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41660 帖子
马斯克带领DOGE引发市场不安付出代价 净资产一夕蒸发222亿美元
带领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的马斯克,净资产在周二蒸发222亿美元,这是他第四大的单日亏损,因市场对於潜在关税和进行中联邦成本削减的努力抱持怀疑态度而步履蹒跚。
组成马斯克逾半数财富的特斯拉(Tesla)受到的打击尤其严重,先前有报导说,该公司的1月欧洲销量暴跌将近一半,随着马斯克介入国内政治,他在欧洲的好感度大降。这家电动车制造商的股价在纽约下跌8.4%,来到三个月低点,市值自11月7日以来首次跌破1兆美元。
美国总统川普最突出的政策,包括联邦预算削减和关税在内,还没带来他竞选时承诺的股市繁营。标普500指数在过去四个交易日下跌3.1%,追踪7家大 型科技公司的美股七雄指数(Magnificent 7 Index)在周二陷入修正。
马斯克通过DOGE推动削减政府支出,号称已节省大约650亿美元,略低于2024年联邦预算的1%,但他的作为激怒许多人,引发十几起起诉讼。周二稍早有21名DOGE员工辞职,他们在联名信中表示,不想再「废除重要的公共服务」。
而川普周二再次表示,会如期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开征关税,并对其他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这也促成市场抛售。未来一年的通膨预期升至近两年来最高,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本月降幅为2021年8以来最大。
根据彭博亿万富豪指数,马斯克的净资产周二降到3,580亿美元,但即便如此,这笔财富仍比川普11月赢得大选之前高出约1,000亿美元。由于马斯克旗下私人公司进行了创纪录融资次数,加上特斯拉在最近下挫之前飙新高,马斯克的净资产在12月17日膨胀到有史以来最高的4,864亿美元。
纽约长岛失踪华人女孩已去世 同学称其学业优秀
在长岛就读高中的华人女孩薛嘉琳(Jaclyn Xue,音译)两日前被通报失踪,然而25日晚间,校方通报女孩已经过世,死亡原因并未透露,校方表示会基于此事件为学生和教职工提供心理支持与帮助。薛嘉琳的同学回忆称,其为人低调,但学业表现十分优秀,她的去世令人愕然和惋惜。
据悉,长岛纳苏郡警察局(Nassau County Police Department)24日发布通报,寻找17岁华裔少女薛嘉琳。据称,她于23日上午11时,从希克斯维尔(Hicksville)乘坐长岛铁路,之后出现在布碌仑(布鲁克林)市中心,但最终去向不明。
在家人朋友以及大众苦寻两日后,薛嘉琳就读的平原景(Plainview)学区的约翰肯尼迪高中(John F. Kennedy High School)校方25日晚间发出通告,表示12年级学生薛嘉琳已经不幸离世。
校长德沃夏克(Heather Dvorak)发布的信函表示,校方于当日下午收到薛嘉琳去世的消息,深感悲痛。她表示:「我们的危机应对小组已经召开会议,并将在明日及接下来的日子里,随时为学生、教职员工提供支持。我们理解每位学生对此可能有不同的反应,因此鼓励家长与孩子进行沟通。」
得知薛嘉琳过世的消息,同学们也纷纷表示震惊。据一名同校学生回忆,薛嘉琳为人低调,鲜少在社交媒体上露面,但在学业上十分优秀且勤奋努力。「我和她在同一所学校就读,有时会在走廊或图书馆见到她,但对她并不熟悉,直到这件事发生才开始关注她。」这名同学表示,薛嘉琳曾因PSAT和SAT成绩优异而被校内广播提及,但她平时很安静,没有太多社交活动。「据我所知,似乎没有人真正了解她,她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没有痕迹,也未曾见过她出现在其他人的帖子里。这是学区内首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让人深感不安。」
另一位同学补充道:「她的学业表现非常优秀,从未有记录显示她曾经有心理健康问题。除了这些,我对她的了解不多,这件事令人难过和震惊。」
校长德沃夏克也表示,除了学生,学校方面还向家长提供相关协助渠道,鼓励家长如有需要,可与学校辅导办公室(Guidance Office)、心理学家、社工或主办公室联系,以获得额外帮助。校方特别强调,如家长发现其他孩子难以应对此事,应立即与学校联系。
两贼爬电杆剪铜线 居民怒吼制止
洛县汉廷顿公园市(Huntington Park)上周发生一起窃案未遂事件,两名男子试图从电线杆上偷取铜线,一位见义勇为者挺身而出,制止了偷窃行为。
视频来源:FOX新闻台,洛杉矶采访中心后制
