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0802 帖子
跑一英里花多少时间?看看各年龄层应达到的目标
如果你是刚开始的跑步新手,那听仔细了:有个危险的陷阱正等着你,那就是重复受伤的恶性循环。
你很容易就会因为用力过猛或跑太快而受伤,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离健身目标越来越远。而不只是只有初学者可能会这样做,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运动员,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养成追求速度的习惯。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曼哈顿(Manhattan)Life Time Sky跑步教练卡罗纳(Giuseppe Caronna)建议,将跑步距离目标设为一英里,但要跑多快,则取决于跑者的性别、年龄、健康水平,甚至早餐吃了什么等因素。
「9到10分钟内跑完一英里的速度,能让你在业于跑者中赢得尊重,」卡罗纳告诉「纽约邮报」(New York Post)指出,「竞技跑者的目标则是要在7分钟内跑完一英里,顶尖运动员则可维持在5分钟内跑完一英里。」
而所谓的「良好」的速度,则可能比你想像的还要快。卡罗纳表示,中级程度的跑者一英里平均时间会因年龄而异:
20-30岁:男性平均6分37秒,女性7分49秒
30-40岁:男性平均6分47秒,女性7分49秒
40-50岁:男性平均7分14秒,女性8分17秒
50-60岁:男性平均7分50秒,女性9分11秒
如果这时间让你觉得难以置信,觉得根本不可能达成!根据长岛(Long Island)北岸高中(North Shore High School)的长期田径教练利维(Neal Levy) ,这时间是可以做到的,但不适合每周只偶尔慢跑个几次的人。
利维告诉「纽约邮报」说:「想要达到这成绩,你不仅只能是一名普通的跑者,你需要每周训练四到五天。」
57 岁的认证健康健身和营养教练布朗(Jill Brown)也认为这个目标是可以做到的,不过你必须是「身体已经很健康且以跑步经验的人」。但她指出,如果人们随着年龄增长而出现髋部和膝盖损伤或关节炎等问题,那就会需要一点可回旋的余地。
卡罗纳也认同利维的看法;他说:「如果你无法以『良好』的速度跑完一英里,那你就需要去锻炼你的心肺,并提高整体身体活动水平。」
如果你才刚开始锻炼,卡罗纳建议,先跑两到三分钟,然后走路一到两分钟来恢复,以此循环;以这种形式进行15到30分钟,然后再慢慢增加强度。
卡罗纳强调,最重要的是「听从自己身体的反应」,若出现不适就马上停止,别做无谓的逞强。
乔治亚分离地区阿布哈兹总统选举 亲俄候选人贡巴胜出
乔治亚分离地区阿布哈兹(Abkhazia)官员今天宣布,亲俄政治人物贡巴(Badra Gunba)在第2轮总统选举中胜出,当地正因莫斯科影响力问题而局势紧张。
法新社报导,世界大多数国家承认阿布哈兹为乔治亚的领土,但2008年乔治亚和俄罗斯爆发短暂战争后,阿布哈兹实际上就一直处于俄罗斯控制之下。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阿布哈兹选委会主席马尚(Dmitry Marshan)告诉媒体记者,贡巴在第2轮投票中获得54.73%选票,而反对派领袖阿津巴(Adgur Ardzinba)获得41.54%。
由于2月15日举行的第1轮选举中,没有候选人赢得多数选票,因此投票进入第2轮。
这个地区的局势自去年11月以来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当时抗议者因一项俄罗斯投资法案推翻亲克里姆林宫的前总统巴札尼亚(Aslan Bzhania)。批评者认为,这项法案将导致位于黑海沿岸、植被茂盛的阿布哈兹过度开发。
巴札尼亚是自2014年以来,第3位因抗议而辞职的阿布哈兹领导人。
候选人贡巴是巴札尼亚政府的副总统及现任代理总统;前经济部长阿津巴虽然和抗议者站在同一战线,但仍支持与俄国保持联系。
贡巴在第1轮选举前几天前往莫斯科,与俄国外交部长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等官员会面,阿津巴阵营批评此举构成不公平竞争。
郎祖筠没时间看新闻 闻「方大同离世」震惊吐这句话
