透视”(UK-China Transparency)表示,他们对中国研究领域学者的调查显示,中国官员曾警告讲师避免在课堂讨论某些议题。这份报告发布之际,英国一项新法律刚生效,要求大学承担更多责任,维护学术自由与言论自由。中国驻伦敦大使馆称这份报告“毫无根据且荒谬”,并表示中国尊重英国及其他地方的言论自由。英国大学监管机构“学生事务办公室”(Office for Students,OfS)指出,言论自由和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要素”。根据上周生效的新法,大学必须更积极推动学术与言论自由,即使在与其他国家有合作协议的情况下也不例外。OfS表示,若大学未履行这些义务,可能面临数百万英镑的罚款。然而,“英中透视”的报告指,一些大学因过度依赖中国留学生学费,而不愿正视中国干预问题。报告还称,一些从事敏感研究的中国学者曾被中国政府拒绝签证;另有学者表示,他们因为在英国从事的工作,致使其在中国的家人遭到骚扰或威胁。这些敏感议题涵盖从科技、科学到政治与人文领域,例如中国新疆地区被指控的种族清洗、新冠疫情爆发,或中国科技公司的崛起等。部分学者报告称,曾受到访问学者或其他中国官员,以及孔子学院人员的恐吓。孔子学院是在多所英国大学运作的合作机构,由英国和中国的学术机构及中国政府机构共同设立并提供资金,主要推广中文与中国文化。但它们因被指与中国共产党有联系而受到批评。OfS行政总裁苏珊·拉普沃思(Susan Lapworth)早前曾表示,鉴于担心孔子学院可能对校园言论自由构成威胁,预料这些学院将在新法下受到审查。OfS已拥有确保大学维护言论自由的权力,包括防范外国政府或机构影响。这些权力未来将进一步扩展,新设的投诉机制将允许大学员工和访问讲者直接向OfS提出问题。监管机构还表示,大学应修改或终止任何威胁校园言论自由的协议,包括由外国资助的奖学金或计划。BBC获悉,OfS预期大学对这类合作应保持“适当的质疑”,即使因此损失收入。中国大使馆发言人则称,中国一向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然而,“英中透视”指出,由学者在调查中提供的回应显示,有中国学生曾告诉老师,他们被中国官员要求监视同学。报告还指,其他不同国籍的学生也表示,对于课堂上涉及中国政府敏感议题的讨论感到不自在,不愿进一步研究这些主题。英国教育部技能事务大臣贾姬·史密斯(Jacqui Smith)表示,任何外国试图在英国恐吓、骚扰或伤害个人的行为“都不会被容忍”。她补充说,政府正与OfS直接合作,支持大学维护言论自由并打击任何形式的校园骚扰。她强调,学术自由在英国“领先全球的学府中是不可妥协的”,新法实施已“明确表达”这一点。她并指出,OfS今年早些时候开出的58.5万英镑创纪录罚款已“警告大学”必须履行保护言论自由的责任,否则将“面临后果”。

    安孝燮拍动作戏自己来 李敏镐揭露原因:长太高找不到替身

    南韩电影「全知读者视角」自上映以来,话题不断、热度破表。主演安孝燮与李敏镐在片中精采绝伦的对峙场面令观众目不转睛,两位男神的同框火花更成为影迷热议焦点。安孝燮在受访时,坦言自己就如片中所饰演、崇拜小说主角的「金独子」一般,从小便将饰演「刘众赫」的李敏镐视为「如英雄般的偶像」,发自内心地敬佩。 近日两人上广播节目「李恩智的歌谣广场」宣传时,李敏镐透露大概从开拍2个月前,就开始接受动作训练,并透露自己不得不亲自完成所有动作戏,就因为背后有个「非常现实的理由」,笑翻全场观众。 细究原因,原来是当安孝燮被问到除了动作训练外,还投入哪些努力时,安孝燮表示:「由演员亲自上场拍摄的话,在画面上会比较自然,不会显得突兀。所以只要是导演要求的部分,我基本上都会自己完成,加上我自己很有热情,所以拍起来很有趣。」 对此,李敏镐揭露了另类事实:「其实像孝燮这样身材条件太好(太高)的演员,是找不到替身的,只能自己上,因为他真的太高了。」透露了188公分高个子演员在拍摄动作戏时的「辛酸事实」。 李敏镐也笑说:「其实我也是这种情况。因为个子高的替身演员很少,而且身形、线条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本人。所以只要是有点上进心的演员,大部分都会选择亲自完成。」尽管敬业亲上火线,伤痛还是在所难免。当被问到拍摄过程是否平安无事时,李敏镐笑说:「大家或多或少都有点小伤啦。」至于伤在哪里?他幽默回应:「我不想让我们的辛苦,变成大家多买一张票的理由,这些小伤就让它们默默埋藏吧!」 有趣的是,他们在片中的角色关系,竟与现实中的两人,有着令人玩味的巧妙呼应。安孝燮透露,两人早在十年前就曾属同一间经纪公司,这次再度合作,可说是久别重逢。在本片当中,他所饰演的「金独子」,对李敏镐饰演的「刘众赫」怀有深深敬仰之情;现实中,他也对李敏镐有着相似的情感:「敏镐哥一见到我就很自然地、就像昨天才见过面一样,亲切地问我『吃饭了吗?』那种自在感真的让我很舒服也很感动。」 安孝燮坦言,从小就是看着李敏镐的作品长大,内心早已将他视为偶像:「对我来说,哥真的是『我的明星』。我想对独子来说,刘众赫应该也是那样的存在吧──我的英雄、我想成为的偶像。」这份情感,甚至还成为安孝燮演出时的重要灵感来源:「因为感受真的很接近,所以当我诠释金独子时,也能自然而然地把那种情感带进角色当中。我常常把这些话直接告诉他,真的很感谢能跟他再度合作。」

    中电影「南京照相馆」掀仇日情绪 有观众看完主动起立默哀

    中国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暑期推出多部相关题材的爱国电影,其中「南京照相馆」票房已达人民币15亿元。这部片在网上激起不同反应,有些人认为不能忘记历史,也有人认为增加仇恨和偏见。 央视新闻报导,根据网络平台数据,上映10天的「南京照相馆」总票房已达15亿元。 除了这部电影,接下来还有多部与中国对日抗战有关的剧情片、纪录片上映,并且都刻意挑选上映日期。 包括:8月8日上映的「东极岛」;在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无条件投降的8月15日上映的「山河为证」和「坪石先生」;中华民国政府正式宣布抗战胜利的9月3日上映的「营救飞虎」;以及9月18日「九一八事变」上映的「731」。 「南京照相馆」与南京大屠杀历史有关,不少网友看过后表示情绪难以平复。在社群平台微博上,有些网友表示「要多拍多上,拍到全世界都了解这段历史」,也有人说「十世之仇,犹可报」,以及更多对日本的仇恨留言。 有网友看了这部片后发短影音表示,「接受不了女儿被困在民族主义的狭隘和封闭中,变成一个内心充满了仇恨和偏见的人」,但几乎只要是和主流爱国情绪不同表达的人,在网上都会受到围攻,甚至受到检举。 网上有短影音显示,某家戏院放映完「南京照相馆」后,有人跑到台前要求大家起立为死难者默哀10秒钟,也有人悄悄离场。弹幕上网友评论:「道德捆绑,自己想默哀就行了,非要要求别人」。 另有影片显示,在一个大型影厅里,「南京照相馆」放映完后有人要求全体起立,「一起重温八路军的抗日誓词」,齐喊片中台词「大好河山,寸土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