事件发生于2月23日(周日),地点在Marbrisa大道与Saturn大道交界处。视频显示,一名男子手持断线钳爬上电线杆试图割取电缆,而另一名同伙则在地面接应。由于该电缆长达数个街区,行为相当显眼,导致居民上前制止。影片中,能清楚听见一名正义人士以西班牙语向窃贼喊话,要求他们去找正当工作。
一名不愿具名的见义勇为者接受FOX 11采访时表示,「我看到他们的行为不对,良心告诉自己必须做点什么,保护家人和社区。」他强调他每天辛苦工作,无法理解为何这些人不愿靠正当手段谋生,「他们可以去捡回收物,也有更好的选择。」
由于邻居们挺身而出,这起偷窃行动未能得逞,没有电线被窃。然而,嫌犯的行为仍导致AT&T电信服务中断,目前相关维修人员正努力恢复服务。据了解,窃贼的目标是电缆内的贵重铜线。
当地居民对于这些正义人士的即时制止表达感谢,并呼吁当局加强社区安全,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马克宏:俄乌将签停火协议 但「不代表乌克兰投降」
法国总统马克宏24日造访白宫,与川普会面后表示,俄乌可望在未来几周达成停火协议,但「不代表乌克兰投降」,且协定须涵盖安全保障。马克宏是川普第二任期以来,首位到访的欧洲领袖。
马克宏对福斯新闻表示,他与川普谈及停火或和平协议的条件,相信在未来几周开始协商长期停火和停战协议是「可行的」,而法国正与其他欧洲国家商讨乌克兰的安全保障、领土、战后重建、经济和矿产等细节。马克宏表示,欧洲国家已经准备好要提供安全保障,包括派遣维和部队,但不会驻扎前线。
var admarutag = admarutag ||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 || admarutag.cmd.push(function() { admarutag.pageview('1aa64996-806f-4094-8fce-923b967576ed'); });
川普认为,俄乌战争有可能在「几周内结束」,但坚持欧洲应担起任何乌克兰和平协议的支出和责任,不应只由美国负担。他也表示,不反对欧洲对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也说普亭会接受。他说,「我已经特别问过他,他没有问题。」川普表示也预告,协议达成后,预计造访俄罗斯,与普亭会面。
川普政府与俄罗斯对话的同时,也要求乌克兰以稀土矿产,偿还美国自俄乌战争爆发后对乌克兰的援助。川普提议,美国应获得5,000亿美元的乌国矿产资源。
川普24日在白宫椭圆办公室说:「我将与总统泽伦斯基见面。事实上,他可能本周或下周就来签署这份协议。」「他们非常接近达成最终协议。这将是一项涉及稀土和其他各种事物的交易。据我的了解,他愿意来这里签署该协议。这对我来说太棒了。我认为他们必须获得其议会或任何可能批准该提案的人同意。但我确信那会发生。」
马克宏也说,让美国支持乌克兰主权最佳方法是通过矿产资源协议。目前华府和乌国的矿产协议正进入最后阶段,乌国副总理斯特法尼希纳(Olga Stefanishyna)23日在社群平台X上表示,协商非常具建设性,几乎所有关键细节都已定案。
另外,在24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美国和俄国两展现相同立场。首先是同时反对由欧洲提出、指责莫斯科侵略行为,并主张乌克兰领土完整性的草案。该草案后来获得表决通过。
同日,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提出一项决议草案,呼吁俄乌双方停战,但并未批评俄国的行为。该决议获得通过并受到俄国支持,但美国的关键盟友英、法两国,却选择弃权。
欧盟和英国24日也通过对俄罗斯的第16轮制裁行动,锁定由该国出口的铝制品,以及用来闪避国际制裁的「影子船队」。
棘手…川普芯片关税磨刀霍霍 专家:台湾陷入台积电霸权、避税两难
法新社24日引述专家分析报导,由于美国总统川普威胁对半导体开征关税,台湾面临维持台积电霸权和避免新关税的两难处境。
川普第二任期以来,以「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改善贸易逆差」为由,宣布对主要贸易伙伴加征一系列关税。川普政府2月19日宣布,将于3月对半导体征收关税,税率「从25%开始」。
香港城市大学国际贸易专家夏竹立(Julien Chaisse)指出,台湾的经济安全很大程度仰赖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而台湾也一直利用这项优势来维持在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性。但是,他表示:「我认为川普的关税威胁让这项政策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台湾可能会面临做出让步的压力。」