艺人郎祖筠2日以策展人身分出席「2025大稻埕戏苑第11届青年戏曲艺术节」记者会,被问及近期大S及金曲歌王方大同相继病逝,郎祖筠大惊问:「我不知道方大同的事耶,对不起,我这两天都在忙,连看新闻的时间都没有。」听闻消息,她感慨不舍道:「记住他们的好,感谢他们曾经给我们的美好。」
金曲歌王方大同因病离世,享年41岁,昨消息曝光后,震惊演艺圈,郎祖筠感叹:「很多人说,人走了为大,不要多说什么,这是正确的。」
她说,「我们要看的,是这个人留下来的成绩、这个人出现在你生命中各个可以被留念的瞬间,记住他们最美好的,记住大S的眉眼弯弯,她的笑容是这么和煦,记住方大同的歌声、理念,他带给我们的感动跟他的创意。这才是我们应该记得的,而不是在人走了之后才事后诸葛评断很多事,那真的是对死者大大的不尊重。」
首次担任青艺节策展人,郎祖筠她也身兼宣传影片导演,活动中更献出首次歌仔戏表演,与主持人余凯扬一起演出「薛丁山与樊梨花」戏码,之后她也会参与吴兆南相声剧艺社第三代弟子的正式演出,此外,唐美云率其下青年团、王金樱和小咪老师担任新戏「乌麻吐须」制作人及导演,象征传承与交棒。
唐美云有感戏曲演员培养不易,舞台实战经验对年轻演员而言相当重要,她感谢年轻人愿意选择一条辛苦的道路走,不同于一般上班族,年轻团员们除了练功还要上班,唐美云说:「因为不希望他们到处打工,所以我们都采固定团员制,希望他们安定在剧团、把心思用在学习上,王金樱老师、石惠君老师等人也是,相信我们心情都一样。」盼年轻一代团员能早日成长,我们现在就是老身拖老命,希望母鸡带小鸡,对他们寄予厚望,期待他们早日撑起一片天」。
大稻埕青艺节活动自3月8日(六)起至4月20日(日)止,除剧场演出外,还有免费户外演出,详情洽大稻埕戏苑。
台湾火烧车1人焦黑身亡 脱困司机竟离奇失踪不知去向
台湾云林县口湖乡台61线快速道路今天傍晚小货车自撞引发火烧车,造成副驶驶座男乘客当场烧死车内,消防队约5时30分将火扑灭,男子已被烧得焦黑明显死亡,从其头部靠在窗外研判可能曾要夺窗逃生,但最后仍不幸葬身火窟,清理现场时,全场的人竟找不到开车的司机,警方正循线了解中。
口湖乡台61线快速道路今天傍晚约5时3分,一辆载着一部捞蛤机的小货车,沿着口湖金湖路段北上,行经离金湖休息站不远处的匝道口不远处,自撞内侧护栏,门身很快冒烟起火,据现场目击者说,事发路段并非高架桥,他们听到「碰!」一声巨响,转头看到小货车在车道盘旋多圈后再撞上内侧护栏,当时只看到车子冒出浓烟,没多久看到有人下车,不久车子就烧起来了。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94617103692-0'); });
消防队很快赶到现场,约二十分钟就把火扑灭,小货车已被烧得只剩骨架,消防员在车子的右侧发现一男子倾坐在副驾驶座上,头部伸出车窗,全身被烧得焦黑已明显死亡,从车子侧撞的情形,推测该车可能在匝道口要下交流道,转弯不当撞到路口外车道护栏后,再急弯到内车道,车身失控盘旋多圈后再撞上内车道护栏。
在完成清理现场,警方和消防员均未见开车的司机,据第一时间起到现场的人说,到达就只见困在车内被烧死的男子,另名驾驶则不见人影,警方晚间调阅监视器,试图追查司机的去向,全案由警方处理中。
俄军夜袭乌克兰东部及南部 酿1死3伤
乌克兰当局今天表示,俄罗斯军队夜间砲击乌东城市克拉莫托斯克(Kramatorsk),造成1死2伤,同时俄军也在夜间出动79架无人机袭击乌国东南部,导致1人受伤。
路透报导,克拉莫托斯克市长冈察伦科(Oleksandr Goncharenko)在通信软件Telegram发文写道:「克拉莫托斯克住宅区遭到敌方砲击。1名2006年出生的少男身亡。」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冈察伦科还说,另有2人受伤,包括1位男性及1名女性。
此外,乌克兰空军于Telegram指出,79架俄罗斯无人机夜间袭击乌国数个地区.乌克兰防空部队摧毁了其中63架。
乌克兰东南部札波罗热州(Zaporizhzhia Oblast)州长费多罗夫(Ivan Fedorov)在Telegram指出,俄军无人机攻击该州首府札波罗热市,导致1位平民受伤。
Breaking
沈玉琳检查报告出炉 病情终于揭晓…罹患血癌
电视制作及主持人沈玉琳日前住进三军总医院加护病房,进行一连串检查,据「ETtoday」报导,沈玉琳的检查结果出炉,证实他罹患的是血癌,并非先前外传的胰脏癌或淋巴癌,目前状况暂时稳定。