台湾受到川普压力,台积电承诺向亚利桑纳州投资超过650亿美元,并正在寻找其他投资地点。
对此,台湾智璞产业趋势研究所运行副总林伟智(Wayne Lin)认为,川普压力或将加速台湾半导体生产向美国转移,但他补充:「新建一座半导体厂需要数年时间,因此台湾很难立刻满足川普的期望。」
不过,外界也担心,假如台湾过度扩张海外生产设施,可能会失去半导体霸权地位。
加州半导体研究公司TechInsights资深研究员赫钦森(Dan Hutcheson)告诉法新社:「台湾现在处于非常棘手的情况,」他说,「对台湾来说,将一些制造业转移到美国是有利的,但不能全部交出去,因为如果台湾把所有的制造业都交出去,那么台湾就会失去重要性。」
报导指出,台湾政府仍在盘算川普关税可能带来的影响。其中一个关键因素在于,关税是否仅针对运往美国的芯片,抑或是包含已经置入芯片的成品。根据官方数据,台湾去年总值1650亿美元的芯片出口中,一小部分直接运往美国,绝大多数运往其他国家,加工嵌入电子产品后再行出口。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创新政策专家克林格-维德拉(Robyn Klingler-Vidra)分析:「25%关税相当高,但短期内不太可能改变台湾半导体产业的游戏规则。」
不过,克林格-维德拉警告,这些关税「可能会对全球供应链产生更广泛的影响,而不仅仅是抑制台湾对美国的直接出口。」
Breaking
加拿大为军队大幅加薪 普通士兵年薪达5.2万(图)
加拿大总理卡尼今天作出一项重要宣布,将提高军人的薪资,以招聘新兵并留住现有成员。图源:X@Gray_Mackenzie对于部署在国内抗击自然灾害或被派往北极执行任务的士兵,政府还将提供额外奖金。联邦政府表示,这些改变是应对当前全球挑战所必需的。加拿大武装部队(CAF)目前仍缺少12,200名士兵,未能达到71,500名现役部队的授权人数。水兵、士兵和飞行员的薪水将增加20%。对于一名普通士兵来说,这意味着每月额外增加723加元,年薪达到52,044加元。预备役军人的加薪幅度较小,为13%。指挥官和中校的薪水也将增加13%。上校、海军上校及以上军衔的军官将获得8%的加薪。图源:canada.ca社交平台X上有一位退役军人评论道:”这次加薪力度很大。我知道有些人可能还是不满意,但对我来说,这看起来真的相当不错。“图源:X@nathan_P44此前,总理卡尼于6月9日宣布93亿加元新的军事投资,旨在本财年末使加拿大的国防开支接近北约设定的2%目标。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军方官员告诉记者,加薪部分占这93亿加元中的20亿加元。被部署在国内协助应对野火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加拿大武装部队成员,将获得每天额外45加元。在北极执行陆地任务的军官将获得额外50%的补贴,海上巡逻的军官将获得额外25%的补贴。部署在国外执行野外或海上任务的士兵将获得每天100加元的固定奖金,而不是按比例发放的每月津贴。加拿大武装部队还将在士兵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提供1万至2万加元的留任奖金,以将他们留在军队中。被招募到训练学校的成员将获得每月额外300加元的津贴,教官每天将获得额外35加元。尽管薪资整体增加了约20%,但这仍低于国防部长麦金蒂(David McGuinty)6月份的言论。当时他说,是时候为所有军人加薪20%了。当被问及为何没有实施全面加薪时,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级国防官员表示,需要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方法。这位官员说:“这项投资集中在那些能在士气、留任和战备状态方面产生最大影响的领域。”
没穿制服、未出示证件…闯台大餐厅抓失联移工 台移民署道歉
台北市劳动力重建运用处接获检举,指台大学生餐厅聘请失联移工当店员,移民署前天赴现场查缉,因未通报台大校方,又一度追赶校内民众引发恐慌,遭台大学生会强烈谴责;移民署昨天致歉,强调未盘查任何学生,未来将强化协调联系。
移民署台北市专勤队7日中午受北市劳动力重建运用处委托,派一名队员配合对方三名稽查人员,以劳动检查名义进入台大校园,直闯被检举的炸物店查缉,找到一名越南籍阮姓失联移工正在柜台收银。
现场四名人员出示证件后,同步询问失联移工雇主,确认阮女非法打工后要将人带走,这时雇主儿子突现身询问「发生什么事」,听闻移民署正在抓人,旋即骑自行车离去,专勤队人员奔前制止拦停,确认是台湾人后放行。
移民署疑大声喝斥要求提供身分证字号,又持平板电脑对雇主儿子拍照,引发学生恐慌,现场法律系学生见状,质问「你们是谁」,气氛一度紧张,得知是移民署抓失联移工才离去,移民署约在台大校园待半小时。
台大学生会得知执法人员没通报即闯入校园,校方紧急要求移民署了解状况,移民署会同劳运处前往台大向校方说明致歉,强调全程仅针对摊商员工及非学生的雇主家属查证,未盘查任何学生,失联移工依法带返收容,后续强制驱逐出境。
台大学生会谴责移民署入校查缉,凸显是执法程序长期未受监督的结构性漏洞,如未通报校方便入校查捕、执法过程未穿制服和出示证件,也未说明盘查理由、迳自搜集个资,严重干扰校园秩序。
由于整起行动均无台大校方陪同,移民署事前也未通报,引起台大学生会不满。移民署对于未事先通报校方表达歉意,承诺将落实通报及协调机制,确保执法同时兼顾校园自主、师生权益与公共安全。
据了解,阮女已失联520天,曾在新北市制造业当移工,疑同乡介绍至台大「小小福」餐厅打工。
北市重建处指出,此案是接获陈情系统民众检举,会同移民署前往查察,原则不事先预警,但惊扰学生及学校,重建处与移民署向校方及学生表达歉意,往后进入校园会先知会校长,以示对校园尊重。
中国持续减持美债,英国却快速增持,啥原因?(图)
内容提要:美国国债规模达36.66万亿美元,但海外持有者仅占其中的22%。中国近年加速减持美债至5月份的7563亿,主要是俄乌冲突警示、稳汇率需求及增持黄金所推动;英国的美债持有量飙至8094亿,主要原因是伦敦金融中心托管大量外国资本,但也反映了全球资本对美国经济的信任和美债的信任。从贸易战到经济制裁威胁,从收益率波动到全球金融体系动荡,从国际投资去风险,到国际供应链显著而持续地调整重构,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国际政治和全球贸易风起云涌、急速颠覆旧秩序、推进新秩序之际,美国债券主要持有者的版图也因而显著变化。一、美国政府债务,高居战时水平,但增幅不及我们的五分之一,全口径杠杆率其实中美不相上下。截至2025年5月底,美国公共债务(政府债)总额达到约36.66万亿美元,较上年增加1.71万亿美元,增长4.9%。虽然其增幅远低于中国政府债的增幅21.3%,但美国政府债务占GDP的比率大约122%,超过了中国公开政府债占GDP的比率66%,也高于我们包含地方隐性债的政府债占比118%。目前美国政府杠杆率水平,此前只有在重大战争时期才会达到。美国公共债务已达到现代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美国政府债来自于政府预算赤字。2025年,美联邦政府年度赤字估计将超过1.4万亿美元,赤字率大约4.5%。政府债的年度利息支出接近9000亿美元,约占其GDP的2.9%,或者财政收入的18.3%。作为比较,中国2024年财政赤字预算内64910亿元,政府基金赤字38569亿元,合计10.34万亿,赤字率约7.7%。政府债年度利息支付1.29万亿元,另有隐性地方债利息支出约2.45万亿元,约占GDP2.8%,占包含预算与基金的财政收入15.8%。不断增加的财政赤字迫使美国财政部发行更多债券,这加大了市场压力,也加深了其对国内外投资者的依赖。二、美国国内投资者持有美国78%的政府债,在外国持有者中,中国在持续减少,英国在持续增持。虽然不少人认为美国通过发行国债来收割全球。但数据显示,尽管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政府债务日益增多,但国内投资者仍持有美国公共债务总额的约78%,相当于27万亿美元。这能够证明,所谓美债用来收割全球,纯属谣言。其中,21%的美政府债务由美国政府机构持有,尤其是社会保障基金,14%由美联储持有。其余部分由储蓄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以及在紧缩利率环境下寻求高回报的个人投资者持有。这种结构反映出,美国债务融资主要依赖国内投资者,而非国外来源的投资。截至2025年5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约占36.66万亿美元未偿还美国国债的22%,这反映出国际投资者发挥着重要但并非主导的作用。1,日本增持5 亿美元,以1.13万亿美元的持有量位居榜首。2,其次是英国,增持17亿美元,持有规模达到8094亿美元,居第二。3,中国继续减持9亿美元,持有规模下降至7563亿美元,居第三。4,开曼群岛持有4410亿美元。开曼群岛持有的美债,大多应该来自其他国家,比如中国大陆、香港等地的资金。5,加拿大持有4300亿美元。6,比利时持有4150亿美元。7,卢森堡持有4130亿美元。8,法国持有3750亿美元。9,爱尔兰持有3270亿美元。10,瑞士持有3040亿美元。11,印度持有2350亿美元。12,巴西持有2120亿美元。作为一个深度融合的统一货币的经济区,欧元区国家对美国国债持有量从2012年的5340亿美元翻了一番,2025年5月达到1.87万亿美元,但其中82%集中在法国、比利时、卢森堡和爱尔兰4国。