「ETtoday」指沈玉琳当初是因为多重器官衰竭而入院,他的心脏、肝脏、肺脏和肾脏都有受损,医疗团队朝血液疾病方向想厘清病因,在7月31日进行骨髓抽取及骨髓切片检查,最后确定是罹患血癌,如今沈玉琳的肝肾功能都已经恢复,可说是已脱离险境,接下来将针对血癌进行治疗,除了化疗以外,也会评估是否要做骨髓移植。
美国参议员致信英特尔 质疑CEO与中企关联
英特尔才谣传18A先进制程进展不顺,如今美国参议员又致函英特尔董事会,质疑首席执行官陈立武与中企的关系深厚,忧虑英特尔的营运安全。
路透报导,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柯顿(Tom Cotton)6日致信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叶里(Frank Yeary),关切英特尔的营运安全与诚信、以及对美国国安的潜在冲击,并询问英特尔董事会在聘用陈立武之前,是否知道他担任益华(Cadence)首席执行官时接获的传票,并问董事会要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疑虑。
益华遭控出售芯片设计产品,给涉及仿真核爆的中国军事大学。该公司7月底同意认罪,并支付超过1.4亿美元和解诉讼。这起销售案发生在陈立武执掌益华期间。
另一方面,柯顿也问到,英特尔董事会是否要求陈立武,从与中国军方或中共有关的芯片公司撤资;由于英特尔参与拜登时期「安全保留区」(secure enclave)计划,要确保国防微电子产品的安全供应,陈立武是否充分揭露他与中企的其他关连。
基于英特尔取得联邦资金,柯顿探询陈立武披露与中企有关的投资、专业角色等。柯顿写道:「陈立武先生的种种关系,让外界质疑英特尔履行这些义务的能力。」
英特尔发言人在声明中表示:「英特尔和陈先生坚定致力于维护美国国家安全,以及美国国防生态系统中的诚正地位」,该公司将与参议员讨论信中提到的问题。
路透4月新闻指出,陈立武与旗下风险基金投资数百家中企,部分与中国军方有关连。他在2012年3月到2024年12月间,至少对上百家中国先进制造商与芯片商投资2亿美元。
爱泼斯坦进入英国王室包厢与女王合照曝光(图)
2025年8月5日,《纽约时报》抛出一枚重磅炸弹:爱泼斯坦曼哈顿豪宅内的未公开信件和照片曝光,撕开了这位已故性犯罪金融家与全球精英名流的丑陋面纱。英国《镜报》8月5日发现,安德鲁王子与爱泼斯坦曾一同现身阿斯科特赛马会的王室包厢,而且当时的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也在场。报道称,与性犯罪者的同框照片给英国王室蒙上新的阴影,进一步印证了安德鲁王子与爱泼斯坦关系密切的丑闻。报道称,这一发现比最初所知的丑闻更令王室蒙羞。该照片摄于2000年6月22日,记录了安德鲁王子与爱泼斯坦及马克斯韦尔在皇室包厢内的画面,它被摆放在爱泼斯坦的“恐怖屋”走廊的显眼位置,旁边还有爱泼斯坦与其他政商名流的照片。有消息人士称,爱泼斯坦将这张与安德鲁王子的合影视为个人“合法性”与“保护”的象征。“这绝非偶然,”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那张照片被刻意摆出来让人看到。这是爱泼斯坦刻意营造的‘影响力’与‘人脉’的宣言。他将这张照片放在与全球最有权势、最富有的人的合影前,这就是他与安德鲁的友谊对他的意义。爱泼斯坦想让所有人知道,他与王室有关系。他特意选在女王在场的日子与安德鲁同框。”
一处千年遗迹 撕开了印度的南北裂痕(组图)
图片说明:《印度教徒报》近日发表题为《考古学家马克里希南的基拉迪发掘报告:为什么中央政府和泰米尔纳德邦政府不和?》的文章。图为报道截图。《今日印度》杂志近日报道,该国南部泰米尔纳德邦的一处历史遗迹近期引发了印度南部地区与中央政府的激烈政治辩论,同时演变为印度不同地区对该国文明叙事权的争夺。英国广播公司(BBC)也来凑热闹说,这还凸显了“印度根深蒂固的南北分歧”。印度所谓“南北分歧”,是指该国南部和北部地区在多个领域存在的差异。有观点认为,这一分歧在不断扩大并对印度的政治格局产生影响。也有印度人一针见血地说:所谓“南北分歧”是印度党争制造的政治筹码,目的是吸引各自的选民。考古现场“正在变成战场”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基拉迪村位置,基于中国标准地图服务系统标注。