三、为什么中国最近几年一直减持美债?自2011年美国国债持有量达到1.32万亿美元的峰值以来,中国持续减持美国国债。但此前减持的速度较慢,减持的规模较小,持有量也一直处于1万亿美元以上的高位。直至2021年底,才开始加速撤资浪潮。引人注目的不仅是下降的幅度,还有近年来急剧加速的趋势。2025年5月中国持有美债7563亿美元,为2009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总计减少了5637亿美元,这使得中国在美国债券市场的份额从2011年的约14%降至现在的不到3%。中国也自本世纪初以来首次失去了美债第二大债权国的地位,英国取而代之。根据战略评估,中国减持美国国债并非昙花一现,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既有先发制人的对冲,也包括对日益显现的国际冲突迹象的回应。在中美地缘政治和金融紧张局势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这一急剧转变代表着中国从谨慎渐进的撤资策略转向更果断、更快速的金融脱钩战略。具体而言:一是西方冻结俄罗斯资产的前车之鉴。2021年2月入侵乌克兰,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其中包括冻结了俄罗斯3000多亿美元的海外资产,其中大部分是海外债券、股权、基金等资产。在地缘方面,我国多年来一直在密切关注与美国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以及在经济和金融领域的贸易战、对中国技术的制裁。当然最重要的,我们没有忽视俄罗斯2022年海外资产被冻结的教训,因此,出于主权需要,我们转向“预防性对冲”。所以,我们从时间上看到了,2022年至2024年底,中国经历了自开始减持以来最大规模的集中减持浪潮:2022年,中国减持了约1732亿美元。2023年,中国减持了约508亿美元。2024年,中国又撤回了570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以后的集中减持,约占中国自2011年以来所减持美债总额的49.8%。这意味着,仅三年时间,中国减持的金额就大致相当于2011年至2021年11年间减持的金额。二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自市场预期美联储加息的2022年3月开始,人民币结束了上一个升值周期,进入下跌周期。这期间美联储加息,人民银行降息,中美利差扩大,叠加投资去风险,外资将投资撤出转移至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地,以及外国品牌供应链中的中国企业随供应链转移而对外投资,国内外汇流失严重,导致汇率下降较快。为了维护人民币稳定,央行不得不卖出美债获得美元后,卖出美元再买回人民币。通过央行这种干预方式来修复外汇供求关系。三是外汇储备从美元转向黄金的结构性调整。作为金融脱钩政策的一部分,我国正在改变外汇储备结构,用系统性地增持了黄金来减持美债。自2022年11月,即俄乌战争爆发数月后,中国人民银行开始每月定期增持黄金储备。2025年5月,中国央行增持了6万盎司黄金,6月又增持了7万盎司,总持仓量达到7390万盎司(约合2298.5吨),连续八个月增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美元计价资产仅占中国官方储备的55%,低于2005年的79%,也低于当年61%的全球平均水平。此后,北京方面一直未公布这一配置的最新数据,这进一步加剧了其全球货币战略的不确定性。四、为什么英国持有美债一直在快速增长?2025年5月,英国持有的美国国债增至8094亿美元,显著超过中国的7563亿美元,使英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美国第二大外国债权国。从历史上看,英国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增长迅速:2011年为1500亿美元,2015年为2100亿至2500亿美元,2020年为4250亿美元,2022年底为6208亿美元,2025年为8094亿美元——14年间增幅超过439%。英国持有的美债成倍增长,最大的原因可能是非主权债券持有量增加。尽管英国持有美债的数字很高,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到2023年,以英国名义注册的绝大多数债券并非由英国主权国家持有。尽管美国财政部的数据准确无误,但其背后却存在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报告中记录的并非实际所有者的国籍,而是签发购买订单的国家。当来自亚洲或中东的外国投资者或主权财富基金通过位于伦敦或日内瓦的金融机构购买美国国债时,即使实际所有者并非英国人,该持有的资产仍会被记录为“英国”或“瑞士”。这是因为英国是保管外国投资者资产的全球金融中心,据估计,超过80%的此类债券属于非英国机构,例如海湾基金、亚洲公司以及使用伦敦作为执行或托管平台的国际银行。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也支持这一观点,指出截至2023年底,英国政府和英格兰银行等主权实体仅持有1000亿至14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根据这些估计和80%的数字,截至2025年5月,在英国注册的债券中,可能有6400亿美元左右属于外国机构。分析人士指出,近期的增长主要是由于私人外国资本通过英国金融机构流入,而非国内主权决定。也就是说,并非所有以某个国家名义登记的资产都真正属于该国。美国债券市场已不再仅仅是一个金融融资工具,而是成为经济考量。所以,不管英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是英国官方的,民间的,或是外国资金通过英国金融机构购买的,都反映了全球对美国经济的信心。一个国家购买美国国债,或许是在表达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心;而当其撤资时,则可能是一种先发制人的对冲,或是一种不言而喻的政治信息。包括中国减持美债,增持或减持这些决定,已不再纯粹出于金融考量,各国央行和主权财富基金如今正在执行资本地缘政治考量。各国不再仅仅扮演投资者的角色,而是扮演战略行动者的角色:进退维谷,威胁四方,并通过看似经济的行动传递着隐晦的信息。
特朗普再锤哈佛:这次盯上的是专利所有权(图)
据《华尔街日报》8月8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警告哈佛大学,如果审查发现该大学未遵守联邦法律,政府可能会接管其价值数亿美元的专利。此举标志着白宫与这所美国最古老大学之间持续冲突的升级。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周五致信哈佛大学校长艾伦·加伯(Alan Garber),告知政府计划对哈佛大学持有的所有专利进行全面审查。信中说:“我们认为,哈佛大学未能履行其对美国纳税人的义务,并且违反了与哈佛联邦资助研究项目及由此产生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相关的法定、监管和合同要求。”一位哈佛大学发言人将此举称为“针对哈佛捍卫其权利和自由的又一次报复性行动”。该发言人表示,哈佛的技术和专利有助于拯救生命和重塑行业,并且哈佛致力于遵守围绕联邦资助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的所有联邦法律。《华尔街日报》则评论称,这是特朗普政府试图从另一个角度惩罚哈佛大学“未能制止校园内反犹主义”。此前美国政府已冻结了原计划向哈佛大学拨付的数十亿美元研究经费,并切断了该大学未来获得拨款的渠道。卢特尼克表示,哈佛大学方面必须在9月5日之前做出回应,提供一份源于联邦资助研究拨款的所有专利清单,并提供信息证明其遵守了联邦法规。美国国会于1980年通过的《贝赫-多尔法案》(Bayh-Dole)允许社会机构在使用了来自纳税人的经费后也能保留发明专利的所有权,但该机构必须进行一系列信息披露,包括证明美国人民将如何从该发明专利中收益,否则政府机构有权回收该专利的所有权。而根据官方网站的信息,哈佛大学拥有超过5800项专利。在截至6月的上一个财年中,哈佛大学还获得了159项新专利。报道还称,目前美国政府已与包括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康奈尔大学和西北大学在内的多所大学进行类似的谈判。有消息称,美国政府已经与哥伦比亚大学达成2亿美元的和解协议,与布朗大学达成5000万美元的协议。而与哈佛大学达成此类协议是美国政府近期的一项“重要任务”。有消息人士表示,美国政府和哈佛大学在近几周还有着“断断续续”的谈判。哈佛大学方面则拒绝对此事发表评论。此前,特朗普方面已经试图阻止哈佛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威胁取消其免税地位,并对其接受外国捐赠的情况发起调查。哈佛大学则两次对美国政府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美国政府“不当削减”其高达22亿美元的拨款一事作出裁决。