(图源:中国自然资源部)看看印度的地图可以知道,泰米尔纳德邦位于印度南部,东临孟加拉湾,南接印度洋。在距离该邦第二大城市马杜赖12公里的基拉迪村,一项持续十多年的古遗址发掘工作,本应是印度考古界的盛事,然而却引发了印度北部与南部、中央政府与泰米尔纳德邦政府之间的争吵。究其原因,《今日印度》杂志表示,基拉迪村的发掘挑战了印度文明以北部为中心的主流叙事。2014年,印度考古调查局(ASI)首席考古学家马克里希南,带领学者在基拉迪村一个占地100英亩(1英亩约合4046平方米)的椰林进行了多轮挖掘。仅开挖了其中4英亩的地方,他们就发现了成千上万件文物,包括墓葬瓮、硬币等。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发现了城墙结构、排水系统和水井,这表明这个地方此前可能存在一座繁荣的城市。泰米尔纳德邦考古部门的专家估计,这些文物和遗迹有2000到2500年的历史,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80年左右。据BBC介绍,印度的第一个主要文明印度河流域文明在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1300年之间出现在北部和中部地区。在它衰落之后,印度的吠陀文明在恒河平原兴起,一直持续到公元前6世纪。这一时期见证了大城市和吠陀文化的兴起,而吠陀文化是印度教的基础。因此,古代印度的城市化常常被视为一种北方特有的现象。在印度,一种主流历史叙事是北方雅利安人“教化”了南方的达罗毗荼人。参与此次发掘工作的考古学家阿贾伊·库马尔说,这是在印度南部发现的第一个大型、明确的古代城市定居点。对于泰米尔纳德邦以及其他印度南部地区的很多人来说,基拉迪村的发现是他们身份的象征,给他们带来了自豪感。来自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教师丹尼尔说,这些发现让他为自己的传统感到自豪,“这让南部民众感到骄傲,我们的文明与北部的文明一样古老和重要。”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基拉迪村考古挖掘现场。(图源:BBC)然而,让印度南部地区民众失望的是,马克里希南近几年遭遇了不公正的安排,先是被调走,后是给了个虚职,这导致其在考古界的影响力被削弱。接替他的人,在挖掘了仅仅400平方米的土地后,就表示当地早期发现的砖结构“没有连续性”。这一说法与之前的考古结论严重矛盾,许多人认为这是在试图淡化基拉迪村遗址的历史意义。这自然引起泰米尔纳德邦以及其他南部地区诸多人士不满。他们认为,印度中央政府在故意阻挠基拉迪村的考古工作,目的是保留目前该国的主流历史叙事。2023年,马克里希南提交了一份长达982页的报告,但这份报告至今仍未能发表。印度文化部兼旅游部部长谢卡瓦特称,ASI并没有拒绝发表马克里希南的报告,而是“正在审查中”,专家的反馈尚未最终确定。ASI要求这位考古学家修改其报告,理由是报告缺乏科学严谨性。马克里希南对此表示拒绝,并坚称自己的工作和报告遵循了标准的考古规则。今年6月,泰米尔纳德邦首席部长斯塔林称印度中央政府拒绝发表马克里希南的报告是“对泰米尔文化和尊严的攻击”。该邦财政和考古部门负责人那那拉苏表示,印度中央政府之所以不愿认可基拉迪村的考古结果,是因为他们将泰米尔人视为“二等公民”。“基拉迪村考古发现之争不仅仅是一场学术争论,更是一场关于记忆、身份和权力的斗争。”据《今日印度》杂志报道,该遗址“正在变成战场”,不仅是关于陶器碎片等文物年代的争论,而且是关于谁是印度文明中心的争论。此外,印度不同地区对文明叙事的争夺,也体现在文字考古等领域。根深蒂固的南北分歧?印度网友在基拉迪村考古发现视频下面的留言:“我认为印度人民党(BJP)无法接受存在比梵语更古老的事物这一事实。我觉得他们甚至无法想象一个世俗社会能够存在。”(图源:YouTube)“围绕基拉迪村考古发现的政治斗争反映了印度根深蒂固的南北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印度“南北分歧”的表现之一,就是北方在政治上更强大,而南方在经济上更繁荣。印度“news18”新闻网称,印度南部地区包括泰米尔纳德邦、安得拉邦、特伦甘纳邦、卡纳塔克邦和喀拉拉邦。在印度人民院(议会下院)的543个选区中,南方地区约占130个。相比之下,北方各邦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仅北方邦就有80个选区。显然,谁赢得了北方,谁就将统治印度。印度北部地区更加倚重农业经济。印度政府去年的数据显示,南部5个邦目前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近1/3,印度约25万家工厂中至少有1/3在该地区落户。但南部地区人口较少,约占印度总人口的20%,且出生率不及北部。印度南部地区民众平均寿命更长,该地区女性也比北方地区女性更有可能接受教育并拥有一份工作。据《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观察,印度北部地区民众普遍个子比较高、肤色较浅,他们很多是雅利安人的后代;南部地区民众则相对较矮,肤色较深,五官更像东南亚人,他们是印度土著——达罗毗荼人的后代。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民调显示,宗教对于印度南北地区的绝大多数印度教徒来说仍然很重要,但强度有所不同。在北部印地语的中心地带,89%的印度教受访者表示,他们认为宗教在生活中极为重要,而在安得拉邦以南的各邦,这一比例为68%。“政治断层线”VS“对手的诡计”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基拉迪村考古挖掘现场,出土的墓葬瓮中,内含人类骨骼和食物、陶罐等物品。(图源:BBC)地理环境或许是造成印度南北地区诸多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以秦岭淮河划分南北,那么印度呢?印度的温迪亚山脉是该国南北地区的天然分界线。该山脉以北地区拥有肥沃的平原以及丰沛的水源,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温迪亚山以南很多地区因为靠海,很早就开始对外贸易,商业起步较早,而这也让南部地区积累了商业知识以及制造业经验。据印度《瞭望》杂志网站分析,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地区因为天然屏障不足,导致历史上入侵者和移民不断从这里进入印度,然后通过河流以及平原迅速向东扩散。与此同时,温迪亚山脉导致他们进入印度南部地区的时间更晚,这造成了北部和南部地区不同的文化。此外,随着欧洲殖民者和基督教传教士通过海路登陆印度,英语教育在印度南部地区开始的时间比北部早得多,这造成了两个地区不同的社会和文化氛围。除了地理因素外,有分析认为,印度在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市场改革,放松了中央政府对经济的管控,这也促进了南部地区的发展。该地区各邦变得更加独立,可以制定自己的政策并积极争取外国投资。据《环球时报》驻印度特约记者观察,南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还归功于这些地区更高的识字率和教育水平、先进的医疗保健系统、强有力的经济政策以及关键基础设施的发展。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基拉迪博物馆展览,包括从该遗址中出土的红黑陶器。(图源:BBC)《华尔街日报》认为,“南北分歧”已成为印度“鸿沟般的政治断层线”。印度“The Wire”新闻网称,这一分歧正在改变印度的政治格局。路透社近期报道称,印度的“南北分歧”此前造成了中央政府与南部地区的多次冲突,而这一分歧正在扩大。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印度并不存在所谓“南北分歧”。印度“news18”新闻网此前发表题为《南北分歧:迷思还是现实?》的文章称,所谓的“南北分歧”,显然是印度人民党对手的诡计。在印度经典的身份政治剧本中,当种姓和宗教失败时,语言和地区就会被动员起来,以调动不满情绪。今年4月,印度防长呼吁,“南北分歧”这种“具有误导性的叙事”必须结束。他驳斥了印度北部地区在历史上主导南部地区的说法,并表示南部各邦在塑造国家的文化和宗教遗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印度南部的一些民众对此的回应是,马克里希南的考古报告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